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的“公筷”与“公勺”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ppp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高宗每顿饭都要摆上两双筷子和两只勺子,其中一双筷子是公筷,一只勺子是公勺,凡是他认为自己爱吃而且吃得完的饭菜,都先用公筷和公勺分到一个大盘里去。
  提及“公筷”,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现代的观念,其实,“公筷”古已有之,最初提出這一倡议的是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宋朝第十位皇帝,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
  提及“公筷”,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的饮食历史渊源。南北朝以前,中国人还没有学会炒菜,加工菜肴只有这么几种方式:一是腌制;二是烧烤;三是切成丝或者切成片,蘸着调料生吃;四是放到滚水里面猛煮。加水煮熟曾经是我们最主要的做菜方式,无论是肉,还是鱼,还是蔬菜,都可以放到锅里煮。问题是过去的锅很原始,早先都带三条腿,叫作鼎或者鬲,用青铜铸成。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火不能太猛,烧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不然鼎或者鬲的那三条腿会软化,稀里哗啦翻倒在地,一锅肉就没法要了。所以在铁锅发明以前,中国人煮肉都不能煮到十分熟。
  肉不熟怎么吃?得跟欧洲人吃牛排一样,先用刀切成小块,然后再用叉子扎起来吃,如果直接用筷子扎,那是扎不动的。所以在战国以前,中国人吃饭离不开刀叉。战国以后,餐叉慢慢绝迹,被功能更加强大的筷子代替,餐刀也被改良成一种勺端带尖或带刃的长柄浅勺,古人称之为“匕”。从此以后,匕和筷子结成最佳拍档,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流行了将近两千年。敦煌莫高窟第473号窟的壁画上有唐朝人聚餐的场面,男女九人围坐在一张长长的餐桌旁边,每人面前都横放着一双筷子和一只匕,筷子用来夹菜,匕用来吃饭,同时还兼具切肉的功能。
  宋朝人吃饭,筷子为主,匕为辅,穷苦老百姓家里则只有筷子,而没有匕。但是上等人进餐,匕和筷子一个都不能少,而且它们分工明确:筷子只能用来夹菜,如果想要把米饭送到嘴里,则必须用匕,用筷子夹米饭是一种很没有教养的表现。
  欧洲人吃饭,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左右开弓,双管齐下。宋朝人吃饭却跟印度人相似,只能用右手(左撇子例外),用右手拿筷子,也用右手拿匕,也就是那种带刃儿的浅勺子。当然,右手不可能同时拿匕和筷子,得像道学家朱熹说的那样,“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拿筷子的时候就要放下勺子,拿勺子的时候就要放下筷子。
  在唐朝和北宋,人们不讲卫生,去拿勺子的时候,筷子直接就放在餐桌上,容易沾上不千不净的东西。到了南宋,有人发明出一种“止箸”,是用竹子刻的,一寸来高,一寸来长,上面刻着半月形的缺口,可以把筷子安放在上面。这种安放筷子的半月形小物件在今天酒店里的餐桌上仍然可以见到,只不过已经从竹木材质变成了玻璃器皿。
  其实南宋还涌现出为了卫生而使用公筷的“典型”。明朝人田汝成辑录的《西湖志余》记载了宋高宗的用膳习惯:宋高宗每顿饭都要摆上两双筷子和两只勺子,其中一双筷子是公筷,一只勺子是公勺,凡是他认为自己爱吃而且吃得完的饭菜,都先用公筷和公勺分到一个大盘里去,然后他再把大盘里的饭菜吃个干净,剩下的那些饭菜则分赏给宫女。皇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朕不想让别人吃我的剩饭嘛!”
