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济洲岛有三宝,它的风、它的石,还有生于此地的女性。
既是火山岛屿,风与石能够登上榜位自然而然,倒是济洲女人嘛……是的,如果你知道此地仍有一班介乎五十多至八十多岁的女子,每天徒手潜入十多二十米深的海里,每回作业三至四分钟,上水吸一口气,再次作业,以捕获海胆、赤贝、鲍鱼等海产出售,为求养家,你大抵会明白,如此坚韧女子,足叫你肃然起敬。
传统济洲“大男人”整天爱喝酒爱搓麻将,家中大小事务及至一家生计,都交由妻子负责,于是济洲出名是女人持家,主外也主内。那是上一代遗下的历史产物。
这班济洲女子叫“海女”,说的是海中之女,每天都在海中捕捞海产维生,一般她们都不喜欢记者访问,知道记者、摄影师到来,连摆着手,熟悉她们的当地人说:“海女希望别人尊重她们,毕竟是日常生活,用不着像看猴子似地看她们。”
所以她们害怕被拍照,也谢绝访问。
出生于海边,成长于海边,死于近海边,那是海女的宿命。
这天早上十时多,我们到当地一班海女工作的海滩附近找到她们。当地有一间小屋,里面有好些捕捞海产的器具,只是,小屋空无一人,海女,都下海了。
小屋旁泊满她们的摩托车,一排就是十多部,相当壮观。济洲人都以海女为荣,她们坚忍、强悍、充满朝气,就连行动也是一致。由于海女社团是公社化,她们都把捞回来的收成聚在一起售卖,卖出的钱再均分,海女们是团结的,她们相信,她们要自强,否则不能养家活口。她们的组织有一个较年长的团长,她是她们的领袖,在她的带领下,好为一众海女谋求福祉。
八十四岁的金婆婆是这群海女团中的大家姐之一,她声如洪钟,一点也不像八十岁的长者,穿了一件背心,就坐在那里把刚捞回来的海螺洗净。她一边工作,有一句没一句跟我们说关于海女的事。
她说,好些年纪像她大的海女,都可以获得政府每月资助,“六十岁或以上吧。当然,不是人人都爱受到资助。”说的也是,像金婆婆,她情愿每天早早起来工作,人就更为称心。
“我的身体好,可以下水。”八十四岁的她,一样可以来回断断续续九十分钟的潜水工作,“年纪轻的还可以潜入水中工作上两个小时,我们早习惯了。”金婆婆所说的年纪轻,是指五十多岁的女性。“一般海女都是五十至八十多岁,年轻的下一代有书读,不用像我们那么辛苦了。”
她说自己从十九岁开始当海女,一做就是六十多年,听来很不简单。
“好了,好了,让我们工作吧!”说完这些,金婆婆突然就叫我们离开,情绪化得很。
大部分海女都不愿被拍照或跟旅游者说话,五十六岁的崔贞熙算是个少有的例外。她不属海女社团,属于个体户。“每天早上五时左右,我就往海滩去,六时开始潜入水中,年中无休,冬天也是一样,晚上也是六时回家。”
崔贞熙向我们介绍说,海女们平时也在农田或在渔场劳动,到了不同的捕捞季节,才下海采集鲍鱼、海参等海产,不同时节自有不同收成。她又说,当地少数体格健壮的海女,都在冬天顶着寒风潜入冰冷刺骨的海水里作业。
至于她,每天大清早一轮作业过后,就在一些渡假式酒店旁向游客兜售早餐,一顿鲜贝早餐,是10000韩元,并佐以啤酒。我向她,这里的海水有多深?她笑笑,说:“十多米二十来米吧。”崔贞熙不似济洲一些集团作业式的海女,她们是一组人出发,一行十人左右,崔贞熙就是一个人,乐得清静。“算是自己的小生意,也不赖嘛!”
面对我们一行中那位略懂点韩语的年轻女记者,崔贞熙表现得很好奇。她问:“你喜欢韩国吗?”女记者连连点头称是,崔贞熙就接着说,“你喜欢,就嫁给韩国男人吧。”
女记者听完大笑不已,连连摇头。谁想嫁像济洲的男子?如果身为女人,每天都要早早起来下海捞海产,这大抵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妻子了吧!
