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转专业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但部分高校的学籍管理规定中关于转专业的实施细则差异较大,缺乏正确引导。本文对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学生转专业的应对办法,并对有转专业倾向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干预。
关键词: 高校学生 转专业 动因 对策 心理干预
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提到高等学校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从全国高校的总体情况看,每年秋季开学后,新生要求转专业已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也因政策的放宽等原因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便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学生转专业动因
1.校园信息链的错层影响
新生进校后,大多通过上一年级学生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就业情况等。而上一级的老生对专业的认识也只是一知半解,对新生的咨询往往倾向于个人喜好的表达。这样的信息传递是不客观,也不符合专业的认知规律。所以这样的信息链会产生错层的影响,让新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怀疑和否认的心理,从而产生转专业的想法。
2.新生对专业的期望
高中时代埋头苦读,克服一切困难的心理驱动力往往来自高中老师对未来大学生活的精彩描述,学生对大学校园、对专业的期望较高。可到了现实的大学校园后发现并非如此,或有更好的专业,这使大部分学生有了想转专业的最初动机。[1]
3.选择专业时“误入歧途”
在被问到“高考选择专业时主要听取谁的意见”时,57%的学生选择本人,32.4%学生选择家长,8.8%的学生选择中学老师,另有1.8%的学生选择其他。以上数据表明,有超过40%的学生所填报的专业并非自己的主观意愿。这样的选择更多地融入了功利色彩或短期效益,学生自身的特长与兴趣则体现较少,而一旦进入高校,往往会有部分学生在所选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种种的不适应。长此以往,提出转专业的申请也就在所难免。可以说,外界因素对学生选择专业时的影响甚至是干扰,是大学生转专业的潜在原因。[2]
4.兴趣爱好
当代大学生个性十足,他们兴趣广泛而又不易盲从他人,有理想和追求,有独特的价值观,有人生和生活规划。入学前填报志愿时因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家长包办、非第一志愿录取等原因,使得这一部分学生极有可能对调剂后的专业不感兴趣,学习能力不强,从而更容易对所学专业产生不满。同时,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的兴趣、偏好、能力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表现出与就读专业的不匹配性,使其特长与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消极应付,产生转专业倾向。也有很多学生入学以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其他专业上,这使他们对新学专业的否定心理更加强烈。
5.就业前景的影响
在当前,很多学生、家长存在“专业就等于未来职业”的基本观点。大学生在选择转专业时一个主要考虑因素就是未来就业。从高校扩招开始,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社会对大学生的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因此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成为学生竞相追逐的“热门”专业,而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专业则成为学生敬而远之的“冷门”专业。
6.家庭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会以自己的理想模式和人生目标来规划孩子的未来。很多父母为了让子女在就业形势更好的专业中学习,或出于工作压力、安全性考虑,无视子女的爱好与特长,自做主张为子女填报志愿。而这些听从父母的学生大都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因此,转专业就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父母的职业是子女的一项重要社会资本。父母多年的经验、人脉是子女未来就业很重要的社会资源。一些家长已经为子女未来的就业岗位进行了安排,而转入其他专业更有利于进入安排好的岗位,这也是学生转专业的一个原因。
7.从众心理
一方面,大学生受高年级学生或周围朋友的影响,看到高年级学生或自己周围的同学转专业,心理不平衡,违背自己的本真意愿,产生一定的“类比效应”,即认为自己的专业不是好专业,随大流提出转专业的要求。甚至有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转专业,希望以后还能够和他们在一起,就跟着一起申请转专业。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忽视自己的学习兴趣与特点,受到媒体舆论及一些夸大甚至虚假宣传的影响,片面地认为“热门”专业、“品牌”专业就是好专业,适合自己,并且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一哄而上,追逐这些好专业。
二、学生转专业的对策
1.加强招生宣传,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供完备专业咨询。
由于不了解专业特点是很多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可以有多种形式,首先是招生时期的宣传。在学生报名时,就需要对高校中各个专业的设置、大体职业走向、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等进行详尽解释,这样才能减少学生报考的盲目性;其次是在转专业前一段时间,学校、各院系都可以组织专门的咨询会和报告会,散发专业介绍材料等进行宣传。宣传使他们认清自己的真正专业兴趣所在以及是否具备就读于某门专业所需要的能力和基础。[3]
2.加强入学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早期规划。
从学生转专业的情况分析来看,许多学生对自己目前所学专业及其发展前景缺乏充分的了解,在认识上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专业目标不明确,专业兴趣较易波动。因此,首先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组织该专业的知名教授、优秀教师及企业界成功人士开展一些精彩动人、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该专业魅力的讲座与课堂教学,以增强该专业的吸引力,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与价值、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学习热情。同时,还要通过详细介绍、分析专业前景、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给学生说明转专业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让转专业成为学生的理性选择。这样就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稳定专业情绪,帮助他们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2]。其次,还应不失时机地开展早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他们更快地进入到学习专业知识的角色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及职业目标,以进一步坚定自己的专业理想,明确自身的职业规划。 3.健全高校学生转专业管理制度,规范转专业行为。
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制定合理的转专业的规章制度。如加强院(系)的审批管理:随着转专业人数的增加,各院(系)也不能盲目地接收学生,要充分考虑本院(系)各专业的实验室容量、师资情况、就业情况等。
4.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为了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对专业的选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学科和人才的需求,高校需对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进行调整,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重组和优化设置不合理的专业,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资源,开设社会急需的新型和前沿的专业,满足学生对各专业的需求,满足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要求。
