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知识面也相当广泛,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但是,如今令人担心的是,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在消减,学习的积极性在降低。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阅读的教学效率呢?这当然没有固定的模式,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积累,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创设阅读情境,激荡情感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换位(即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有利的心理准备。
如教学《土地的誓言》一课,和平年代的学生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就很难感受到当时情境下作者那种喷涌而出的情感。所以,我就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内心随着作者“泛滥”的情感激流而激荡着,引发心灵的共振。又如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播放陕北安塞腰鼓龙腾虎跃的画面,直观地再现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火热的激情和铿锵的节奏。然后让学生在心灵的振奋中朗读课文,就能走入作者所描述的宏大的场面中,感受到心灵的撞击。
除了借助媒体资料,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事例,相近的文字资料甚至自身的经历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心与课本贴得更近,沉浸在作者所创设的艺术空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2 巧妙突破文题,提挈全篇
正如行军打仗,如果谋划得当,巧妙突破,便势如破竹,轻松占据城池。在教学课文时,如果切入点设计得好,可以带动全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例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可以以文题入手切入。
师:(板书课题后,手指着“泊”字)同学们,我们注意这个“泊”字,偏旁是什么?生(齐):三点水。师:这说明“罗布泊”原来跟什么有关?生(齐):跟水有关。师:这个“泊”字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生(齐):湖泊的意思。师:我们再看一看文章题目,你能从这句话里读出些什么信息呢?生1:罗布泊已经消失了。生2:罗布泊是一个仙湖。师:“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齐):美丽。师:哪位同学把刚才两位同学的意思合起来说说?生1:罗布泊是一个仙湖,后来消失了。师:对了,罗布泊曾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你再读一读这个题目,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生1:惋惜的。生2:悲痛的。师:还有难过的、遗憾的。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看一看——罗布泊的过去,罗布泊的现在。
这样,从文题的“泊”、“仙”、“消逝”等字眼切入,就让学生迅速把握了全文的核心内容,并领会了作者传达出来的惋惜、悲痛、遗憾的感情。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从哪一点切入更易抓住课文的灵魂,这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以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提取主要信息,理清思路
这应该是学法指导。让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主旨句等),理出文脉,从而对课文的行文思路有明晰的认识,对全文结构有整体的把握,就能高屋建瓴,产生整体感知的意识。
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统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这样通过提取关键句、过渡句这一环节,学生对行文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深入探究奠定了基础。
4 设置核心问题,深入探究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听到老师接二连三地向学生发问,一问一答,步步紧逼,甚至于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给学生揣摩的时间,更不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课堂上气氛紧张,由此让不少的学生怕了语文课。问题太杂,必然导致分解过细,易于让学生产生思维疲劳,引发精神上的倦怠。那么,是否可以设置“大”问题,牵一发而全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交流中体会发现的喜悦感,在与同学思维的火花碰撞中,辨析理解的偏差狭窄与准确全面。
例如教学《伤仲永》这课时,可以从方仲永前后变化来设置问题: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有深度,有广度,极具挑战性。从探究课文主旨着手,引领学生去发现: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他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通过探究,学生悟出了深刻的道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就使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一个核心问题,牵动学生对课文全面深入的分析理解,一切水到渠成,岂不美哉!
设置能统筹全篇,内涵丰富的“大”问题,既可以整合全文的知识点,又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还有助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既可以改革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分析综合的能力,可谓一石多鸟。
5 组合相关内容,分类品析
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如小说类体裁的文章,就可以将课文相关内容优化组合,分类品析,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例如孙犁的《芦花荡》一课,可以勾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进行集中评析,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心境的烘托,对气氛的渲染。可以勾画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语句,分析人物性格。
6 精心设计教法,亲近文本
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教材特点、学生年龄征和个性一特点,我注重设计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这类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在班上招聘导演,再由导演招聘演员。招聘过程中,不少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能踊跃报名。排练时,他们自备制道具,经过精心排练,演出非常成功。演出后,我组织学生评出最佳导演、最佳演员,让他们谈体会。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很感兴趣。通过表演、观看,学生对课文中的情节、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我给学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参与机会。在教学新闻、通讯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也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人生,我布置学生搜集身边有价值的新闻,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学生们兴趣很高,有的把新闻打进了软盘,有的制成了手抄报……课堂上,我安排学生进行新闻发布,并谈出看法。这实际也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实践证明,优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造学生参与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极性,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心灵交流,使他们的思维在对文本的解读中驰骋,也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以上方式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尝试。但教无定法,因文而异,怎样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需要每一位语文老师有针对性地摸索。但愿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但愿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主编.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2 王尚文著.也谈语文教育大趋势.现代语文
