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常考考点] 1.自然区位因素: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考考点]
1.自然区位因素: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
其他文献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主要国家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自然资源及其分布 主要国家的主要城市和港口、重要的交通要道 主要国家的经济特征和突出的环境问题
范 例 简 析 例1 (2005高考全国卷Ⅲ)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强求/牵强 纤夫/纤尘不染 来日方长/拔苗助长 B.宿仇/宿将 落笔/失魂落魄 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C.解嘲/押解 蹊跷/另辟蹊径 一脉相传/名不虚传 D.卡片/关卡 度量/置之度外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解析】 答案B。B项两个“宿”字都读sù,两个“落”字都读luò,两个“差”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概念及作用。我国天然气的地区生产和消费。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常考考点]近年来,高考命题十分注重通过热点、焦点问题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即对地理信息的整理、归纳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地理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通过关注生活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地理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隐性和显性介入,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反映通过题目的内涵实现。因此捕捉热点的考查成为近年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范例简析 例1 (2006年全国题第一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未了,早稻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破土。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
低湿地和盐碱地的形成和治理 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区发展的条件,应解决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一讲 地理空间事物的定位 [常考考点]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涉及地理位置判定,并以此作为解题的基础和条件的题目越来越多,位置判断的难度越来越大,判断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能否对某地的地理位置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下面我们就对涉及地理位置判断的题目进行归类总结,从中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以提高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选择的分类和解题技巧 选择题可分为单选和多选题两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主要有: 技巧1.联想对比法:仔细审清第一小题题干的题意,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针对题干,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类、原理及规律,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得出结论。这是选择题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摘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新课改背景下,利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创新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12-0019-02 收稿日期:2009-11-10 作者简介:蒋慈,男,江苏南通人,中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