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正是我们今天课堂改革的重要依据,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课堂效率 趣味性 实用性 课堂气氛
数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门功课,是每个人在求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科目,它的用途更是广泛,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科技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好好的掌握这门功课,特别是我们在求学阶段更应该珍惜这门功课。但是通过我对我们学校的学生的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门让自己考上大学的功课,一块叩开大学的敲门砖。所以学习它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有同学基础差补习数学感觉很难,在学习的路上很迷茫。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对我们数学老师来讲应该重新认识我们所教的科目。我们在一味的讲授知识,单纯地用几个字母、几个数字来表演,已经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在这种环境下,我认为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调查,结合实际。我谈一下自己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我认为首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其次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最后激活课堂气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扭转数学无用论的思想。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改革?这些问题必须清楚,否则我们徒劳无功,我们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所以我们的改革应该围绕学生激发他们更大的潜能。
(一)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执行者。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说到教师的综合素质,我认为应包含:精湛的业务,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师德、善于创新、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作为一名教师精湛的业务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应该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课,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来授课,在学生布置作业时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和重点、难点分明。上课时应重点突出,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转变。能把知识进一步引深。层次应该分明,不同的学生、不一样的要求。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这对每位老师而言是痛苦的蜕变。在上课时,我们更应该注重一课多法、教无定法。我们应该多开动一下脑筋经常性的给学生变换授课模式,不断呈现多种教学风格。一来可以增加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二来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并适当调整自己的情绪与方法来应对学生的状态,尽可能的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处在学习的最好时段,从而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率。我们如何做到这些呢?我认为我们首先树立终身读书的概念,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总结了两点:一点是学科交叉,二是善于创新。所谓的学科交叉就是理工科学些文科知识,文科学些理科知识。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师应该读一些人文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其它知识,运用其它知识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数学教学。我校的三(21)班是与郑州一中联合办学的卫星班,这个班的学生特别喜欢英语老师庞德磊。在庞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一贯反感的英语变得越来越有兴趣。原因就是庞老师说话幽默、知识渊博、教法独特。可见这样的教师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成为学生信任的人,学生才会与教师有了零距离接触,学生更乐意接受这样的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我们要争当学生的知心朋友,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信任,我们应该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他们最困难时给他们自信和鼓励。现在随着社会大环境正日趋复杂,而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支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许学生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是他们心理的一种表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
(二)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
我们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讲授书本,照本宣科。上课没有一点的激情与创新,自己在课堂上讲的如痴如醉,而学生在下面听的是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效率极低。如果我们在上课前找到一些关于这节有关的知识的例子说给学生,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可以增加本节课的趣味性,也充分说明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在讲述球面距离这一节时,我引用了一个二战的例子,日本偷袭珍珠港,在偷袭过程中,日本舰队走过的是一条曲线,为什么日军选择这样一条路线呢?原因有二:其一北方这条线很少有商船通过,不易被发现。其二这条路线是最短的,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油料。因为这条线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球面距离,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地球上行走,曲线的距离最短。在讲述关于圆与圆的对称问题时,举了个下棋的例子,两个人在一个圆上下棋,谁先没路走?设置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努力思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家都知道“二分法”是数学中重要的方法,在这节课中引述了中央电视台“幸运52”主持人会给选手在限定的时间内猜某一种物品的销售价格,如果猜中可以把奖品拿走,比如手机价格在500---1000元之间,猜测它们的价格。这就可以用我们数学中的“二分法”吗?再比如一个企业要求最低的成本却要最高的利益,这不就是数学中的线性规划吗?买彩票可以用概率,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也讲述给学生呢?我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充分地讲述出来。改变过去人们对数学的狭隘的认识。
(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课堂气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课堂,教师是主宰,是主演,学生大多时间是被动听、被动记的听众角色。学生听听的是昏昏欲睡。“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在新形势下,教学的重点必须转移,课堂必须还给学生!以前的课堂,是老师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虽然老师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但真正听懂(注意力集中起来且能跟上你的思维)的只有一半,一半中听了能记住的只有一半,记住的一半中的能重述和再现的只有一半。我在一所高中看到这样一个学习金字塔教师讲授学生记住率只占百分之五,而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学生教别人分别占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九十。这充分说明了以学生为主的必要性。多讲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引自我加工、重复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话,或没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来。所以,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让他们探究主动学、自己学。当然,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可忽视。师生应在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指导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改革传统的“满堂灌”,也不是代替为满堂问。教师应在启发、诱导、提问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和不断发现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勇于探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学生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学生创读。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通过我们的课堂改革希望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使他们不管在自学能力还是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都有一个质的提升,那么我们的课堂改革就成功了。
