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放性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和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向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出了开放性教学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先反思了目前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封闭问题,进而提出了为什么要进行开放性教学的思考。然后结合教学实践从开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境、开放教学内容、开放学生的思维、体验和开放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开放性教学 教学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新课程已经在逐步深入实施,但是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下列教学弊端还是屡见不鲜:
  1.以应试为中心,忽视了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的发挥;
  2.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3.以课堂为中心,课堂结构简单化,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过程死板,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落后;
  4.以书本为中心,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
  这就是常态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教学环境封闭、教学手段封闭、教学内容封闭、教学评价封闭,僵化和封闭的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教室)和有限的时间(课堂)里,借助单一的媒体(课本),通过单向性活动(师→生)进行操练式的学习。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无法适应开放时代竞争社会的需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以上理念,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开放性教学思想,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创新地开展学习、探索活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以及将品德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开放的课堂教学的清风,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实践:
  
  二、思想品德课堂开放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开放思想品德教学环境,完善学生成长的生活空间。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它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要让思想品德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上产生实效,仅靠在封闭的教室内教学是难以达成的。因为学生生活的环境除了教室、学校,还有家庭和社区等社会大环境。每一个环境要素都对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养成发挥着正面的或者负面的作用。因此,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环境,是每个教师应有的责任,也是家长和全社会的责任。
  开放思想品德教学环境,完善学生成长的生活空间,我们从营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1.开放学生学习的硬环境。
  (1)建立“思想品德活动室”,给学生的开放学习提供空间。
  现在一般的学校都有物理、化学实验室等,但是设置思想品德活动室的为数还不多。我们之所以建立“思想品德活动室”,还是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启发。在去年一次教学问卷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他们很多时候想查看或者翻阅有关的思想品德学科的资料,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他们也想在思想品德方面听听家长或者社会上一些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天天就是进行课堂上的学习,做作业。
  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把学生的意见反馈给学校领导,征得同意后,组建了“思想品德活动室”。我们设计的活动室像图书馆或者信息库一样,以方便的方式提供互联网查询和必备的图书等材料物品,并配备专人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安全、有次序的活动空间。活动室长期开放,据管理员的数据统计,活动室从一年前成立至今,来查询、借阅资料的学生已经突破1000人次,初步显露了它的资源和教育效益。
  (2)开沟挖渠,引社区“源头活水”进校园。
  作为“思想品德活动室”的参与者,我们希望能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首先,利用家长们的不同社会角色及其丰富的阅历,为“活动室”提供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包括开设家长讲座、提供并发布信息。从活动室组建至今,我们已经邀请家长开设思想品德讲座15次,调查显示,学生对家长的授课方式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对教师。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促进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又使参与孩子教育的父母对于学校的教育目标采取积极支持的立场,使父母与教师互相尊敬、互相支持,这对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极为关键。
  如果说建立思想品德活动室为学生的开放学习提供了一个空间的话,那么我们开放的脚步并未停留于这方小小的天地。我们深知,学生生活的社区里有许许多多可以挖掘并可以被利用的开放资源,如果熟视无睹,岂不可惜!因此,来到思想品德活动室的常客除了家长外,我们还经常邀请学校周围其他人士来做客、开座谈会。我们邀请了派出所的沈副所长来做法治辅导员,已经做了三次辅导讲座;我们邀请东片污水处理厂技术科的人员来给学生做环保讲座;我们还邀请了在围垦时期表现突出的人员给学生讲“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围垦精神,等等。
  不断挖掘来自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中感受思想品德课的可亲可近,让学生感受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是呆板的说教,而是每一处的驻足学习都有靓丽、赏心悦目的风景。
  (3)定期开展社会实践,给学生的开放学习留足时间。
  思想品德新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这就意味着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与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和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受制于传统教学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停留在理想层面。如何打破这一瓶颈,也成了开放性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我记得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采取正义的行动,我们才成为正真的人;只有采取稳健的行动,我们才成为稳健的人;只有采取勇敢的行动,我们才成为勇敢的人。”所以,只有践行实践,才能让学生成为实践的人;只有让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才能不让开放性思想品德教学成空。
  为此,我们每个学期之初在制定授课计划的时候,都要按照每月一次的定量标准综合制定社会实践计划。按照既定的计划在实际教学中每两个月一次组织学生开展走进社区的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走进工厂车间,走进农家的田间地头,走进革命基地等等,去了解、记录社区大众的看法和认识,去调查、收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真实案例。
  附:本学期九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计划表如下(负责人姓名省去)
  
  2.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开放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软环境。
  “软环境”指的是在思想品德学习活动中学生们所必需的相处环境,它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们要想很好地完成他们的学习,并培养出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志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应是开放的思想品德学习环境所必不可少的部分。
  (1)在师生关系上,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欣赏。
  首先,教师“不仅应表现出、而且一定要对所有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有所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在言谈举止上、在具体的做法上,对学生们的兴趣、见解、优势和需要以及不足等问题表现出尊重,如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为小部分学生的兴趣提供探究的资源、对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探究活动提供语言及资源上的支持等等,这样,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为学生之间、生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做出自我示范;其次,由于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不同,经历、经验不同,每个孩子的思维是不尽相同的,但他们所构建的理论,无论对错,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建立在证据和经历的基础上的,教师要从心理上学会去欣赏他们的想法,不要用讽刺的眼光、讥笑的话语将“爱因斯坦们”过早地扼杀在启蒙时期。
  以我在一次班级公开课上的实录片段为例(这是我当时上《中国人权的百年历程》时和一个学生对话的内容):
  师:1908年时,《天津青年》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何时能在中国举办一次奥运会?”的问题,那么你能告诉我1908年时中国处于什么时期吗?
