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阅读文本一直是语文老师们研究探讨的话题。小说是多方面、细致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且具有丰富意蕴和价值。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三个要素。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详细阅读文本,对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 (王崧舟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及探究能力。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小说。该文虽不足三千字,但结构完整、情节紧凑、思想深刻、语言精练。下面就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来谈谈小说教学中文本细读的若干载体。
一、以文章题目为载体。“孔乙己”是谁?他真的姓“孔”名“乙己”吗?鲁迅笔下没有自己名字的人还有谁?这说明什么?这样通过阅读文本,无须教师多讲学生就会明白: “孔乙己”仅是人物的绰号而已,就像《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祝福》中的祥林嫂和《阿Q正传》中的阿Q一样,都是一些卑微的小人物。
二、以看似闲笔的叙述(如环境描写等)为载体。课文开头,作者只字不提孔乙己,却不厌其烦地介绍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和酒客以及“我”的差使的更换,是否离题?为什么?通过阅读,学生发现,作者意在通过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的介绍,揭示这个社会势利、冷漠的人际关系。这既为主人公的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生活环境,也为描写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作了预示。
三、以关键词句为载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句话是全文的焦点,精确地说明了孔乙己在当时社会的尴尬地位,也为他最终不被这个社会所包容埋下了伏笔,但这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学生才能明白。因此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你认为孔乙己可归入短衣帮、长衫主顾中哪一类? 为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什么样的心理?由此学生认识到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孔乙己又穷又要面子,他鄙视“短衣帮”,自命清高,以读书人自居,可又没钱过日子;于是就成了“惟一”一个不受任何群体欢迎的“尴尬人”:“短衣帮”嫌他“酸”,“穿长衫的”嫌他“穷”。
四、以人物描写为载体。小说中的人物不外乎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来刻画,而这也为我们细读文本、深入作品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孔乙己》通过孔乙己的青白脸色、又脏又破的长衫以及满口之乎者也的话,刻画了一个迂腐穷酸、自命清高的穷书生形象,传神地表现了孔己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遭遇。如人们先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人们接着又说:“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时,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几句生动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内心活动:先是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傲,后来却显露出他难以掩饰的、不可名状的苦痛。又如“排出九 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 “排”和“摸”分别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有钱”时的虚荣和穷途末路时的窘态,让人不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五、以对比为载体。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往往能让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鲜明的对照,进而深刻地揭示主题。《孔乙己》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来凸现主题,如短衣帮和长衣帮一“长”一“短”、一“站”一“坐”、一“里”一“外”的鲜明对比,形象地揭示了清末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状况;掌柜对三种人不同态度的对比,把当时社会欺贫媚富、冷漠虚伪的人际关系作了生动的表现;孔乙己和丁举人命运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拓宽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喜剧气氛和悲剧命运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揭露了社会的病态。尤其是孔乙己第一次亮相和最后一次出场,外貌、语言、声音、神态、动作方面的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人们深深的思索和同情。
六、以补白为载体。留白,原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是建立在艺术想象上的创造性表达形式。文学作品中的留白同样可以调动读者经验和感受、知识和体验,让读者在空白中凭借想象进行再创造,以获得更为深广的体验。孔乙己因偷窃而被丁举人家打折了腿,这本是一件令人同情的事,因为以孔乙己的迂腐性格,他最多也只是“窃”些书籍纸张笔砚,实在不该“打折了腿”。然而酒客们议论此事时,语气淡漠,毫无怜悯之心,反而认为他不识时务,自讨苦吃:“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了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这些充满视觉意象的声音不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补上适当的神态描写。然后问学生,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如此吝啬他的笔墨?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就会发现这种惜墨如金的白描手法,更能传神地勾勒出这些人的冷漠嘴脸,更能入木三分地揭露社会的世态炎凉。
七、以标点为载体。标点符号是语言的辅助符号,也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作家出于小说的特殊表达需要,经常会超常规地运用标点,从而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还是上面那段对话。问者急于想从知情者口中听到孔乙己打折腿的“故事”细节,问题一个接一个:“后来怎么样?”“后来呢?”“打折了怎样呢?”,而言者却是简单扼要,面无表情:“先写伏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如果改成感叹号,表情就生动了,语气也显得愤愤不平了:“先写伏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这里不妨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揣摩,读出众人的麻木和冷漠,读出作者隐含的愤懑之情:这挨打的是人,怎能如此漠然?读出作者对孔乙己的复杂情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八、以反复的词句为载体。反复的运用通常是用来表示强调的。在《孔乙己》中,作者多次写到了众人的笑声,从表面看似乎是给小说增添一丝欢笑的气氛,实则反映了周围那些“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孔乙己的冷酷与麻木。这以笑衬悲的手法,通过不断地反复,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性,更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又如“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这除了突出掌柜的市侩无情外,更使人联想到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只不过是十九个钱罢了。
九、以独立成段的句子为载体。一般而言,独立成段的句子往往意味深长,与主题关系密切,值得读者去咀嚼涵泳。如:“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单独成段,既为孔乙己的死埋下了伏笔,又点明了孔乙己的地位:他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惨、世态炎凉跃然纸上。
十、以“矛盾” 为载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仅是一种推测,而“的确”却又表示肯定,两者岂不矛盾?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孔乙己是个好喝懒做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上一口的,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始终没见他来,可见他“的确死了”,但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他的死活当然也就没有人去关心他,只能“大约”了。因此,这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含蓄、更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加强了小说对这个吃人社会的批判。
