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新形势、新教育背景下,新课标的改革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一片热议,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大保障,想要良好延续发展,就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与形式创新迫在眉睫,本文围绕数学创新进行简要解析。
【关键词】教育 教学质量 数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8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不管是在经济、文化、政治建设中还是其他宏观方面的建设,创新是永不磨灭的,它也是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和废弃的,相反,它的生命力将无限延续。在创新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教育界,也广泛推崇了教育创新。让千千万万个学生头疼的数学学科也在进行新课标的改革探索发展。然而,当下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之路该怎么走?这也是教育创新面临的一大难题,下面简要谈谈笔者对初中教学创新的看法。
一、初中数学之重要性
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数学技术将是一种应用最广泛、最实在、最及时、最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门学科。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它为其他应用科学提供理论和运算工具。
(一)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基础
初中是人生学习的重中之重阶段,初中的数学更是为以后的数理方面奠定重要的基础。高中的几何、代数、数据统计,大学的高等数学、概率论等完全是初中基础的深化和融合。相对而言,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乃至人生数学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考分比重大
学习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升级考试,尤其是处于人生过渡阶段的中考来说,中考结果的好坏决定了你能否去一个优秀的高中,继而上一个重点大学。在中考制度下,数学学科占了一个大块,甚至有人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数学“得数学者得天下”,可见,在应试教育下,数学在中学生中的影响其深作用其大。
二、初中数学教育之问题与弊端
随着新时期新课标的改革深化,教师教学的讲授方法和授课方针发生了显而易见的突变。初中数学教育整体上得到了巨大突破和质量的综合提升。但其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实践课堂上,很多步骤和细节上的事项需要引起强烈的重视。
(一)主体上,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欲望和动力不足
因为初中生思想还不成熟和完善。意识形态上,学生们没有真正意识到把数学学好这个概念,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表象上,不清楚数学在中考乃至未来人生的影响力和决定力。尚未综合认识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和人生价值。一切的未知导致了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激情没有欲望去主动学好数学,心里没有极大的求知欲。他们即使想好好学数学,也只是停留在考高分争尖子的表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对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的培养,即所谓的:应试学习。
(二)缺乏创造力
实践教学模式停留在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模式和方法,不能更好地把学生带动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由此长期下去,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大打折扣。在实际教学课堂中,老师按照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照搬教材上的例子,讲授方法,老师缺乏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创意,一般情况下,就是课本上说的是什么,老师就讲什么。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科都要按照这种过时老套的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方式与理念,很多具有开放性的题都是可以用很多种方法解答的。但是老师为了省时间赶进度,经常用一种课本上的简单直接方法跟学生说一遍就过了,就在这匆匆一过间,不知学生们有多少跳跃的思维和聪明极欲发挥的脑细胞被扼杀了。
(三)“填鸭式”教育表现明显
哪里不会补哪里,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碎片化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了这节忘了那节。缺乏系列总结和整体划一的复习计划。教学流于形式和表面,重量不重质。也不注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思路步骤方法,急于求成,想要马上就能在考卷上答出满意的答卷。教育心理学上说,老师应该积极与学生互动配合,用心沟通交流,让学生愿意主动吸收老师所讲所教,这样更容易达到师生学习的深化和巩固。进而进入到“因材施教”的環节。
三、初中数学教育的创新途径
新形势下,教育部新课标的改革方针是摈弃过时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主体,从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数学学科实际能力水平创新教学途径与方案,努力寻求不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全方位把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激情动员起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为真正提升数学学科教育打好第一战。
(一)突破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调整单一传统的教育方式。增加课堂氛围的活力,注入更多学生思想成果的力量,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培养他们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勇气,敢于和老师进行学术上和思维方法上的较量。例如:在实际教学课堂上,老师学生可以适当地进行角色互换,制造更对的机会鼓励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思维逻辑与解题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探寻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综合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
(二)与学生成为朋友,和谐融洽关系,同时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课下互动与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课下交流反而更平易近人。老师要注重捕捉每个学生的学习性格特点和方法,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思路,协调多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衡量制定出具有数学特色的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三)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课后的有效复习
具体到单元、章节上,一个知识点一个模块的复习,做到复习一题就会一类题的程度,举一反三。复习时还要注意思维逻辑的理清与思考能力和深度的提升,转变多种方法,切换不同思考模式,做到同一题运用很多种方法解答的效果。但是,不能因为复习而复习,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应该及时巩固之前学过的内容,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前一节知识的复习,训练学生记忆能力和上课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练习册的训练和试卷章节考试也是检验复习好坏与否的标准之一,通过每一个阶段的考试与练习,老师能及时发现哪些学生在哪个知识块上还欠缺,哪些知识已经掌握熟透,整体上把握好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利于老师发现问题,从而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进度和策略。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育方式的创新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初衷,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广大中学生走向高中、走向大学奠定稳固而坚定的数学基础,为他们自身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提供好的大环境。
