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段,基于实践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主体意识常态化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学段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做到把“做”的任务分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实践证明,学生越是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比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就可以把“演”的机会让给学生,先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让每个学生对课文内容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进行小组练习,接着全班学生参与,你喜欢哪个角色,就演哪个角色,演完之后再进行交换,最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在实践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课堂实效。
  二、 教学方法趣味化
  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也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1. 创设故事情境。学生最喜欢故事,也总是对故事中的主人公特别喜欢和崇拜。如果将抽象单一的内容,赋予感情色彩浓的故事情境中,学生的参与会更加积极。
  教学一年级《认一认4》,可以这样创设故事情境。上课伊始,先映示一幅喜羊羊羊村图,然后问:“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是呀,这是美丽的羊村,今天喜羊羊邀请我们去村里做客。可是,在通往羊村的路上,却被灰太狼设置了许多机关。”接着,映示迷宫图,继续创设情境:“你们看,我们只有通过机关,才能顺利到达羊村,愿意接受挑战吗?”此时,学生跃跃欲试,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于是,教师说:“那咱们得先读好这四个字。”课件映示:“出、入、开、关”,学生很乐意并很快就学会了读这四个字。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来到了羊村的大门旁。看,绿色的小草,可爱的柱子,可在羊村的围墙上却有两扇一模一样的大门。你知道我们该从哪扇大门进去吗?”教师再映示课件“出口”“入口”,让学生分辨,并读好“出口”“入口”词语。最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到有趣的羊村,认识了8个汉字。下次,再来认识更多的汉字。现在,让我们和喜羊羊们告别,离开羊村吧!我们又应该从哪个门出去呢?”
  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学生整节课都处在一个美妙的、轻松愉快的、熟悉的童话情境中。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喜羊羊世界里,为能亲手化解灰太狼设置的机关而快乐无比;让学生在接受积极主动的挑战中,认识了枯燥的生字;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张口朗读、动口说话中,进行语言实践,习得生字,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2. 创设生活情境。为了落实《课标》理念,依据学段的特点,创设生活情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在教学苏教版一上《认一认3》时,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识记“云”字,我特地将班级中带有“云”字的林彩云、王喜云两个同学的名字映示在课件上。同学们跟读时特别激动,学得很快,认得也快。语文学习本来就离不开生活,为了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现实生活,我还特意上街拍下含有本课生字“光”的小区名字,如,“郦景阳光”“阳光嘉园”;拍下含有生字“风云电”的电器店,如,“风云电子”;拍下含有生字“星光”的歌厅“星光大道”等。这样的生活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相连,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学生感到十分亲切,识字的愿望更加强烈,识字的效果也就大大提高。
  3. 遵循学生的特点。低年级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图画、卡片、实物,特别感兴趣,思维更容易被激活。我们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具体内容,或者让生字从弯弯的月亮里出现,或者从美丽的贝壳里出现,或者让可爱的小鸟衔着卡片出现……多姿多彩的图片,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让汉字有了动感的生命,使学生们在一种赏心悦目感觉中,高效地学习。
  三、 教师语言儿童化
  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语言表达不仅要做到准确、清晰、规范,还必须尽量做到语言的“儿童化”,才可能吸引学生。比如,在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时,教师A直接讲解:“这个字左窄右宽,右边的一撇要写长。”而教师B说:“你们瞧!左边的字宝宝长得又瘦又小,右边的字宝宝可就比它大多了。左边的字宝宝多谦让啊,把自己的左半格腾出一些位置,让右边的字宝宝长长的腿放得更舒服些。”很显然,教师B的语言就像“蜜”一样,更容易吸引低年级学生,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又如,学生分角色朗读《狐狸和乌鸦》一文,同样是表扬,教师A:“读得很像!很有感情!”教师B:“我说小狐狸呀,你的话就像蜜一样甜,难怪乌鸦要上你的当啊!”显而易见,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B的语言艺术比教师A高明许多。