当然,文本细读是一种多姿态、多层次的个性化阅读,小说文本的细读方法肯定不止这些,如线索、照应、词语等等也可以作为载体。朱熹曾有一段精辟的见解:“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慢咽,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文本细读的关键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亲近文本,涵泳语言,一定能够让学生学会与作者对话,从而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中学)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小说。该文虽不足三千字,但结构完整、情节紧凑、思想深刻、语言精练。下面就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来谈谈小说教学中文本细读的若干载体。
一、以文章题目为载体。“孔乙己”是谁?他真的姓“孔”名“乙己”吗?鲁迅笔下没有自己名字的人还有谁?这说明什么?这样通过阅读文本,无须教师多讲学生就会明白: “孔乙己”仅是人物的绰号而已,就像《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祝福》中的祥林嫂和《阿Q正传》中的阿Q一样,都是一些卑微的小人物。
二、以看似闲笔的叙述(如环境描写等)为载体。课文开头,作者只字不提孔乙己,却不厌其烦地介绍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和酒客以及“我”的差使的更换,是否离题?为什么?通过阅读,学生发现,作者意在通过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的介绍,揭示这个社会势利、冷漠的人际关系。这既为主人公的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生活环境,也为描写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作了预示。
三、以关键词句为载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句话是全文的焦点,精确地说明了孔乙己在当时社会的尴尬地位,也为他最终不被这个社会所包容埋下了伏笔,但这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学生才能明白。因此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你认为孔乙己可归入短衣帮、长衫主顾中哪一类? 为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什么样的心理?由此学生认识到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孔乙己又穷又要面子,他鄙视“短衣帮”,自命清高,以读书人自居,可又没钱过日子;于是就成了“惟一”一个不受任何群体欢迎的“尴尬人”:“短衣帮”嫌他“酸”,“穿长衫的”嫌他“穷”。
四、以人物描写为载体。小说中的人物不外乎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来刻画,而这也为我们细读文本、深入作品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孔乙己》通过孔乙己的青白脸色、又脏又破的长衫以及满口之乎者也的话,刻画了一个迂腐穷酸、自命清高的穷书生形象,传神地表现了孔己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遭遇。如人们先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人们接着又说:“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时,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几句生动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内心活动:先是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傲,后来却显露出他难以掩饰的、不可名状的苦痛。又如“排出九 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 “排”和“摸”分别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有钱”时的虚荣和穷途末路时的窘态,让人不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五、以对比为载体。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往往能让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鲜明的对照,进而深刻地揭示主题。《孔乙己》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来凸现主题,如短衣帮和长衣帮一“长”一“短”、一“站”一“坐”、一“里”一“外”的鲜明对比,形象地揭示了清末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状况;掌柜对三种人不同态度的对比,把当时社会欺贫媚富、冷漠虚伪的人际关系作了生动的表现;孔乙己和丁举人命运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拓宽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喜剧气氛和悲剧命运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揭露了社会的病态。尤其是孔乙己第一次亮相和最后一次出场,外貌、语言、声音、神态、动作方面的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人们深深的思索和同情。
六、以补白为载体。留白,原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是建立在艺术想象上的创造性表达形式。文学作品中的留白同样可以调动读者经验和感受、知识和体验,让读者在空白中凭借想象进行再创造,以获得更为深广的体验。孔乙己因偷窃而被丁举人家打折了腿,这本是一件令人同情的事,因为以孔乙己的迂腐性格,他最多也只是“窃”些书籍纸张笔砚,实在不该“打折了腿”。然而酒客们议论此事时,语气淡漠,毫无怜悯之心,反而认为他不识时务,自讨苦吃:“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了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这些充满视觉意象的声音不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补上适当的神态描写。然后问学生,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如此吝啬他的笔墨?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就会发现这种惜墨如金的白描手法,更能传神地勾勒出这些人的冷漠嘴脸,更能入木三分地揭露社会的世态炎凉。
七、以标点为载体。标点符号是语言的辅助符号,也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作家出于小说的特殊表达需要,经常会超常规地运用标点,从而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还是上面那段对话。问者急于想从知情者口中听到孔乙己打折腿的“故事”细节,问题一个接一个:“后来怎么样?”“后来呢?”“打折了怎样呢?”,而言者却是简单扼要,面无表情:“先写伏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如果改成感叹号,表情就生动了,语气也显得愤愤不平了:“先写伏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这里不妨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揣摩,读出众人的麻木和冷漠,读出作者隐含的愤懑之情:这挨打的是人,怎能如此漠然?读出作者对孔乙己的复杂情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八、以反复的词句为载体。反复的运用通常是用来表示强调的。在《孔乙己》中,作者多次写到了众人的笑声,从表面看似乎是给小说增添一丝欢笑的气氛,实则反映了周围那些“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孔乙己的冷酷与麻木。这以笑衬悲的手法,通过不断地反复,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性,更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又如“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这除了突出掌柜的市侩无情外,更使人联想到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只不过是十九个钱罢了。
九、以独立成段的句子为载体。一般而言,独立成段的句子往往意味深长,与主题关系密切,值得读者去咀嚼涵泳。如:“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单独成段,既为孔乙己的死埋下了伏笔,又点明了孔乙己的地位:他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惨、世态炎凉跃然纸上。
十、以“矛盾” 为载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仅是一种推测,而“的确”却又表示肯定,两者岂不矛盾?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孔乙己是个好喝懒做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上一口的,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始终没见他来,可见他“的确死了”,但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他的死活当然也就没有人去关心他,只能“大约”了。因此,这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含蓄、更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加强了小说对这个吃人社会的批判。
当然,文本细读是一种多姿态、多层次的个性化阅读,小说文本的细读方法肯定不止这些,如线索、照应、词语等等也可以作为载体。朱熹曾有一段精辟的见解:“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慢咽,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文本细读的关键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亲近文本,涵泳语言,一定能够让学生学会与作者对话,从而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