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位少年,凝聚起百户家庭;千封信件,传递着万家真情。2010年的夏天,自治区团委组织的“感恩、塑形、融情”活动将全疆各民族青少年民族团结的真情点燃,掀起了一个个融情活动热潮。
2010年7月21日,乌鲁木齐各大媒体上一则近百字的短消息吸引了众多孩子的家长,自治区团委、少工委开展新疆少年儿童“融情夏令营”,面向社会招募50个志愿接待家庭,
一时间,自治区团委的报名热线电话就被打爆了,汉族家庭、维吾尔族家庭、回族家庭……“我家孩子5岁”、“我女儿上高中了”……打进电话要求报名的人数远远超出需求,工作人员只好作进一步筛选,最终选定了17对志愿接待家庭。
这些志愿接待家庭的家长来自社会各个行业部门,虽然身份不同,但大家的心愿都是一样的——作为新疆人,维护民族团结,做一点对民族团结有益的事,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爱能将孩子的心捂热
毕登霞老师恐怕是所有接待家庭中最年长的家长,她的女儿早已工作,按照要求她不符合接待条件,但她的一片诚心让工作人员破例接纳了。
当记者采访毕登霞老师时,她一再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足挂齿。”对孩子,毕登霞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满满的爱,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孩子。
这种爱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毕登霞的心灵在少年时代就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毕老师从小生活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解放前就是军官,在军事训练途中她的父亲捡到了一个维吾尔族男孩——尼牙孜。她听母亲讲述说这个维吾尔族小男孩当时长满了头癣,周围人见到孩子都嫌弃他,父亲见此情形,二话没说就把男孩领进自己的家,母亲把孩子从头到脚洗漱干净,换上合适的服装,从此以后这个男孩就成了毕老师家的成员。母亲忙着给孩子治头癣、做衣服,孩子病愈后父亲将他领到部队当了一名勤务兵,后来调到南疆军区部队,从此便与毕登霞家失去了联系。
父亲的这一行动给幼时的毕登霞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父亲在她10岁时就去世了,但她无论是到哪里,就把民族团结的事做到哪里。
经常暂居在女儿冯爽处的毕登霞老师看到报纸上招募志愿家庭,她认为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得知自己终于批准过关,便早早筹备两名结对孩子的活动内容。冯爽住在自治区民宗委家属院,对母亲的这一行动全力支持,专门通知街坊邻居的孩子准备节目。临近八一,毕老师想请部队的战士到家里来共同参与活动,后来这一想法因为种种原因搁浅。7月31日下午6点左右,她和老伴接上两位结对孩子努热古丽·毛拉买提和卢欣雅到外面的清真餐厅用餐。回来后,女儿冯爽早已准备好瓜果美食,民宗委的孩子们准备了变魔术、摇呼啦圈、跳麦西来甫等节目,欢乐的演出让毕老师觉得孩子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南疆的弦子条件较艰苦,通过一对一融情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北疆汉族朋友对他的关爱。我相信再冷漠的孩子,他的心总有被捂热的那一天。”
今年56岁的毕老师曾经是米东区教育局的机关干部,了解青少年心理。她认为,民族团结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青少年心灵纯洁无瑕,应通过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的小事把民族团结这件大事做好,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牢牢根植于孩子心灵深处。
情能将孩子的行为转化
新疆师范大学对外交流学院副院长孔雪晴也是志愿接待家庭之一,当她从报纸上看到自治区团委招募志愿接待家庭时,以最快的时间报名参与。
在师范大学从事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工作的孔雪晴,说起自己与维吾尔族的感情渊源,似在讲述自己家的老一辈故事。
孔雪晴的父母十七八岁就来到新疆,文革时,她的父亲受到冲击被下放到拜城县亚吐尔公社。曾经在城市里饱受白眼歧视的孔雪晴,至今也无法忘记公社里维吾尔族乡亲那纯朴的眼神,他们用最真诚的方式接待了她们全家人。
