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立足中学教学实际,中学教师应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1 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学生个性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和前提
科学技术上有非凡创造发明的人,都具有共同特征:强大的好奇心,坚定的创造动机和强烈的创造欲望,锲而不舍的求新精神,坚韧顽强的创造意识等。因此,教育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必须培养创造型的个性和素质。教师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坚定必胜的信念。鼓励学生怀疑权威,善于用独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高中数学课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重要作用是有助于学生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品质。
2 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和保障
知识是人们能力发展和精神成长所必不可少的,是从事创造绝不可少的坚实基础。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也就说明知识的广博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中学数学教育,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很重要的。当然,单纯的知识传授不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系统知识的传授。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不要学习知识,关键在于让学生获取何种知识及如何获取知识。教师在狠抓“双基”教学时,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系列的基本技能。否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 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乐学环境,活跃学生思维。在得到教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易于被激发出来,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最容易树立起来,学生的无限发展的潜力最容易被挖掘出来。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尊重、爱戴也容易加强教师的主动性、针对性、诱导性和实效性,容易唤起教师的激情,激发创新意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关怀、尊重、理解学生,多用鼓励和表扬方法,积极评价学生,营造乐学环境,活跃学生思维。
3.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是执着求索的强大动力,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显态表现。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运用多媒体演示太空星球的运动引入“圆锥曲线”);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增加趣味性(利用摸球实验引出“排列、组合”);运用与直觉相矛盾的现象,激发好奇心;利用讲授以科学家命名的定理、公式时,介绍科学家发现定理、公式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杨辉三角等定理)。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而一经形成,就会激励学生在更高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思维。
3.3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常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具体的学情,合理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广阔性、敏捷性和批判性。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打破教学框框,鼓励学生多发问:何事、何地、何人、何时、何如、何去乃至几何。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求异中变通,在变通中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4 重视课堂教学改革,营造学生主体参与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把握教与学之间的辨证关系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中常会遇到这些现象:学生常反映课上能听懂,但自己做不出;有的学生觉得课堂上一些完美的解答、绝妙的证明从天而降,自己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以上现象反映了当今数学教学的现状: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和思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教学环节,忽视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应注意课堂教学改革。如在一节课中,可将提出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去建立数学概念,去发现公式、定理,去完成定理、公式的证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要把发现的机会和乐趣留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发现”。这样,严肃、沉闷的课堂气氛就会被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所取代。
3.5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①敢疑。教育学生不要迷信课本、教师“权威”,而要用自己脑子去反思、内化成自己的真知。当然,“疑”绝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是从不同方位照射、透视问题的全部。②善猜。即对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和猜测。一方面要让学生受到各种具体猜想方法的熏陶、渗透和点化,另一方面要激励学生大胆猜测,养成对计算结果的估计、对各种结论的推想、对实际问题的常试等好习惯。③常比。比较是理解的起点、判断的精华、分析的前提、推理的基础。要让学生会“同中思异,异中寻同,同异分化”,尤其是在相似的问题中发现不同点或在不同的问题中指出共同点,是比的习惯的精髓。④深辨。即清晰地辨别各知识点,尤应从各变式背景中窥视知识的本质属性,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1 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学生个性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和前提
科学技术上有非凡创造发明的人,都具有共同特征:强大的好奇心,坚定的创造动机和强烈的创造欲望,锲而不舍的求新精神,坚韧顽强的创造意识等。因此,教育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必须培养创造型的个性和素质。教师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坚定必胜的信念。鼓励学生怀疑权威,善于用独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高中数学课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重要作用是有助于学生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品质。
2 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和保障
知识是人们能力发展和精神成长所必不可少的,是从事创造绝不可少的坚实基础。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也就说明知识的广博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中学数学教育,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很重要的。当然,单纯的知识传授不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系统知识的传授。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不要学习知识,关键在于让学生获取何种知识及如何获取知识。教师在狠抓“双基”教学时,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系列的基本技能。否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 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乐学环境,活跃学生思维。在得到教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易于被激发出来,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最容易树立起来,学生的无限发展的潜力最容易被挖掘出来。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尊重、爱戴也容易加强教师的主动性、针对性、诱导性和实效性,容易唤起教师的激情,激发创新意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关怀、尊重、理解学生,多用鼓励和表扬方法,积极评价学生,营造乐学环境,活跃学生思维。
3.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是执着求索的强大动力,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显态表现。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运用多媒体演示太空星球的运动引入“圆锥曲线”);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增加趣味性(利用摸球实验引出“排列、组合”);运用与直觉相矛盾的现象,激发好奇心;利用讲授以科学家命名的定理、公式时,介绍科学家发现定理、公式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杨辉三角等定理)。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而一经形成,就会激励学生在更高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思维。
3.3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常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具体的学情,合理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广阔性、敏捷性和批判性。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打破教学框框,鼓励学生多发问:何事、何地、何人、何时、何如、何去乃至几何。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求异中变通,在变通中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4 重视课堂教学改革,营造学生主体参与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把握教与学之间的辨证关系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中常会遇到这些现象:学生常反映课上能听懂,但自己做不出;有的学生觉得课堂上一些完美的解答、绝妙的证明从天而降,自己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以上现象反映了当今数学教学的现状: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和思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教学环节,忽视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应注意课堂教学改革。如在一节课中,可将提出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去建立数学概念,去发现公式、定理,去完成定理、公式的证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要把发现的机会和乐趣留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发现”。这样,严肃、沉闷的课堂气氛就会被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所取代。
3.5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①敢疑。教育学生不要迷信课本、教师“权威”,而要用自己脑子去反思、内化成自己的真知。当然,“疑”绝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是从不同方位照射、透视问题的全部。②善猜。即对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和猜测。一方面要让学生受到各种具体猜想方法的熏陶、渗透和点化,另一方面要激励学生大胆猜测,养成对计算结果的估计、对各种结论的推想、对实际问题的常试等好习惯。③常比。比较是理解的起点、判断的精华、分析的前提、推理的基础。要让学生会“同中思异,异中寻同,同异分化”,尤其是在相似的问题中发现不同点或在不同的问题中指出共同点,是比的习惯的精髓。④深辨。即清晰地辨别各知识点,尤应从各变式背景中窥视知识的本质属性,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