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也是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为完成这一使命,达成这一目标,我校确立“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课题,力争守好主阵地,把好第一关。
一、指导思想
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很多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外打工,学校更应该肩负起“帮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的重担。而思想政治课既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产生背景
前一些时候,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制约,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模糊,学校教育仍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接受。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也还未能被人们认识和肯定,因此便会出现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现象。
3.18座谈,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八个统一”,这必将会为学校思想政治课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主要做法
成立由校长领头,教导主任、学科组长和全体思政教师参加的实践课题组,认真学习领会3.18座谈精神,全体思政教师集体面对面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制定每一节课教学方案,把立德树人放到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疏通主渠道,守好主阵地,切实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扣好第一粒纽扣”。
四、过程督查
教导处会检查审核各年级思政课集体备课课程设计,强调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学校会组织教师推门听课,课后及时沟通,教师通过课后反思记录点滴经验,整改不足环节。下面是我们记录的三个课例。
课例一:九年级复习课《凝聚价值追求》,本节课教师们精心设计了三个情感渗透点。
(一)情景导入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我是演说家”中梁植的《我的偶像》视频,该视频讲述的是“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事迹。学生被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哽咽地交流体会。不知不觉中,学生便体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分组取名
教师课前将学生分成了四个组,这时候要求每组取一个组名。由于老师之前多次强调伟大民族精神中的四个词,各组分别取名为“团结统一”组、“爱好和平”组、“勤劳勇敢”组、“自强不息”组。这样,整节课教师不断呼唤组名,不仅加强了对伟大民族精神的记忆,更是内化了民族精神,因为他们就叫“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身边榜样
在“构筑中国价值”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组织了学生探究与分享活动,ppt展示了一系列“双百”人物,教师与同学一起讨论:这些榜样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为什么能打动我们?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找自己周边的榜样。活动中,学生领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课例二:八年级新课《保障宪法实施》,本节课教师们精心设计了两个情感渗透点。
1.宣誓活动
在学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时,教师播放了2018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的宣誓仪式的视频,在庄严与雄壮中,每个人都对宪法产生了敬畏之情。随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宣誓。这一活动在学生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种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反面教材
在“监督权力行使”这一教学点中,教师又播放了腐败分子在监狱中的忏悔的视频。声泪俱下的忏悔让孩子明白宪法和法律不容侵犯,并决心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课例三:七年级新课《在品味感情中成长》,本节课教师们精心设计了两个情感渗透点。
1.传递美好情感
在“情感的作用”这一环节中,教师选择几个感动中国的人物和同学们分享,孩子们从中体会了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让我们身心愉悦。并表达自己也会关心周边的人与自然。
2.课后实践
很巧妙的是课堂练习后,教师布置了一道课后练习:回家后向父母、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传递一份美好情感。
五、阶段性效果评价
我们的“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课题刚刚起步,效果是明显的。
一是从学校教学氛围来讲,所有课题组成员不断钻研教材,交流探索思政课中学生核心价值养成教法,各个教学细节的设计在课堂中收效明显,学生从以前的“你讲我听”状态转到主动参与,积极互动。这种改变必然引起授课教师内心喜悦,他们会把这种敬业精神延伸到其他教学点上,也会感染其他科任教师。教学状态的良性循环一定会让整个教育生态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二是从教师角度讲,时代呼唤让每一个思政教师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教师们通过钻研教材教法,精心教学, 逐渐养成学生“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种养成更加和谐了师生关系。教师教学生态优化和专业素质成长,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三是从学生角度看,学生课堂角色有很大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责任心、诚信度、友爱心的提升。這必将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但是只要我们继续发挥我们的才智,提升我们的素质,决定我们的信仰,我们一定会守好一方方热土,收获一片片蓝天。
一、指导思想
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很多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外打工,学校更应该肩负起“帮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的重担。而思想政治课既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产生背景
前一些时候,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制约,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模糊,学校教育仍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接受。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也还未能被人们认识和肯定,因此便会出现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现象。
3.18座谈,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八个统一”,这必将会为学校思想政治课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主要做法
成立由校长领头,教导主任、学科组长和全体思政教师参加的实践课题组,认真学习领会3.18座谈精神,全体思政教师集体面对面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制定每一节课教学方案,把立德树人放到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疏通主渠道,守好主阵地,切实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扣好第一粒纽扣”。
四、过程督查
教导处会检查审核各年级思政课集体备课课程设计,强调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学校会组织教师推门听课,课后及时沟通,教师通过课后反思记录点滴经验,整改不足环节。下面是我们记录的三个课例。
课例一:九年级复习课《凝聚价值追求》,本节课教师们精心设计了三个情感渗透点。
(一)情景导入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我是演说家”中梁植的《我的偶像》视频,该视频讲述的是“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事迹。学生被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哽咽地交流体会。不知不觉中,学生便体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分组取名
教师课前将学生分成了四个组,这时候要求每组取一个组名。由于老师之前多次强调伟大民族精神中的四个词,各组分别取名为“团结统一”组、“爱好和平”组、“勤劳勇敢”组、“自强不息”组。这样,整节课教师不断呼唤组名,不仅加强了对伟大民族精神的记忆,更是内化了民族精神,因为他们就叫“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身边榜样
在“构筑中国价值”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组织了学生探究与分享活动,ppt展示了一系列“双百”人物,教师与同学一起讨论:这些榜样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为什么能打动我们?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找自己周边的榜样。活动中,学生领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课例二:八年级新课《保障宪法实施》,本节课教师们精心设计了两个情感渗透点。
1.宣誓活动
在学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时,教师播放了2018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的宣誓仪式的视频,在庄严与雄壮中,每个人都对宪法产生了敬畏之情。随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宣誓。这一活动在学生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种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反面教材
在“监督权力行使”这一教学点中,教师又播放了腐败分子在监狱中的忏悔的视频。声泪俱下的忏悔让孩子明白宪法和法律不容侵犯,并决心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课例三:七年级新课《在品味感情中成长》,本节课教师们精心设计了两个情感渗透点。
1.传递美好情感
在“情感的作用”这一环节中,教师选择几个感动中国的人物和同学们分享,孩子们从中体会了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让我们身心愉悦。并表达自己也会关心周边的人与自然。
2.课后实践
很巧妙的是课堂练习后,教师布置了一道课后练习:回家后向父母、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传递一份美好情感。
五、阶段性效果评价
我们的“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课题刚刚起步,效果是明显的。
一是从学校教学氛围来讲,所有课题组成员不断钻研教材,交流探索思政课中学生核心价值养成教法,各个教学细节的设计在课堂中收效明显,学生从以前的“你讲我听”状态转到主动参与,积极互动。这种改变必然引起授课教师内心喜悦,他们会把这种敬业精神延伸到其他教学点上,也会感染其他科任教师。教学状态的良性循环一定会让整个教育生态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二是从教师角度讲,时代呼唤让每一个思政教师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教师们通过钻研教材教法,精心教学, 逐渐养成学生“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种养成更加和谐了师生关系。教师教学生态优化和专业素质成长,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三是从学生角度看,学生课堂角色有很大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责任心、诚信度、友爱心的提升。這必将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但是只要我们继续发挥我们的才智,提升我们的素质,决定我们的信仰,我们一定会守好一方方热土,收获一片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