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时代呼唤造就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创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师将创新理念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以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育,科学的新课程理念引领着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构建多维互动、实践探究的课堂模式,努力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一、教学设计创新
新课程教学价值取向的转换,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乃至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理论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的中介,是对教学过程及其要素进行系统设想的过程。因而,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要培养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
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操作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自学
用尝试问题引路,让学生自学课本,激发学生的主动要求,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当然自学后还应及时检查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习兴趣
要善于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表扬。教师要注意肯定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让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不给与强迫和负担,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思考,独立想象。
(3)激励主动参与
只提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不够的,还必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问题,主动上黑板板演,可以走出座位对同学们进行讲解和帮助。在课堂上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4)收集学生提问
能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是掌握反馈信息的途径。首先要给他们提问的机会,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勇气和习惯。自学课本后,教师应让学生提问;教师讲解后和全课结束前也应让学生提问。教师要耐心听取和解答,千万不能讽刺嘲笑。
(5)组织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是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和对智力的激发。这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取长补短,增强合作意识。可采用同桌议论,可采用全班讨论,也可听取别人发表意见。要鼓励学生积极争论,说错了也要设法让学生体面坐下,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6)加强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学具、电教手段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等,应充分调动这些积极的因素,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操作,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以达到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目的,这既不枯燥又让思维和自学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7)鼓励尝试创造
传统教学模式大都是教师先讲解,都讲清楚后,学生才照着教师讲的去练,这就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主动参与尝试,不受教师讲解的束缚,尝试出各种结果,教师再给以讲解和关键点拨,让学生得到比较和醒悟。这就为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和热情,有利促进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作业设计创新
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操作方法进行作业设计:
(1)巧设问题型作业
根据对新课重、难点的分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积极进行探究。如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我利用已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子,设计了思考作业:不变题意,而把问题中的“多”改为“少”,问题该怎么说?它们的算式一样吗?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推理,从而发现相同的解题思路。
(2)巧设操作型作业
因材而异,对于那些抽象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可布置学生结合教材提前操作,让他们为抽象的教学知识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能够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如学习“时、分的认识”,我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然后指导制作钟面。上课时再展示他们的作品,让人感到吃惊的是钟面的制作逼真、精致、形状不一,这时教师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创新的可能,从而燃起求知和创造的烈焰。学生有了制作的经历与感知,对学习新知也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3)巧设开放型作业
让学生在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给学生留下创新发现的余地,同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在一次教学活动课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一条绳子要剪成4段,要剪几次?话音刚落,有的说3次,有的说4次。我不做任何评判,只说:“请回去亲自动手剪剪看,再来告诉大家。”第二天统计结果,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剪3次;其中一部分剪2次,他们先把绳子剪成2段,再把2段绳子叠在一起剪成4段。这种“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想让优生感到乐趣,满足了他们好胜心强的心理。
(4)巧设实践型作业
抓住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迎合他们的“口味”,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他们亲自去量一量,比一比,算一算,自己得出结论,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布置学生回家自己找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拆开亲自量量算算,再将此物体和计算结果向同学们进行演示汇报,结果会出现按公式计算与实际生活不相吻合的地方。有的学生计算的长方体只有五个面;有的学生把纸盒展开后多余了粘合重复部分;有的表面上有孔。老师在这时对其一一分析,很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的作业既给了学生一个很大的练习空间,又有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还有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社会要发展进步,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育创新成了时代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地运用先进理念,创新教学,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一、教学设计创新
新课程教学价值取向的转换,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乃至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理论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的中介,是对教学过程及其要素进行系统设想的过程。因而,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要培养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
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操作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自学
用尝试问题引路,让学生自学课本,激发学生的主动要求,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当然自学后还应及时检查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习兴趣
要善于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表扬。教师要注意肯定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让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不给与强迫和负担,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思考,独立想象。
(3)激励主动参与
只提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不够的,还必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问题,主动上黑板板演,可以走出座位对同学们进行讲解和帮助。在课堂上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4)收集学生提问
能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是掌握反馈信息的途径。首先要给他们提问的机会,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勇气和习惯。自学课本后,教师应让学生提问;教师讲解后和全课结束前也应让学生提问。教师要耐心听取和解答,千万不能讽刺嘲笑。
(5)组织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是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和对智力的激发。这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取长补短,增强合作意识。可采用同桌议论,可采用全班讨论,也可听取别人发表意见。要鼓励学生积极争论,说错了也要设法让学生体面坐下,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6)加强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学具、电教手段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等,应充分调动这些积极的因素,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操作,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以达到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目的,这既不枯燥又让思维和自学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7)鼓励尝试创造
传统教学模式大都是教师先讲解,都讲清楚后,学生才照着教师讲的去练,这就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主动参与尝试,不受教师讲解的束缚,尝试出各种结果,教师再给以讲解和关键点拨,让学生得到比较和醒悟。这就为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和热情,有利促进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作业设计创新
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操作方法进行作业设计:
(1)巧设问题型作业
根据对新课重、难点的分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积极进行探究。如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我利用已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子,设计了思考作业:不变题意,而把问题中的“多”改为“少”,问题该怎么说?它们的算式一样吗?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推理,从而发现相同的解题思路。
(2)巧设操作型作业
因材而异,对于那些抽象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可布置学生结合教材提前操作,让他们为抽象的教学知识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能够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如学习“时、分的认识”,我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然后指导制作钟面。上课时再展示他们的作品,让人感到吃惊的是钟面的制作逼真、精致、形状不一,这时教师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创新的可能,从而燃起求知和创造的烈焰。学生有了制作的经历与感知,对学习新知也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3)巧设开放型作业
让学生在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给学生留下创新发现的余地,同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在一次教学活动课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一条绳子要剪成4段,要剪几次?话音刚落,有的说3次,有的说4次。我不做任何评判,只说:“请回去亲自动手剪剪看,再来告诉大家。”第二天统计结果,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剪3次;其中一部分剪2次,他们先把绳子剪成2段,再把2段绳子叠在一起剪成4段。这种“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想让优生感到乐趣,满足了他们好胜心强的心理。
(4)巧设实践型作业
抓住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迎合他们的“口味”,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他们亲自去量一量,比一比,算一算,自己得出结论,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布置学生回家自己找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拆开亲自量量算算,再将此物体和计算结果向同学们进行演示汇报,结果会出现按公式计算与实际生活不相吻合的地方。有的学生计算的长方体只有五个面;有的学生把纸盒展开后多余了粘合重复部分;有的表面上有孔。老师在这时对其一一分析,很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的作业既给了学生一个很大的练习空间,又有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还有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社会要发展进步,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育创新成了时代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地运用先进理念,创新教学,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