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素质对农村初中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sa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专业素质是影响农村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运用河南省93个县(区)300所农村初中调查数据,对教师专业素质和农村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中部地区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整体偏低;(2)教师专业素质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教师专业理念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教师专业知识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师专业能力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显著的正向影响。(4)学生觉知到的教学支持在教师专业素质与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建立长效师资保障机制、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精准支持体系、提高教师培训实效、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初中生; 学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18)05-0089-09
  一、问题提出
  义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造人才“模坯”的奠基性环节。“促均衡”历来是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焦点议题。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均衡发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更是把“提高质量,促进均衡”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285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1]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入由“基本均衡”向“高位均衡”迈进的攻坚阶段。基本均衡强调资源配置,高位均衡则更强调从结果层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公平且有质量的发展。[2]
  农村学生学业发展是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过程中亟待关注的重要内容。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整体上存在学业水平较差、辍学率较高、升学率较低等突出问题。能否解决好、促进好农村学生的学业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甚至整体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败。影响农村学生学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专业素质水平是影响农村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相对于低素质的教师,当学生被高素质教师教导时,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了3倍。[3]尤其对于父母学历普遍较低且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学生而言,教师对于他们更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探讨教师专业素质对于农村学生发展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以往研究中虽不乏关于教师专业素质、学生学业发展的专项研究,但将两者充分联系起来,系统探讨教师专业素质对农村学生学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特别是关于教师专业素质如何影响农村学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尚处于“黑箱状态”。鉴于此,本文依托中美国际合作项目“农村初中教学与学习状况调研项目”,基于大样本的实证分析,系统探讨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及其对农村学生学业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农村学生学业发展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证据支持与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斯坦福大学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和河南大学教育行动国际研究中心(ICARE)合作开展的“农村初中教学与学习状况调研项目”。该项目在河南省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了300所农村初中作为样本学校。样本学校覆盖全省93个县区。之所以选择河南省,是因为河南省作为中部的人口大省,农村教育大省,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项目组于2015年10月、2016年1月和2016年6月,先后三次进行了基线调研、追踪调研和评估调研。调研工具主要包括校长、教师及学生问卷和学生学业成绩测试卷。根据研究需要,选取2016年6月项目终期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其有效样本教师数600名,有效学生数为27924名。
  在关键指标的测量方面,学生学业发展是以数学成绩作为衡量内容。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核心学科。数学水平是学生未来高效工作、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础。微观层面研究显示,儿童在中小学阶段数学成绩越好,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获得较高收入的可能性也越高。[4]同时,由于数学成绩具有客观性较强,易于测量和对比等优势,将数学作为学生发展情况的集中代表也已成为国际趋势。学业测试卷是国际考试专家和专业教学人员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合作编制的标准化试卷,通过多轮大规模预试测保证了良好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及适中难度,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学业表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测量则通过专门量表进行测量。综合国内外研究,本研究的教师专业素质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该量表共有49道题构成。经过三轮测试,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指标NFI、RFI、IFI、CFI 均在0.9以上,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92。
  (二)样本情况
  从表1中可得知:样本教师男女比例为4:3,以30岁到50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近七成的样本教师教学经验达到10年以上,但学历在本科以上仅有199人,占总数的33.2%,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有两人;样本教师中仅10%拥有中教高级职称。600名样本教师中530名是公办教师,70名教师没有编制;近七成的样本教师选择了继续进修获得更高学历。
  由表2可知,样本学生男女比例约为1:1,学生年龄集中于11~15岁之间,处于青春期;样本学生七、八、九年级的学生数分别为14235、10531、3158,近七成的学生选择了住校;样本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近九成学生父母高中未毕业,本科学历以上的家长更是稀少。
  (三)分析模型
  1.教育生产函数模型
  2.統计说明
  本研究搜集的三期数据均用统一编码进行合并,并将七、八、九年级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以便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以样本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的产出变量,选取样本教师的专业素质总分、教师专业理念、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作为解释变量,选取了教师特征、学生特征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各个变量的统计说明如表3所示。   其中方程(1)的系数c为自变量X(教师专业素质)对因变量Y(学生学习成绩)的总效应;方程(2)的系数a为自变量X(教师专业素质)对中介变量M的效应;方程(3)的系数b是在控制了自变量X(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后,中介变量M对因变量Y(学生学习成绩)的效应;系数c’是在控制了中介变量M的影响后,自变量X(教师专业素质)对因变量Y(学生学习成绩、的直接效应;e1~e3是回归残差。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教师整体专业素质偏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教师专业素质总体水平是通过教师专业理念、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得分加总而来。整体得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将教师专业素质得分百分制后,样本教师专业素质多集中在75~80分左右,呈现正态分布。由具体数据可知,样本教师专业素质得分在80分以上占44.22%,60—80之间占55.12%,60分以下占0.66%,平均分为79.55。
