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6月25日,76岁老人宋怀娥从槐荫区领导的手里接过发祥巷小区9号楼1单元3D3房间的钥匙,也接过了党和政府对于棚户区居民一片浓浓的爱心。从这天起,278户和她一样住了几十年棚户区的首批棚户区居民将告别陋室低棚,开始新的生活。
为民所想
曾几何时,说起槐荫,人们总是将其与偏远,落后等词汇联系起来,因为这里曾经有占地1952.45亩,全市棚户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的棚户区;有6万多生活在低矮潮湿的棚户区居民!由于缺资金。牵涉广,协调难,槐荫居民的住房问题虽然多次改善但 直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群众的安居梦想。
面对这种局面,更为关注和焦急的是市,区各级领导。何谓民生?一言概之——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或者再通俗些,老百姓能否“住的好,吃得饱,穿得暖”就是最基本的民生。这其中,一个“住”字又是关键所在。
一定要让老百姓住得舒心,住得安心。2007年,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庄严承诺,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196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这种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为槐荫的棚户区改造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凤凰涅粱
2007年4月30日,济南市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拉开了棚户区改造的序幕。
也是在这一天,在1 200多户居民期盼的眼神中,全市第一个棚改项目——五里沟发祥巷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同时,这个工程首推“43平方米最低套型面积补偿,就地回迁安置,政府土地零收益”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得到了居民大力支持和拥护,拆迁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在高速推进。该项目2007年4月30日获得拆迁许可,2007年8月30日1240户居民全部搬迁完毕,110亩城区地上建筑,仅用122天全部拆迁完毕,比预期提前了1个月,创造了“发祥巷速度”。
2007年9月26日,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与棚户区居民代表一道,为发祥巷回迁房建设开工奠基。棚户区的居民奔走相告,喜悦的气氛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宋史·神宗纪赞》曰:“厉精图治,将大有为。”发祥巷项目的顺利建设,为随之而来的振兴街三角地,中大南等三个棚户片区的改造提供了经验。在亲情搬迁,和谐拆迁的主旋律下,槐荫区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知难而进,开拓进取,创造性开展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励精图治的实干精神,才使棚户区改造获得了成功。
槐荫10大棚改片区已有发祥巷、振兴街三角地、省委党校西,裕兴里,中大南和市立二院预留地和经一纬九捆绑项目6个片区启动改造。发祥巷片区建设进展顺利,首批近300户居民于近日已经开始回迁,9月30前全部交验新房;振兴街三角地完成土地摘牌,回迁房开始施工,省委党校西、经一纬九、裕兴里等片区也已经展开或即将展开安置房建设:占地472.4亩,涉及居民4237户的中大南片区近日全部完成拆迁。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都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和谐!
家住裕忠里的王大爷是孤寡老人,在拆迁工作中,工作人员全程上门服务。“这些同志真不孬,为了帮我办好手续,常常是早上5点半,中午顾不上吃饭,半夜不算完,真是太感谢了。”他说。
在棚改中,工作人员像“走亲戚”那样深入棚户区居民家庭,当面听取群众意见。在拆迁中,他们坚持以规促迁,以情促迁,以拆促迁,以势促迁,以诚促迁,以奖促迁,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为提高拆迁工作透明度,他们成立了巡回法庭,同时成立了由监察,审计,检查,公安组成的监审组,同步监审,同步办案,对棚改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督,让居民放心。
同时,棚改片区还有居民选出的棚改代表。凡是涉及到居民利益的问题,都由他们集体表决,杜绝了暗箱操作。对于居民们最关心的回迁安置房的户型设计,住房的选定都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并张榜公布,让群众监督。对于一些由困难的居民,槐荫区在棚改过程中专门组织相关人员为他们提供亲情化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和谐棚改”的本质和核心——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时刻关注民生,高度重视民生,切实保障民生,努力改善民生。
安居乐业
槐荫的“和谐棚改”充分反映了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这仅仅是槐荫未来发展的一个前奏。在棚改工作全面推进的同时,通过营造投资环境,改善投资基础,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工程相继完工。群盛华城,城市之家,凯旋新城,阳光100国际新城,新世界阳光花园等项目在提升老百姓居住水平和城市综合形象的同时,也为槐荫决胜未来增添了砝码。根据规划,近几年,将有10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旧貌换新颜:京沪高速铁路及规划占地55平方公里的济南西客站片区也即将为槐荫发展提供更强的助推力。相信通过“老城提升,新区开发” 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座新槐荫也将矗立于济南西部这片热土上;而在棚改中形成的和谐之风相信在未来的槐荫历久而弥新。
预计3—5年后,槐荫的棚户区将彻底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幼儿园,学校,银行,社区医院等配套齐全的高档居民小区。潮湿,低矮的棚户区将成为定格在老照片中的记忆,慢慢地消逝在岁月的长河里。