“我7岁时就在维吾尔族的氛围中生活,全公社没有一家汉族人,虽然那时物质很匮乏,但我们家和维吾尔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在精神上觉得很快乐。”
由于她的父母当时承担着很重的农活,几乎没时间照管自己的孩子,“但我可以随时推开任何一家维吾尔族乡亲家的大门,可以像在自己家一样吃他们的馕。”孔雪晴说。
“邻居家的维吾尔族大妈为我梳小辫,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我头发上抹树胶。”这一幕幕场景,虽然过去已有近三十年的光阴,但孔雪晴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感觉很温暖。
正是由于青少年时代在南疆生活的经历,让孔雪晴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也正是这一语言优势让她留在师范大学,并且一干就是19年。
“作为一位乌鲁木齐市民,加之又是教育工作者,看到自治区团委开展这项活动,认为很有意义。我是发自内心愿意接待这些远方的孩子,如同接待远方兄弟姐妹的孩子。我也想通过参与这个活动给自己的孩子传输一种思想,父母亲是怎么对待少数民族的,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民族观念。”孔雪晴说。
当天她们全家接上两个孩子后,先在外面吃饭,家里早已准备好各种民族食品和瓜果,吃完后,孩子们一起在院子里踢足球,然后儿子把自己所有的电动玩具拿出来跟小伙伴一起分享。孔雪晴的房子很大,她原计划每个孩子各睡自己的房间,可孩子们玩熟了后非要睡在一起。
当晚那个南疆的小男孩不脱鞋子,他不好意思地对孔雪晴说自己的脚很臭。孔老师说没关系,随后立即到小区药店买了除臭药粉,给孩子泡上,还叮嘱他回家后坚持用。
“我与少数民族一见面就可以聊得很近,这就是我会说维吾尔语的优势。因此我很赞同现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倡导公务员必须会维吾尔语的上岗要求,学‘双语’应该是互相的。”谈到这里,孔雪晴露出一脸的自信。
和谐是各民族共同的心愿
玛尔哈巴·哈斯木是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的机关干部,她的女儿阿丽娅也与结对孩子住了一晚。
当记者采访玛尔哈巴·哈斯木时,她首先特别感谢自治区团委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这样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她的女儿度过了一个很开心的假期,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她的女儿阿丽娅是乌鲁木齐市59小挑出的唯一一位少数民族“融情夏令营”少年,阿丽娅被选出后非常兴奋。玛尔哈巴·哈斯木说,学校的激励和肯定让她们全家很感动。
作为家长,玛尔哈巴-哈斯木认为,这个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进步,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爱护,孩子们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热依汉古丽是新疆少年报社的工作人员,她希望这样的活动开展得越多越好。通过参加活动,自己的儿子结识了巴州一位很优秀蒙古族家庭的孩子,他们关系相处得特别好。孩子们通过参加活动一下子长大了,独立了。热依汉古丽说,让孩子明白团结的含义就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大家一起和谐相处,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家长们通过孩子们的行为,也有责任有义务共同维护好和谐社会的安定局面。
住在六道湾煤矿家属楼的阿依古丽是志愿接待家庭中最特殊的一位,她有两个孩子,大儿子12岁,小女儿7岁。阿依古丽从事清洁工公益岗位。儿子出生后没多久丈夫就去世了,阿依古丽独自带着儿子。7年前,她又捡到一个汉族女婴,她咬咬牙坚持抚养至今。阿依古丽说汉族和维吾尔族不分彼此,虽然她现在凭借自己力量养育两个孩子有一定困难,但政府提供了很多帮助,大儿子的学费一直由汉族班主任来承担。她参与这个活动就是想让更多的孩子感受自己家庭的团结氛围。
许许多多的志愿接待家庭,他们的身份职业不同,公务员、教师、工人……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群,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在新疆蕴含的深刻含义。
2010年的夏季,因为感恩,因为塑形,更因为融情,使乌鲁木齐的暑期变得更加炽热!不分语言,不分年龄,不分民族,大家的心连在一起!