  生:处于社会主义时期。(周围的学生在窃笑,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点脸红了)
  师:好像不对吧,你能先告诉我是新中国时期,还是旧中国时期吗?
  生:旧中国时期。(态度坚定)
  师:回答正确,那时还是旧中国时期。但是旧中国时期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那你能进一步告诉我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吗?(此时,学生表情趋于正常后又去努力思考)
  生:……(摇头)
  师:我看你遇到了和我一样的问题,就是有些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但是时间长了没有去巩固就遗忘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在1956年呢。让我们一起记住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叫“温故而知新”哦!
  在课后教师的点评上,一位教师首先谈了他的感受就是授课教师完全与学生建立了尊重、欣赏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也使得整堂课里充满了融洽的气氛,为和谐课堂的出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在生生关系上,强调相互尊重、欣赏和倾听。
  教师们除了身体力行地为学生们示范尊重、欣赏外,还应为他们设计出许多要求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思想品德学习活动,开展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中学习相互交流的技能:怎样赞同、反对别人的意见,怎样有礼貌地打断他人的谈话、接受他人的打断等等。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总之,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据理力争和作出解释的能力,都要靠平时的训练来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憧憬的无拘无束的讨论、协调分工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才会真正出现。
  (3)在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上,强调沟通和理解。
  许多来到学校的家长都向老师诉苦,反映一个共同的问题:“小孩子根本不听我们家长的话”、“求求老师严加管教”,家长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总是一副无奈的神情。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通畅。是什么原因造成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隔阂呢?用我们的一次对学生进行的无记名调查结果很清楚地说明了问题。
  附,“我与父母知多少”调查表汇总如下(样本为两个初二班级的86位学生):
  
  统计结果显示,是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其实这也是前面我们组建“思想品德活动室”后请家长来做讲座的重要理由。我们的目的是想让家长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家长的现身说法来明白父母对子女的拳拳之心。除了搭建“思想品德活动室”这个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平台之外,我们还采用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孝敬、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给家长写信、家长给学生写信的方式来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一年下来,到学校来向老师求救的家长明显减少了,沟通产生了满意的效果。
  (二)开放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为此,教师的教学必须切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学生生活,来自于学生们身边的事物。看似随意,却给他们这样一种启示:只要你认真观察和思考,身边就有思想品德内容,思想品德不是空洞的大道理,而是活生生的现实。这样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什么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什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设计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适当补充、延伸、综合富于探究的内容,使之适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养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1.师生共同用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权。
  新课程的课程观是:教材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更对内容进行不断变革和创新,从而转化为适合自己的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是构成课程的组成部分,作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
  基于新课程理论的指导和引路,为了让思想品德课的开放教学走向深入,近两年来,围绕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全校师生共同开发了两套德育校本教材,一本是《诚信》,一本是《礼之语》。两本校本教材的资料收集、加工整理权限完全下放到了师生手中,不仅让全校师生拥有了自己的“课本”,更主要的是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了传统的课程观念,为开放性教学打开了活的思维。
  2.师生主动用活教学内容的决策权。
  教学内容决策权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学到什么程度等方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选择、决策和实施的权力。这是针对过去教师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限制,认为教材是神圣的,教师必须忠于教材,对于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教到什么程度等均是被动的执行者提出的。开放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是教材的开发者,主动拥有教学内容的决策权,从而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兴趣等方面的情况,结合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理念,调整、设计、综合富于探究的内容。
  如前不久,我在教学“一国两制”的内容之前,在课间发现很多学生在谈论大陆会不会攻打台湾的问题,从他们的言论中我得到了启发,何不在学习“一国两制”的内容时让学生来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呢?灵感一来,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他们来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安排,学生听到这个“命令”后如同沸腾了了油锅。经过两天的集思广益和选择,学生确定的课时标题是把“一国两制”换成了“大陆现在会武力收复台湾吗?”,课时内容被设计成了一连串的四个话题:(1)说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2)说台独分子的言行;(3)说台独的实质;(4)说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方针政策。
  一次按照学生的思路设计的课堂,自始至终让学生来唱戏,教师来搭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得以表达和满足,兴趣浓厚。从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出师生共同拥有了教学内容的决策权后,教学内容就成了一潭活水,一汪流淌着生命力的泉水。如果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长期经过活水的浇灌、滋润,传统呆板、沉闷的思想品德课难道不会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吗?
