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协作、互助、攻关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元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互助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互助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互助是解决疑难、提高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的方法之一。与之相关的数学小组合作互助模式是实现学生学习中合作交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互助模式 数学教学
协作、互助、攻关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元素,而初中数学活动中的合作交流环节能使学生提高此项能力。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互助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互助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1]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互助是解决疑难、提升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的方法之一。与之相关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学生学习中合作互助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下面从小组学习的特点、实质出发,就如何分组及如何分配任务等进行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实质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知识基础、理解能力、集中注意的时间等要素的影响,其学习进度与领悟层次、学习视角、学习效果都不一样。如果采用合作交流方式,则学生可以取长补短,掌握较好的同学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决问题,学习一般的同学可以通过交流进入更高层次,学习落后的同学可以再学一遍,把疑难解决。小组合作互助是数学课堂向学生学习更深层次推进的体现,能为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供支点。
而数学合作互助从形式上来看,把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以数学学习小组的方式存在,是现在大多数班级采用的学习组织方式,其本质就是学生团队作战,由一个人会辐射一群人会、是问题解决中的协同解决模式,是单个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时不会的第二次补充和加深拓宽。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与相应的分工评价相结合,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互相督促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任务进一步落实有效。学习小组是按综合成绩好、中、差6至8人一组,组长带领同学攻关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组内交流合作,并在班内展示课上展示,实现班内交流合作。由于每组任务明确,学生协同作战,积极性高,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解决数学课堂的气氛闷,学风浮燥,学生好分神等不良现象,达到数学课堂的活、实、专注、有效的目的。
数学学习小组是数学学习的团队,是数学学习的有形组织形式,是班务处理,是解决学习任务的有力保障。
二、如何分组
合作互助小组是如何分组的呢?有哪些可采用的形式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随机分组:具体方式,是按高矮个随机分组;每组6-8人。这种方式主要是不了解学生,在初一新学期开始时采用。弊端是每组学生的成绩不一定互补,配合不一定默契,一些小组成绩可能都低,不一定能突破难题,性格不合可能还会闹矛盾,致使纪律不好管。
2.按成绩分组:按总成绩好中差每组6-8人分组,这是大多数班级采用的分组方式,有利于互补,方便操作,但是这种方式不一定适合数学单科,可以对数学课进行局部变动,按数学成绩来变。最好是以总成绩为主参数,以单科浮动而变。
3.按自愿组合分组:先任命组长,组员自选组长,或组长选组员,有利于组内合作,协同完成各项任务。其弊端是个别学生分不到组,自尊心易受伤害。
4.主体按成绩,辅以性格和能力分组:先按总成绩分组,再根据组员性格和特长灵活局部调动。弊端是需要老师掌握大量详细信息,考虑时间长。
还有按周分组,每周重分一次;按科分组,不同课学习小组不一样等分组方式。
总之,分组是更好地落实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是使课堂更有效的一种组织形式。分组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确定各组要完成的任务呢?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二是整体与个人都完成全部学案任务,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水平。
三、如何进行任务分配
1.教师指定任务:(1)按学案序号平均分给各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再在班内展示交流。(2)按学案任务随机分配给各小组完成后,在班内展示交流。(3)按学案、预习、展示、反馈,分阶段分配,不同阶段分给不同小组完成。(比如预习阶段都完成一样任务,展示时,分组展示上台讲解完成,反馈时各小组分层完成学习任务。)(4)按学案顺序各组同时完成,每组任务都一样。(5)以学案为主线,组长参考组员意见自选本组攻关任务。
2.学习小组自主分配:(1)学习委员出示本节课学习任务,组长带领组员,集体攻关。(2)组长指定组员分工各自攻关。(3)本组组员自选学习主攻任务。(4)组长按成绩和强弱分层指定任务。(5)各组在展示反馈环节采用兵教兵策略,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互助是课堂学习的深化落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随机应变,教学方法应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激发的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杜郎口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学习的小问题自己攻克,大问题以团队作战的形式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活起来,使课堂“实”在,学生成绩上去很快。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再学习过程得到落实,实现由单兵作战到团队协同作战,由单一内省消化到团队竞争监督互助加内省,使课堂有效性得到落实。
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①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使课堂更有效,每个学生学习任务落实到位。②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实际变通,以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为出发点。③小组合作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形式,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合作互助环节的具体形式。④小组合作互助,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使课堂更有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其他多方面的能力。⑤小组合作互助,应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⑥小组合作互助,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协同、交往、攻关能力,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2.
[2]中小學数学(教师版).中国教育学会主办[J],2005(3):1-2.
[3]数学通讯.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数学学会武汉数学学会主办事员[J],2005(5):8-11.
[4]中学数学教育(初中版).中国教育学会主办[J],2006(9):2-44.
