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关键因素的主张。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创新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
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为学生解决他们不明白的问题,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有课本知识还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二.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应当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教学的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应多渠道地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及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认识学生,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非常必要。与此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所以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温暖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合理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奥苏伯尔在其《学校学习》中提出,学习心理学中有一种重要的驱动力,即学校情境中的学习成就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些动机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认知内驱力指的是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当一个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有力的动机。课程基础阶段时,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讲授教学内容前,提出与课程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再引出本次课的内容,在心理上给学生制造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书上的有关内容。最后才有教师讲解,这时已经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
关注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决不是生来就有的,教师要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乐趣,逐渐巩固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和同学的接纳而表现出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学生的争强好胜之心甚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组织合理的学习竞赛,以胜负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事实证明表扬与激励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我们要达到一个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调整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是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比较、联想、假设等手段推导和掌握新知识。这种考虑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和爱护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同情和理解,对他们热情期望,严格要求,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学习心理,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将来再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总之,在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扈 涛:教学方法导论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创新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
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为学生解决他们不明白的问题,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有课本知识还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二.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应当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教学的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应多渠道地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及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认识学生,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非常必要。与此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所以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温暖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合理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奥苏伯尔在其《学校学习》中提出,学习心理学中有一种重要的驱动力,即学校情境中的学习成就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些动机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认知内驱力指的是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当一个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有力的动机。课程基础阶段时,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讲授教学内容前,提出与课程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再引出本次课的内容,在心理上给学生制造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书上的有关内容。最后才有教师讲解,这时已经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
关注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决不是生来就有的,教师要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乐趣,逐渐巩固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和同学的接纳而表现出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学生的争强好胜之心甚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组织合理的学习竞赛,以胜负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事实证明表扬与激励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我们要达到一个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调整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是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比较、联想、假设等手段推导和掌握新知识。这种考虑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和爱护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同情和理解,对他们热情期望,严格要求,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学习心理,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将来再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总之,在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扈 涛:教学方法导论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