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德明是我在苏州大学执教时的学生。印象中的他是个寡言语、勤思考、重实干的人,骨子里的他却是一个追梦者,很有一些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怀。在我看来,他行走于现实和梦想之间:现实中的王德明,脚踏实地,实干苦干;而在梦想中的王德明,他仰望天空,理想远大。
教学设计走“顶层”路线。
王德明重视教学设计,他认为固然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但成功的课堂教学源于成功的教学设计。他虽然也参加集体备课,也重视集体智慧产生的教案学案,但他仍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坚持“第二次备课”,在使用集体教案问题上,他坚持认为“大家好不一定是真的好”,他认为过分依赖集体备课可能导致课堂教学“水土不服”。因此,他坚信政治课教学的“顶层设计”就是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力求依据自身条件及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在能力、素质、情感、价值观角度打造出与众不同、简约高效的个性化教案。
课堂教学走“亲生”路线。
在教学中他坚持走“亲生”路线,尤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产生类似父子、父女的亲情确实令人称羡不已。记得有一次到他所在的中学听课,恰巧那一天是他的生日,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庆祝生日的简单而庄重的仪式。当王德明微笑着走进教室时,班长威严地发出命令:“起立!向王老师敬礼!献花!礼毕!坐下!”整个仪式中我们发现王德明很激动,眼角有些湿润了。下课后王德明介绍说,他的课堂上有几条比较“另类”的规定:学生上课困了,可以自己站起来清醒。如果实在太困了,可以趴在课桌上睡一觉,等睡醒了再认真听课。上课期间突然感觉内急不需要和教师打招呼,可以直接上厕所。学生迟到了,可以从后门悄悄走进教室,不用兴师动众地喊报告,但课后必须向教师说明原因。就是这些貌似“雷人”的规定却赢得了学生的欢迎,获得了师生之间的“亲情”,他的教学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作业布置走“节俭”路线。
上过王德明课的学生都知道他的课外作业很少,在他看来繁重的作业负担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时间,是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元凶”。因此,他强调教学任务应该压缩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完成,延伸在课堂之外的课业负担必须得到控制。为此,必须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中增加高效元素,只有向课堂要质量才能在课余让时间。即使需要布置作业,也是精选问题,严格限制书面作业,严格控制时间。在这里高效课堂与有效作业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王德明是可以被信任和委托的人,交给他的任务他都能一丝不苟地去做,超出想象地高效完成。外省曾经举办一个讲座,邀请他担任演讲嘉宾。因为另一位主讲嘉宾的身份和威望都高过他,主办方要求他一定要压缩讲座时间,暗示他应个景就可以了。王德明谦和地答应了。当他精心制作的PPT刚放了几张后,主持人悄悄走上讲台,告诉他与会者反应热烈,希望他不要考虑时间,可以将准备好的提纲充分展开。这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与会代表纷纷拷贝他的课件,并热情邀请他去访问讲学。正是他的严谨高效,让他从“助讲者”变成了“主讲者”,虽然有点“喧宾夺主”,但他的讲座无疑却成为了那次活动极大的亮点。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只要追梦者能努力生长成一棵大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尽情伸展所有的枝叶去拥抱自己的蓝天梦想。
据我所知,王德明还有好多梦想尚待实现,祝愿并期待他好梦成真。■
(作者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设计走“顶层”路线。
王德明重视教学设计,他认为固然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但成功的课堂教学源于成功的教学设计。他虽然也参加集体备课,也重视集体智慧产生的教案学案,但他仍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坚持“第二次备课”,在使用集体教案问题上,他坚持认为“大家好不一定是真的好”,他认为过分依赖集体备课可能导致课堂教学“水土不服”。因此,他坚信政治课教学的“顶层设计”就是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力求依据自身条件及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在能力、素质、情感、价值观角度打造出与众不同、简约高效的个性化教案。
课堂教学走“亲生”路线。
在教学中他坚持走“亲生”路线,尤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产生类似父子、父女的亲情确实令人称羡不已。记得有一次到他所在的中学听课,恰巧那一天是他的生日,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庆祝生日的简单而庄重的仪式。当王德明微笑着走进教室时,班长威严地发出命令:“起立!向王老师敬礼!献花!礼毕!坐下!”整个仪式中我们发现王德明很激动,眼角有些湿润了。下课后王德明介绍说,他的课堂上有几条比较“另类”的规定:学生上课困了,可以自己站起来清醒。如果实在太困了,可以趴在课桌上睡一觉,等睡醒了再认真听课。上课期间突然感觉内急不需要和教师打招呼,可以直接上厕所。学生迟到了,可以从后门悄悄走进教室,不用兴师动众地喊报告,但课后必须向教师说明原因。就是这些貌似“雷人”的规定却赢得了学生的欢迎,获得了师生之间的“亲情”,他的教学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作业布置走“节俭”路线。
上过王德明课的学生都知道他的课外作业很少,在他看来繁重的作业负担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时间,是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元凶”。因此,他强调教学任务应该压缩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完成,延伸在课堂之外的课业负担必须得到控制。为此,必须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中增加高效元素,只有向课堂要质量才能在课余让时间。即使需要布置作业,也是精选问题,严格限制书面作业,严格控制时间。在这里高效课堂与有效作业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王德明是可以被信任和委托的人,交给他的任务他都能一丝不苟地去做,超出想象地高效完成。外省曾经举办一个讲座,邀请他担任演讲嘉宾。因为另一位主讲嘉宾的身份和威望都高过他,主办方要求他一定要压缩讲座时间,暗示他应个景就可以了。王德明谦和地答应了。当他精心制作的PPT刚放了几张后,主持人悄悄走上讲台,告诉他与会者反应热烈,希望他不要考虑时间,可以将准备好的提纲充分展开。这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与会代表纷纷拷贝他的课件,并热情邀请他去访问讲学。正是他的严谨高效,让他从“助讲者”变成了“主讲者”,虽然有点“喧宾夺主”,但他的讲座无疑却成为了那次活动极大的亮点。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只要追梦者能努力生长成一棵大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尽情伸展所有的枝叶去拥抱自己的蓝天梦想。
据我所知,王德明还有好多梦想尚待实现,祝愿并期待他好梦成真。■
(作者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