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岫茹: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岫茹指出,儿童礼仪教育,必须从小在家庭中做起,这种“黄金人格”的基石,是一种“童子功”;如果在家中即学会彬彬有礼,不骄不躁,自然会懂得社会礼仪,并有能力在不同场合适当地调适、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礼貌用语要从家庭做起,家长平时可做如下的努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家里将说话的声调适当放低,多谈心、多沟通;听音乐、看电视等时,也千万要在中等音量以下,处处为别人着想,这有利于稳定情绪,修身养性。
环境宜熏陶,语境留烙印:家人、亲子之间,一定要自然地多使用礼貌用语;进孩子的房间要敲门,检查孩子作业等,也要得到孩子允许。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于孩子符合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时表扬、肯定,例如生活自理,主动问候,敬老助人,关心集体和同学等,都要给以正面强化。
家园勤耕耘,礼仪易入心:家有客人,或带孩子外出参加活动之前,不仅应说明注意事项,最好要进行必要的演练;如果从幼儿期即以游戏形式进行训练,孩子就会对各种社交礼仪习以为常,学会大方得体地与人交往。
胡奇辉:挽救“问题少年”需先从家庭教育做起
湖南春雷教育学校校长、资深青少年教育专家胡奇辉认为,家长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不断给孩子施压,这是“问题少年”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而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但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其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部分家长常常会对他们进行贬损、责罚,严重摧残他们弱小的心灵。再次,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做比较,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为可怕的是,部分家长甚至代替孩子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让孩子失去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和自由,成为父母生活里的附属品,间接导致他们的叛逆心理。
挽救“问题孩子”,需要先从家庭教育做起,从矫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偏差做起。家长需要摒弃过去存在的各种教育陋习,这其中包括给孩子施压、对孩子进行贬损责罚、拿孩子跟别人做比较、替孩子做决定、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数落孩子的不是、预言孩子没出息、限制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总是担心孩子、不相信孩子等。
王艳明:感恩教育缺的不是钱
今年教师节,某中学以每个学生发10元的数额,共发给学生约1.8万元的“感恩经费”,让学生自制贺卡、玫瑰等礼品送给老师。该校校长表示,以后父亲节、母亲节,还要给学生发钱,让学生给父母送礼物,以提倡感恩和孝道。
据实而论,“感恩经费”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并不体现在学生所送礼品的对象上,而是体现在单调的送礼形式上。我们不能将感恩教育完全理解成送礼。在形式上,小学生郑重地向老师行一个队礼;中学生给老师一个深情的拥抱,这都应该是感恩的表达形式。在时间刻度上,也并非只有在节日里才能让感恩之情乍现,发自肺腑与真情的感恩,恰恰应该流淌在平凡琐事的细枝末节处。当我们发现孩子们日益突出的自我意识后,在切实具有矫正力的感恩教育建构上,却显得茫然失措,于是“洗脚”、“献花”乃至下跪等等要求,都被我们作为法宝,却往往形式的意义大于内涵的价值。究其根本,这些举措多是节日性的或者运动式的,构不成触及心灵的培养。
假如能够将这笔“感恩经费”用来支持感恩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让感恩教育贯穿于学生求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的感恩情愫不只表达给老师和家长,还向更多需要感恩的人致以心灵的敬重与回馈,当是最为理想且颇具价值的经费花销。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岫茹指出,儿童礼仪教育,必须从小在家庭中做起,这种“黄金人格”的基石,是一种“童子功”;如果在家中即学会彬彬有礼,不骄不躁,自然会懂得社会礼仪,并有能力在不同场合适当地调适、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礼貌用语要从家庭做起,家长平时可做如下的努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家里将说话的声调适当放低,多谈心、多沟通;听音乐、看电视等时,也千万要在中等音量以下,处处为别人着想,这有利于稳定情绪,修身养性。
环境宜熏陶,语境留烙印:家人、亲子之间,一定要自然地多使用礼貌用语;进孩子的房间要敲门,检查孩子作业等,也要得到孩子允许。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于孩子符合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时表扬、肯定,例如生活自理,主动问候,敬老助人,关心集体和同学等,都要给以正面强化。
家园勤耕耘,礼仪易入心:家有客人,或带孩子外出参加活动之前,不仅应说明注意事项,最好要进行必要的演练;如果从幼儿期即以游戏形式进行训练,孩子就会对各种社交礼仪习以为常,学会大方得体地与人交往。
胡奇辉:挽救“问题少年”需先从家庭教育做起
湖南春雷教育学校校长、资深青少年教育专家胡奇辉认为,家长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不断给孩子施压,这是“问题少年”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而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但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其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部分家长常常会对他们进行贬损、责罚,严重摧残他们弱小的心灵。再次,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做比较,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为可怕的是,部分家长甚至代替孩子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让孩子失去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和自由,成为父母生活里的附属品,间接导致他们的叛逆心理。
挽救“问题孩子”,需要先从家庭教育做起,从矫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偏差做起。家长需要摒弃过去存在的各种教育陋习,这其中包括给孩子施压、对孩子进行贬损责罚、拿孩子跟别人做比较、替孩子做决定、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数落孩子的不是、预言孩子没出息、限制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总是担心孩子、不相信孩子等。
王艳明:感恩教育缺的不是钱
今年教师节,某中学以每个学生发10元的数额,共发给学生约1.8万元的“感恩经费”,让学生自制贺卡、玫瑰等礼品送给老师。该校校长表示,以后父亲节、母亲节,还要给学生发钱,让学生给父母送礼物,以提倡感恩和孝道。
据实而论,“感恩经费”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并不体现在学生所送礼品的对象上,而是体现在单调的送礼形式上。我们不能将感恩教育完全理解成送礼。在形式上,小学生郑重地向老师行一个队礼;中学生给老师一个深情的拥抱,这都应该是感恩的表达形式。在时间刻度上,也并非只有在节日里才能让感恩之情乍现,发自肺腑与真情的感恩,恰恰应该流淌在平凡琐事的细枝末节处。当我们发现孩子们日益突出的自我意识后,在切实具有矫正力的感恩教育建构上,却显得茫然失措,于是“洗脚”、“献花”乃至下跪等等要求,都被我们作为法宝,却往往形式的意义大于内涵的价值。究其根本,这些举措多是节日性的或者运动式的,构不成触及心灵的培养。
假如能够将这笔“感恩经费”用来支持感恩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让感恩教育贯穿于学生求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的感恩情愫不只表达给老师和家长,还向更多需要感恩的人致以心灵的敬重与回馈,当是最为理想且颇具价值的经费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