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疑”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地思考,去质疑,释疑。在学习中提出问题,不但能使学习者灵活地实际地掌握既有的知识,而且能使其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并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实践表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经过独立的探究过程而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还能使学生养成在日后的实践中更完美地应用这些知识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最大的时空,以充分调动学生开展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乐于探究的精神。
要教学生学会提问,其实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从备课上说,就需要教师深研教材。因为你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了,就意味着使课堂具有了不可预测的性质。倘若你对教材不熟悉,或备课上不够深入细致,就有可能被学生问倒。所以要教学生学会提问的前提是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引导学生提问,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在出示课题时。每篇课文都有题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很多题目都能透发文章的中心,教学生依据题目质疑,就可以使学生不仅对文章的重点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且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思路有了初步的推测。如我在上课铃响后,在黑板上写下课题《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让学生齐读一遍课题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就会进行思考,纷纷举手发言,他们会提很多问题:谁手捧着空花盆?手捧着空花盆干什么?为什么手捧着空花盆?这就会使孩子们跟好的学习课文了。又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课题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可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此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等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在分析课文时。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描写阮恒将要献血时的动作是这样的:“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学生针对这句话可以提出:“为什么当时沉默?为什么只有一只小手举起来?为什么他的手颤抖?为什么把手举起来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加入到沉默的行列之中,不举手行不行?他举手后,医生让他献血了吗?他这样做说明了什么?”等问题。师生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也就理解了。如《登山》一课,学生初读课文之后,便知道了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两次走过那条危险的小路的事,引导学生就此进行质疑。便可提出:“列宁为什么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回来时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两次走有什么不同?列宁是怎么想的?”等问题。
三、在课文结束时。如学习了《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品格后,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品格?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对于这一课,你还有哪些疑问呢?这几个不同角度的疑问,会让学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广”。又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结束时,可引导学生质疑:你如何看待你的父母对你的爱?让课文学习更好的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
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提问是孩子们积极思维的表现,结合语文教学,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但是任何一种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一贯的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需要持之以恒。我们要做孩子的知音,充分认识孩子良好提问习惯的形成对其一生不断发展的重要意义, ,让提问伴随孩子迅速成长。
(作者单位:辽阳市灯塔市烟台街道文化小学 辽宁辽阳灯塔)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实践表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经过独立的探究过程而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还能使学生养成在日后的实践中更完美地应用这些知识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最大的时空,以充分调动学生开展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乐于探究的精神。
要教学生学会提问,其实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从备课上说,就需要教师深研教材。因为你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了,就意味着使课堂具有了不可预测的性质。倘若你对教材不熟悉,或备课上不够深入细致,就有可能被学生问倒。所以要教学生学会提问的前提是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引导学生提问,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在出示课题时。每篇课文都有题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很多题目都能透发文章的中心,教学生依据题目质疑,就可以使学生不仅对文章的重点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且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思路有了初步的推测。如我在上课铃响后,在黑板上写下课题《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让学生齐读一遍课题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就会进行思考,纷纷举手发言,他们会提很多问题:谁手捧着空花盆?手捧着空花盆干什么?为什么手捧着空花盆?这就会使孩子们跟好的学习课文了。又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课题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可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此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等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在分析课文时。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描写阮恒将要献血时的动作是这样的:“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学生针对这句话可以提出:“为什么当时沉默?为什么只有一只小手举起来?为什么他的手颤抖?为什么把手举起来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加入到沉默的行列之中,不举手行不行?他举手后,医生让他献血了吗?他这样做说明了什么?”等问题。师生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也就理解了。如《登山》一课,学生初读课文之后,便知道了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两次走过那条危险的小路的事,引导学生就此进行质疑。便可提出:“列宁为什么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回来时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两次走有什么不同?列宁是怎么想的?”等问题。
三、在课文结束时。如学习了《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品格后,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品格?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对于这一课,你还有哪些疑问呢?这几个不同角度的疑问,会让学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广”。又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结束时,可引导学生质疑:你如何看待你的父母对你的爱?让课文学习更好的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
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提问是孩子们积极思维的表现,结合语文教学,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但是任何一种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一贯的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需要持之以恒。我们要做孩子的知音,充分认识孩子良好提问习惯的形成对其一生不断发展的重要意义, ,让提问伴随孩子迅速成长。
(作者单位:辽阳市灯塔市烟台街道文化小学 辽宁辽阳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