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在阳光灿烂、安详和平的日子里,让我们伴着《长征组歌》的旋律,重温那段红色的记忆。
一路壮歌
《长征组歌》——告别
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
红军主力上征途,
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同学们,你们也许会问:“红军为什么要吃苦受累,而且还要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长征?”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长征的历史背景。
当时,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此时,敌强我弱,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存力量,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部分主力共8.6万人,不得不告别他们多年来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从江西的瑞金等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踏上了漫漫的征程。
《长征组歌》——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无数残酷的战斗,我们一起看看其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战斗——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泸定桥可以通过。而敌兵紧追不舍,情况万分紧急,必须夺取泸定桥。
红四团急行军赶至泸定桥,选出22位勇士组成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光溜溜的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敌人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22勇士“飞夺泸定桥”的英雄故事早已为人们熟知,然而,英雄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读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请你来赞一赞这些无名英雄:
毛泽东同志在他著名的《七律•长征》诗中,热情赞扬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写到了这一次壮烈的战斗,你知道是哪句吗?找找,然后认真地写在这里。
《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
从这里的几句歌词中,你读出了当时红军处于怎样的环境中?想想,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从中你还读出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我们来听听两位长征亲历者的回忆——
成仿吾——人在积雪上行,上边是雪的陡壁,下边是雪的深渊。单衣顶不住风雪的侵袭,脸上身上像被千把尖刀刺着。空气逐渐稀薄起来,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开始头晕腿软,一步一喘,一步一停。
邓颖超——有些体弱患病的同志,一坐下来就起不来或行走缓慢,不能及时赶过山顶,就牺牲在雪山上。
《长征组歌》——大会师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从1934年到1936年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一路上斩关夺隘,抢险飞渡,跨雪山,越草地,冲破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到达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
一路走来,一路故事。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感动,长征中感人的故事讲也讲不完,建议你们在班里组织开展一次长征故事会。
永远的丰碑
长征老红军今安在
这位老人叫朱力金,不满11岁就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长征途中,朱力金作为一名司号员,他把军号当武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军号随时在身。“战友们是‘人在阵地在’,我是‘人在军号在’。”朱力金幽默地说,“按现在的话来说,军号可是我吃饭的家伙咧。”
杜永莲老人在讲到自己的长征经历时,激动得不断用手势比划当年的情景。
老人直到17岁参加红军才有了自己的名字,并一直使用到现在。每当过年过节时,她都会想到那些死难的战友,感觉吃上丰盛的食品实在不容易,那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每当看到人们将吃不完的饭菜倒掉,老人说:“我真的是心疼。”
同学们,你们的身边有这些老战士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一次寻访长征老人的活动,说不定,在你的身边,就能找到这些老英雄。
看看上面两组图,你就不难发现今昔长征路的巨大变化——
昔日的瑞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的瑞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年的泸定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的泸定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长征路早已面貌一新。假如你是这些“红色圣地”的一名小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讲述它们的红色历史?
外国人看长征
“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是人类共有的巨大精神财富。”70多年来,中外涌现了许许多多的长征迷,我们来看看他们眼中的长征。
长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
——英国中国问题专家 迪克•威尔逊
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
——美国著名记者 哈里森
毫无疑问,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
在你眼中,长征是什么?你也来写一写吧!
长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鲜花伴英雄
长征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今天,我们简单了解了长征,让我们铭记那一段红色的岁月,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将来进行建设祖国的“长征”作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了表达对红军英雄的敬仰之情,我们给先烈们献上一束花吧。
一路壮歌
《长征组歌》——告别
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
红军主力上征途,
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同学们,你们也许会问:“红军为什么要吃苦受累,而且还要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长征?”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长征的历史背景。
当时,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此时,敌强我弱,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存力量,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部分主力共8.6万人,不得不告别他们多年来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从江西的瑞金等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踏上了漫漫的征程。
《长征组歌》——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无数残酷的战斗,我们一起看看其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战斗——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泸定桥可以通过。而敌兵紧追不舍,情况万分紧急,必须夺取泸定桥。
红四团急行军赶至泸定桥,选出22位勇士组成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光溜溜的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敌人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22勇士“飞夺泸定桥”的英雄故事早已为人们熟知,然而,英雄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读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请你来赞一赞这些无名英雄:
毛泽东同志在他著名的《七律•长征》诗中,热情赞扬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写到了这一次壮烈的战斗,你知道是哪句吗?找找,然后认真地写在这里。
《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
从这里的几句歌词中,你读出了当时红军处于怎样的环境中?想想,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从中你还读出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我们来听听两位长征亲历者的回忆——
成仿吾——人在积雪上行,上边是雪的陡壁,下边是雪的深渊。单衣顶不住风雪的侵袭,脸上身上像被千把尖刀刺着。空气逐渐稀薄起来,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开始头晕腿软,一步一喘,一步一停。
邓颖超——有些体弱患病的同志,一坐下来就起不来或行走缓慢,不能及时赶过山顶,就牺牲在雪山上。
《长征组歌》——大会师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从1934年到1936年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一路上斩关夺隘,抢险飞渡,跨雪山,越草地,冲破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到达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
一路走来,一路故事。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感动,长征中感人的故事讲也讲不完,建议你们在班里组织开展一次长征故事会。
永远的丰碑
长征老红军今安在
这位老人叫朱力金,不满11岁就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长征途中,朱力金作为一名司号员,他把军号当武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军号随时在身。“战友们是‘人在阵地在’,我是‘人在军号在’。”朱力金幽默地说,“按现在的话来说,军号可是我吃饭的家伙咧。”
杜永莲老人在讲到自己的长征经历时,激动得不断用手势比划当年的情景。
老人直到17岁参加红军才有了自己的名字,并一直使用到现在。每当过年过节时,她都会想到那些死难的战友,感觉吃上丰盛的食品实在不容易,那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每当看到人们将吃不完的饭菜倒掉,老人说:“我真的是心疼。”
同学们,你们的身边有这些老战士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一次寻访长征老人的活动,说不定,在你的身边,就能找到这些老英雄。
看看上面两组图,你就不难发现今昔长征路的巨大变化——
昔日的瑞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的瑞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年的泸定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的泸定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长征路早已面貌一新。假如你是这些“红色圣地”的一名小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讲述它们的红色历史?
外国人看长征
“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是人类共有的巨大精神财富。”70多年来,中外涌现了许许多多的长征迷,我们来看看他们眼中的长征。
长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
——英国中国问题专家 迪克•威尔逊
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
——美国著名记者 哈里森
毫无疑问,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
在你眼中,长征是什么?你也来写一写吧!
长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鲜花伴英雄
长征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今天,我们简单了解了长征,让我们铭记那一段红色的岁月,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将来进行建设祖国的“长征”作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了表达对红军英雄的敬仰之情,我们给先烈们献上一束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