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思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而教育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势必越来越重要。素质教育在不断的探索中越来越被学校和家长重视,就美术教育而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美术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应加强高中美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特别是美术鉴赏课程要担负起首当其冲的重任。美术鉴赏不仅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时代赋予我们高中美术教育者的历史使命。
  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引发了自己一些对于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美术鉴赏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著名艺术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鉴赏不同于单纯的欣赏,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美术鉴赏是一种直觉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美术语言本身的理解,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独特价值的领悟。由此可见,美术鉴赏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理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身才能具有深刻感知美术作品的能力和理解力。
  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学生查一篇一幅作品的好坏优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获取美术作品外部的诸多因素,来获得对作品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譬如:作者所处时代、作品创作年代、历史背景,乃至作者生活环境优劣等等,获取的外围知识越多对作品理解的就越深入,获得的审美感受越多,自己的判断越真实。
  美术鉴赏需要知识的积累。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积累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让学生知道每个历史时代、地域国别各自不同的印记和特点。这样美术鉴赏中才能根据不同时代和地域更深更多的获得足够的信息来源及更为深邃和复杂的内涵,设身处地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作品。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系统知识,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换代极其迅速的时代,美术知识亦是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媒介越来越广泛。作为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永远走在学生的前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更多新鲜、有用、独到的知识引领学生进行鉴赏。
  二、美术鉴赏课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美术鉴赏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以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意识,领略艺术文化的知识性、情感性、社会性、广泛性。传统的粉笔加说教的教学方式方法很难满足这一要求,而现代信息技术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极大方便。通过多媒體教学,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位的刺激,原本单调的课堂会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感到易学、乐学、爱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美术鉴赏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运用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极大激发了学生创新性思维。
  美术作品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多媒体教学在美术鉴赏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先天优势。这也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支撑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鉴赏教育。虽然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让美术鉴赏课有了更多可操作的空间和余地,但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而获得最佳效果还需我们这些教师深思。
  通过多媒体教学更多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虽然美术教材中列举出的美术作品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但是很多时候需要同时对比多幅作品才能更加清晰的反应出作品间由于创作目的、时代等不同而带来的审美差异,多媒体很大程度弥补了这一不足。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更多引入美术作品及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知晓、拓展学生知识层次和知识面。
  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知艺术魅力,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拉近了时间、空间距离,进而让学生解除了时空限制,凭借直观的感受来更加近距离的获取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将《交换空间》栏目视频片段运用到美术鉴赏课中,学生通过对比装修效果进而产生自己的审美感受,彼此间虽有不同见解,争论激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发现每个美术作品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创作无处不在的艺术魅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美术鉴赏课要注重活动运用。
  美术鉴赏课是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和鉴定,从而活动一种美的享受的过程,是一种陶冶人的情操的精神活动。所以美术鉴赏课要注重以各种活动来实施教学过程。通过适当的活动,将原本复杂、乏味、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有实际载体的实例加以说明和讲解,进而获得艺术享受和审美感受。以有效防止过多讲授理论知识,影响教学效果。
  美术鉴赏课中活动设计要遵循为课程服务的原则。即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内容,不能为了活动而设计活动,要突出针对性。例如:讲解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时可设计动手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激情来体现不同艺术形式,再进行学生代表性作品的集中比较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将各种艺术形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以实实在在的作品体现出来,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美术鉴赏课中活动设计要适度、适时。每个活动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适度、适时运用,不能以偏概全的全程到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活动会收到理想效果,而过度的运用活动有时会适得其反。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过程,会削弱教学目标的实现。
  美术鉴赏课活动中要适当引入学生身边的艺术作品。在美术鉴赏课教学设计中可根据周边的环境和需要引入当地的范例加以运用。因为学生熟悉的作品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例如,讲授“雕塑”课程时,将我县王实甫、张柔两位历史名人雕塑为例进行讲解,文化广场上屹立的王实甫雕塑相对于文化广场的外部环境而言显得相得益彰。通过这些让学生们了解一件美术作品要与周围的环境相辅相成才会显得更有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物理导学案,符合新课改要求,能够充分达成三维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经过物理教师的反复研究和推敲,幫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导学案 使用 重要性         导学案是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应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优化课堂、优化学生发展,由教师经过反复研
针对水电厂电力生产与基建施工同时进行中安全管理面临的难题从水电生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制度执行、人员培训、安全保卫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确保新投运电厂的安全生产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课程对于高中英语课程需多元化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因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从阅读,语法,写作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高中英语教学,以提高教学容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多媒体 阅读 语法 写作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
【摘要】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其次,课堂活动之前,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再次,教师要避免在课堂上沉默。最后,对学生的表现予以适当的肯定和表扬。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 充分 参与课堂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知要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摘要】情感教育是每一个学科都具备的教育功能,语文学科更是情感教育的最佳学科,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开来,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激发起孩子们情感的共鸣,进一步达到发展学生们的智力,塑造学生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 情感 教育 渗透  新的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把培养学生们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师要把握这一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既教书又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