【关键词】教育 教学质量 数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8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不管是在经济、文化、政治建设中还是其他宏观方面的建设,创新是永不磨灭的,它也是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和废弃的,相反,它的生命力将无限延续。在创新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教育界,也广泛推崇了教育创新。让千千万万个学生头疼的数学学科也在进行新课标的改革探索发展。然而,当下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之路该怎么走?这也是教育创新面临的一大难题,下面简要谈谈笔者对初中教学创新的看法。
一、初中数学之重要性
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数学技术将是一种应用最广泛、最实在、最及时、最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门学科。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它为其他应用科学提供理论和运算工具。
(一)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基础
初中是人生学习的重中之重阶段,初中的数学更是为以后的数理方面奠定重要的基础。高中的几何、代数、数据统计,大学的高等数学、概率论等完全是初中基础的深化和融合。相对而言,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乃至人生数学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考分比重大
学习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升级考试,尤其是处于人生过渡阶段的中考来说,中考结果的好坏决定了你能否去一个优秀的高中,继而上一个重点大学。在中考制度下,数学学科占了一个大块,甚至有人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数学“得数学者得天下”,可见,在应试教育下,数学在中学生中的影响其深作用其大。
二、初中数学教育之问题与弊端
随着新时期新课标的改革深化,教师教学的讲授方法和授课方针发生了显而易见的突变。初中数学教育整体上得到了巨大突破和质量的综合提升。但其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实践课堂上,很多步骤和细节上的事项需要引起强烈的重视。
(一)主体上,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欲望和动力不足
因为初中生思想还不成熟和完善。意识形态上,学生们没有真正意识到把数学学好这个概念,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表象上,不清楚数学在中考乃至未来人生的影响力和决定力。尚未综合认识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和人生价值。一切的未知导致了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激情没有欲望去主动学好数学,心里没有极大的求知欲。他们即使想好好学数学,也只是停留在考高分争尖子的表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对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的培养,即所谓的:应试学习。
(二)缺乏创造力
实践教学模式停留在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模式和方法,不能更好地把学生带动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由此长期下去,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大打折扣。在实际教学课堂中,老师按照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照搬教材上的例子,讲授方法,老师缺乏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创意,一般情况下,就是课本上说的是什么,老师就讲什么。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科都要按照这种过时老套的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方式与理念,很多具有开放性的题都是可以用很多种方法解答的。但是老师为了省时间赶进度,经常用一种课本上的简单直接方法跟学生说一遍就过了,就在这匆匆一过间,不知学生们有多少跳跃的思维和聪明极欲发挥的脑细胞被扼杀了。
(三)“填鸭式”教育表现明显
哪里不会补哪里,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碎片化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了这节忘了那节。缺乏系列总结和整体划一的复习计划。教学流于形式和表面,重量不重质。也不注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思路步骤方法,急于求成,想要马上就能在考卷上答出满意的答卷。教育心理学上说,老师应该积极与学生互动配合,用心沟通交流,让学生愿意主动吸收老师所讲所教,这样更容易达到师生学习的深化和巩固。进而进入到“因材施教”的環节。
三、初中数学教育的创新途径
新形势下,教育部新课标的改革方针是摈弃过时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主体,从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数学学科实际能力水平创新教学途径与方案,努力寻求不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全方位把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激情动员起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为真正提升数学学科教育打好第一战。
(一)突破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调整单一传统的教育方式。增加课堂氛围的活力,注入更多学生思想成果的力量,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培养他们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勇气,敢于和老师进行学术上和思维方法上的较量。例如:在实际教学课堂上,老师学生可以适当地进行角色互换,制造更对的机会鼓励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思维逻辑与解题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探寻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综合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
(二)与学生成为朋友,和谐融洽关系,同时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课下互动与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课下交流反而更平易近人。老师要注重捕捉每个学生的学习性格特点和方法,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思路,协调多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衡量制定出具有数学特色的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三)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课后的有效复习
具体到单元、章节上,一个知识点一个模块的复习,做到复习一题就会一类题的程度,举一反三。复习时还要注意思维逻辑的理清与思考能力和深度的提升,转变多种方法,切换不同思考模式,做到同一题运用很多种方法解答的效果。但是,不能因为复习而复习,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应该及时巩固之前学过的内容,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前一节知识的复习,训练学生记忆能力和上课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练习册的训练和试卷章节考试也是检验复习好坏与否的标准之一,通过每一个阶段的考试与练习,老师能及时发现哪些学生在哪个知识块上还欠缺,哪些知识已经掌握熟透,整体上把握好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利于老师发现问题,从而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进度和策略。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育方式的创新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初衷,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广大中学生走向高中、走向大学奠定稳固而坚定的数学基础,为他们自身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提供好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