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对数学课改的理解与反思,针对数学课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二是课堂教学该如何进行;三是教学技巧与方法指导。
关键词: 新课改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新一轮的数学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适应这种要求,许多新的教学方法逐渐产生,比如:先预习后学习,合作学习等。观念已经形成,但是具体的实施却并不尽如人意,在课堂上,依旧改变不了老师教、学生听的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这些年我们探索了一种实用的方法,可以使观念和做法达到一致,这种方法可以真正改变老师讲、学生学的现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而且可以令老师摆脱长期疲惫的教学状态。
一、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一个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一)将课堂分为若干互助合作小组,打破教学常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
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不如学生之间来得多,同桌之间互帮互助最便利也最有效,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我们可以将各个小组以同桌二人为单位,形成一种默契的合作互助和有效管理模式。也就是说每一小组中都有一个学习拔尖的学生,学习好的当师傅,师傅不仅要教徒弟学习具体的知识点,还要教他们各种好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通过学习好的同学带动学习弱的,这样班级的良好学习气氛也会逐渐形成。当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座位。在课堂上总会有师傅也不会做的题,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前后桌都不太清楚明白,就可以离开自己的位置问其他同学,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遇到问题后就先在同学之间探讨解决,而不是直接问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在互相交流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掌握具备了这种能力后,在考试中遇到未曾谋面的题目便不会不知所措。
(二)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习兴趣和爱好,提高学习积极性。
面对一个考题老师,往往能一眼就理出思路,看出答案,原因就在于熟能生巧。按照这个思路,如果让学生自己多讲,那么学生在自我演练和讲解的过程中,无论在知识上还是能力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就会在最短时间内汲取丰富的知识,这样就符合我们的教学思路,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因此,我们主张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当老师。讲题的时候必须让师傅培养徒弟讲,在这个过程中会让师傅和徒弟都受益匪浅。
在训练最初阶段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告诉他们不仅要听题目还要掌握老师的习题方式和讲题方式。这样老师讲一遍,再让学生讲一遍,慢慢的,他们在会学会自己讲题的过程中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今后的学习中再遇到同一种类型的题或者知识点,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讲。
对一个有点难度的题目而言,授课老师只在讲解一次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都能听懂。基于师徒二人的合作关系,我们可以让听明白的同学教会没听懂的同学,全班同学几乎都会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有很大的收获,可以在课堂上不必听天书,否则就失去了上学的真正意义。对于尖子生的培养更有很大的作用。应用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这样,教学中就变成了学生控制知识而不是知识控制学生,学生是居高临下地看待知识,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三)由注重自己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是一个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经典理论已是人人皆知,但从教学的根本目的的角度来说,“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就看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高质量服务。转变教学方式,首先就要树立“以学为主,为学服务”的教学新理念,找准教师应有的位置,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健康而教,做学生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帮助者和服务员。根据课堂不同学生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二、课堂教学到底该如何进行
在平时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新授课。
由依靠管卡压来威逼学生听话转向依靠教学的生动性和有趣性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主动性,变“学数学”为“用数学”。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按照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训练好以后,在每次学新课以前,都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将课本上的题目包括例题全部做一遍,待上新课时,先给学生几分钟互相讨论的时间,由学生通过小组内部消化的方式讲解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然后让几个同学总结知识点和题型。凡是学生能学的,教师就不要讲,而将机会提供给学生;学生能自己讲述清楚归纳总结的知识,老师不必重复,授课教师只需要补充纠正和强调重点知识,老师不必重复,授课教师只需要补充纠正和强调重点知识,课堂讲授之外的剩余时间可以通过练习加深巩固知识点。如此,一节新授课只需要花费教师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收获,几乎没有学生不爱学,而且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而不会像原来一样坐靠等让老师全程讲解,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性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圆,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再比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清扫用具的数量、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等,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真可谓一举多得。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对于人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通过实行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二)复习课。