2010年7月21日,乌鲁木齐各大媒体上一则近百字的短消息吸引了众多孩子的家长,自治区团委、少工委开展新疆少年儿童“融情夏令营”,面向社会招募50个志愿接待家庭,
一时间,自治区团委的报名热线电话就被打爆了,汉族家庭、维吾尔族家庭、回族家庭……“我家孩子5岁”、“我女儿上高中了”……打进电话要求报名的人数远远超出需求,工作人员只好作进一步筛选,最终选定了17对志愿接待家庭。
这些志愿接待家庭的家长来自社会各个行业部门,虽然身份不同,但大家的心愿都是一样的——作为新疆人,维护民族团结,做一点对民族团结有益的事,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爱能将孩子的心捂热
毕登霞老师恐怕是所有接待家庭中最年长的家长,她的女儿早已工作,按照要求她不符合接待条件,但她的一片诚心让工作人员破例接纳了。
当记者采访毕登霞老师时,她一再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足挂齿。”对孩子,毕登霞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满满的爱,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孩子。
这种爱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毕登霞的心灵在少年时代就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毕老师从小生活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解放前就是军官,在军事训练途中她的父亲捡到了一个维吾尔族男孩——尼牙孜。她听母亲讲述说这个维吾尔族小男孩当时长满了头癣,周围人见到孩子都嫌弃他,父亲见此情形,二话没说就把男孩领进自己的家,母亲把孩子从头到脚洗漱干净,换上合适的服装,从此以后这个男孩就成了毕老师家的成员。母亲忙着给孩子治头癣、做衣服,孩子病愈后父亲将他领到部队当了一名勤务兵,后来调到南疆军区部队,从此便与毕登霞家失去了联系。
父亲的这一行动给幼时的毕登霞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父亲在她10岁时就去世了,但她无论是到哪里,就把民族团结的事做到哪里。
经常暂居在女儿冯爽处的毕登霞老师看到报纸上招募志愿家庭,她认为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得知自己终于批准过关,便早早筹备两名结对孩子的活动内容。冯爽住在自治区民宗委家属院,对母亲的这一行动全力支持,专门通知街坊邻居的孩子准备节目。临近八一,毕老师想请部队的战士到家里来共同参与活动,后来这一想法因为种种原因搁浅。7月31日下午6点左右,她和老伴接上两位结对孩子努热古丽·毛拉买提和卢欣雅到外面的清真餐厅用餐。回来后,女儿冯爽早已准备好瓜果美食,民宗委的孩子们准备了变魔术、摇呼啦圈、跳麦西来甫等节目,欢乐的演出让毕老师觉得孩子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南疆的弦子条件较艰苦,通过一对一融情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北疆汉族朋友对他的关爱。我相信再冷漠的孩子,他的心总有被捂热的那一天。”
今年56岁的毕老师曾经是米东区教育局的机关干部,了解青少年心理。她认为,民族团结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青少年心灵纯洁无瑕,应通过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的小事把民族团结这件大事做好,让民族团结的种子牢牢根植于孩子心灵深处。
情能将孩子的行为转化
新疆师范大学对外交流学院副院长孔雪晴也是志愿接待家庭之一,当她从报纸上看到自治区团委招募志愿接待家庭时,以最快的时间报名参与。
在师范大学从事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工作的孔雪晴,说起自己与维吾尔族的感情渊源,似在讲述自己家的老一辈故事。
孔雪晴的父母十七八岁就来到新疆,文革时,她的父亲受到冲击被下放到拜城县亚吐尔公社。曾经在城市里饱受白眼歧视的孔雪晴,至今也无法忘记公社里维吾尔族乡亲那纯朴的眼神,他们用最真诚的方式接待了她们全家人。
“我7岁时就在维吾尔族的氛围中生活,全公社没有一家汉族人,虽然那时物质很匮乏,但我们家和维吾尔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在精神上觉得很快乐。”
