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识字教学尝试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爱上识字、轻松识字,将学习难度较大的生字分为三类:结构复杂导致难以记忆的、容易写错的、运用起来易混淆的。针对每一类生字的特点,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分类识字;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形象的直观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综观现实的识字教学,大多数教师缺乏专项研究,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创新,教学情境脱离生活,学生缺乏学习的情感体验等。为了让学生爱上识字、轻松识字,我将学习难度较大的生字分为三类:结构复杂导致难以记忆的、容易写错的、运用起来易混淆的。针对每一类生字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让枯燥的生字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贴近生活,富有趣味,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一、让“难字”不再难记
  学生识字过程中,经常遇到笔画较多、难以记忆的字。如果都靠死记硬背来学习这些字,不仅会让他们感到厌烦,识记效果也差。因此,在教学这类生字时,我尝试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如下几种方法辅助学生识字。
  (一)创编故事,凸显关联
  结构复杂的汉字,一般由多个单独的字或偏旁组成。因此,可以试着对其拆分、解义,创设一个连贯的故事情境,凸显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如“惩罚”两字,可引导学生将其拆解为“征”“心”“罒”“讠”“刂”,先分别查找这些部件在每个字中的意义,再创编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将士们征战沙场(征),军营中却出现了怀有二心的叛徒(心),好在叛徒第二天就被抓住了。原来,他昨天连夜与敌军首领碰面时,我军的探子正横卧在房梁上,用鹰一样的眼睛盯着他们(罒),叛徒正准备说出我军的计划(讠),就被探子劫走关进大牢,还将在秋后问斩(刂)。企图泄露国家秘密的人,终将受到最严酷的惩罚。
  上述教学过程重点凸显了识字教学的“巧妙”。学生将难字化繁为简,赋予每一部分之间意义的关联,并在故事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为识字增添些许趣味。更重要的是,他们理解了惩罚的含义,也受到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巧妙分解,义形结合
  除了创编故事,一些“难”字也可以巧妙分解,实现字义与字形的结合。这一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性、灵活性的作用,辅助学生直观了解字形和字义。
  如,教学“裹”字时,可借助多媒体将该字的“衣”和“果”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颜色呈现,再借助动图,将这两个部分分开、组合,配合衣服和苹果图片的移动,让学生发现字形的奥秘——用“衣”字包住“果”字,像这样用布料等包住一件物品的动作就叫“裹”。巧妙的分解,直观的展示,让学生对字形留下深刻印象,“裹”字的含义也烙印在学生心中,识字效果事半功倍。
  二、让“错字”不再出现
  在书写生字时,有这样一类字,字形不难记忆,但学生容易写错,有时会多添一笔,有时会少写一笔。教学这类生字时,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首先,顺口溜识字。如教学“低”字时,学生经常将其与“纸”字混淆,不知什么时候该加点,为此,可以借助“低”的反义字“高”,创编顺口溜“上面高一点,下面低一点”(“高”字的一点在高处,“低”字的一点在低处),以及“白纸干净不乱点”等,识记这两个字。
  其次,谜语识字,如教学“候”和“猴”时,抛出两则谜语:“侯爷爷牵着一条小狗去动物园。”“侯爷爷拄着一根拐杖,等着和孙悟空合照。”教师让学生们猜一猜这两则谜语中藏着哪两个生字。学生通过猜谜认识“猴” 和“候”,并从对应的句子中体会到带有反犬旁的 “猴”与动物有关,中间加上一根拐杖(丨)的“候”与等候有关。
  再次,动作识字。教学一些表示动作的字时,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帮助学生识记生字,理解字义。如“抚”字的教学,学生常常会把右半部分写成“旡”。教师教学时可以用手轻轻地摸一摸学生的头发,并让学生之间相互做做这个动作,感受到“抚”是轻柔的,不用太多力气的摸,因此字形就是提手旁加上“无力”的“无”;教学“拿”字时,学生容易漏写中间的一横,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手拿起一件物品,发现将手合拢时才能拿得更稳,因此“拿”字是“合”加上一个“手”。
  学中玩,玩中学,这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在游戏中识记生字、理解生字、运用生字,学习才能更加高效。
  最后,借助规律识字。如,在教学带有偏旁“今”和“令”的生字时,学生经常分不清该不该加一点。由此,我查阅了《新华字典》中所有带有“令”这个偏旁的汉字,发现其读音都是以声母“l”开头的。由此,我进行了规律性的总结:当生字带有这两个偏旁中的一个时,凡读音为声母“l”的字,都带有一点,如“冷”“怜”“岭”“邻”“零”“拎”“玲”等,读音开头为其他声母,则不带一点,如“吟”(声母为y),“念”(声母为n),“含”(声母为h)等。又如,在书写“真”“具”“直”“且”以及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时,学生容易混淆框内横画的数量。我总结识记规律,并采用形象的语言提醒学生,凡上面戴帽子(上方有“十”字),或下面穿裙子的(下方有八字底),中间都有三個横;上下都没有的,中间只有两个横。用上这一方法,学生书写的错误率大大降低,识记也更牢固。