  这表明,大部分样本教师仅满足基本合格的水平。但在促进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队伍基本合格仅是底线要求。农村教育的可持续、高水平发展更需要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农村教师队伍。然而,从结果来看,样本教师专业素质优秀率仅为44.22%。
  究其原因,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样本校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着结构老化、第一学历不达标、教学观念滞后等突出问题。虽然通过各类培训及新教师的输入,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水平有一定改善和提升,但总体上与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贮备不足、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部地区农村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整体水平依然不容乐观,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仍然“任重道远”。
  (二)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对农村初中生学业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控制了学生特征变量、教师特征变量等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因素,进而探讨教师专业素质的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学生学业发展的关系。结果整理后如表4所示。根据表4可知,在控制了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的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后,教师总体专业素质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这一结果与诸多研究结果相类似,薛海平[6]、Hanushek[7]等学者的研究也都表明教师因素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教师更有利于学生获得好成绩。三个维度中,教师专业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存在显著影响;教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p<0.01),回归系数为0.006;教师专业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p<0.01),回归系数为0.002。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每个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说明模型均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对于教师专业理念对农村学生学业发展不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一个可能性的解释是,教师专业理念作为一种内隐性行为,并不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而教师专业知识对农村初中生学习成绩有正向显著影响的结论,与刘晓婷等人[8]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相似性,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员的定位已成基本共识。完备的知识素质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全面、丰富、扎实的专业化知识,教师才具备开展高效教学的基础。其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师专业能力对农村初中生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的结论,与任有群等人[9]的研究具有一致性。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最直接的表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尤为需要教师专业能力的强力支撑,教师专业能力不仅仅注重教学能力、解读教材、课程实施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注重教育智慧和科研创新等多重能力的培育与发展。
  (三)学生觉知到的教学支持在教师专业素质与学业发展之间发挥着中介效应
  诸多研究表明,教师专业素质并非完全直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Patrick[10],Dewey[11]等人研究表明,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其的真实关怀、支持和鼓励时,教师的个人素质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效应。综合国内外研究,在探讨教师专业素质对农村学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时,选取了学生觉知到的教学支持(以下简称“教学支持”)这一因素,以探讨可能性的作用机制。为了探究这一作用机制,首先需要对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支持以及学习成绩这几个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如表4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学支持的显著相关(p<0.01);教师专业素质与学生学习成绩的显著相关(p<0.01),教学支持与学生学习成绩显著相关(p<0.01)。由于中介检验的前提是自变量、因变量以及中介变量三者之间显著相关,本研究将采用目前比较通用的逐步回归法来探讨教师专业素质对学生学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之后再用Bootstrap分析方法对中介效应加以检验。
  从表6可知,分析程序为:第一步,以教师专业素质为自变量,学生学习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两者间的回归系数c为0.004,回归系数显著(p<0.01)。第二步,以教师专业素质为自变量,教学支持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回归系数a为0.234,回归系数显著(p<0.01)。第三步,同时把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支持为自变量,学生学习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教学支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回归系数为0.010,回归系数显著(p<0.1)。并且发现,教师专业素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回归系数从0.004降到0.002,依然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教学支持在教师专业素质和学生学习成绩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随后用Bootstrap分析法对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具体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中介效应的结果不包含0(LLCI=0.002,ULCI=0.003),表明教学支持在教师专业素质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此外,在对中介变量教学支持进行控制后,自变量教师专业素质对因变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显著,置信区间为(LLCI=-1.025,ULCI=-0.646),不包含0。因此,教学观在教师专业素质和学生学习成绩之間发挥了中介效应,但属于部分中介作用。大量的研究均表明,教师因素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教师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有关作用机制的问题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对教师专业素质对农村初中生学业发展的作用途径进行初探表明,教师专业素质不仅对农村初中生学业发展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而且能够通过学生所感受到的教学支持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业发展。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运用多元回归、逐步回归、Bootstrap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对教师专业素质和农村初中生的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整体偏低,依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教师专业素质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教师专业理念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教师专业知识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师专业能力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显著的正向影响。(4)学生觉知到的教学支持在教师专业素质与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二)对策建议
