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中的蒙太奇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荷塘月色》节奏舒缓,画面优美。本文将从影视的角度运用电影片剪辑蒙太奇手法对这篇散文的节奏进行分析。
  【关键词】节奏分析 蒙太奇
  一、作品简介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在“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作者抒写了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追求。
  二、《荷塘月色》的节奏分析
  总体而言《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超然,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在他看来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尽管说是圆形结构,但事实上作者情绪和文章画面意象有节奏地变化着。N.瓦依斯菲尔德说过“随着电影多种表现手段的日益丰富,电影作品的节奏结构自然也有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无声画面的节奏演变成包括画面与声音以及色彩的节奏。”尽管他讲的是电影,但《荷塘月色》也具备了影视语言的三个要素:镜头,声音,和颜色,只是这篇散文是用文字的形式向读者展示的,而不是像电影一样直接用画面和声音。因此运用电影节奏分析的方法来解读《荷塘月色》有一定可行性。
  1.蒙太奇与《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主要描写了作者从不静,求静,得静,超然,最后到出静五个阶段。在叙述这五个阶段时,蒙太奇手法巧妙地运用期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蒙太奇。蒙太奇(法语:Montage)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
  (2)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量大基本功能。据此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前一种主要是叙事手段,后两种重要用以表意。
  1)《荷塘月色》中的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又分为平行,交叉,重复,连续蒙太奇。本文有几处运用了重复蒙太奇。文章开始描写了妻子拍着儿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的地方又出现了妻子和儿子熟睡的场景。这里的重复完成了文章首尾呼应和从不静到出境的圆形结构。文中描写杨柳蓊蓊郁郁阴森森地景象与描写月光的景象交叉。“月光也还是淡淡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暗一明两种景象交叉产生了明显的对比,反映出作者思绪上的起伏,让读者从视觉效果上体会到作者的淡淡忧愁。也创造了文章画面的节奏感。
  2)《荷塘月色》中的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是通过相连或相叠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一种单独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更为丰富的涵义。它分为抒情,心理,隐喻,对比蒙太奇。
  抒情蒙太既是叙述故事,亦是绘声绘色地抒发,墨酣情切地渲染,并偏重于后者。所以,意义重大的事件被分解成一系列近景或特写,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捕捉事物本质含义,渲染事物的特征。本文第4段对荷塘的描写就是如此。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是一个视野宽阔,距离较长的镜头。紧接着“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个镜头视野缩小了。再下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镜头又缩小了。“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是特写镜头,还伴随着镜头的移动。后来微风起来,镜头又拉宽拉远了:叶子和花因风动,荷塘起碧浪,传到对岸去了。可接着镜头又推进了:叶子地下流水脉脉。第5段描写的月光下的荷塘。月光静静地泄在叶子和花上。此时由镜头被拉升到了叶子和花的层面,再到荷塘上面飘起的青雾,并接着上升,到天上淡淡的云,再到云层后面不能朗照的月亮。这样远近镜头的变化,以及镜头的从下至上的移动营造出了一副美妙宁静的月下荷塘图。作者观察到了荷塘这么多不同视角的美景,从侧面反映出来,此时作者心绪已经沉静下来了,否则一个浮躁的人怎能描写出这么宁静甜美的图画。就在镜头达到最高点时,突然降到了地面:月光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接着第6段远镜头横向移动:“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然后定焦小路“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别为月光留下的”;再把镜头推远“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再接着来个特写“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认得眼镜。”最后又突然插进一个声音“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原来连续安静的画面组合突然被声音打断了,作者得到的宁静也被蝉声和蛙声惊醒了。前后镜头的对比,反映的作者思绪上的落差。在得到片刻宁静后马上阴郁的忧伤就袭了过来,就像镜头一样从天上掉到了地上,环顾一周,突然停顿。最后那么阴森的灌木围着淡雅宁静的月下荷塘,作者得静的喜悦镀上一层灰色,原来的忧伤也被冲淡了。这种相互抵消后,形成的就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淡淡的忧伤”,同时也创造了作者情绪起落的节奏。
  2.心理蒙太奇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活动的景观。这种蒙太奇在剪接技巧上多用对列,交叉穿插等表现手法,因此其特点是画面和声音形象的片段性,叙述的不连贯和节奏的跳跃性,声画形象带有人物强烈的主观性。《荷塘月色》里面用的就是交叉穿插的表现手法。第4段,“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在给荷花特写镜头之后,连着三个心理蒙太奇。得静后的作者看到美丽的荷花,遐想连篇。在作者眼里,朵朵荷花有珍珠那么高贵,星星那么可爱,有出浴的凌波仙子那么神秘美丽。作者看到如此事物怎能不爱呢。反过来作者内心要何等的平静才能发现荷花的这些美丽。接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这里清香触动的是嗅觉,而歌声触动的是听觉。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并列在一起,相互摩擦产生了奇妙的感官跳跃。作者闻到花香,想到的是歌声。第5段最后一句“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凡婀铃上奏者的名曲。”也是从视觉到听觉的感官跳跃。第7到第11段,突然插进来两组采莲的镜头。作者身处荷塘,开始得到了宁静,看到美景后产生了遐想,仿佛来到仙境,但最后蝉声蛙声突然将这一切打破,就在这时作者突然想起了读过的《采莲赋》和《西州曲》,完全沉醉在自我世界,到达了超然的境界。