  3.用足学科之间的联系权。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要实现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转变,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的学校教育是来自各个学科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因此,不仅要加强思想品德课程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四大部分内部内容之间的联系,同时加强学科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我们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并开始付诸实践,而对于学科内涵、学科的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却往往忽视了。
  以在教学思想品德“一国两制”内容时为例,我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去查找台湾与大陆在历史上的联系,学生的思维就被调动了,有的从三国时代说,有的从隋朝时期的史实说,有的用元朝时的史实说,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活跃,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他们用铁的史实说明了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品德教育的同时进行了历史素质的培养,可谓一举多得。如此的联系,它对学生起到的教育效果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很多倍。
  还以教学“一国两制”的内容为例,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把思想品德课与语文学科及音乐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具体的做法是在学习交流“两岸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时,我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读余光中先生的名作《乡愁》,并配以音乐伴奏。课堂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是学生始料未及的,整个课堂情感教育的效果也达到了高潮。这个高潮的出现不是以热烈的讨论出现的,而是出奇地静穆,因为学生的情绪被作者的情怀深深感动、感染了。你看,这就是思想品德与语文以及音乐学科联系的效果。
  (三)开放学生的思维,重视学生身心参与、体验。
  思想品德课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是一个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下,通过生活体验、教育熏陶和自我修养,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精神财富。”要实现学生身心参与、体验的有效性,教学过程我们从以下两角度入手:
  1.兴趣体验——学生注意了吗?
  无论完成哪个单元或者具体课时的教学任务,我们都选用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为完成教学任务渲染气氛,启动智力的“发条”,以保证学生对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备足内驱动力。
  在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除了教师发挥自己的肢体语言、富有感染力的口述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图片、实物演示、小品表演及常用的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材料和手段,一定不要忽略一点,就是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选择,切忌做“为了兴趣而兴趣”、“为了活动而活动”的表面文章。
  以教学“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例,上课开始时我播放歌曲《中国人》引入,继而用多媒体课件的音响资料来展示1998年抗洪抢险时的特写镜头,再贯穿以让学生讲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人物和相关故事。一堂课下来,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合作,且能使整堂课的每个环节都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吸引。特别是在让学生分小组竞赛看哪一个小组讲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人物和故事的时候,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学生有效参与吗?这不也正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应该达到的课堂效果吗?
  2.主动思维——学生思考了吗?
  思品课堂的第二步是使学生在兴趣的感召下进入对问题的理性思维过程中,这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最终要靠其自身的自省来达成。没有自身的思想活动,没有观念的冲突、比较和鉴别,是难以形成真正的思想品德素质的。
  此环节的教学,由于学生阅历不足、思考不全面、表达方式方法不成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尽可能地有周全的考虑和准备,可以通过精设计、妙暗示和巧引导的方法来教学,而不是直奔主题,用教师的头脑代替学生的大脑。
  以教学“社会责任”为例,传统的教学思路是先交代社会责任的含义,再用具体实例去印证,采用演绎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此课时内容时,一改常规,先抛出问题给学生:“交通警察不负责任会产生什么现象?”“医生不负责任会出现什么现象?”“我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会出现什么现象?”。一连串的问题给学生去思考,此时的课堂安静异常,但我相信,学生都在积极地用心思考。因为在安静思考过后的回答阶段,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那显然是经过用心思考过后的激情闪耀。
  所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体验,要注意身的参与和心的参与的有机结合,切实发挥出参与、体验的最大效益。
  问课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开放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研究,需要我们所有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完善,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努力,为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努力。我们已进行的策略探索和实践还很肤浅,不论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着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奋然前行。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师大版.
  [2]柴霞,冯维.论实施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3]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解读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4]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辽宁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由于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等的差异,导致中外小学英语的教学也存在一些差异.国外的英语教学模式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学者的探究,一些高
阅读、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两大重要模块,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成效体现着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体现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其快捷的政治信息的组织方式、存储方式,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等,使政治课堂生动而又直观,从而改进了政治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 必要性 步骤 原则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加了教学密度和信息量,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