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以考促改”实践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统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实施教考分离的措施,规范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以统一的标准来检验教学质量,有效地推动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以考促改”课程考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44-02
  广西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经过20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坚持以组织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的一级考试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的制度,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计算机设备的投入,不断完善和规范教学内容和要求,不断修订教材大纲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从带有普及性质的初级阶段,开始步入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大学教育特征和专业应用特征,更加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概述
  为了促进广西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1995年广西教育厅出台了广西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制度,即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制度,考试类型分别有一级考试、二级考试。广西大部分高校把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一级考试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课程考试包含笔试和机试,课程考试包括:A、B两份规范试卷;两份试卷的标准答案;考试结果与成绩分析(含成绩段总结、试题难易程度、知识点覆盖面、学生掌握情况等);对任课教师完全保密的统一命题;教师集中同时评阅试卷。考试的科学性、可靠性、公正性得到了各个高校和社会的普遍认同。
  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一级考试(以下统称课程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广西教育厅高教处通报每次考试的情况,课程考试的考试大纲、内容与时俱进,每两年修订一次。实施统一课程标准,统一课程考试,实施教考分离,对广西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以考促改”的实践
  (一)课程考试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条件建设
  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达标的指标中,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通过率是一个主要指标,这就说明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也使高校更加关注和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在课程考试的推动作用下,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在管理机制、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1.促进管理机制建设。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在课程考试的推动作用下,多数高校改变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各自为战、要求不一的局面,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管理机制,成立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由学校教务部门直管或计算机系(学院)统一负责。在制定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时,充分参考课程考试大纲,为让学生更好地参加并通过课程考试,学校结合本校学生情况,组织各相关教学单位和部门统一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改变了原来课程设置不同、教学质量评判标准不一、教学自由度大的模式,规范了计算机基础教学。
  2.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硬件环境建设。经费不足,设备有限,一直是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在考试的推动下,各高校不断增加对实验室硬件的投入,实验室硬件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教学条件得到了提高。如购置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等设备,建立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校园网等,使计算机教学、考试等都能在很好的环境下进行。这些措施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据2012年不完全统计,广西高校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计算机平均台数为770台,计算机与学生的比例为1:10.3,均有校园网。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应用的,而在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培养中,实践教学不可或缺,设备集中、资源共享、层次清晰的实验中心,为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可能。
  3.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庞大,人员组成复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是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课程考试的通过率可从一个侧面来检查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这无形中对学校产生压力,对教师也会产生压力。为此,多数高校成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部,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统一由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承担,并且承担计算机基础的主讲教师相对固定,改变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各自为战、要求不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同时,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引进、培训和进修,提高任课教师专业水平和授课水平,鼓励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或与专业教师共同开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构建一支专兼结合、多专业结合、相对稳定、业务素质好的教师队伍。以课程考试的通过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任课教师将压力化为动力,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到2012年,广西高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专职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和高级职称教师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0%和25%,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趋向合理,师资队伍素质大大提高。
  4.促进计算机基础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培养目标、指导思想、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教材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教材建设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建设。广西教育厅计算机基础考试指导委员会对课程考试每两年修订一次考试大纲,考试内容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新修订的大纲中,出台了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这必然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材修订提供指导依据,从而也促进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建设。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许多高校组织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团队,编写了适合学生使用的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相应的教案、习题和教材以电子版本形式在网站上公开发布,使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材形成了一种开放式、多层次并可动态更新的模式。广西构建了涵盖各个高等教育层次(本科、专科、高职、成人高等教育)、各个非计算机专业、各个知识模块、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教材。根据不同高等教育层次的实际情况,结合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先后编写出版了《计算机基础》(高职版)、《计算机应用基础》(成人高等教育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本科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高职版)、《计算机基础上机操作指导》(高职版)、《计算机基础学习指导与考试指南》(成人高等教育版)、《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操作指导》(本科版)等一系列教材。教材符合“理论知识必须够用,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目标。
  (二)课程考试及其质量分析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课程考试实施了教考分离,以统一的标准来检验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课程考试的通过率从侧面反映了学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的效果,促使学校和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统一课程考试的实施,建立了教考分离,以考促建、以考促改、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教与学的课程体系,规范了各个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以统一的标准来检验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以课程考试为标准,制定和完善适合于各个高校层次、各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来规范各个高校的教学,最后以统一的课程考试来衡量各个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此外,每次课程考试后,教育厅都组织相关专家和教师对试卷和试题进行质量分析,分析考试成绩及格率、平均分和标准差;分析试卷的难度、试题的区分度;分析每个知识点的得失分情况,并在每年的广西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年会上宣讲。通过课程考试试卷分析结果。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差距,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教学内容的差异,这有利于教师找出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结语
  通过实践可知,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课程考试,其内部是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课程考试是检测和推动学生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一个策略和手段,统一课程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快,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有效提升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更好地实现计算机技术与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使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
  [作者简介]朱海燕(1971-),女,广西贺州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与教学。
  (责编 吴筱)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维修电工”岗位知识结构需求,可将传统的电工工艺学、电工材料和安全用电三门课程进行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一门新的课程——电工工艺·电工材料·安全用电,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更强、学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维修电工 岗位 整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45-02  职业教育需要面向岗位需求。基于维修电工岗位
期刊
【摘要】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构建中应着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市场结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实行虚实交替的项目化教学形式,以适应行业发展新构建趋势。  【关键词】高职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65-03  2004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被列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
期刊
[摘要]把数学建模教学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有机结合,通过创新理念、建构体系、改革模式、建立机制等手段,促进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数学建模 高职院校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54-02  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和实际问题的桥梁,是高职数学教学加强理论与实际
期刊
[摘要]以梧州市职校布局及专业结构在调整中得到不断优化为例,探讨加强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有效对接的措施与成效,提出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有效对接亟待加强的工作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地方产业 有效对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10-02  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
期刊
[摘要]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变频器应用与维护课程为例,研究国家骨干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关键词]国家骨干专业 核心课程 变频器应用与维护 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62-03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骨干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该专业就业领域的调研、分析相关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重
期刊
[摘要]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广西师范学院万秀村,实践基地为例,提出建立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良性运行机制应从基地化、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制度化五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良性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17-03  所谓社会实践活动,是指高校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自身知识
期刊
[摘要]阐述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問题,并提出健全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意义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教学信息员 制度 健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36-02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是高校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
期刊
[摘要]引入行为导向法,改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整合成项目,在项目实践中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做中学,把目标学习贯彻始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行为导向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55-02  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机电类、近机
期刊
[摘要]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国家示范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对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有效运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项目管理模式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98-02  项目管理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将管理过程归纳为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与收尾5个环节,把管理内容划分为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
期刊
[摘要]根据“5S”管理内容,详细讨论了高职院校分析实验室管理的现状,通过“5S”管理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5S”管理,对提高教师实验教学管理水平和学生的现场工作能力、综合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5S”管理 仪器分析实验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