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美术史著述的首要目的,是为收藏者提供详实的史实资料和价值依据,因而,当前的许多绘画购藏者对古今美术史文本都信赖有加,甚至推崇备至。那么,现当代美术史文本,是否为我们书写了完全确凿的史实和完全客观的价值依据呢?
笔者认为,其中大有值得检视之处。
一、以美术史著梳理美术史实的主观性
完整的“美术史”包括四个方面:书写对象——美术“史实”,书写主体——美术史家,载体——美术史著,接受主体——美术史阅读者。完整的美术史流程,则是美术“史实”在“美术史家”、“美术史著”、“美术史阅读者”三者之间的传导和传递。
尹定邦在《设计史观——读(美术史的观念>》一文中,将历史分为“原生史”和“人为史”两种。所谓“原生史”是指自然和社会发生的一切,具有时空的无限性;而“人为史”是指人类对“原生史”的记录。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因为“原生史”的不可穷尽和不可接近,而人的生命、能力却极其有限,所以“人为史”不及“原生史”的万分之一。就“历史”的书写主体而言,尽管其书写过程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个人的主观因素,尤其个人的价值判断却十分重要。即便是某种群体或集团的观点,相对于整个人类仍然也只是局部的主观观念。与其他史学研究的状况相似,美术史研究也是特定时代、特定观念的产物。美术史家在选择、梳理画家和画作时,必然将自己的主观观念渗透其中,美术史研究所产生的文本必然也会体现作者的主观特征。所以,郭晓川在其《中西美术史方法论比较》一书中认为,“书写的美术史是批评的美术史,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不同单个主体,关于美术作品的看法与意见,由此就形成了不同的美术史文本”。
美术史家主体观念性的不可避免,导致了美术史文本里“史实”的观念性,同样不可避免,这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著述中尤为突出。
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源起于20世纪初,当时正值中国文化突变之际,具有十分突出的目的性。研究者迫切希望用新方法和新观念来研究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寻找其发展规律。中国现代美术史学的奠基人滕固在《唐宋绘画史》引论中说:“研究绘画史者,无论站在任何观点,实证论也好、观念论也好,其唯一条件,必须广泛地从各时代的作品里抽引出结论。”他在1925年写作的《中国美术小史》,既没有严格按朝代,也没有按上古、中古、近世编写,而是分成“生长时代”、“混交时代”、“昌盛时代”、“沉滞时代”,并认为因佛教传入而使美术得到大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最光荣的“混交时代”。其思想根源,正是他并不固守汉文化和本土文化,而是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交流,看成了中国艺术发展的动力和契机。这种典型的新美术史观,是与世纪初西学东渐后,新文化思想者积极倡导的融会中西观念同步的。在“融合史观”的指导下,美术史研究具有了明显的西学眼光和反省气息,当时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系统整理和大量论述,正是在这种眼光和气息中进行的。
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史家的特色之一,是长于运用社会历史学方法。受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影响,美术史家在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美术社会学意义的探索。他们强调对特定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的深入阐发,并以此来观照美术的发展变化。美术史家在关心各个时期美术家及其作品的同时,更关心他们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尽管这种方法符合中国的人文精神,研究成果也显得博大精深,但是,由于以社会历史学观点作为选择画家和作品的参照系,甚至作为规范,致使长期以来的美术史研究,以人品代替画品、以政治观代替美术观,打造出了一系列中国现代美术史神话。
