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6810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改编后的新《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讲,他们年龄小,知识少,经验少,但他们有活络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无拘的想象力,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造活动的诱因,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得到结论,还能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见解,如果这种设想和见解能得到鼓励或奖赏,就会促使探索精神的发生。如果受到责难,惩罚则会丧失自信心而抑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要难得多,它需要学生具有更高一些的思维水平。因此,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由于好奇,即使提出的问题既幼稚又可笑,也不能责难。如同作为母亲绝不会嗤笑幼儿学步时那跌跌撞撞的步态,我们不都是这样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吗?所以作为教师自然也不该去讥笑学生,由于好奇心而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应该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而不应该表现在反感,总提什么问题,就你事多,否则将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扼杀在“摇篮”中。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多与孩子交流,多多倾听孩子的问题,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伸出热情的双手扶持一把,帮助他们把自己认知上的冲突和矛盾揭示出来。比如,在教学“三角的分类”和“三角形内角和”后,有的学生提出,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它是什么三角形?我便让大家一起讨论猜测,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就会联系三角形的特征去思考。有的说,是直角三角形,有的说:是锐角三角形。有的说:是钝角三角形。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必要的引导,要判断这是个什么三角形,首先要看这两个锐角的和是大于90度,或者小于90度,还是等于90度?由此说明,问题是在思考中产生的,不会思考也就不会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把现成的结论传授给学生,学生不折不扣地听老师讲,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教师从学生简单机械的回答中,很难了解学生认识水平及理解、掌握程度,学生则常常是重复老师“唯一的正确”结论,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容器”,除了做一个照搬照套的“好学生”能有什么发现、发明、创新呢?因此,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把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在课堂上,针对数学问题要多给学生机会,鼓励他们各抒己见,敢想敢说敢问,特别是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比较、分析“移花接木”,鼓励学生要敢于“青出于蓝勝于蓝”的探索精神,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真正把灌输的课堂,变成放飞的课堂,使教学课堂真正成为“百花斗研,百鸟争鸣”的教学乐园。
  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条件,问题一般存在于新知识的生长处——新旧知识的连结时。如数学“面积的认识”时,结合新课的导入板书出“面积”二字后,问学生:“你想知道有关它的什么知识”?学生思考后提出:“什么叫面积”?“面积和谁有关系?学习了面积有什么用?”等问题,我便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研究“面积的含义”,联系粉刷墙壁,铺地砖等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教师新创设的情境中去。
  在新课导入时,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也要给学生留有质疑问难的机会和时间。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的思维将会不断地掀起波澜,因此,质疑问难不应该是一次性的。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通过学具操作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与圆锥体体积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后,有的学生问:不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有没有可能也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呢?什么情况下圆锥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相等?等等。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我的预料,甚至是出了难题,此时是不予理睬呢?还是在适当的时候引导解决,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教师尊重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珍惜这可贵的思维积极性就应该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对问题的探究,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主动性,也鼓励了学生勇于探求知识奥秘的精神,从中我们不是已经看到了本思维中孕育着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了吗?正如教育家刘佛年所说:只要有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新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非要有新的科学理论才叫创造那就高不可攀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比向学生传授一堆知识更重要。小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自己会学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直觉思维
  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跳出机械的解题模式,走出常规思维的圈子,大胆地去尝试、去估计、去猜想,充分运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例如:修一条公路,先由甲队修4天后,再由乙队接下去修4天,这样共修了这条公路的七分之一,剩下的由甲乙两队合修还要几天才能修完?在动计算之前,我先鼓励学生猜一猜,于是,个别学生直接讲出4×6=24(天),这个答案迅速而准确,显然是直觉思维的效果,但对自己的答案学生在语言表述上常出现卡壳现象,这时教师首先给予热情的肯定,使他们的创造心得到支持,然后,耐心鼓励帮助他们探索,阐明合理的猜测验证其思维的正确性,使学生的直觉思维得发展。
  总之,只要用我们创造性的教来唤起学生创造性的学,用我们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把创新精神培养落实在课堂上,就一定能够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真正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该文对沈阳市环保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沈阳市特殊的环保产业结构。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相应对策。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  一、自主探究——动脑  所谓的动
期刊
本文论述加速实施沈阳市污水回用规划问题.文中论述了加速实施污水处理、污水回用规划的原则、系统划分及示范工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终身
期刊
一、开设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意义   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丰富多采的数学活动课,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学生的兴趣、受好和特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活动课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但活动课不是课堂教
期刊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数学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中心。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淡化教师权威。通过数学学习,将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中心   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很少;课程实施过程
期刊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课堂教学比较沉闷,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未能真正地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需要活跃的思维,需要一个活跃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进行必要的分析,掌握学生的整个学习状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并形成一种
高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完成数学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课堂提问的主要方式  1.复习式提问。复习式提问是指在学习新的知识前,教师首先对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