由于她的父母当时承担着很重的农活,几乎没时间照管自己的孩子,“但我可以随时推开任何一家维吾尔族乡亲家的大门,可以像在自己家一样吃他们的馕。”孔雪晴说。
“邻居家的维吾尔族大妈为我梳小辫,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我头发上抹树胶。”这一幕幕场景,虽然过去已有近三十年的光阴,但孔雪晴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感觉很温暖。
正是由于青少年时代在南疆生活的经历,让孔雪晴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也正是这一语言优势让她留在师范大学,并且一干就是19年。
“作为一位乌鲁木齐市民,加之又是教育工作者,看到自治区团委开展这项活动,认为很有意义。我是发自内心愿意接待这些远方的孩子,如同接待远方兄弟姐妹的孩子。我也想通过参与这个活动给自己的孩子传输一种思想,父母亲是怎么对待少数民族的,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民族观念。”孔雪晴说。
当天她们全家接上两个孩子后,先在外面吃饭,家里早已准备好各种民族食品和瓜果,吃完后,孩子们一起在院子里踢足球,然后儿子把自己所有的电动玩具拿出来跟小伙伴一起分享。孔雪晴的房子很大,她原计划每个孩子各睡自己的房间,可孩子们玩熟了后非要睡在一起。
当晚那个南疆的小男孩不脱鞋子,他不好意思地对孔雪晴说自己的脚很臭。孔老师说没关系,随后立即到小区药店买了除臭药粉,给孩子泡上,还叮嘱他回家后坚持用。
“我与少数民族一见面就可以聊得很近,这就是我会说维吾尔语的优势。因此我很赞同现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倡导公务员必须会维吾尔语的上岗要求,学‘双语’应该是互相的。”谈到这里,孔雪晴露出一脸的自信。
和谐是各民族共同的心愿
玛尔哈巴·哈斯木是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的机关干部,她的女儿阿丽娅也与结对孩子住了一晚。
当记者采访玛尔哈巴·哈斯木时,她首先特别感谢自治区团委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这样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她的女儿度过了一个很开心的假期,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她的女儿阿丽娅是乌鲁木齐市59小挑出的唯一一位少数民族“融情夏令营”少年,阿丽娅被选出后非常兴奋。玛尔哈巴·哈斯木说,学校的激励和肯定让她们全家很感动。
作为家长,玛尔哈巴-哈斯木认为,这个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进步,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爱护,孩子们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热依汉古丽是新疆少年报社的工作人员,她希望这样的活动开展得越多越好。通过参加活动,自己的儿子结识了巴州一位很优秀蒙古族家庭的孩子,他们关系相处得特别好。孩子们通过参加活动一下子长大了,独立了。热依汉古丽说,让孩子明白团结的含义就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大家一起和谐相处,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家长们通过孩子们的行为,也有责任有义务共同维护好和谐社会的安定局面。
住在六道湾煤矿家属楼的阿依古丽是志愿接待家庭中最特殊的一位,她有两个孩子,大儿子12岁,小女儿7岁。阿依古丽从事清洁工公益岗位。儿子出生后没多久丈夫就去世了,阿依古丽独自带着儿子。7年前,她又捡到一个汉族女婴,她咬咬牙坚持抚养至今。阿依古丽说汉族和维吾尔族不分彼此,虽然她现在凭借自己力量养育两个孩子有一定困难,但政府提供了很多帮助,大儿子的学费一直由汉族班主任来承担。她参与这个活动就是想让更多的孩子感受自己家庭的团结氛围。
许许多多的志愿接待家庭,他们的身份职业不同,公务员、教师、工人……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群,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在新疆蕴含的深刻含义。
2010年的夏季,因为感恩,因为塑形,更因为融情,使乌鲁木齐的暑期变得更加炽热!不分语言,不分年龄,不分民族,大家的心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