关键词:课堂效率 趣味性 实用性 课堂气氛
数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门功课,是每个人在求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科目,它的用途更是广泛,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科技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好好的掌握这门功课,特别是我们在求学阶段更应该珍惜这门功课。但是通过我对我们学校的学生的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门让自己考上大学的功课,一块叩开大学的敲门砖。所以学习它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有同学基础差补习数学感觉很难,在学习的路上很迷茫。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对我们数学老师来讲应该重新认识我们所教的科目。我们在一味的讲授知识,单纯地用几个字母、几个数字来表演,已经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在这种环境下,我认为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调查,结合实际。我谈一下自己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我认为首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其次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最后激活课堂气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扭转数学无用论的思想。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改革?这些问题必须清楚,否则我们徒劳无功,我们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所以我们的改革应该围绕学生激发他们更大的潜能。
(一)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执行者。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说到教师的综合素质,我认为应包含:精湛的业务,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师德、善于创新、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作为一名教师精湛的业务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应该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课,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来授课,在学生布置作业时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和重点、难点分明。上课时应重点突出,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转变。能把知识进一步引深。层次应该分明,不同的学生、不一样的要求。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这对每位老师而言是痛苦的蜕变。在上课时,我们更应该注重一课多法、教无定法。我们应该多开动一下脑筋经常性的给学生变换授课模式,不断呈现多种教学风格。一来可以增加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二来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并适当调整自己的情绪与方法来应对学生的状态,尽可能的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处在学习的最好时段,从而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率。我们如何做到这些呢?我认为我们首先树立终身读书的概念,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总结了两点:一点是学科交叉,二是善于创新。所谓的学科交叉就是理工科学些文科知识,文科学些理科知识。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师应该读一些人文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其它知识,运用其它知识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数学教学。我校的三(21)班是与郑州一中联合办学的卫星班,这个班的学生特别喜欢英语老师庞德磊。在庞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一贯反感的英语变得越来越有兴趣。原因就是庞老师说话幽默、知识渊博、教法独特。可见这样的教师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成为学生信任的人,学生才会与教师有了零距离接触,学生更乐意接受这样的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我们要争当学生的知心朋友,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信任,我们应该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他们最困难时给他们自信和鼓励。现在随着社会大环境正日趋复杂,而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支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许学生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是他们心理的一种表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
(二)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
我们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讲授书本,照本宣科。上课没有一点的激情与创新,自己在课堂上讲的如痴如醉,而学生在下面听的是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效率极低。如果我们在上课前找到一些关于这节有关的知识的例子说给学生,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可以增加本节课的趣味性,也充分说明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在讲述球面距离这一节时,我引用了一个二战的例子,日本偷袭珍珠港,在偷袭过程中,日本舰队走过的是一条曲线,为什么日军选择这样一条路线呢?原因有二:其一北方这条线很少有商船通过,不易被发现。其二这条路线是最短的,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油料。因为这条线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球面距离,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地球上行走,曲线的距离最短。在讲述关于圆与圆的对称问题时,举了个下棋的例子,两个人在一个圆上下棋,谁先没路走?设置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努力思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家都知道“二分法”是数学中重要的方法,在这节课中引述了中央电视台“幸运52”主持人会给选手在限定的时间内猜某一种物品的销售价格,如果猜中可以把奖品拿走,比如手机价格在500---1000元之间,猜测它们的价格。这就可以用我们数学中的“二分法”吗?再比如一个企业要求最低的成本却要最高的利益,这不就是数学中的线性规划吗?买彩票可以用概率,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也讲述给学生呢?我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充分地讲述出来。改变过去人们对数学的狭隘的认识。
(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课堂气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课堂,教师是主宰,是主演,学生大多时间是被动听、被动记的听众角色。学生听听的是昏昏欲睡。“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在新形势下,教学的重点必须转移,课堂必须还给学生!以前的课堂,是老师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虽然老师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但真正听懂(注意力集中起来且能跟上你的思维)的只有一半,一半中听了能记住的只有一半,记住的一半中的能重述和再现的只有一半。我在一所高中看到这样一个学习金字塔教师讲授学生记住率只占百分之五,而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学生教别人分别占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九十。这充分说明了以学生为主的必要性。多讲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引自我加工、重复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话,或没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来。所以,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让他们探究主动学、自己学。当然,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可忽视。师生应在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指导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改革传统的“满堂灌”,也不是代替为满堂问。教师应在启发、诱导、提问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和不断发现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勇于探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学生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学生创读。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通过我们的课堂改革希望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使他们不管在自学能力还是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都有一个质的提升,那么我们的课堂改革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