  三、结语
  《荷塘月色》极具画面性,不管内容还是结构都耐人寻味。结合整篇文章来看,这些不同的蒙太奇手法创造出了作者宁静的夜晚内心“颇不宁静”,如是沿着僻静阴森的小路来到了荷塘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找到向往的宁静后又产生小小的上升,出现了虚实相生境界,当回顾四周发现周围要不黑影斑驳要不昏暗的灯光惹人瞌睡,宁静的心情马上又跌下来,突然被蝉和蛙的声音让作者心情的变化突然中断,接着作者回味读过的文章心境又突然升华达到超然的境界,最后破折号一打断,作者“猛一抬头”从超然忘我顿然掉到了原来的尘世。
  参考文献:
  [1]党红琴.田争运.荷塘边的不朽背影——谈朱自清散文的美学价值[J].现代文学评论,2009(11):189-190.
  [2]孙汝君.《荷塘月色》的审美意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4):29.
  [3]王丽芳.浅谈荷塘月色的语言美[J].文学评论,2009(3):60.
  [4]谢志礼.蒙太奇技巧在散文中的运用[J].山西师大学报, 1987(1):67-69.
  [5]婴子(译).空间与节奏(N.瓦依斯菲尔德著)[J].电影世界, 1985(4):44-57.
  [6]原新梅.余光中的比喻观及其散文中的比喻[J].广西社会科学, 2006(6):116-120.
  [7]诸孝正.朱自清散文艺术谈[J].华南师院学报,1980(3):116-122.
  [8]邹定武.刘成杰.影视蒙太奇的分类及其功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108-117.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三亚学院重点项目(《海南省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多元化的旅业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资助(项目编号:Syxyjy130202)。
其他文献
用智慧之笔,诠释科学;用心灵之笔,描绘未来.一点一滴地细心观察,让知识浮出水面,一片一面寻根摸底,让真理和智慧展现.2018年第五届城市科学节,我们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发现了科
期刊
Jane Austen(1775-1817) is one of the greatest realistic novelists in the 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 in the 19 th century.In Pride and Prejudice,the author de
期刊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超深层油藏是未来油气增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特深井钻机是打开超深地层油气通道、实现大位移钻井获取深部油气资源和人类深化地球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英语教师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充分开发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拓宽学生乐学渠道,进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和可以人机互动的特点,搭建教改平台,把信
The Very Picture of You is reckoned as one of Isabel Woolf’s best works.The novel impresses readers with its art in narrativity.This thesis aims to make a tent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多媒体开始走进我们的校园生活,成为教学中必备的工具之一。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能够图文并茂的呈现出所要教授的内容,并且以多媒体的形式帮助学生们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是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可以说,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通过基于多媒体教学背景下的分析,讲诉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提出相关教育模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主要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中招考试也是针对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考察,其中写作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就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而言不仅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有一定要求,而且对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也有所期待。因此本文试就初中英语写作如何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 英语 写作 思维能力  一、初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  1.中
【摘要】口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即将面临工作,并在工作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英语的运用更多的是运用口语。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向。英文电影对于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在输入、输出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口语 大学英语 英文电影  口语是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前提下用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