  三、让“近字”不再混淆
  学生识字除了基本的会读、会写,更重要的会正确运用。区分一些读音相同、字形相似、字义相近的生字时,学生常常发生使用混淆的问题。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借助字理图画
  直观性是低年级学生脑力劳动的一个普遍原则。识字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采用简笔画、字理动画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识字。这种方法在辨析外形相似、字义相近的字时尤为奏效。例如,“即”和“既”在使用时,学生区分起来有难度,因此可以向学生展示这两个字的字理图:“”“”。通过字理图可以看出,“即”字左边像一个盛满食物的容器,右边像是一个手支撑在腿上,跪坐的人面向食物,这表示“准备吃食物”的意思,经过拓展,则表示“还没有开始或发生的”。将“即”字运用到语境中,所组成的词语,如即刻、立即、即日等,都含有这种意思。而“既”字左半部分同样是一个盛满食物的容器,右半部分更像一个背朝食物的人,可以理解为这个人已经吃饱了。因而在运用中,“既”字的含义多指“已经发生的完成或结束”,如既然、既定、既往不咎等。
  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的造字法则,运用更为直观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牢固地认识字形,理解字义,正确辨析形近、义近的汉字。
  (二)利用偏旁口诀
  教学“饱”“泡”“跑”“抱”“袍”“炮”时,可以针对生字偏旁不同、含义不同的特点,用偏旁口诀“米饭能吃饱,热水把茶泡,有足快快跑,伸手轻轻抱,穿衣爱长袍,点火放鞭炮”记忆区分;教学“喝”和“渴”时,运用口诀“渴了要杯水,张开嘴巴喝”来识记。偏旁口诀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利用形旁帮助学生快速区分相近字的不同意思,学生识字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分类识字根据不同类型生字的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发挥想象力,识字因此变得有趣而高效。
  识字教学看似简单,但是如何让学生识得轻松、识得巧妙、识得快乐,还需要一线教师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尝试。
  参考文献:
  [1] 邓明建.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
  [2] 郑学琴.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学周刊,2017(1).
  [3] 刘蒙.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7.
  [4] 张翠改.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具身教研”引申自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具身认知”,它通过让教师在“做”中养成教研习惯,使教研融入教师的教学生活,通过主题式教研活动,拓展教研的广度与深度,通过明确教研组的责任、创新教研组的管理机制,保障和促进教研的效能提升,进而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机能。
摘要:课堂过“急”首先与教师的课堂处理失衡直接相关;再者,教学内容的失当以及教师本身性格急躁、学养不足也会间接导致课堂的“急”。解决“急”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慢”。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在可能会因“疾”生“急”的地方慢下来,有条不紊,徐徐推进;同时,把慢的立足点放在课外,陶冶性情,修身养性,提升学科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急;慢;课堂处理;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会让课堂呈现
摘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运用许渊冲英译古诗词有助于实现文化及语言学习的双向互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课程要求和学生语言能力选择古诗词篇目,激活并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并提炼具有双重特质的英译古诗词教学模型。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许渊冲英译古诗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应促进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
作业改革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杭州市建兰中学从分析当前中学生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负担过重入手,提出作业改革是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进行制度管理,以保障作业“减负提质”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