三、进行心理干预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学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过度自卑、焦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评价过低,等等。新生刚入学时,由于远离父母和原来熟悉的老师、同学,对高校的学习氛围及集体生活方式暂时无法适应,需要一定的适应、调整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定的失落感,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周围同学的做法、想法此时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思维走向,使他们产生转专业的想法。高校应予以积极地心理引导,使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学习与生活压力,从容乐观地面对新环境,正确地面对学习生活,避免因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与不适而造成的转专业[2]。同时,学校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当代高校学生特征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充实的大学校园生活来缓解部分学生对环境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或压力。
2.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了解专业,激发专业兴趣。
专业选择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心理过程息息相关。不同类型的专业对心理素质和个性能力特征都有不同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未来职业的要求,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个性的长处与短处。具体来讲,可以借用科学的个性测试、心理辅导和职业咨询等手段来了解学生并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及如何在本专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或者帮助学生培养本专业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开展这些工作,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所选专业的兴趣。
3.正确评价不同的转专业倾向学生,然后进行合理疏导。
对有转专业倾向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可以通过诸如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等干预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总体适应性,避免部分学生盲目转专业。也就是说,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认清其产生转专业需求的真正原因,合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对于那些并不是由专业不对口引起的转专业倾向的学生,通过向他们提供各种支持和辅导,让他们在继续原专业学习的同时解决自己的问题。[3]
总之,高校学生转专业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由于学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的制约,转专业不可能没有条件的限制,因此转专业机制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金俊.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江苏科技信息,2012(12).
[2]李爱国.大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国成人教育(管理探索),2009(13).
[3]徐琳.大学生专业兴趣度与转专业倾向及行为的关系.心理研究,2011,4(3).
关键词: 高校学生 转专业 动因 对策 心理干预
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提到高等学校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从全国高校的总体情况看,每年秋季开学后,新生要求转专业已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也因政策的放宽等原因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便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学生转专业动因
1.校园信息链的错层影响
新生进校后,大多通过上一年级学生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就业情况等。而上一级的老生对专业的认识也只是一知半解,对新生的咨询往往倾向于个人喜好的表达。这样的信息传递是不客观,也不符合专业的认知规律。所以这样的信息链会产生错层的影响,让新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怀疑和否认的心理,从而产生转专业的想法。
2.新生对专业的期望
高中时代埋头苦读,克服一切困难的心理驱动力往往来自高中老师对未来大学生活的精彩描述,学生对大学校园、对专业的期望较高。可到了现实的大学校园后发现并非如此,或有更好的专业,这使大部分学生有了想转专业的最初动机。[1]
3.选择专业时“误入歧途”
在被问到“高考选择专业时主要听取谁的意见”时,57%的学生选择本人,32.4%学生选择家长,8.8%的学生选择中学老师,另有1.8%的学生选择其他。以上数据表明,有超过40%的学生所填报的专业并非自己的主观意愿。这样的选择更多地融入了功利色彩或短期效益,学生自身的特长与兴趣则体现较少,而一旦进入高校,往往会有部分学生在所选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种种的不适应。长此以往,提出转专业的申请也就在所难免。可以说,外界因素对学生选择专业时的影响甚至是干扰,是大学生转专业的潜在原因。[2]
4.兴趣爱好
当代大学生个性十足,他们兴趣广泛而又不易盲从他人,有理想和追求,有独特的价值观,有人生和生活规划。入学前填报志愿时因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家长包办、非第一志愿录取等原因,使得这一部分学生极有可能对调剂后的专业不感兴趣,学习能力不强,从而更容易对所学专业产生不满。同时,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的兴趣、偏好、能力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表现出与就读专业的不匹配性,使其特长与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消极应付,产生转专业倾向。也有很多学生入学以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其他专业上,这使他们对新学专业的否定心理更加强烈。
5.就业前景的影响
在当前,很多学生、家长存在“专业就等于未来职业”的基本观点。大学生在选择转专业时一个主要考虑因素就是未来就业。从高校扩招开始,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社会对大学生的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因此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成为学生竞相追逐的“热门”专业,而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专业则成为学生敬而远之的“冷门”专业。
6.家庭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会以自己的理想模式和人生目标来规划孩子的未来。很多父母为了让子女在就业形势更好的专业中学习,或出于工作压力、安全性考虑,无视子女的爱好与特长,自做主张为子女填报志愿。而这些听从父母的学生大都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因此,转专业就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父母的职业是子女的一项重要社会资本。父母多年的经验、人脉是子女未来就业很重要的社会资源。一些家长已经为子女未来的就业岗位进行了安排,而转入其他专业更有利于进入安排好的岗位,这也是学生转专业的一个原因。
