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套细胞淋巴瘤一例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61岁,于2008年10月因手外伤作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升高.血常规:WBC 36×109/L,中性粒细胞(N)占0.05,淋巴细胞(L)占0.95,HGB 126 g/L,PLT 205×109/L.乳酸脱氢酶510 U/L.骨髓象:成熟淋巴细胞增多,细胞质稀少,核染色质致密,无明显核仁.骨髓成熟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Igλ+细胞98.7%、CD19+细胞95.5%、CD5/CD19+细胞6.1%、CD22+细胞92.6%、CD20+细胞92.4%、CD23+细胞55.7%、CD10+细胞0、FMC7 47.1%、CD38+细胞1.4%、ZAP70 22.8%.查体未见异常,颈、胸、腹部CT显示无淋巴结及其他器官浸润.骨髓染色体核型:46,XX,2q+,6q+,t(11;14) (q13;q32),12q -,13q -,i(17q),19p+.曾在外院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并给予苯丁酸氮芥、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等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遗传学特点,探究AML细胞遗传学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初诊原发AML患者640例.收集患者治疗前骨髓标本,采用G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核型异常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 2009)>进行识别和描述.结果 正常核型、平衡核型及非平衡核型呈现不同的年龄分布特征.随年龄增加,正常核型的比例从6
摘要:“回顾与反思”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的环节,更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有力手段。“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帮助他们铺垫策略基础、深化策略理解、拓展策略应用。  关键词:回顾与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从三年级开始就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各册教材中出现。“回顾与反思”是“解决问
目的 观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变化,初步探讨Treg细胞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38例新诊断ITP患者,男57例、女81例,中位年龄40(18 ~70)岁.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①泼尼松组(49例):泼尼松1.5 mg·kg-1·d-1口服;②地塞米松组(45例):地塞米松40 mg/d第1~4天口服;③地塞米松+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组(
近十年来,随着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广泛使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预后得到了很大改善,从延长生存走向长期生存.对CML慢性期(CML-CP)患者,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如何合理监测和随访以期"治愈",是当前国内外所关注的热点.现就本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上涉及CML治疗的热点话题进行概述。
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MM)位居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尽管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巨大成果,使患者预后有了明显改善,平均生存时间由过去的3~4年延长至5~7年,但MM目前仍旧无法治愈.MM细胞异质性强,患者容易出现复发耐药,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仍然是一个难题.现就第54届美国血液学年会有关MM耐药相关研究的热门话题进行概述。
期刊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承办、《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社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白血病淋巴瘤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血液肿瘤学术大会定于2013年9月12—15日在成都举办。会议将就目前白血病、淋巴瘤的规范诊治及研究进展等热点问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作专题演讲及会议报告,同时将选择优秀论文进行大会和分会场交流。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区公共设施安全性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依托思维训练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准备阶段,以“提问”为抓手,开展“发散—聚合”的思维训练;在实施阶段,以“探问”为抓手,开展“目标—创新”的思维训练;在总结阶段,以“真问”为抓手,开展“质疑—释疑”的思维训练。  关键词:思维训练;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2018年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诊断要点、成人患者基因表型特点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1例根据HLH-2004诊断标准确诊的成人HPS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穿孔素基因(PRF1)、STX11、UNC13D、SH2D1A和RAB27A基因序列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 确诊病例为48岁男性患者,表现为反复发热、全血细胞减少伴淋巴结肿大,骨髓中存在噬血现象、血清铁蛋白
伊马替尼是FIP1L1-PDGFRA阳性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的首选治疗药物[1],CEL患者出现获得性伊马替尼耐药迄今文献报道仅有7例[2-8],突变类型只有PDGFRA-T674I和PDGFRA-D842V两种.我们报道国内首例FIP1L1-PDGFRA阳性的CEL经伊马替尼治疗后PDGFRA-T674I突变致获得性耐药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