对于神话的破解,也许故事的主人公最有发言权。作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藏组画》,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研究者更愿意超越画面,从宽泛的历史角度去开掘作品之外的意义,让其成为更深层次的文化反思、文化批判的代表。但作者陈丹青在评述该画时,却认为:“作为影响——假如真有影响的话——《西藏组画》是失败的,至少是未完成的。……我对西藏既不了解,也谈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当年我把西藏的视觉经验当作法国绘画的替代,那是一种故意的误读。历史常被误读,西藏组画被神话,也是出于误读吧”。应该说,类似的误读能够被披露的,只是浩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细微片断,更多的,也许将永远地误读下去。
即使近年来,美术史研究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含量,去努力“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但必须承认,历史的真实性依然只是相对的。阅读者所“看到”的美术史实,无论古代的或当代的,都是熔铸了书写者自身观念的“文本”。
二、美术史观影响美术作品的创作观和价值
美术史文本中的主观性,决定了它对画家地位、画作价值的判断。这种判断,又直接影响着现实中阅读该“文本”的绘画创作者和绘画接受者。
20世纪初的中国美术史著述,有别于传统中国美术史对美术现象的总结记录。因为突如其来的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迫使艺术院校中的画家承担起研究中国美术史的重任,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突出特征之一,便是多数美术史家具有画家身份,并与绘画实践关系密切。这些研究者包括国画界的黄宾虹、潘天寿、郑午昌、俞剑华、傅抱石,以及油画界的刘海粟、徐悲鸿、艾中信、吴冠中、钟涵等等。双重的身份,使他们总是有意识地设法透过美术史的发展,去探讨现代中国绘画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寻找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从而引申出指导现实刨作的理论。尽管他们所运用的史观和方法有过变迁,但关切现实创作的宗旨一直未改。他们围绕古今问题、中西问题、南北宗问题的思考,直接关系到中国绘画的变革,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本框架和结构。中国现代绘画史中的重要流派,如以陈师曾为代表的“国粹派”、以林风眠为代表的“融合派”、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洋务派”等,都是在美术史研究对绘画实践的开导中产生的。
中国20世纪美术史研究的内容,随着社会潮流的不断改变,直接或间接地指引着画家的创作取向。“五四”时期,西方美术史论方法的广泛传播,不仅影响了学界对中国传统美术的认知,也激发了一批画家锐意改革中国画,致力于中西融合的试验。20世纪50年代,美术史论对西方形式主义的批判,以及对苏联文艺的研究、宣传和介绍,促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大量运用,造成了美术创作风格的单一化。60年代初,美术史论对艺术民族化问题的探讨,又使油画的“民族风格”成为主流。80年代,以重新评价“四王”为出发点的相关研究,呼应了国画界回归传统的思潮,影响了流行一时的“新文人 画”风格。至21世纪初,很多研究者提出“加强当代中国的美术基础理论建设”,主张重视民族精神和文化认识的继承发展,重视民族哲学思想、文化观,这对当前的绘画创作方向,无疑正在发生着重大影响。
特定社会思潮和政治背景下产生的美术史观念,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绘画创作观,也在为画作的价值定位。齐白石绘画的地位和时代意义,正是在传统与“反刍传统”之间的缝隙中,与美术史观念洽合的产物。1950年以后,美术史观念从“批判现实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其中心思想在于“美就是生活”,在于艺术为政治、为工农兵、为无产阶级服务。齐白石的作品取材于自己的生活点滴,恰巧符合了当时一再强调的“反映现实生活”和“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创作诉求,出身背景和人生经历,使他成为最直接的人民艺术家的典型。更幸运的是,“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在他去世之后才接踵而至,正是“生逢时、死亦逢时”的机缘,造就了齐白石的崇高美术史地位。此外不容忽视的是,美术史观念在生成之后,会具有长期的、强大的话语惯性。因为官方倡导的“现实主义艺术”是新中国美术史的主流,所以可以看到,名标主流中国现代美术史册的,多是《开国大典》、《血衣》之类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而至今凡有影响的现代中国美术经典,也大都是“现实主义”样式。
