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点,既深得广大同仁的认可,也深受众多老师的重视,然而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问题在于平时的语文课教学和口头作文这两个环节没有处理好。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通过这两个环节加强作文训练。
【关键词】:语文课 口头作文
据本人了解,作文教学搞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没有把作文教学与语文课堂紧密联系,没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作文训练,造成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学脱节,既没有发挥语文课本中典范作品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没有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训练功能;二是作文课堂没有很好的进行口头作文训练。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教好作文,必须从以下两点着手。
一、要将作文教学贯穿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将作文教学”贯穿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这是近年来在东面一些发达地方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新教学方法。其观点是把一个作文教学的整体知识划分为若干个小环节,在于语文课上最适当的时候去训练一个个环节,最后汇集成一个整体。如果把一种文章看作一台整体的机器的话,那么构成这种整体的环节就可以看作一个个零件,进而可以把它一个一个的拆下来,再一个一个地制造,或者教学生制造。而这个学习零件制作的最好时机就是在课文中碰到这样的零件,或者碰到相似的零件。这时,有了零件的样本,我们再教零件的制造,就简单了。这时,我们可以交给他们原零件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教相似零件的制造方法,时间一长,就有顺利地教会了整台机器所有零件的制造方法,甚至于教会相似零件、不同零件的制造方法。
比如写人类记叙文的写法,涉及到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叙事,还涉及到顺序、行文脉络等问题。我们就可以把它划分为怎样写肖像、怎样写行动、怎样写语言、怎样写心理、怎样叙事、怎样行文脉络等一个个环节,在语文课堂上最合适的时机——就是遇到课文中写这个环节最好的例子的时候进行这个环节的训练。每次的训练,不要贪大求多,只针对一个环节的写法进行训练,每次只学习一个,时间一长,经过积累,就学会整篇文章的写法。
例如写人物肖像,我们空洞地去教概念、讲写法,其实作用不大。但是碰见最适应于灌输这一环节的写法时,对照着范本去教,就不一樣了。这时,你给学生简单地分析课文的写法,然后让学生用一段话去模仿,甚至于只用口头描述,学生多数会写成功。比如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到写陆虞侯“五短身材、四十上下年纪,白净面皮、没甚么髭须”。此刻,需要马上告诉学生“这就是肖像描写”,并引导学生分析写法。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会看到肖像描写的要素是:个头大小、年龄、面部特征、衣着等,此刻我们还可以展示三国演义中对云长、张飞等的描写,然后展示一幅人物图片,让学生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写图片人物的特征。也可以指几名不同特色的学生,让大家说肖像特色。接下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评价得失。再如行动描写,原小学课本“小英雄雨来”,写雨来藏好八路军后,鬼子已经进了大门,他跑到后院,准备上树翻院墙逃跑,刚上了一人多高被鬼子扯下树后对于威逼利诱的一段描写,一连串的动词用的极好,上到这里,我们就完全可以让学生揣摩学习,并给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这样,每个环节的训练,也许就用五六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学生往往牢牢地把握了这个环节的写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若能这样做,通过化整为零的训练,日积月累,作文会不攻自破。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做会耽误语文的教学,其实不然。这种做法,不但不会耽误教学,反而会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因为写作就是语文课教学的一个任务。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说作文是语文课的四个要素之一,因此就是语文的课业内容。另外,因为我们这样的训练,往往会使学生因分析写法而透彻地领会文章,因为追求语法精炼而不断研究字词句子,导致基本功不断长进,从而很好的促进语文教学。因此,这种做法,很有必要推广,造福更多的学生。
二、对作文教学实施“当堂口头作文”训练。
传统的作文教学普遍采用教师讲写法、学生写作文、教师批阅、讲评作文的模式,这种教法效率非常低,而且导致大量的入假现象。因为就叫的过程而言,往往是空洞的概念、空洞的写法,然后安排学生课外完成。就写作而言,学生往往无话可说,只好乱编完成任务,或者抄袭,同时作文的课后完成也给了学生入假的机会。就批改而言,作文交来,教师披星戴月精批细改,改的价值是仅仅供学校检查,因为有几个学生看教师的批改?