  1.探索建立农村学校师资保障的长效机制,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本研究证明,教师专业素质对农村初中生学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一结果的政策启示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阶段,要从以往资源配置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转型。招生来、留得住优秀人才是确保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基础条件。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样本校硬件设施已基本满足教学需求,“班班通”工程基本落实。但是,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成为影响和制约义务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瓶颈。為此,要将教育行政管理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探索建立农村学校师资保障的长效机制。为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的初次配置,应对农村学校编制有所倾斜,在新进教师配置上对农村学校优先考虑。探索县域内“县管校用”的教师流动机制,探索和建立鼓励城区教师去农村偏远地区教学点和村小任职、任教机制。同时,对农村学校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多重奖励。通过大幅度提高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工资待遇、设立教师绩效奖励、提供安家补助、建立教师周转房,在住房贷款、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于在教学获得突出成绩的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模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使他们精神上得到满足,事业上获得成就感。
  2.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提供精准支持
  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是系统化、复合型、动态化问题。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于学生发展影响并非等同,不同教师间的专业化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要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加以精准支持。根据当前国家关于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可考虑将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与当前教育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干预。政府部门通过学校、社区及政府部门构建农村教师基本信息库,以数据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精准识别出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不足及具体需要。根据精准识别的个性化需要,有针对性提供专业发展支持。针对专业知识贫困教师,可给予教育教学、学科知识、教学与学习资源推送,构建个性化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对于专业能力欠缺的教师供给针对性培训教材,举办网络共享研讨班,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建立教学支持平台。针对专业精神淡漠或缺失,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云教学支持平台”,充分运用网络虚拟共享平台展开平等、互动、共享共创的“网络+”教研,通过去身份化的交流平台,舒缓农村地区教师专业精神效能偏低而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在评估反馈阶段,利用大数据技术诊断和评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解决程度,并进行新一轮的支持策略,动态化推进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3.优化农村教师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成效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需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培训方式,改变为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精准滴灌”方式。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对学生学业发展有积极影响。因此,进行教师培训时要特别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要让教师对于教学和自己所教的科目有一个扎实的学科基础,还要注重教师在实践中专业能力的培训。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村教师的现实需求,建立费用全免、内容实践、体系下移、形式多元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训既能“解惑”又能“解渴”,真正发挥逐步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作用。
  4.全面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多元化发展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分析显示,教师专业素质的多个方面都会给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新时期的农村教师,理应具备更全面的能力素质。首先农村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专业理念,推进师德教育。将理念培养和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和教学过程,让每个教师都有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其次农村教师需要提升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水平,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坚持教学、科研两不误,利用好每一次培训的机会,多反思、多交流,力求在专业领域有所突破。最后农村教师需要注重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多元化发展。信息技术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等都已成为优秀教师的必备能力,农村教师需要立足自身,弥足自己欠缺的能力。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5.农村教师要积极促进自我发展,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证明,学生觉知到的教学支持发挥着中介作用。这说明教师专业素质可以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有效的师生互动需要在具体课堂实践中进行探索和落实。因此,农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既要积极去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更要有意识地将科学的理念转变化理性的教学实践。其次,注重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构建紧密和谐的协作关系,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学习型组织,使教师在良性的集体组织氛围中,充分借鉴和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应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之中。最后,充分理解和把握学生发展水平和特点,针对农村学校人数较少,易开展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可考虑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根据不同小组的学习特点和个人素质,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和教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1-7-8.
  [2]刘志军,王振存.走向高位均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追求[J].教育研究,2012(3):35.
  [3] Jessica Hsiaochieh Chu ,Prashant Loyalka etc. The impact of teacher credential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15,(36):14-24.
  [4] Hanushek, E. A. & Rivkin, S. G.Generalizations about using value-added measures of teacher qual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100(2):267-271.
  [5] Belfield Clive R. Economic Principles for Education:Theory and Eviden[M].Cheltenha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0:75-76.
