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荏苒,我开始收集半两五铢钱,已经是30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我的精力主要放在铜镜的收藏和研究,一晃二十载。待将所藏的300面铜镜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后,近日重访钱币“老朋友”,自感有另一番趣味,特撰此小文,并附以钱币和陶范图片,算是对我钱币收藏生涯的一个小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贝、刀、布等币,以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铸币,每枚钱重量是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西汉初年,所铸钱币重量虽陆续减轻,然仍称“半两”。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考虑到秦半两太重,不便使用,减重四铢而造八铢,钱文仍铭“半两”,俗称“八铢半两”(图1),钱币形制沿用秦半两系无(内外)廓,背平。据不完全统计,此类钱直径为2.8厘米至3.2厘米,重量是4.8克至5.5克,流通时间仅有十年。
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朝廷法定钱重四铢,钱文依然称作“半两”,通称“四铢半两”,钱币形制同八铢半两。四铢半两流通时间达40年之久。其“半两”二字虽为小篆,然笔画方折,已显汉隶之韵。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废半两造五铢,至此,作为汉五铢前世的汉半两钱流通已有半个多世纪,它在举世闻名的秦半两与汉五铢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五铢钱之正品
因于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故通称“郡国五铢”或“元狩五铢”。钱面篆书“五铢”二字,重如其文。实测直径2.5厘米左右,重3.5克至4克。面、背均有外廓,边缘毛糙不整;“五”字交笔斜直或微曲;“铢”字“朱”头向上作方折,“金”头较小多呈箭镞状。穿孔背有廓而面无廓,少数穿上可见一横画。郡国五铢出现最早,又分属各郡国所铸,故工艺稍粗然称量较足。后期虽因盗铸而出现奸劣钱,然“五铢钱系”由此確立,自汉而下历经魏晋六朝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更行“开元通宝”,五铢钱流通达739年,成为中国钱币史上铸行最久、最为成功的长寿钱。下面列举笔者所藏部分五铢钱。
武帝三官五铢(图2)
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罢赤仄五铢(钱缘呈红铜色),专令上林苑三官(即钟官、辨铜、均输)更铸五铢钱,严禁郡国再造,法定前铸各钱均作废铜,并送上林三官之“钟官”重铸新钱,所出五铢即为上林“三官五铢”,并诏示“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
三官五铢形制与赤仄五铢近似,直径2.5厘米、重量3.5克左右,制作更为精好,钱文挺秀,边廓工整。
宣帝上杠五铢(图3)
宣帝(公元前73年至公元前49年)所铸五铢钱。经武帝、昭帝至宣帝时期,五铢在铜质、形制及书体等方面更趋完善。
“宣帝五铢”特征为直径2.5厘米左右、重3.5克至4克。“五铢”二字笔画纤细颀长,“五”字交笔弯曲,上下两横偏长,与交笔相连处呈直角;“朱”头仍作方折,“金”头多呈等腰三角形而较“朱”头略低,也有少数仍为箭镞状。外廓坚挺匀称,由外向内作坡状倾斜。
钱面穿上常见一横画,或于穿上、下出现半颗星号,并有上下双半星者。铜质紫红细腻,通体精整光洁,由此“宣帝五铢”乃五铢钱系中可登榜首之佼佼者。
永安五铢(图4)
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始铸。钱文“永安五铢”直读;“永安”二字接廓:“永”字下笔、“安”字宝盖与穿廓合成一线。初铸钱光背无文。因民间盗铸严重,钱多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直径1.8厘米、重2克。
两柱五铢(图5)
南朝梁元帝萧绎承圣年间(552年至554年)铸。面文“五铢”篆书,钱小孔大,铜色灰暗。最显著之特点在于面穿上、下各有一粒完整突起之星号,形同柱石,故称“两柱五铢”。直径2.3厘米、重2.4克左右。“两柱五铢”之两柱星号也可见于钱背穿之上下或左右。
五铢钱之异品
在五铢钱流通的700多年中,民间多有戏作、仿品。这些异品非官方所制,但生动地反映出历史文化与当地风俗,也受到收藏群体的喜爱,现举数例:
穿角四决五铢(图6)
有观点认为,此钱可能问世在东汉晚期。依据实物可知,此钱铸制精良,或为官府所制。
背四出五铢(图7)
东汉晚期灵帝为整顿混乱衰败的币制,而于中平三年(186年)改铸四出纹五铢钱,俗称“四出五铢”。形制独特处在于:钱背由穿角伸出四道斜纹直抵边廓,形成如图之状,故称“四出五铢”。 合背(上下翻转)五铢(图8)
合背(左右翻转)五铢(图9)
审此类五铢异品,或为官炉错范、异范乃至铸工戏作,或为地方自铸、民间私铸盗铸,或为后世作伪者翻铸改作之品;抑或原系正用品但因发现甚少、资料苦缺而至今尚难考订。
图8 合背(上下翻转)五铢直径2 58厘米
图9 合背(左右翻转)五铢直径2.34厘米
五铢钱之范模
五铢钱是如何铸造出来的?现在钱币界一般称这个过程为硬型范竖式合范工艺。天津博物馆黄娟女士把钱范分为祖范、范模和铸范三类,对应制范工艺流程中的不同阶段:祖范一般用木材、软质石材制作,阴文反书;范模由祖范浇铸而成,铜、泥、铅制,阳文正书;铸范是直接浇铸钱币的鑄型,质地有石、泥、铜等,阴文反书。
笔者收藏的这个钱范为陶制范模残件(图10、图11),阳文正书,其周边有沿,高出主平面约0.5厘米。样品主体厚约0.23厘米,尺寸约15厘米×13厘米。表面明显可见残存的阳文主浇道,两侧以倒树枝状分布钱模,一侧可见两行钱模,一侧可见七行钱模,钱模的主体厚度则在0.1厘米左右,每行的钱模之间有阳文浇道。钱模形制规整,直径均为2.4厘米左右,穿孔约0.9厘米见方,“五铢”两字秀丽端正,穿处上边一横突出,与西汉上林三官五铢的特征似为吻合。一般来说,制作范模时,接触祖范的表层使用细致粘土,以确保翻制的精准程度,背层用土则颗粒较粗,以确保烧制时有足够的透气性。用范模浇铸金属铸范,即可进行铸钱。
仔细检查这个范模,可发现它的穿的中心有细微的小凸起(图12)。有人推测这是来自祖范刻制时尺规工具留下的支点痕迹。而现存铜质钱范上“穿”的中心则可观察到小凹坑,可被视为上述工艺流程的一种小小佐证。
陶范往往铸完即毁,因此现存的陶制阳文母模多为残件。据说,陶制母模上时有纪年铭,可惜样品的残存部分并无此发现。铜铸范可以多次使用,大大提高铸钱的效率,适应了当时社会对大量货币的需求。铜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源,一旦铜范弃用后,便会再熔化后用作他途,因此现存的铜制钱范数量相对少。存世的陶制母模则是铸钱工艺的一种重要见证物了。
回到本文的标题:“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孔子游于六艺之谓也;“进乎技”,出自《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道超越技之谓也——本文姑且化用两句古语,一指五铢钱以其千变万化之艺术性而为古今泉友所欣赏收藏,一指铸造五铢之钱范也是广义的技术史研究之重要物证。我计划将所藏之钱币及钱范捐赠给清华大学的科学博物馆。今后返校参观,徜徉在艺术与科学之间,不亦快哉!
(注:本文得到沈依嘉、高宁、孙昊和邱凤钺的帮助与支持,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