鉴于此,本人提倡作文课要采用当堂口头写作的方法,就是教师的讲只占几分钟的时间,然后按座位先后让学生口头作文,学生评论得失,老师订正得失,然后学生当堂完成,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大家评价得失,教师补充。这种教法,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能完成,并且得到“批改”,知道了自己的得失,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写法。
作文教学,若能 注意这两点,肯定会有收获,望诸位思考。
【关键词】:语文课 口头作文
据本人了解,作文教学搞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没有把作文教学与语文课堂紧密联系,没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作文训练,造成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学脱节,既没有发挥语文课本中典范作品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没有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训练功能;二是作文课堂没有很好的进行口头作文训练。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教好作文,必须从以下两点着手。
一、要将作文教学贯穿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将作文教学”贯穿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这是近年来在东面一些发达地方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新教学方法。其观点是把一个作文教学的整体知识划分为若干个小环节,在于语文课上最适当的时候去训练一个个环节,最后汇集成一个整体。如果把一种文章看作一台整体的机器的话,那么构成这种整体的环节就可以看作一个个零件,进而可以把它一个一个的拆下来,再一个一个地制造,或者教学生制造。而这个学习零件制作的最好时机就是在课文中碰到这样的零件,或者碰到相似的零件。这时,有了零件的样本,我们再教零件的制造,就简单了。这时,我们可以交给他们原零件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教相似零件的制造方法,时间一长,就有顺利地教会了整台机器所有零件的制造方法,甚至于教会相似零件、不同零件的制造方法。
比如写人类记叙文的写法,涉及到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叙事,还涉及到顺序、行文脉络等问题。我们就可以把它划分为怎样写肖像、怎样写行动、怎样写语言、怎样写心理、怎样叙事、怎样行文脉络等一个个环节,在语文课堂上最合适的时机——就是遇到课文中写这个环节最好的例子的时候进行这个环节的训练。每次的训练,不要贪大求多,只针对一个环节的写法进行训练,每次只学习一个,时间一长,经过积累,就学会整篇文章的写法。
例如写人物肖像,我们空洞地去教概念、讲写法,其实作用不大。但是碰见最适应于灌输这一环节的写法时,对照着范本去教,就不一樣了。这时,你给学生简单地分析课文的写法,然后让学生用一段话去模仿,甚至于只用口头描述,学生多数会写成功。比如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到写陆虞侯“五短身材、四十上下年纪,白净面皮、没甚么髭须”。此刻,需要马上告诉学生“这就是肖像描写”,并引导学生分析写法。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会看到肖像描写的要素是:个头大小、年龄、面部特征、衣着等,此刻我们还可以展示三国演义中对云长、张飞等的描写,然后展示一幅人物图片,让学生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写图片人物的特征。也可以指几名不同特色的学生,让大家说肖像特色。接下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评价得失。再如行动描写,原小学课本“小英雄雨来”,写雨来藏好八路军后,鬼子已经进了大门,他跑到后院,准备上树翻院墙逃跑,刚上了一人多高被鬼子扯下树后对于威逼利诱的一段描写,一连串的动词用的极好,上到这里,我们就完全可以让学生揣摩学习,并给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这样,每个环节的训练,也许就用五六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学生往往牢牢地把握了这个环节的写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若能这样做,通过化整为零的训练,日积月累,作文会不攻自破。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做会耽误语文的教学,其实不然。这种做法,不但不会耽误教学,反而会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因为写作就是语文课教学的一个任务。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说作文是语文课的四个要素之一,因此就是语文的课业内容。另外,因为我们这样的训练,往往会使学生因分析写法而透彻地领会文章,因为追求语法精炼而不断研究字词句子,导致基本功不断长进,从而很好的促进语文教学。因此,这种做法,很有必要推广,造福更多的学生。
二、对作文教学实施“当堂口头作文”训练。
传统的作文教学普遍采用教师讲写法、学生写作文、教师批阅、讲评作文的模式,这种教法效率非常低,而且导致大量的入假现象。因为就叫的过程而言,往往是空洞的概念、空洞的写法,然后安排学生课外完成。就写作而言,学生往往无话可说,只好乱编完成任务,或者抄袭,同时作文的课后完成也给了学生入假的机会。就批改而言,作文交来,教师披星戴月精批细改,改的价值是仅仅供学校检查,因为有几个学生看教师的批改?
鉴于此,本人提倡作文课要采用当堂口头写作的方法,就是教师的讲只占几分钟的时间,然后按座位先后让学生口头作文,学生评论得失,老师订正得失,然后学生当堂完成,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大家评价得失,教师补充。这种教法,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能完成,并且得到“批改”,知道了自己的得失,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写法。
作文教学,若能 注意这两点,肯定会有收获,望诸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