  依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能否积极愉快地参与,与其积极性是否被激发,与教师是否自如运用儿童化的语言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设计一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习惯和接受水平的规范口语,才能像蜜一样牢牢粘住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洋中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苏教版二上《识字3》是一篇看图会意识字课。本课教材的安排颇具特色,一幅画一个字,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图画的功能,实现在情境中识字,了解造字的规律,习得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一、 图字对照,了解造字规律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看图,再看看汉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生:老师,我发现图上
期刊
这样才不外道!”  小语会历时一天半。24日上午,当地老师上了四节研讨课,24日下午和25日上午,安排我评课、讲座、与老师对话。因为老师们视我为老朋友,提问十分踊跃,限于篇幅,本文仅就老师们提出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以回放:  问: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很多难点问题始终解决得不好,例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读音相近的复韵母和音节拼读等,学生学起来还是有畏难情绪,请你谈谈怎么解决?  答:对于拼音教学中的知识
期刊
一、 从画面入手,丰富插图内容  绘本中的图画具有鲜明的视觉性,象征的、典型的形态,隐藏的“想象力”等特质,致使眼睛这一视觉成像器官发挥着重要作用。聚焦特定画面,引导学生在插图中进行艺术性的“补白”,丰富插图内外的无限空间。像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一方面用文字简单描述了萝丝散步经过的地方——萝丝穿过院子、绕过池塘……另一方面,又用图画描绘了狐狸追逐母鸡这一跌宕起伏的故事。虽然整个绘本的文字中,对
期刊
一、 读文扣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上课伊始,教者便提出问题:“《变色龙》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件事吗?说说理由。”一位学生说:“我认为《变色龙》这课是写一件事,因为这篇课文有故事。”另一位学生补充道:“我从这篇课文中找到了故事的开头和经过。”教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说:“是的,课文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通过叙事,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像这样通过生动的事例来介绍某一事物特点,让我们获得某些科学知识的文章
期刊
一、 激趣揭题  1.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儿歌吗?一起读一读。(映示配图儿歌:“中秋夜,月儿明。妈妈讲故事,孩儿静静听。”)  2. 中秋节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月亮是圆的,月饼是圆的,大家围坐在一起,这就是团圆。(板书:团圆)中秋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团”就是圆的意思,外面是个围字框,“圆”字外面也是围字框。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生读)  3. 这个词要变了——(教师在
期刊
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写写江水吗?(生写,师巡视)  生:江水沸腾了,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奔腾着,翻滚着。  生:滔滔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看似平常的一节随堂课,简约而不简单。不经意间,渗透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教材特点进行教学的理念。单调的“词语盘点”教学,在教师简要的点拨下,被盘活了。其中分类识字积累,
期刊
周四下午第二节作文课,我夹着教案直奔教室而去,远远听见五(13)班教室里传来一阵阵嘈杂声,一阵高过一阵。怎么啦?我快步走过去,出现在了教室门口,只见教室里乱作一团,原来,同学们正在驱赶一只黑蜂。怎么办?我的思维高速运转着。“啊呀,这不是天赐良机吗?”我一拍脑袋,有了,何不把今天的作文教学内容改动一下。我便火速向同学们下达指令:5分钟内,能不能把黑蜂赶走?听到我的一声令下,同学们可高兴坏了:有去拿拖
期刊
一、 认识小古文  师:同学们,还记得老师以前带着大家读的那篇《放风筝》吗?谁来读?(指名读)  生:“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  师:一出口就是不凡!你看他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还有谁愿意读?(生小手如林)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读。那这样,老师读上半句,你来接下半句。老师怎么读,你就怎么接,看谁的反应快。(师引读,生接读)  师:同学们,像《放风筝》这样短短的、小小的,读起来特别有意思的
期刊
日前,收到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张宏健老师的一封来信,谈了自己在对苏教版小语教材的两篇课文解读时产生的疑惑,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下面是他的来信: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这是一个不易发现,但是有问题的句子。我们知道,“蘸”是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这里白
期刊
清晨  遇见斑鸠先生  它在草地上散步  仿佛旁若无人  我看见它  昂着头  一声不吭  迈着方步  心闲气定  好像我们的校长  在巡视我们  我慢慢走近它  它立刻慌了神  连飞带奔  像是丢了魂  哈哈  要是校长也这样  那可真是  笑死人  笑死人  写《斑鸠先生》这首诗时,我正住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公租小区内。小区都是两层小楼,楼与楼之间距离很宽,长着绿色的草坪。几株高大的橡树像几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