长期以来,在美术界内过于夸大了艺术创作中画家创造性、自由性的作用,而忽视了艺术创作必须依赖的社会和时代条件,更忽视了在特定社会和时代条件制约下的美术史观念。表面看来,美术史著述是在既成的美术现象之后,但实际上,对于任何时代的“当代美术”而言,美术史观念却处于即将发生的美术现象之前。
三、美术史著的画家定位成为艺术市场的价值依据
“马克思价值学说”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对考察艺术市场中的价格现象并不完全适用。特别在拍卖市场中,艺术品只是“价值符号”,成交价格更多地由购买者的主观因素决定。艺术品自身价值的难以科学计量,使购买者判断价格的主观性愈加凸显出来。
画家和画作的价格取决于其艺术价值,而判断艺术价值的深层的根源,则来自其美术史定位。美术史研究中的“史家——史著——阅读者”流程,在艺术市场的“画家——画作——购藏”流程中,由“美术史观念”紧密地关联在一起,购藏者所接受的“美术史观念”,成为其在购买行为中判断画家和画作价值的重要依据。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绘画的市场价格变迁,是美术史观影响绘画价值观的显著例证。“四王”在生前直至民国,一直名正位显,受到艺术界和收藏界的推崇。而新中国以后,由于受极左文化思潮的影响,在美术史论家的笔下,“四王”成了腐朽、保守的代表,其作品除博物馆廉价收购外,少有人问津。当新时期政治斗争沉寂之后,文化界开始冷静地观察历史,重新评价曾被否定的文人画,特别是几乎被全盘否定的文人画正统派。1992年,卢辅圣等筹划了“四王绘画国际研讨会”,研究者实事求是地讨论了“四王”的成就得失和历史地位,一致肯定了“四王”从学古求新转向“集大成”和“符号化”的有益探索,并追溯了其二百年来升降沉浮的历史根源。配合这些活动,还出版了相关的作品集、研究论文集以及个案研究专著。由此,人们发现了“四王”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特别是在绘画语言方面不可磨灭的功绩。目前,“四王”绘画称雄市场,王原祁位居中国古代书画拍卖总成交额的前列,前者的《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手卷拍至3520万元高价,美术史研究的导向功不可没。
以美术史文本判断绘画的价值,已经是购藏界公开的秘密,画作的美术史地位,已经成为衡量其市场价值极为重要的标尺。较好的艺术欣赏基础和较高的美术史修养,也成为收藏者入市的必要前提。中国嘉德副总经理寇勤就曾认为,“除了有经济基础,还要有研究、有体系、有方向,收藏的东西在美术史上有价值,才称得上收藏家”。新世纪初,伴随着学术界对百年美术史的总结,艺术市场也大打“画史牌”。例如,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场重要拍卖会的“北京翰海”2000年秋拍“近现代书画专场”的主题,即为“百年画史”,其间汇集了近百年的各派名宿,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被美术史定位的画家,其作品保持着竞争热度。再如,在2004年的中国古代书画市场高潮迭起、纪录不断创新中,一些美术史上著名画家的作品,只要真伪无大争议,往往以超高价成交,否则便在拍场上大受冷落。在近两年油画市场的当代艺术热中,美术史线索仍然是许多拍卖行的重要依托,“中国嘉德”2006年秋拍推出的“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专场,其间的大部分作品,已经被编入了中国当代美术史著。
伴随着市场观念的逐步成熟,一些大藏家正循着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主线进行收藏,中国油画市场持续火爆后,早期油画名家的作品,作为中国油画史的重要组成环节,得到越来越多的藏家青睐,很多已被纳入了收藏计划。由于中国油画的收藏系统相对于中国传统书画还远未成熟,所以,许多市场中介机构着手为购藏者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撑。2006年2月,北京aye画廊在举办“当代油画收藏家交流展”的同时,便邀请了栗宪庭做题为《中国百年艺术思潮——80年代当代艺术》的讲座,从“文革美术”到“85现代艺术运动”以至“后89艺术思潮”,向收藏家们清晰地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脉络。那些美术史架构之上的收藏范本,在艺术市场的倍受追捧,当是毫无疑问的。
应该承认,现当代美术史研究,为读者梳理出了中国美术的发展谱系,是收藏者解读画家和画作价值的绝佳教材。不过必须注意的是,现当代美术史研究中的“观念性”,又在拨开历史迷雾的同时,为其罩上了一幅面具。能否透过美术史文本提供的“史实”,发现其背后更真实的历史,是对收藏家的重要考验。