[5]徐州市教育局编.课堂上的德育追求,P143-174.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互助模式 数学教学
协作、互助、攻关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元素,而初中数学活动中的合作交流环节能使学生提高此项能力。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互助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互助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1]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互助是解决疑难、提升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的方法之一。与之相关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学生学习中合作互助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下面从小组学习的特点、实质出发,就如何分组及如何分配任务等进行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实质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知识基础、理解能力、集中注意的时间等要素的影响,其学习进度与领悟层次、学习视角、学习效果都不一样。如果采用合作交流方式,则学生可以取长补短,掌握较好的同学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决问题,学习一般的同学可以通过交流进入更高层次,学习落后的同学可以再学一遍,把疑难解决。小组合作互助是数学课堂向学生学习更深层次推进的体现,能为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供支点。
而数学合作互助从形式上来看,把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以数学学习小组的方式存在,是现在大多数班级采用的学习组织方式,其本质就是学生团队作战,由一个人会辐射一群人会、是问题解决中的协同解决模式,是单个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时不会的第二次补充和加深拓宽。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与相应的分工评价相结合,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互相督促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任务进一步落实有效。学习小组是按综合成绩好、中、差6至8人一组,组长带领同学攻关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组内交流合作,并在班内展示课上展示,实现班内交流合作。由于每组任务明确,学生协同作战,积极性高,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解决数学课堂的气氛闷,学风浮燥,学生好分神等不良现象,达到数学课堂的活、实、专注、有效的目的。
数学学习小组是数学学习的团队,是数学学习的有形组织形式,是班务处理,是解决学习任务的有力保障。
二、如何分组
合作互助小组是如何分组的呢?有哪些可采用的形式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随机分组:具体方式,是按高矮个随机分组;每组6-8人。这种方式主要是不了解学生,在初一新学期开始时采用。弊端是每组学生的成绩不一定互补,配合不一定默契,一些小组成绩可能都低,不一定能突破难题,性格不合可能还会闹矛盾,致使纪律不好管。
2.按成绩分组:按总成绩好中差每组6-8人分组,这是大多数班级采用的分组方式,有利于互补,方便操作,但是这种方式不一定适合数学单科,可以对数学课进行局部变动,按数学成绩来变。最好是以总成绩为主参数,以单科浮动而变。
3.按自愿组合分组:先任命组长,组员自选组长,或组长选组员,有利于组内合作,协同完成各项任务。其弊端是个别学生分不到组,自尊心易受伤害。
4.主体按成绩,辅以性格和能力分组:先按总成绩分组,再根据组员性格和特长灵活局部调动。弊端是需要老师掌握大量详细信息,考虑时间长。
还有按周分组,每周重分一次;按科分组,不同课学习小组不一样等分组方式。
总之,分组是更好地落实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是使课堂更有效的一种组织形式。分组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确定各组要完成的任务呢?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二是整体与个人都完成全部学案任务,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水平。
三、如何进行任务分配
1.教师指定任务:(1)按学案序号平均分给各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再在班内展示交流。(2)按学案任务随机分配给各小组完成后,在班内展示交流。(3)按学案、预习、展示、反馈,分阶段分配,不同阶段分给不同小组完成。(比如预习阶段都完成一样任务,展示时,分组展示上台讲解完成,反馈时各小组分层完成学习任务。)(4)按学案顺序各组同时完成,每组任务都一样。(5)以学案为主线,组长参考组员意见自选本组攻关任务。
2.学习小组自主分配:(1)学习委员出示本节课学习任务,组长带领组员,集体攻关。(2)组长指定组员分工各自攻关。(3)本组组员自选学习主攻任务。(4)组长按成绩和强弱分层指定任务。(5)各组在展示反馈环节采用兵教兵策略,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互助是课堂学习的深化落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随机应变,教学方法应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激发的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杜郎口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学习的小问题自己攻克,大问题以团队作战的形式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活起来,使课堂“实”在,学生成绩上去很快。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再学习过程得到落实,实现由单兵作战到团队协同作战,由单一内省消化到团队竞争监督互助加内省,使课堂有效性得到落实。
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①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使课堂更有效,每个学生学习任务落实到位。②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实际变通,以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为出发点。③小组合作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形式,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合作互助环节的具体形式。④小组合作互助,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使课堂更有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其他多方面的能力。⑤小组合作互助,应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⑥小组合作互助,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协同、交往、攻关能力,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2.
[2]中小學数学(教师版).中国教育学会主办[J],2005(3):1-2.
[3]数学通讯.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数学学会武汉数学学会主办事员[J],2005(5):8-11.
[4]中学数学教育(初中版).中国教育学会主办[J],2006(9):2-44.
[5]徐州市教育局编.课堂上的德育追求,P14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