为民所想
曾几何时,说起槐荫,人们总是将其与偏远,落后等词汇联系起来,因为这里曾经有占地1952.45亩,全市棚户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的棚户区;有6万多生活在低矮潮湿的棚户区居民!由于缺资金。牵涉广,协调难,槐荫居民的住房问题虽然多次改善但 直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群众的安居梦想。
面对这种局面,更为关注和焦急的是市,区各级领导。何谓民生?一言概之——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或者再通俗些,老百姓能否“住的好,吃得饱,穿得暖”就是最基本的民生。这其中,一个“住”字又是关键所在。
一定要让老百姓住得舒心,住得安心。2007年,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庄严承诺,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196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这种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为槐荫的棚户区改造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凤凰涅粱
2007年4月30日,济南市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拉开了棚户区改造的序幕。
也是在这一天,在1 200多户居民期盼的眼神中,全市第一个棚改项目——五里沟发祥巷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同时,这个工程首推“43平方米最低套型面积补偿,就地回迁安置,政府土地零收益”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得到了居民大力支持和拥护,拆迁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在高速推进。该项目2007年4月30日获得拆迁许可,2007年8月30日1240户居民全部搬迁完毕,110亩城区地上建筑,仅用122天全部拆迁完毕,比预期提前了1个月,创造了“发祥巷速度”。
2007年9月26日,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与棚户区居民代表一道,为发祥巷回迁房建设开工奠基。棚户区的居民奔走相告,喜悦的气氛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宋史·神宗纪赞》曰:“厉精图治,将大有为。”发祥巷项目的顺利建设,为随之而来的振兴街三角地,中大南等三个棚户片区的改造提供了经验。在亲情搬迁,和谐拆迁的主旋律下,槐荫区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知难而进,开拓进取,创造性开展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励精图治的实干精神,才使棚户区改造获得了成功。
槐荫10大棚改片区已有发祥巷、振兴街三角地、省委党校西,裕兴里,中大南和市立二院预留地和经一纬九捆绑项目6个片区启动改造。发祥巷片区建设进展顺利,首批近300户居民于近日已经开始回迁,9月30前全部交验新房;振兴街三角地完成土地摘牌,回迁房开始施工,省委党校西、经一纬九、裕兴里等片区也已经展开或即将展开安置房建设:占地472.4亩,涉及居民4237户的中大南片区近日全部完成拆迁。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都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和谐!
家住裕忠里的王大爷是孤寡老人,在拆迁工作中,工作人员全程上门服务。“这些同志真不孬,为了帮我办好手续,常常是早上5点半,中午顾不上吃饭,半夜不算完,真是太感谢了。”他说。
在棚改中,工作人员像“走亲戚”那样深入棚户区居民家庭,当面听取群众意见。在拆迁中,他们坚持以规促迁,以情促迁,以拆促迁,以势促迁,以诚促迁,以奖促迁,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为提高拆迁工作透明度,他们成立了巡回法庭,同时成立了由监察,审计,检查,公安组成的监审组,同步监审,同步办案,对棚改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督,让居民放心。
同时,棚改片区还有居民选出的棚改代表。凡是涉及到居民利益的问题,都由他们集体表决,杜绝了暗箱操作。对于居民们最关心的回迁安置房的户型设计,住房的选定都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并张榜公布,让群众监督。对于一些由困难的居民,槐荫区在棚改过程中专门组织相关人员为他们提供亲情化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和谐棚改”的本质和核心——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时刻关注民生,高度重视民生,切实保障民生,努力改善民生。
安居乐业
槐荫的“和谐棚改”充分反映了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这仅仅是槐荫未来发展的一个前奏。在棚改工作全面推进的同时,通过营造投资环境,改善投资基础,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工程相继完工。群盛华城,城市之家,凯旋新城,阳光100国际新城,新世界阳光花园等项目在提升老百姓居住水平和城市综合形象的同时,也为槐荫决胜未来增添了砝码。根据规划,近几年,将有10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旧貌换新颜:京沪高速铁路及规划占地55平方公里的济南西客站片区也即将为槐荫发展提供更强的助推力。相信通过“老城提升,新区开发” 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座新槐荫也将矗立于济南西部这片热土上;而在棚改中形成的和谐之风相信在未来的槐荫历久而弥新。
预计3—5年后,槐荫的棚户区将彻底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幼儿园,学校,银行,社区医院等配套齐全的高档居民小区。潮湿,低矮的棚户区将成为定格在老照片中的记忆,慢慢地消逝在岁月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