  从个人的气质来讲,宋高宗赵构实际上是一位艺术家。他精通诗词与音乐,擅长书法、绘画,志趣一直在笔墨方面,是一位相当勤于学习书法的皇帝。同时,他还在身体力行的基础上,提倡大众研习书法,对南宋书坛的兴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邢大军据《杭州日报》整理
其他文献
崔庆涛,2000年12月出生,家住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她的父母都是农民,他还有一弟一妹。今年高考,他考了669分,结果被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了。  少年当家,为弟妹撑起一片天  崔庆涛的父亲崔茂荣是个连小学都没上过的农民,小涛出生时,他曾对妻子说:“这个孩子,以后说什么也要让他读书!”小涛1岁多时,又有了弟弟,家境更加艰难了。2003年3月,崔茂荣夫妇就将两个儿子交给老人照看,双双外出打工
期刊
有个梦,我反反复复做过很多年。我不喜欢那个梦的结局,后来有很多次,真的是在梦里,我就已经要去改变它的结局了。我是那样的努力,但努力的结果却是:立刻、马上,不是被闹钟吵醒了,就是被尿憋醒了。接下来,就算还能睡着,还能再做梦,也都不再是那个梦了。  而且,我可以以我的生命起誓:我的梦很多都是彩色的——如果不是有太多的梦,一觉醒来,就忘得一干二净了,那我甚至可以说,我的梦都是彩色的。那些色彩,绝对要比我
期刊
滑雪運动不是我国的强项,但自由式滑雪世锦赛的一项纪录却是由中国人保持的,且至今没有被打破。她从11岁起,就在室外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雪地上进行训练,一练就是10年。10年的辛苦训练使她收获到成功的硕果。她蝉联三届世锦赛冠军,是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锦赛空中技巧项目唯一三连冠。她参加了四届冬奥会,两次摘得银牌。她就是被誉为“雪上飞人”的李妮娜。近日,她做客北京电视台栏目,述说改革开放40年成就。她说,“
期刊
说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神,人们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林青霞、赵雅芝,抑或是张敏、李若彤……这些干娇百媚的形象让你将“美”解读到极致。可是你们知道吗,当年有一个美貌不逊于以上任何一位的美人,因为爱情有了与其他女神们截然不同的道路,也让她的名字与一个传奇人物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她就是李敖的前妻——胡因梦。胡因梦,本氏瓜尔佳,满族。1953年出生于台湾,著名电影明星、作家、翻译家。  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
期刊
不经意间打开尘封的记忆,整理记忆的历史碎片,有五个姐姐,五朵金花合影的照片赫然入目。那时候还没有数码相机,都是用胶卷拍下的,所以当时的照片依然很好保留着。青春似流水,光阴带走那段故事,却带不走美好的回忆,往事在脑海里渐渐地清晰起来。  时光应该穿越到1995年大年初二,出嫁的姐姐们都携夫带子回来给母亲拜年,其余时间大家都难得聚在一起,难得聚的那么齐,一时大人说孩子闹、鸡飞狗叫,热闹非凡,把我们家的
期刊
林纾(1852 -1924),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伶福州市)人。是清末民初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他是光绪举人,博学强记,诗、文、画俱佳,有“狂生”之名。  值得一提的是,林纾并不懂外语。他翻译的《茶花女遗事》和其他一些西洋小说,都是请懂外语的人把大概意思讲给他,然后,他再用一笔漂亮的桐城古文写出来。  1919年,这位老先生根据自己做的一个梦,写了篇名叫《妖梦》的小说,当然是用文言文
期刊
我从小喜欢音乐和电影,1972年和同学一起创办文工团演出样板戏,1982年开始自学摄影,1987年参加电影《黑楼孤魂》拍摄,开始多机位拍摄技术探索。1994年到英国伦敦访问电影《魂断蓝桥》,叉名《渭铁泸桥》故事发生地,感受电影的魅力。多年前,我还应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组邀请,参加了当年春节新春总决赛华侨专场节目录制活动。星光大道节目组还招待我们参观了故宫,还专程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此后還
期刊
人们熟悉“雪莱”的名字,通常是指珀西-比希-雪莱,因为他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他的夫人玛丽·雪莱,人们却不熟悉。事实上是她通过编纂《雪莱诗集》,成就了雪莱之名,而她自己则创作了世界文学史上第—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为《科学怪人》),从此科幻小说登上文学舞台,她也成为“世界科幻小说之母”。  童年的坎坷经历  1797年8月30日,玛丽·雪莱出生于伦敦的波勒根村。她的父亲是小有名气的政
期刊
章士钊二十出头就做了《苏报》的主编,后游学英伦,归来后又自创了《甲寅》杂志,这是一个反对白话文运动的舆论阵地。他还写过一篇《评新文化运动》发表在《新闻报》上,把批判的矛头直指胡适,并点名要胡适回应。胡适看后一笑说:“章公此文,不值一驳。”  数年后,在北京的一次宴会上,章士钊与胡适相遇。宴后二人合影,并各题诗一首。章詩如下:  你姓胡来我姓章,你讲什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你不攻来我不驳,双
期刊
20世纪初,费穆出生在上海的书香门第,祖籍苏州。虽然没有晋身过高等学府,却勤于自学,着迷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10岁时,随父母搬到北平,费穆被送到了天津法文高等学堂学习法语,并自学了英、德、意、俄等多种外国语,他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就始于那时。  “一个导演即是一部影片的作者”  费穆的头三部电影作品,女主角都是阮玲玉。1933年,27岁的费穆第一次执导电影《城市之夜》,那时的阮玲玉已颇有些名气。《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