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欧典的处罚终于下来了。经过一轮调查,工商部门认定欧典属于“夸大企业形象宣传”。这个相对较轻的论处让欧典可以避免猝死的命运,然而专家以为,这个品牌要东山再起,恢复之前的辉煌已经是不大可能了。
涉嫌犯法留下致命隐患
欧典在整个“曝光”事件中显得十分被动。尚形行销策划机构总经理李锦魁认为:“这个品牌以这种形式被曝光,以后基本上就很难再起来了。”
站在企业的立场来考虑,其他还没有曝光的洋品牌伪军想要避免类似的厄运,就必须尽快转型:由假变真、由洋变中,以已经攫到的第一桶金扎扎实实地做一个真品牌。不过,洋品牌伪军要想顺利转型,还必须面对重重难关。
首先是在法律上,由于涉嫌犯法,洋品牌伪军在一开始就留下了足以在后期引发致命伤害的隐患。法律界人士认为,洋品牌伪军一旦置身阳光之下,需要面对三方面的法律问责:第一是涉嫌故意隐瞒重要信息,给消费者传递了虚假信息,侵犯了消费者权益第二是涉嫌虚假广告,违反了广告法,工商行政部门可以对该公司进行调查乃至处罚,这家公司也必须因此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第三是涉嫌不正当竞争,由于虚假宣传,这家公司也侵犯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利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三方面的任何一条一旦被竞争对手抓住加以曝光,都足以令这个品牌一蹶不振。
消费者感情关难过
“消费者的大脑储存库里,有一个部分是用来装那些失败者印记的。”成美广告行销公司(广州)总经理耿一诚表示,曾经被打成反面形象的品牌基本上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这已经是一个负面品牌。
谎言出口以后,通常只能用另一个谎言去掩饰。一旦真相被揭露,无论是自发承认还是被动揭露,对品牌所造成的冲击之大都是难以估计、甚至无可挽回的。无论是服装、建材还是食品,由于品牌众多,消费者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他们未必会有耐心去聆听企业诉说“苦衷”。欧典有“连续三年投诉率为零”的记录,然而事件一旦爆发,马上有大批的消费者上门要求退货——尽管他们家的地板并未出现质量问题。
专家认为:现在已经到了一个买“软商品”的时代了,企业不但产品的硬指标(质量)要过关,而且“软指标”(品牌)也要足够坚挺。于斐表示:“现在业界已经进入‘精益营销’的时代,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会给品牌减分。”消费者很难伺候却很容易得罪。
给品牌加分也许需要十年、二十年才有显著的效果,但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不信任的印记却可能在一夜之间导致整个品牌的坍塌。
内部风气难以转变
“挂靠洋品牌不是一种战略行为,而是一种战术行为。战略通常是和品牌的长远规划相联系,而战术则往往和短期效应,急功近利挂钩。”于斐认为,“挂靠洋品牌的确能获得暴利,但企业一旦尝到甜头,在前期通过战术获益之后,它的整个心态都会改变——从企业家到员工,都会处在一种狂热,急躁的心理状态中,心境很难平和下来。”
于斐认为,这实际上是企业外在的战术行为逐渐影响企业内部的管理和风气。“洋品牌伪军通常的情况是:品牌的辐射力具有广度,但不具有深度和高度。在前期有可能获得超常的效益,但做到一定规模以后就会遇上难以跨越的瓶颈。”
这个瓶颈包括两方面:一是外界(传媒,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负面评价,二是令企业内部风气恶化。因此,于斐敬告有意加入洋品牌伪军行列的企业:“现在消费者的心态不像以前,因为他们和以前相比见闻更加广阔,再加上传媒曝光的力度越来越大,要和以前一样维持接连几年的暴利已经不大可能。”
至于那些已经加入洋品牌伪军队伍的企业,他忠告说“尽管难度重重,但也要尽快转型。”他建议,这些企业最好另外开发创新,以赚到的第一桶金和在这期间积累下来的品牌运作经验来经营一个全新的、没有争议的品牌。
涉嫌犯法留下致命隐患
欧典在整个“曝光”事件中显得十分被动。尚形行销策划机构总经理李锦魁认为:“这个品牌以这种形式被曝光,以后基本上就很难再起来了。”
站在企业的立场来考虑,其他还没有曝光的洋品牌伪军想要避免类似的厄运,就必须尽快转型:由假变真、由洋变中,以已经攫到的第一桶金扎扎实实地做一个真品牌。不过,洋品牌伪军要想顺利转型,还必须面对重重难关。
首先是在法律上,由于涉嫌犯法,洋品牌伪军在一开始就留下了足以在后期引发致命伤害的隐患。法律界人士认为,洋品牌伪军一旦置身阳光之下,需要面对三方面的法律问责:第一是涉嫌故意隐瞒重要信息,给消费者传递了虚假信息,侵犯了消费者权益第二是涉嫌虚假广告,违反了广告法,工商行政部门可以对该公司进行调查乃至处罚,这家公司也必须因此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第三是涉嫌不正当竞争,由于虚假宣传,这家公司也侵犯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利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三方面的任何一条一旦被竞争对手抓住加以曝光,都足以令这个品牌一蹶不振。
消费者感情关难过
“消费者的大脑储存库里,有一个部分是用来装那些失败者印记的。”成美广告行销公司(广州)总经理耿一诚表示,曾经被打成反面形象的品牌基本上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这已经是一个负面品牌。
谎言出口以后,通常只能用另一个谎言去掩饰。一旦真相被揭露,无论是自发承认还是被动揭露,对品牌所造成的冲击之大都是难以估计、甚至无可挽回的。无论是服装、建材还是食品,由于品牌众多,消费者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他们未必会有耐心去聆听企业诉说“苦衷”。欧典有“连续三年投诉率为零”的记录,然而事件一旦爆发,马上有大批的消费者上门要求退货——尽管他们家的地板并未出现质量问题。
专家认为:现在已经到了一个买“软商品”的时代了,企业不但产品的硬指标(质量)要过关,而且“软指标”(品牌)也要足够坚挺。于斐表示:“现在业界已经进入‘精益营销’的时代,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会给品牌减分。”消费者很难伺候却很容易得罪。
给品牌加分也许需要十年、二十年才有显著的效果,但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不信任的印记却可能在一夜之间导致整个品牌的坍塌。
内部风气难以转变
“挂靠洋品牌不是一种战略行为,而是一种战术行为。战略通常是和品牌的长远规划相联系,而战术则往往和短期效应,急功近利挂钩。”于斐认为,“挂靠洋品牌的确能获得暴利,但企业一旦尝到甜头,在前期通过战术获益之后,它的整个心态都会改变——从企业家到员工,都会处在一种狂热,急躁的心理状态中,心境很难平和下来。”
于斐认为,这实际上是企业外在的战术行为逐渐影响企业内部的管理和风气。“洋品牌伪军通常的情况是:品牌的辐射力具有广度,但不具有深度和高度。在前期有可能获得超常的效益,但做到一定规模以后就会遇上难以跨越的瓶颈。”
这个瓶颈包括两方面:一是外界(传媒,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负面评价,二是令企业内部风气恶化。因此,于斐敬告有意加入洋品牌伪军行列的企业:“现在消费者的心态不像以前,因为他们和以前相比见闻更加广阔,再加上传媒曝光的力度越来越大,要和以前一样维持接连几年的暴利已经不大可能。”
至于那些已经加入洋品牌伪军队伍的企业,他忠告说“尽管难度重重,但也要尽快转型。”他建议,这些企业最好另外开发创新,以赚到的第一桶金和在这期间积累下来的品牌运作经验来经营一个全新的、没有争议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