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中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分析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fei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中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于2018年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选择9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聚合酶连反应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并根据PCR检测结果为标准,对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D-L1染色。结果: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与年龄、肿瘤大小、PD-L1表达阳性有关(P<0.05)。PD-L1表达水平与阳性评分,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其表达水平与阳性评分,是患者预后预测指标之一,患者可通过转移灶活检,获取PD-L1表达水平及模式。
  关键词: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PD-L1表达水平;预后意义
  当前,胃癌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发病率逐年的升高,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由于胃癌是一种多种分子、组织学亚型的异质性疾病,传统上根据其特质分成肠型、弥漫型两种。而近几年根据癌症基因组图谱,将胃癌分为四种分子亚型,其中微卫星不稳定是一种独特分子亚型,特征为超突变、MLH1基因沉默等。当患者机体出现微卫星不稳定的状态,错配修复蛋白可保持其稳定性,但错配修复缺陷无法修复,从而形成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1]。近年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部分患者的效果较好,其中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为患者提供更加持久的反应和疾病的控制。因此,临床上需给予高度的重视。本研究随机选择9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中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8年9月~2020年10月近3年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选择9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8例、女40例,平均年龄(63.97±10.88)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错配修复蛋白,获得临床病症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位置、浸润深度与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与PD-L1表达情况。
  1.2 研究方法
  免疫组织学化学PD-L1染色,为了观察PD-L1的表达水平及表达模式,以PCR结果为标准,对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患者,根据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进行染色,联合阳性评分计算PD-L1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的数量,并用此结果除活性肿瘤细胞总数×100。
  1.3 预后数据获取
  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局事件为局部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死亡。随访时间:以手术时间为开始时间,2020年10月为结束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根据SPSS16.0统计软计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s)与率进行表示,单因素以方差展开分析,多因素为Lo 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PD-L1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与年龄、肿瘤大小、PD-L1表达阳性有关(P<0.05)。PD-L1表达水平与阳性评分,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见表1。
  3讨论
  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是当微卫星不稳定胃癌患者错配修复缺陷时,导致其微卫星不稳定难以修复,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诱发的肿瘤。临床发现免疫细胞PD-L1表达是一个有利的预后因素。基于此,为了进一步证明PD-L1表达水平及预后关系,本研究对象以聚合酶连反应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并根据PCR检测结果为标准,对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D-L1染色展开调查。本研究通过多因素Lo 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获取HR与P,发现PD-L1表达水平与预后关系的初步趋势。98例患者的单因素分析,发现脉管癌栓、T分期、N分期与无病生存期有关,因而将年龄、性别、脉管癌栓及T分期、N分期等,用于多因素Lo 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变量,各个代表PD-L1表达水平,发现肿瘤细胞比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与无病生存期有关,其联合阳性评分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由此可见,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其表达水平与阳性评分,是患者预后预测指标之一,脉管癌栓与浸润程度,可评价患者恶性程度。
  参考文献
  [1]王鑫宇,胡雅洁,董坤,等.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中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价值[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49(11):1114-11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社区治疗与管理方式对高血压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8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高血压社区治理与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社区治疗与管理介入后,老年患者高血压显著降低,与社区管理介入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社区治疗与管理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明显,能够实现对血压的有效控制,改善患者生活方式,降低并发症出现风险,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急救措施,研究组采取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早期救治所需时间、急诊手术时间及救治过程中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早期救治所需时间以及急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听觉统合训练与意象沙盘游戏联合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为统合组、联合组,各30例。统合组患儿接受听觉统合训练,联合组在统合组的基础上进行意象沙盘游戏。对比兩组效果。结果:干预后联合组CARS评分低于统合组(P0.05),存在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统合组  接受听觉统合训练。在组织患儿进行听力训
期刊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常见的四种类型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碘元素缺失,性激素的异常、家族遗传等是引发甲状腺癌因素,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癌,在患病早期不会有明显症状,到了晚期,会出现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咯血、肩部疼痛。  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之一(这里暂不讨论淋巴结清扫),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是指患病侧甲状腺全部切除,保留对侧腺叶,是甲状腺切除术的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环扎用于习惯性流产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近4年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11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两组均接受药物保胎治疗,研究组联合宫颈环扎,比较两组胎儿存活率、妊娠时间及胎龄。结果:研究组胎儿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妊娠时间及胎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检验分析中的应用价值,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选择共计96片利福平为试验材料,实验仪器为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常规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比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检验分析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相较于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平均分析时间更短,药片彻底分离率更高,P<0.05。结论:在开展药物检验工作过程中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化完成检验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正念减压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4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正念减压法护理,比较两组负面心理改善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纳入标准:确诊为乳腺癌,存在疼痛性肿块、乳头溢液等临床症状,乳腺彩超检查可见病灶位置、形态等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哮喘预测指数API联合creola小体在判断婴幼儿喘息转归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治疗的首次喘息患儿184例,采集病史及资料,计算哮喘预测指数API,收集痰液检测creola小体,并采取门诊随访的形式调查5年后是否发生哮喘,以哮喘预测指数API及creola小体双阳性为评价指标,分析其对5年后发生哮喘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与哮喘预测指
期刊
摘要: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口服糖水环节存在的不良因素包括糖水剂量不准确、标准不统一、口感差、抽血时间延误等,可生产75 g葡萄糖饮品应用于临床,有效避免口服糖水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良因素;应对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功能,是诊断个体血糖调节能力的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特异性。方法:选取医院孕检的疑似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62例(治疗时间:2019年4月~2020年6月),均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检查结果。结果:62例疑似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57例确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55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灵敏度96.49%,准确度91.94%,特异度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