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着5000年的辉煌历史,是世界上惟一不曾中断并且延承至今的文明古国。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苏美人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圣书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共同造就了古代人类的文明。遗憾的是,只有汉字一枝独秀,沿用至今。
而汉字的发展历史,包括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书体的变化,完整地记录和传递了中国人的感情、思想、艺术和科技成就等历史痕迹。
中国自古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荀子》,《韩非子》中也有相关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对此,学者们向来有多种观点,而一种比较宽泛的解释是:“上古混沌初开,先民于劳作、休憩、祭祀之际,刻符记事,文字之创,盖由此也。”据我们目前对历史的了解,我国文字发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这是公认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 “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于19世纪末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被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甲骨学”。
从西周开始到秦朝的书体是篆书。篆书承甲骨文而来,而汉代的隶书在战国时期的竹简书中已经可以看出它的端倪了。
金文,或称“吉金文”,“钟鼎文”,是铸、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的金文受甲骨文风格影响较明显可见。如《戍嗣子鼎》上近30个字,其笔画细瘦劲韧,有着浓重的刀刻意味。另一种如《司母戊鼎》,《司母辛鼎》等,文字气魄阔大,笔力雄强,笔画亦较丰腴,但仍保持着甲骨刻字笔画尖起尖收的特点。而特受后人赞叹的是“司母戊”三个字的布局,天然混成,令人玩味不尽。但在这个时期,这些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实用性的,并不是为了让人观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文字得以规范,丞相李斯创小篆以通行全国。今天面对《泰山刻石》,我们所感受到的是经过2000多年历史的淘洗,包藏在那均匀严密的笔划之间的一种大国的威仪。两汉时期隶书渐成规模,《曹全》之玉润,《礼器》之严整,《史晨》之高峻,《石門》之恣肆,不惟书写历史,更表现出楚汉文明的奇异和瑰丽。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楷字的发展成熟阶段,是当今文字系统形成的关键环节,在汉字尤其是楷字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这时期也是书写载体由简牍向纸质过渡的交替时期。但是,由于该时期社会用字载体复杂,有关简牍材料类型相对零散,从楷字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调研的工作显得相对薄弱。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反过来汉字又是书法艺术之树滋生和丰茂的肥沃土壤。可以说,自从汉字诞生,书法和篆刻艺术就随之而生了。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发展,使中国的线条艺术臻于妙境,而绘画形式上是追索线条之间的变化,实际上表达了中国人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篆刻,中国的雕刻文字,与中国文字发展历史进程相适应,篆刻的形式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
据现有资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印章是商代的三颗玺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渐趋发达,玺印的用途也逐渐扩大。这些玺印大多和战国铜器上的铭文相合,其中也有许多是春秋时代的,很难分辨。在战国时,各国文字各不相同,反映在玺印中的文字也不相同。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佩戴过六国相印。近几年来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也就是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
每个时代的艺术品都有每个时代的风格特征,篆刻艺术也是这样。这些玺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在印形,文字的安排上,还是在材质的选择和利用上,部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性反映了我国历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生动局面。元明以降,文人相与躬耕乎此道,积累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篆刻文化资料。成为后世从事此专科者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
而汉字的发展历史,包括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书体的变化,完整地记录和传递了中国人的感情、思想、艺术和科技成就等历史痕迹。
中国自古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荀子》,《韩非子》中也有相关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对此,学者们向来有多种观点,而一种比较宽泛的解释是:“上古混沌初开,先民于劳作、休憩、祭祀之际,刻符记事,文字之创,盖由此也。”据我们目前对历史的了解,我国文字发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这是公认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 “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于19世纪末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被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甲骨学”。
从西周开始到秦朝的书体是篆书。篆书承甲骨文而来,而汉代的隶书在战国时期的竹简书中已经可以看出它的端倪了。
金文,或称“吉金文”,“钟鼎文”,是铸、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的金文受甲骨文风格影响较明显可见。如《戍嗣子鼎》上近30个字,其笔画细瘦劲韧,有着浓重的刀刻意味。另一种如《司母戊鼎》,《司母辛鼎》等,文字气魄阔大,笔力雄强,笔画亦较丰腴,但仍保持着甲骨刻字笔画尖起尖收的特点。而特受后人赞叹的是“司母戊”三个字的布局,天然混成,令人玩味不尽。但在这个时期,这些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实用性的,并不是为了让人观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文字得以规范,丞相李斯创小篆以通行全国。今天面对《泰山刻石》,我们所感受到的是经过2000多年历史的淘洗,包藏在那均匀严密的笔划之间的一种大国的威仪。两汉时期隶书渐成规模,《曹全》之玉润,《礼器》之严整,《史晨》之高峻,《石門》之恣肆,不惟书写历史,更表现出楚汉文明的奇异和瑰丽。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楷字的发展成熟阶段,是当今文字系统形成的关键环节,在汉字尤其是楷字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这时期也是书写载体由简牍向纸质过渡的交替时期。但是,由于该时期社会用字载体复杂,有关简牍材料类型相对零散,从楷字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调研的工作显得相对薄弱。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反过来汉字又是书法艺术之树滋生和丰茂的肥沃土壤。可以说,自从汉字诞生,书法和篆刻艺术就随之而生了。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发展,使中国的线条艺术臻于妙境,而绘画形式上是追索线条之间的变化,实际上表达了中国人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篆刻,中国的雕刻文字,与中国文字发展历史进程相适应,篆刻的形式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
据现有资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印章是商代的三颗玺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渐趋发达,玺印的用途也逐渐扩大。这些玺印大多和战国铜器上的铭文相合,其中也有许多是春秋时代的,很难分辨。在战国时,各国文字各不相同,反映在玺印中的文字也不相同。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佩戴过六国相印。近几年来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也就是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
每个时代的艺术品都有每个时代的风格特征,篆刻艺术也是这样。这些玺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在印形,文字的安排上,还是在材质的选择和利用上,部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性反映了我国历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生动局面。元明以降,文人相与躬耕乎此道,积累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篆刻文化资料。成为后世从事此专科者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中国艺术发展历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