(责编:唐陌楚)
笔者认为,其中大有值得检视之处。
一、以美术史著梳理美术史实的主观性
完整的“美术史”包括四个方面:书写对象——美术“史实”,书写主体——美术史家,载体——美术史著,接受主体——美术史阅读者。完整的美术史流程,则是美术“史实”在“美术史家”、“美术史著”、“美术史阅读者”三者之间的传导和传递。
尹定邦在《设计史观——读(美术史的观念>》一文中,将历史分为“原生史”和“人为史”两种。所谓“原生史”是指自然和社会发生的一切,具有时空的无限性;而“人为史”是指人类对“原生史”的记录。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因为“原生史”的不可穷尽和不可接近,而人的生命、能力却极其有限,所以“人为史”不及“原生史”的万分之一。就“历史”的书写主体而言,尽管其书写过程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个人的主观因素,尤其个人的价值判断却十分重要。即便是某种群体或集团的观点,相对于整个人类仍然也只是局部的主观观念。与其他史学研究的状况相似,美术史研究也是特定时代、特定观念的产物。美术史家在选择、梳理画家和画作时,必然将自己的主观观念渗透其中,美术史研究所产生的文本必然也会体现作者的主观特征。所以,郭晓川在其《中西美术史方法论比较》一书中认为,“书写的美术史是批评的美术史,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不同单个主体,关于美术作品的看法与意见,由此就形成了不同的美术史文本”。
美术史家主体观念性的不可避免,导致了美术史文本里“史实”的观念性,同样不可避免,这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著述中尤为突出。
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源起于20世纪初,当时正值中国文化突变之际,具有十分突出的目的性。研究者迫切希望用新方法和新观念来研究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寻找其发展规律。中国现代美术史学的奠基人滕固在《唐宋绘画史》引论中说:“研究绘画史者,无论站在任何观点,实证论也好、观念论也好,其唯一条件,必须广泛地从各时代的作品里抽引出结论。”他在1925年写作的《中国美术小史》,既没有严格按朝代,也没有按上古、中古、近世编写,而是分成“生长时代”、“混交时代”、“昌盛时代”、“沉滞时代”,并认为因佛教传入而使美术得到大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最光荣的“混交时代”。其思想根源,正是他并不固守汉文化和本土文化,而是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交流,看成了中国艺术发展的动力和契机。这种典型的新美术史观,是与世纪初西学东渐后,新文化思想者积极倡导的融会中西观念同步的。在“融合史观”的指导下,美术史研究具有了明显的西学眼光和反省气息,当时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系统整理和大量论述,正是在这种眼光和气息中进行的。
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史家的特色之一,是长于运用社会历史学方法。受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影响,美术史家在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美术社会学意义的探索。他们强调对特定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的深入阐发,并以此来观照美术的发展变化。美术史家在关心各个时期美术家及其作品的同时,更关心他们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尽管这种方法符合中国的人文精神,研究成果也显得博大精深,但是,由于以社会历史学观点作为选择画家和作品的参照系,甚至作为规范,致使长期以来的美术史研究,以人品代替画品、以政治观代替美术观,打造出了一系列中国现代美术史神话。
对于神话的破解,也许故事的主人公最有发言权。作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藏组画》,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研究者更愿意超越画面,从宽泛的历史角度去开掘作品之外的意义,让其成为更深层次的文化反思、文化批判的代表。但作者陈丹青在评述该画时,却认为:“作为影响——假如真有影响的话——《西藏组画》是失败的,至少是未完成的。……我对西藏既不了解,也谈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当年我把西藏的视觉经验当作法国绘画的替代,那是一种故意的误读。历史常被误读,西藏组画被神话,也是出于误读吧”。应该说,类似的误读能够被披露的,只是浩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细微片断,更多的,也许将永远地误读下去。