济洲海女都来自贫困乡村家庭,不少自六七岁时就开始熟习水性,懂得游泳,且身体健壮,十二岁时开始学习潜水技巧,并掌握了一身超群游泳本领。一旦成为海女,就开始她们艰苦的一生。
海女的生命注定每天与危险与死神伴随,尽管如此,数十年来新加入的海女依旧,只是数量与之前相比有所下降。在济洲岛男性不爱工作的传统下,当地女子早放下自己,情愿辛苦一点,自力更生。她们甘心当家庭支柱,承担家中大部分开支,也为自己的坚强骄傲。对她们来说,这是一种传统文化,慢慢更成了当地政府表扬的文化,没有她们,济洲的经济与社区联系可没有今天繁荣。海女们更参与了不少慈善活动,像建学校,为当地政府与人民注入了一份力量。
据了解,现时济洲海女的数量急剧下降,已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近三万人降至今天的数千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不是在海里长期艰苦的劳作和出现意外的死亡使海女们胆怯,而是因为近年韩国周边海域遭受的污染日益严重,使得海产数量逐渐减少,也大大地影响了海女们的生路。
海女兜售海产多聚在岸边。她们身旁一般摆放着几只大塑料盆,里面放着新鲜的鲍鱼、海螺、海参等,并各有辣酱、芥末等调味料和韩国酒,供游客随意品尝。
既是火山岛屿,风与石能够登上榜位自然而然,倒是济洲女人嘛……是的,如果你知道此地仍有一班介乎五十多至八十多岁的女子,每天徒手潜入十多二十米深的海里,每回作业三至四分钟,上水吸一口气,再次作业,以捕获海胆、赤贝、鲍鱼等海产出售,为求养家,你大抵会明白,如此坚韧女子,足叫你肃然起敬。
传统济洲“大男人”整天爱喝酒爱搓麻将,家中大小事务及至一家生计,都交由妻子负责,于是济洲出名是女人持家,主外也主内。那是上一代遗下的历史产物。
这班济洲女子叫“海女”,说的是海中之女,每天都在海中捕捞海产维生,一般她们都不喜欢记者访问,知道记者、摄影师到来,连摆着手,熟悉她们的当地人说:“海女希望别人尊重她们,毕竟是日常生活,用不着像看猴子似地看她们。”
所以她们害怕被拍照,也谢绝访问。
出生于海边,成长于海边,死于近海边,那是海女的宿命。
这天早上十时多,我们到当地一班海女工作的海滩附近找到她们。当地有一间小屋,里面有好些捕捞海产的器具,只是,小屋空无一人,海女,都下海了。
小屋旁泊满她们的摩托车,一排就是十多部,相当壮观。济洲人都以海女为荣,她们坚忍、强悍、充满朝气,就连行动也是一致。由于海女社团是公社化,她们都把捞回来的收成聚在一起售卖,卖出的钱再均分,海女们是团结的,她们相信,她们要自强,否则不能养家活口。她们的组织有一个较年长的团长,她是她们的领袖,在她的带领下,好为一众海女谋求福祉。
八十四岁的金婆婆是这群海女团中的大家姐之一,她声如洪钟,一点也不像八十岁的长者,穿了一件背心,就坐在那里把刚捞回来的海螺洗净。她一边工作,有一句没一句跟我们说关于海女的事。
她说,好些年纪像她大的海女,都可以获得政府每月资助,“六十岁或以上吧。当然,不是人人都爱受到资助。”说的也是,像金婆婆,她情愿每天早早起来工作,人就更为称心。
“我的身体好,可以下水。”八十四岁的她,一样可以来回断断续续九十分钟的潜水工作,“年纪轻的还可以潜入水中工作上两个小时,我们早习惯了。”金婆婆所说的年纪轻,是指五十多岁的女性。“一般海女都是五十至八十多岁,年轻的下一代有书读,不用像我们那么辛苦了。”
她说自己从十九岁开始当海女,一做就是六十多年,听来很不简单。
“好了,好了,让我们工作吧!”说完这些,金婆婆突然就叫我们离开,情绪化得很。
大部分海女都不愿被拍照或跟旅游者说话,五十六岁的崔贞熙算是个少有的例外。她不属海女社团,属于个体户。“每天早上五时左右,我就往海滩去,六时开始潜入水中,年中无休,冬天也是一样,晚上也是六时回家。”
崔贞熙向我们介绍说,海女们平时也在农田或在渔场劳动,到了不同的捕捞季节,才下海采集鲍鱼、海参等海产,不同时节自有不同收成。她又说,当地少数体格健壮的海女,都在冬天顶着寒风潜入冰冷刺骨的海水里作业。
至于她,每天大清早一轮作业过后,就在一些渡假式酒店旁向游客兜售早餐,一顿鲜贝早餐,是10000韩元,并佐以啤酒。我向她,这里的海水有多深?她笑笑,说:“十多米二十来米吧。”崔贞熙不似济洲一些集团作业式的海女,她们是一组人出发,一行十人左右,崔贞熙就是一个人,乐得清静。“算是自己的小生意,也不赖嘛!”
面对我们一行中那位略懂点韩语的年轻女记者,崔贞熙表现得很好奇。她问:“你喜欢韩国吗?”女记者连连点头称是,崔贞熙就接着说,“你喜欢,就嫁给韩国男人吧。”
女记者听完大笑不已,连连摇头。谁想嫁像济洲的男子?如果身为女人,每天都要早早起来下海捞海产,这大抵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妻子了吧!
济洲海女都来自贫困乡村家庭,不少自六七岁时就开始熟习水性,懂得游泳,且身体健壮,十二岁时开始学习潜水技巧,并掌握了一身超群游泳本领。一旦成为海女,就开始她们艰苦的一生。
海女的生命注定每天与危险与死神伴随,尽管如此,数十年来新加入的海女依旧,只是数量与之前相比有所下降。在济洲岛男性不爱工作的传统下,当地女子早放下自己,情愿辛苦一点,自力更生。她们甘心当家庭支柱,承担家中大部分开支,也为自己的坚强骄傲。对她们来说,这是一种传统文化,慢慢更成了当地政府表扬的文化,没有她们,济洲的经济与社区联系可没有今天繁荣。海女们更参与了不少慈善活动,像建学校,为当地政府与人民注入了一份力量。
据了解,现时济洲海女的数量急剧下降,已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近三万人降至今天的数千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不是在海里长期艰苦的劳作和出现意外的死亡使海女们胆怯,而是因为近年韩国周边海域遭受的污染日益严重,使得海产数量逐渐减少,也大大地影响了海女们的生路。
海女兜售海产多聚在岸边。她们身旁一般摆放着几只大塑料盆,里面放着新鲜的鲍鱼、海螺、海参等,并各有辣酱、芥末等调味料和韩国酒,供游客随意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