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帮助他们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追求运用已有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有条理的思考就是有序思考,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去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对于一些步骤较多,情况复杂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然后确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有序思维的良好习惯。
例如: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师生共80人去秋游,大客车限乘30人,面包车限乘20人,租1辆大客车50元,租1辆面包车35元,怎样租车合算?
这道题,既要考虑乘什么车,数量多少,才能使租金最少,条件多情况复杂,学生似乎无从下手。于是我引导学生这样思维:
第一,先考虑租车方案,暂不考虑租金问题;
第二,租车方案从极端入手,先假定全部租大车或全部租小车,然后逐步递减,找出共有几个方案;
第三,对各种租车方案所需的租金进行计算,然后做出比较,确定最合算的租车方式。
经过教师有序引导,学生很快用列表法,罗列出了所有可能的租车案,并计算出各种方案所需的租车费用(如下表),经过比较,确定第二种方案最为省钱,是最佳方案。
在本题的解决问题中,制定租车方案最为复杂,因为方案多样,怎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保证选出最佳方案呢?教师及时给予提示,可从极端入手,先考虑只租大轿车情况,再依次递减一辆大轿车,依次递增一部面包车,直至大客车数量为0。用这样的方法虽然麻烦,但确能保证各种方案齐全,方能从中选出最合理租车方法。
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其价值远远超过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身价值。
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思考问题既要全面又要深刻,只有既全面又深刻地来思考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特征和本质,才能提高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例如:这样一道习题:两个不同的质数的积,既大于2和6的和,又小于28与9的差,这两个质数可能是多少?
生1:2和8
生2:不可能,因为8不是质数,与题目内容不相符。
生3:3和7
生4:也不可能,3和7的积是21,与题中积要小于28与9的差有矛盾。
生5:3和3
生6:题中要求是不同的质数……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的错误答案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生:审题要认真,答案要符合题中的每个要求,不能顾了这,忘了那。
生:不能顾此失彼。
师:知道了这些,现在来解决这道题,你应怎样做?
展示思维严谨的生5的答案:
28-9>□×□>2 6
19>□×□>8
质数:2、3、5、7、11……19>2×5>8
19>2×7>8
19>3×5>8
师: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5:题目中有5个要求,我写成这样的算式(28-9>□×□>2 6),就符合了题目中的3个要求了,再列出质数,从中有序地选择两个数相乘,……
师: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首先要向生5学习,不能盲目地找答案,而要根据要求,找到题眼,还要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解题才能有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这个小小的案例,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懂得了在解决问题时,尤其是在一个题中有多个要求的情况下,方法要严谨,不能有漏洞。
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考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某些知识技能提出这样的目标:要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问题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解题方法。
例如:教师在教学估算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情境一:350个同学要去春游,有7辆车,每辆车55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方法1:7×50=350
方法2:7×60=420
师:往大估(方法2)和往小估(方法1)哪个更好?
显然方法2比方法1的估算结果更接近精确值,但是对于这个实际问题来说,方法2显然不如方法1合理。我们来看看学生的回答:
生1:往小估都够了,一定能够。
师:往大估行吗?
生1:原来没有5个座位,万一来多了,有可能不够了。
生2:往小估比较“安全”。
情境二:一座桥限重3吨。一辆货车装了6箱货物,每箱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可以安全过桥吗?
学生大多数把285估成300,300×6=1800,不到2000;986不到1000,所以能安全过桥。学生用了往大估的方法。
师:这个问题怎么不往小估了?
生1:300都行,285更行。
生2:这时候往大估“安全”。
师:“春游乘车”估座位时往小估比较“安全”,“安全过桥”时往大估“安全”,到底往大估好还是往小估好?遇到下一个问题这么办?
生:随机应变。
师:说得好,要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老师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春游乘车”、“安全过桥”引发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探究之中,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估算方法适合解决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选择,体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只有这样,培养学生思维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思路,克服思维定势。才能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练习时不能只满足于得到正确答案,而忽略了答案背后所隐含着的更为深刻的思维引导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地渗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和思考。
(责任编辑:张华伟)
一、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有条理的思考就是有序思考,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去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对于一些步骤较多,情况复杂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然后确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有序思维的良好习惯。
例如: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师生共80人去秋游,大客车限乘30人,面包车限乘20人,租1辆大客车50元,租1辆面包车35元,怎样租车合算?
