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19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德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的今天,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德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的目的和任务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所以,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与祖国的建设远大目标统一起来,启发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对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长远的、持久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在不同的时间及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加以克服。从这点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德育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利用体育的窗口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
  
  一个运动员的行为,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一个学生运动员的表现,能展示出学校的魅力和特色及办学目标;一个体育较好的学校。可以反映出学校的治学是否严谨,贯彻教育方针是否全面。因此,不少学校把体育作为突破口,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学校声誉,增强师生凝聚力,提高师生的爱校热情。那么,怎样才能通过体育获得学校德育效果呢?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德育大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运动员在校内外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其次,发挥运动员的特长,在运动训练中强调思想教育,引导运动员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逐渐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道德行为习惯,以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飞跃。学生运动员有了良好的思想品质做后盾,加上过硬的技术水平,那么。给学校带来的就是良好的社会正效益。正如马家军教头马俊仁说过:“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靠训练,更重要的是品德,作风过得硬。”而品德和作风正是通过体育进行德育的结果。同样,对外交流也是对运动员行为的检验和评价,同样会促使师生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检和反省,这对师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德育是体育竞赛的保证
  
  体育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顺应这些规律特点,做好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促进学校体育的迅猛发展。而体育竞赛是体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思想行为的流露,教师应充分利用时机,进行针对性教育。在充分发挥个人运动才能的同时,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优胜劣败、决出名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鼓舞上进心。同时还能吸引、动员大量学生参加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促进精神文明,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运动员应以友谊为重,以体育道德为重,在竞赛中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力争做到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然而。有些老师和学生认为:体育成绩好不好,体育竞赛参不参加,无所谓。这种思想可能会促使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更不愿意为了班级荣誉去拼搏,这样的话,体育竞赛就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当然,要组织好体育竞赛,离不开德育工作。运动员有好的思想品德是顺利进行竞赛的保证,要不就无法顺利地进行竞赛,或在比赛中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体育竞赛只有赛出风格,才能赛出水平和实力。
  
  四、体育教学是德育的工作阵地
  
  学校体育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进行学生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机会可以用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及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等,这与德育工作有着相同的目的。体育教学是一个实践过程,而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有它的实践性。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健康的心理,培养群体意识、勇敢、顽强和进取精神。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充分地发展学生的才能和个性,这正是体育的德育工作的特点,在活动中体验着德育的概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比较容易被学生接纳。例如:长跑锻炼人的意志和顽强的品质;足球、篮球等是集体项目,除学生的个人技术外,还需要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的精神;体操是个危险性项目。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他人完成保护帮助动作。这样,学生就能树立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思想。体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美学特点。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示范、体育欣赏、学生自身的活动,教育学生注重端正的身体姿态,优美的体育动作,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体育活动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形式多样活泼、内容丰富,使校园文化生活充满了诱人的魅力。校园成为学生乐而忘返的教育園地,学生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放到学习上。总而言之,体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还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运用这一德育手段、途径,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服务,使学校体育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美育”特别是音乐教育,对智育乃至整个素质教育起着平衡和促进作用。音乐能有效地减轻智育本身对学生身心所施加的压力,从而使智育获得更好的效果。美好的音乐还可以调节人的循环、呼吸、神经等生理系统的功能,可以丰富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性情,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此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这种审美情感能够直接牵动学生的理智感,激起他们对科学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关键词:素
目的回顾性研究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和原发性视网膜裂孔的关系,以及随病程时间的变化而可能出现的病理变化。方法在对578例(590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无差别统计的基础上,对视网膜脱离
当今大学生,似乎一进入大学生活就形成了几条模糊的道路与派系。一为专心学习学校规定课程的老实派,二为努力争做学生工作的社会活动派,三为学习工作都不突出的娱乐休闲派,四为喜欢思考、行为孤僻的自由派。当然,这样分类还比较粗糙,但是也初步為当今大学生提供一种分类方式。综合所有的派系,笔者认为,当今大学生最基本的天职应该是先具备“四做”的能力。    一、做高级知识的制造者    人是一个系统,需要与外界交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和高职教学的改革,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关于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思考和体会。    一、目前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较弱,词汇量严重不足,在听英语时会遇到大量生词,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很少重视语音知识,由于缺乏氛围,普遍存在语音问题,从而形成错误的英语听觉感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方法,对新疆1985年至2009年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耗、经济增长都对环境污染
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学习、实践、内化的过程,需要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高职生的专业课程教学时数较多,如果能很好地将职业素质教育融于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大阅读量,并且使阅读的过程成为一种丰富自我与自我发展的过程。因为阅读是学生最普通
为配合中国旅游业“质”发展的需要,未来旅游高职院校担当的培养旅游生力军责任更加重大,根据教育现状,旅游高职教育期待着一场高度重视实践的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及本质特征的GPA,正在促使我国次级中央政府加快加入、纳入、融合到GPA范围的步伐。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