即使近年来,美术史研究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含量,去努力“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但必须承认,历史的真实性依然只是相对的。阅读者所“看到”的美术史实,无论古代的或当代的,都是熔铸了书写者自身观念的“文本”。
二、美术史观影响美术作品的创作观和价值
美术史文本中的主观性,决定了它对画家地位、画作价值的判断。这种判断,又直接影响着现实中阅读该“文本”的绘画创作者和绘画接受者。
20世纪初的中国美术史著述,有别于传统中国美术史对美术现象的总结记录。因为突如其来的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迫使艺术院校中的画家承担起研究中国美术史的重任,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突出特征之一,便是多数美术史家具有画家身份,并与绘画实践关系密切。这些研究者包括国画界的黄宾虹、潘天寿、郑午昌、俞剑华、傅抱石,以及油画界的刘海粟、徐悲鸿、艾中信、吴冠中、钟涵等等。双重的身份,使他们总是有意识地设法透过美术史的发展,去探讨现代中国绘画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寻找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从而引申出指导现实刨作的理论。尽管他们所运用的史观和方法有过变迁,但关切现实创作的宗旨一直未改。他们围绕古今问题、中西问题、南北宗问题的思考,直接关系到中国绘画的变革,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本框架和结构。中国现代绘画史中的重要流派,如以陈师曾为代表的“国粹派”、以林风眠为代表的“融合派”、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洋务派”等,都是在美术史研究对绘画实践的开导中产生的。
中国20世纪美术史研究的内容,随着社会潮流的不断改变,直接或间接地指引着画家的创作取向。“五四”时期,西方美术史论方法的广泛传播,不仅影响了学界对中国传统美术的认知,也激发了一批画家锐意改革中国画,致力于中西融合的试验。20世纪50年代,美术史论对西方形式主义的批判,以及对苏联文艺的研究、宣传和介绍,促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大量运用,造成了美术创作风格的单一化。60年代初,美术史论对艺术民族化问题的探讨,又使油画的“民族风格”成为主流。80年代,以重新评价“四王”为出发点的相关研究,呼应了国画界回归传统的思潮,影响了流行一时的“新文人 画”风格。至21世纪初,很多研究者提出“加强当代中国的美术基础理论建设”,主张重视民族精神和文化认识的继承发展,重视民族哲学思想、文化观,这对当前的绘画创作方向,无疑正在发生着重大影响。
特定社会思潮和政治背景下产生的美术史观念,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绘画创作观,也在为画作的价值定位。齐白石绘画的地位和时代意义,正是在传统与“反刍传统”之间的缝隙中,与美术史观念洽合的产物。1950年以后,美术史观念从“批判现实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其中心思想在于“美就是生活”,在于艺术为政治、为工农兵、为无产阶级服务。齐白石的作品取材于自己的生活点滴,恰巧符合了当时一再强调的“反映现实生活”和“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创作诉求,出身背景和人生经历,使他成为最直接的人民艺术家的典型。更幸运的是,“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在他去世之后才接踵而至,正是“生逢时、死亦逢时”的机缘,造就了齐白石的崇高美术史地位。此外不容忽视的是,美术史观念在生成之后,会具有长期的、强大的话语惯性。因为官方倡导的“现实主义艺术”是新中国美术史的主流,所以可以看到,名标主流中国现代美术史册的,多是《开国大典》、《血衣》之类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而至今凡有影响的现代中国美术经典,也大都是“现实主义”样式。