  [6]薛海平,闵维方.中国西部教育生产函数研究[J].教育经济计量研究,2008(2):18-25.
  [7]Hanushek,Eric A.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School Resources on Student Performance:An Update[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97,19(2):148.
  [8]刘晓婷,郭衎,曹一鸣.教师数学教学知識对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J].教师教育研究,2016(7):42-48.
  [9] 任友群等.我国五城市初中生学业成就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8(11):36-43.
  [10]Patrick J. McEwan. Peer feeect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evidence form Chile[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3,(2):141.
  [11]Dewey,J,Kenny,L. The Ineffectiveness of School Inputs:A Product of Misspecification[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0,19(1):27-45.
  Abstract:Teachers specialty accomplishment plays a very critical role in affecting rural students development. By research data from three hundred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s in 93 counties and districts of Henan Province, relation is discussed between teachers specialty accomplishment and rural students academic development. Conclusion is as following:(1)Teachers specialty accomplishment in central China is generally at the lower level;(2)Teachers specialty accomplishment plays substantially positive effect on rural junior high students academic record.(3)Teachers specialty concept has no remarkable effect on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record. Teachers specialty accomplishment plays substantially positive effect on rural junior high students academic record. Teachers specialty capability plays prominently positive effect on rural junior high students academic record.(4)Student recognizes that education support plays a partially intermediary agents role in teachers specialty accomplishment and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record. In light of it, a long-term safeguard mechanism for teacher resour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 specific support system for rural teachers specialty development should be built, substantial outcome for teachers training should be enhanced, and teachers self-development also should be promoted.
  Keywords:teachers specialty accomplishment;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academic development
其他文献
摘 要:“推门课”是一项中小学管理的重要制度,对这一制度的争论一定程度上源于行政管理与专业权力之间界限的模糊。学校管理者往往从管理效能出发为推门课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进行辩护,而中小学教师则通常站在专业自主的角度宣示自身的权利与自尊。学校作为特殊的教育场域,校长及管理者应当厘清行政管理的专业和伦理边界,通过灵活化管理和规范化制度来缓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学校管理效能与教师专业自主间的平衡。  关键
期刊
摘 要:城乡教师数量、质量存在巨大差距,农村教师吸引、留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阻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共性问题。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三国拥有丰富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分析总结其教师招募与保留政策经验,可为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并对当前保障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师招募与保留; 美国; 澳大利亚; 印度    中图分类号:G510  
期刊
摘 要:科研兴校是“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小学校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文件都对校长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科研兴校也是中小学校得以长足发展的根本方略。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战略意识,确立教育科研在素质教育中的先导地位,把科研兴校作为战略工程实实在在落实到行动当中
期刊
摘 要: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是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举措。笔者以北京大学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落实培训绩效的策略为例,将培训过程分解为“问、学、践、思、融”五个阶段,形成“五步测评法”。在优化设计培训过程与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采用线
期刊
摘 要: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教学系统中的要素进行有意识地思考与决策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思维过程。近年来关于教师认知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对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思维过程的研究还是较少。研究者通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等挖掘中学物理专家教师在课堂情境中的思维过程,并初步构建了教师思维过程的模型,期望能对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带来一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师;课堂教学;思维过程;个案研究  中图
期刊
摘 要:课程是高职院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作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要阵地,其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小学师资质量。由于自身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能适应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主动适应《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的要求
期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2017年7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下设国家教材局,负责统筹教材建设和编写、审查相关事宜。同年秋季学期开始,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几乎与此同时,国家教材局设立高中语文、思想政
期刊
摘 要:师范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办学特色鲜明,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中亦有所体现。在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中方教师作为师资力量的主体,全面参与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办学环节始终,承担着引进和内化外方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接触最前沿科研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任务,可谓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未来发展的基石。为此,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探索教师队伍建设方向,优化队伍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师资的培养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我国中小学教师发展学校(Teacher Development Schools,简称 TDS)是实现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共同体。针对目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方式单一,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课、轻实践
期刊
摘 要:作业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本语文教材是一套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有特色、让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这其中,作业系统的创新设计功不可没。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统编本语文教材作业设计兼具助读性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富于系统性,利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课文;具有教学法的功能,便于教师展开教学;富有思维深度,利于引导学生发展和提升思维品质。教师在一线教学中,要善于把握这些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