这道题,既要考虑乘什么车,数量多少,才能使租金最少,条件多情况复杂,学生似乎无从下手。于是我引导学生这样思维:
第一,先考虑租车方案,暂不考虑租金问题;
第二,租车方案从极端入手,先假定全部租大车或全部租小车,然后逐步递减,找出共有几个方案;
第三,对各种租车方案所需的租金进行计算,然后做出比较,确定最合算的租车方式。
经过教师有序引导,学生很快用列表法,罗列出了所有可能的租车案,并计算出各种方案所需的租车费用(如下表),经过比较,确定第二种方案最为省钱,是最佳方案。
在本题的解决问题中,制定租车方案最为复杂,因为方案多样,怎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保证选出最佳方案呢?教师及时给予提示,可从极端入手,先考虑只租大轿车情况,再依次递减一辆大轿车,依次递增一部面包车,直至大客车数量为0。用这样的方法虽然麻烦,但确能保证各种方案齐全,方能从中选出最合理租车方法。
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其价值远远超过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身价值。
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思考问题既要全面又要深刻,只有既全面又深刻地来思考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特征和本质,才能提高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例如:这样一道习题:两个不同的质数的积,既大于2和6的和,又小于28与9的差,这两个质数可能是多少?
生1:2和8
生2:不可能,因为8不是质数,与题目内容不相符。
生3:3和7
生4:也不可能,3和7的积是21,与题中积要小于28与9的差有矛盾。
生5:3和3
生6:题中要求是不同的质数……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的错误答案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生:审题要认真,答案要符合题中的每个要求,不能顾了这,忘了那。
生:不能顾此失彼。
师:知道了这些,现在来解决这道题,你应怎样做?
展示思维严谨的生5的答案:
28-9>□×□>2 6
19>□×□>8
质数:2、3、5、7、11……19>2×5>8
19>2×7>8
19>3×5>8
师: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5:题目中有5个要求,我写成这样的算式(28-9>□×□>2 6),就符合了题目中的3个要求了,再列出质数,从中有序地选择两个数相乘,……
师: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首先要向生5学习,不能盲目地找答案,而要根据要求,找到题眼,还要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解题才能有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这个小小的案例,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懂得了在解决问题时,尤其是在一个题中有多个要求的情况下,方法要严谨,不能有漏洞。
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考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某些知识技能提出这样的目标:要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问题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解题方法。
例如:教师在教学估算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情境一:350个同学要去春游,有7辆车,每辆车55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方法1:7×50=350
方法2:7×60=420
师:往大估(方法2)和往小估(方法1)哪个更好?
显然方法2比方法1的估算结果更接近精确值,但是对于这个实际问题来说,方法2显然不如方法1合理。我们来看看学生的回答:
生1:往小估都够了,一定能够。
师:往大估行吗?
生1:原来没有5个座位,万一来多了,有可能不够了。
生2:往小估比较“安全”。
情境二:一座桥限重3吨。一辆货车装了6箱货物,每箱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可以安全过桥吗?
学生大多数把285估成300,300×6=1800,不到2000;986不到1000,所以能安全过桥。学生用了往大估的方法。
师:这个问题怎么不往小估了?
生1:300都行,285更行。
生2:这时候往大估“安全”。
师:“春游乘车”估座位时往小估比较“安全”,“安全过桥”时往大估“安全”,到底往大估好还是往小估好?遇到下一个问题这么办?
生:随机应变。
师:说得好,要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老师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春游乘车”、“安全过桥”引发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探究之中,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估算方法适合解决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选择,体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只有这样,培养学生思维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思路,克服思维定势。才能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练习时不能只满足于得到正确答案,而忽略了答案背后所隐含着的更为深刻的思维引导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地渗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和思考。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