7.从众心理
一方面,大学生受高年级学生或周围朋友的影响,看到高年级学生或自己周围的同学转专业,心理不平衡,违背自己的本真意愿,产生一定的“类比效应”,即认为自己的专业不是好专业,随大流提出转专业的要求。甚至有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转专业,希望以后还能够和他们在一起,就跟着一起申请转专业。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忽视自己的学习兴趣与特点,受到媒体舆论及一些夸大甚至虚假宣传的影响,片面地认为“热门”专业、“品牌”专业就是好专业,适合自己,并且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一哄而上,追逐这些好专业。
二、学生转专业的对策
1.加强招生宣传,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供完备专业咨询。
由于不了解专业特点是很多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可以有多种形式,首先是招生时期的宣传。在学生报名时,就需要对高校中各个专业的设置、大体职业走向、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等进行详尽解释,这样才能减少学生报考的盲目性;其次是在转专业前一段时间,学校、各院系都可以组织专门的咨询会和报告会,散发专业介绍材料等进行宣传。宣传使他们认清自己的真正专业兴趣所在以及是否具备就读于某门专业所需要的能力和基础。[3]
2.加强入学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早期规划。
从学生转专业的情况分析来看,许多学生对自己目前所学专业及其发展前景缺乏充分的了解,在认识上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专业目标不明确,专业兴趣较易波动。因此,首先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组织该专业的知名教授、优秀教师及企业界成功人士开展一些精彩动人、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该专业魅力的讲座与课堂教学,以增强该专业的吸引力,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与价值、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学习热情。同时,还要通过详细介绍、分析专业前景、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给学生说明转专业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让转专业成为学生的理性选择。这样就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稳定专业情绪,帮助他们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2]。其次,还应不失时机地开展早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他们更快地进入到学习专业知识的角色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及职业目标,以进一步坚定自己的专业理想,明确自身的职业规划。 3.健全高校学生转专业管理制度,规范转专业行为。
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制定合理的转专业的规章制度。如加强院(系)的审批管理:随着转专业人数的增加,各院(系)也不能盲目地接收学生,要充分考虑本院(系)各专业的实验室容量、师资情况、就业情况等。
4.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为了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对专业的选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学科和人才的需求,高校需对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进行调整,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重组和优化设置不合理的专业,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资源,开设社会急需的新型和前沿的专业,满足学生对各专业的需求,满足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要求。
三、进行心理干预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学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过度自卑、焦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评价过低,等等。新生刚入学时,由于远离父母和原来熟悉的老师、同学,对高校的学习氛围及集体生活方式暂时无法适应,需要一定的适应、调整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定的失落感,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周围同学的做法、想法此时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思维走向,使他们产生转专业的想法。高校应予以积极地心理引导,使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学习与生活压力,从容乐观地面对新环境,正确地面对学习生活,避免因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与不适而造成的转专业[2]。同时,学校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当代高校学生特征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充实的大学校园生活来缓解部分学生对环境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或压力。
2.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了解专业,激发专业兴趣。
专业选择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心理过程息息相关。不同类型的专业对心理素质和个性能力特征都有不同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未来职业的要求,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个性的长处与短处。具体来讲,可以借用科学的个性测试、心理辅导和职业咨询等手段来了解学生并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及如何在本专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或者帮助学生培养本专业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开展这些工作,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所选专业的兴趣。
3.正确评价不同的转专业倾向学生,然后进行合理疏导。
对有转专业倾向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可以通过诸如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等干预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总体适应性,避免部分学生盲目转专业。也就是说,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认清其产生转专业需求的真正原因,合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对于那些并不是由专业不对口引起的转专业倾向的学生,通过向他们提供各种支持和辅导,让他们在继续原专业学习的同时解决自己的问题。[3]
总之,高校学生转专业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由于学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的制约,转专业不可能没有条件的限制,因此转专业机制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金俊.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江苏科技信息,2012(12).
[2]李爱国.大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国成人教育(管理探索),2009(13).
[3]徐琳.大学生专业兴趣度与转专业倾向及行为的关系.心理研究,20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