3 群言.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语文学习
4 中华教师文存.当代中国出版社
5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创设阅读情境,激荡情感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换位(即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有利的心理准备。
如教学《土地的誓言》一课,和平年代的学生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就很难感受到当时情境下作者那种喷涌而出的情感。所以,我就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内心随着作者“泛滥”的情感激流而激荡着,引发心灵的共振。又如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播放陕北安塞腰鼓龙腾虎跃的画面,直观地再现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火热的激情和铿锵的节奏。然后让学生在心灵的振奋中朗读课文,就能走入作者所描述的宏大的场面中,感受到心灵的撞击。
除了借助媒体资料,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事例,相近的文字资料甚至自身的经历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心与课本贴得更近,沉浸在作者所创设的艺术空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2 巧妙突破文题,提挈全篇
正如行军打仗,如果谋划得当,巧妙突破,便势如破竹,轻松占据城池。在教学课文时,如果切入点设计得好,可以带动全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例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可以以文题入手切入。
师:(板书课题后,手指着“泊”字)同学们,我们注意这个“泊”字,偏旁是什么?生(齐):三点水。师:这说明“罗布泊”原来跟什么有关?生(齐):跟水有关。师:这个“泊”字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生(齐):湖泊的意思。师:我们再看一看文章题目,你能从这句话里读出些什么信息呢?生1:罗布泊已经消失了。生2:罗布泊是一个仙湖。师:“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齐):美丽。师:哪位同学把刚才两位同学的意思合起来说说?生1:罗布泊是一个仙湖,后来消失了。师:对了,罗布泊曾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你再读一读这个题目,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生1:惋惜的。生2:悲痛的。师:还有难过的、遗憾的。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看一看——罗布泊的过去,罗布泊的现在。
这样,从文题的“泊”、“仙”、“消逝”等字眼切入,就让学生迅速把握了全文的核心内容,并领会了作者传达出来的惋惜、悲痛、遗憾的感情。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从哪一点切入更易抓住课文的灵魂,这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以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提取主要信息,理清思路
这应该是学法指导。让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主旨句等),理出文脉,从而对课文的行文思路有明晰的认识,对全文结构有整体的把握,就能高屋建瓴,产生整体感知的意识。
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统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这样通过提取关键句、过渡句这一环节,学生对行文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深入探究奠定了基础。
4 设置核心问题,深入探究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听到老师接二连三地向学生发问,一问一答,步步紧逼,甚至于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给学生揣摩的时间,更不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课堂上气氛紧张,由此让不少的学生怕了语文课。问题太杂,必然导致分解过细,易于让学生产生思维疲劳,引发精神上的倦怠。那么,是否可以设置“大”问题,牵一发而全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交流中体会发现的喜悦感,在与同学思维的火花碰撞中,辨析理解的偏差狭窄与准确全面。
例如教学《伤仲永》这课时,可以从方仲永前后变化来设置问题: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有深度,有广度,极具挑战性。从探究课文主旨着手,引领学生去发现: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他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通过探究,学生悟出了深刻的道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就使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一个核心问题,牵动学生对课文全面深入的分析理解,一切水到渠成,岂不美哉!
设置能统筹全篇,内涵丰富的“大”问题,既可以整合全文的知识点,又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还有助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既可以改革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分析综合的能力,可谓一石多鸟。
5 组合相关内容,分类品析
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如小说类体裁的文章,就可以将课文相关内容优化组合,分类品析,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例如孙犁的《芦花荡》一课,可以勾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进行集中评析,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心境的烘托,对气氛的渲染。可以勾画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语句,分析人物性格。
6 精心设计教法,亲近文本
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教材特点、学生年龄征和个性一特点,我注重设计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这类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在班上招聘导演,再由导演招聘演员。招聘过程中,不少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能踊跃报名。排练时,他们自备制道具,经过精心排练,演出非常成功。演出后,我组织学生评出最佳导演、最佳演员,让他们谈体会。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很感兴趣。通过表演、观看,学生对课文中的情节、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我给学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参与机会。在教学新闻、通讯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也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人生,我布置学生搜集身边有价值的新闻,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学生们兴趣很高,有的把新闻打进了软盘,有的制成了手抄报……课堂上,我安排学生进行新闻发布,并谈出看法。这实际也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实践证明,优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造学生参与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极性,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心灵交流,使他们的思维在对文本的解读中驰骋,也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以上方式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尝试。但教无定法,因文而异,怎样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需要每一位语文老师有针对性地摸索。但愿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但愿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主编.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2 王尚文著.也谈语文教育大趋势.现代语文
3 群言.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语文学习
4 中华教师文存.当代中国出版社
5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