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学的核心舞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融合知识传授、智慧培养、情感交流与个性塑造的过程。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收益,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地进步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所探求的重点课题。本文就对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导入;直观;分层
审视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居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以被动者的身份来对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时间好像得到了充分利用,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这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对此,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历史教学长期“高耗低效”这一现状,教师就需及时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转而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历史的学科特点出发,积极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重构课堂教学结构,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试想,如果教师不能在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就势必会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一个精彩、有趣的导入环节,既可以迅速聚焦学生的思绪,又能使学生提前感知新课内容。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导入环节进行趣味化设计,以便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三国鼎立》这课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利用课件播放了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并向学生问道:“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学生答道:“《三国演义》。”之后,我继续说道:“没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这是一个充满光荣和梦想,英雄辈出的年代。无数的风云人物,成就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其中,有这么一位人物,有人称他为英雄,也有人称他为奸雄,更有甚者称他为奸贼,这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便是曹操。那么应该怎样正确评价他呢?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如此导入,生动形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直观呈现,突破难点
鉴于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繁多,且距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复杂抽象,若教师还一味地采取口头讲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灌输,就势必难以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此时,若能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将历史知识变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定能给学生以新颖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内容,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
在《探寻新航路》一课中,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仅凭口头讲授难以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于是,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利用图、文、声相结合的形式将各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进行了直观呈现。同时,在途经航行的重要地点时,我将这些地区的名称用不同的颜色醒目地标示了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及所历经的重要地区,如好望角、美洲新大陆、麦哲伦海峡等等。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获取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承认并尊重学生在爱好取向、学习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据此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及方法进行合理分层,以充分落实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既是迎合新课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历史有效教学的客观需要。
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这课时,我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将其划分为了A(优等生)、B(中等生)、C(后进生)三个层次,并设置了如下问题: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难度:易,适合C层学生)简单的提问有助于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2.《天朝田亩制度》中对土地和产品分别按照什么原则,怎么分配?最终目的是什么?(难度:中,适合B层学生)稍有难度的问题有利于中等生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太平天国政权先后颁布了两个建国方案,为何最终却未能实现建立太平盛世、人间天国的理想?(难度:难,适合A层学生)为优等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技能技巧。
总而言之,为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尽快走出“教教材”的藩篱,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历史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始终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汉雄.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17(12):65-66.
[2]苟杰宝.初中历史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2):64.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导入;直观;分层
审视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居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以被动者的身份来对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时间好像得到了充分利用,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这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对此,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历史教学长期“高耗低效”这一现状,教师就需及时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转而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历史的学科特点出发,积极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重构课堂教学结构,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试想,如果教师不能在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就势必会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一个精彩、有趣的导入环节,既可以迅速聚焦学生的思绪,又能使学生提前感知新课内容。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导入环节进行趣味化设计,以便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三国鼎立》这课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利用课件播放了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并向学生问道:“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学生答道:“《三国演义》。”之后,我继续说道:“没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这是一个充满光荣和梦想,英雄辈出的年代。无数的风云人物,成就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其中,有这么一位人物,有人称他为英雄,也有人称他为奸雄,更有甚者称他为奸贼,这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便是曹操。那么应该怎样正确评价他呢?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如此导入,生动形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直观呈现,突破难点
鉴于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繁多,且距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复杂抽象,若教师还一味地采取口头讲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灌输,就势必难以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此时,若能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将历史知识变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定能给学生以新颖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内容,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
在《探寻新航路》一课中,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仅凭口头讲授难以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于是,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利用图、文、声相结合的形式将各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进行了直观呈现。同时,在途经航行的重要地点时,我将这些地区的名称用不同的颜色醒目地标示了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及所历经的重要地区,如好望角、美洲新大陆、麦哲伦海峡等等。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获取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承认并尊重学生在爱好取向、学习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据此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及方法进行合理分层,以充分落实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既是迎合新课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历史有效教学的客观需要。
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这课时,我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将其划分为了A(优等生)、B(中等生)、C(后进生)三个层次,并设置了如下问题: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难度:易,适合C层学生)简单的提问有助于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2.《天朝田亩制度》中对土地和产品分别按照什么原则,怎么分配?最终目的是什么?(难度:中,适合B层学生)稍有难度的问题有利于中等生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太平天国政权先后颁布了两个建国方案,为何最终却未能实现建立太平盛世、人间天国的理想?(难度:难,适合A层学生)为优等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技能技巧。
总而言之,为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尽快走出“教教材”的藩篱,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历史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始终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汉雄.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17(12):65-66.
[2]苟杰宝.初中历史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