长期以来,在美术界内过于夸大了艺术创作中画家创造性、自由性的作用,而忽视了艺术创作必须依赖的社会和时代条件,更忽视了在特定社会和时代条件制约下的美术史观念。表面看来,美术史著述是在既成的美术现象之后,但实际上,对于任何时代的“当代美术”而言,美术史观念却处于即将发生的美术现象之前。
三、美术史著的画家定位成为艺术市场的价值依据
“马克思价值学说”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对考察艺术市场中的价格现象并不完全适用。特别在拍卖市场中,艺术品只是“价值符号”,成交价格更多地由购买者的主观因素决定。艺术品自身价值的难以科学计量,使购买者判断价格的主观性愈加凸显出来。
画家和画作的价格取决于其艺术价值,而判断艺术价值的深层的根源,则来自其美术史定位。美术史研究中的“史家——史著——阅读者”流程,在艺术市场的“画家——画作——购藏”流程中,由“美术史观念”紧密地关联在一起,购藏者所接受的“美术史观念”,成为其在购买行为中判断画家和画作价值的重要依据。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绘画的市场价格变迁,是美术史观影响绘画价值观的显著例证。“四王”在生前直至民国,一直名正位显,受到艺术界和收藏界的推崇。而新中国以后,由于受极左文化思潮的影响,在美术史论家的笔下,“四王”成了腐朽、保守的代表,其作品除博物馆廉价收购外,少有人问津。当新时期政治斗争沉寂之后,文化界开始冷静地观察历史,重新评价曾被否定的文人画,特别是几乎被全盘否定的文人画正统派。1992年,卢辅圣等筹划了“四王绘画国际研讨会”,研究者实事求是地讨论了“四王”的成就得失和历史地位,一致肯定了“四王”从学古求新转向“集大成”和“符号化”的有益探索,并追溯了其二百年来升降沉浮的历史根源。配合这些活动,还出版了相关的作品集、研究论文集以及个案研究专著。由此,人们发现了“四王”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特别是在绘画语言方面不可磨灭的功绩。目前,“四王”绘画称雄市场,王原祁位居中国古代书画拍卖总成交额的前列,前者的《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手卷拍至3520万元高价,美术史研究的导向功不可没。
以美术史文本判断绘画的价值,已经是购藏界公开的秘密,画作的美术史地位,已经成为衡量其市场价值极为重要的标尺。较好的艺术欣赏基础和较高的美术史修养,也成为收藏者入市的必要前提。中国嘉德副总经理寇勤就曾认为,“除了有经济基础,还要有研究、有体系、有方向,收藏的东西在美术史上有价值,才称得上收藏家”。新世纪初,伴随着学术界对百年美术史的总结,艺术市场也大打“画史牌”。例如,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场重要拍卖会的“北京翰海”2000年秋拍“近现代书画专场”的主题,即为“百年画史”,其间汇集了近百年的各派名宿,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被美术史定位的画家,其作品保持着竞争热度。再如,在2004年的中国古代书画市场高潮迭起、纪录不断创新中,一些美术史上著名画家的作品,只要真伪无大争议,往往以超高价成交,否则便在拍场上大受冷落。在近两年油画市场的当代艺术热中,美术史线索仍然是许多拍卖行的重要依托,“中国嘉德”2006年秋拍推出的“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专场,其间的大部分作品,已经被编入了中国当代美术史著。
伴随着市场观念的逐步成熟,一些大藏家正循着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主线进行收藏,中国油画市场持续火爆后,早期油画名家的作品,作为中国油画史的重要组成环节,得到越来越多的藏家青睐,很多已被纳入了收藏计划。由于中国油画的收藏系统相对于中国传统书画还远未成熟,所以,许多市场中介机构着手为购藏者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撑。2006年2月,北京aye画廊在举办“当代油画收藏家交流展”的同时,便邀请了栗宪庭做题为《中国百年艺术思潮——80年代当代艺术》的讲座,从“文革美术”到“85现代艺术运动”以至“后89艺术思潮”,向收藏家们清晰地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脉络。那些美术史架构之上的收藏范本,在艺术市场的倍受追捧,当是毫无疑问的。
应该承认,现当代美术史研究,为读者梳理出了中国美术的发展谱系,是收藏者解读画家和画作价值的绝佳教材。不过必须注意的是,现当代美术史研究中的“观念性”,又在拨开历史迷雾的同时,为其罩上了一幅面具。能否透过美术史文本提供的“史实”,发现其背后更真实的历史,是对收藏家的重要考验。
(责编:唐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