1.提纲挈领的方式教导学生复习。复习课上,由授课老师把知识点罗列到黑板上,让每个学生按照一个条理的思路自己复习。首先可以先师徒互相提问。然后老师提问。练习的时候尽量不在黑板上抄题,可以把以前做过的题(主要是课本和新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拿出来重新讲解,最好办法就是边讲边写,而且由徒弟来讲。
2.掌握每章所学习内容的重要题型。知识点就那么几个,题型就那么几种,万变不离其宗,题目不在于做的多少而在于学生能否真正掌握了解基本知识。所以,有时候采用题海战术还是通过熟能生巧让学生真正掌握题型。用这样的方法复习学生来讲不仅题做得多,而且使他们真正掌握了题型,老师可以一个字也不必说就上完课,这样的课堂不枯燥学生收获大。学生通过寓教于学,不仅学得扎实,而且学得快乐。久而久之,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都会真正提高。
三、教学技巧与方法
教学方式的转换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有必要做到以下八个学会:
(一)学会尊重与信任。教师首先要学会信任与尊重,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自己和职业,相信学生的良好愿望,相信学生和自己的能力,相信改革一定会成功。没有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就谈不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谈不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会商量和对话。既要尊重学生又要有效地给予帮助,商量和对话便是最好的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组织方法到讲课内容,从提供怎样的帮助,讲不讲,讲多少一直到留多少留什么作业,甚至怎样评价都应与学生商量。
(三)学会设计和策划。过去的教案几乎都是一样的,只要按部就班地讲就可以了,在新课程中,再这样就不行了,为了让学生进行研究式、探究式的创新学习,为了让学生亲历过程、增加体验,必须在课前做好设计和策划工作。
(四)学会因势利导和按需帮助。教师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当然地进行讲解,而要看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已有水平,只有在学生努力思考却想不明白、努力去试却走不通的时候,教师才提供相应的帮助,或讲解、或点拨、或组织研讨、或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学生需要什么帮助,教师就应提供什么帮助。
(五)学会观察和发现。教师必须用心观察学生,细心发现学生的需要和势头,这是“因势利导和按需帮助”的前提,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工作的基本方针。如前所述,学生是教师的“客户”,只有能够发现“客户”的需求,并提供满意的服务,教师才能赢得成功。
(六)学会留空白。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技术,不掌握它,就达不到“少讲多学”的高超境界。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就无法有效培养起来。“留空白”的主要含义是,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哪里该讲,还要备哪里可以不讲,在上课时,凡是学生能学的,教师就不要讲,而将机会提供给学生。
(七)学会表扬与鼓励。心理和教育方面的试验都已证明,一般来讲,表扬比批评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不要批评,而是要想办法尽量多进行表扬和鼓励。
(八)学会宽容和沉默。学生毕竟是学生,好说、好动、调皮、贪玩、好忘、爱表现、爱耍小脾气、有时还要搞些恶作剧,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一定要理解,一定要宽容。否则,就用不着这么多专职教师来教了。一个不能宽容学生的教师,就不能真正理解学生,也不能真正地爱学生,更不会主动地发现学生的需要,并热心地提供相应的帮助。另外,沉默是一种高水平的艺术,是一种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有为。教师的沉默还是一种非常有利的呼唤,它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反思,有时在教学中,也同在生活中一样,沉默是金。
关键词: 新课改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新一轮的数学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适应这种要求,许多新的教学方法逐渐产生,比如:先预习后学习,合作学习等。观念已经形成,但是具体的实施却并不尽如人意,在课堂上,依旧改变不了老师教、学生听的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这些年我们探索了一种实用的方法,可以使观念和做法达到一致,这种方法可以真正改变老师讲、学生学的现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而且可以令老师摆脱长期疲惫的教学状态。
一、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一个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一)将课堂分为若干互助合作小组,打破教学常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
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不如学生之间来得多,同桌之间互帮互助最便利也最有效,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我们可以将各个小组以同桌二人为单位,形成一种默契的合作互助和有效管理模式。也就是说每一小组中都有一个学习拔尖的学生,学习好的当师傅,师傅不仅要教徒弟学习具体的知识点,还要教他们各种好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通过学习好的同学带动学习弱的,这样班级的良好学习气氛也会逐渐形成。当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座位。在课堂上总会有师傅也不会做的题,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前后桌都不太清楚明白,就可以离开自己的位置问其他同学,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遇到问题后就先在同学之间探讨解决,而不是直接问老师,所以培养学生在互相交流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掌握具备了这种能力后,在考试中遇到未曾谋面的题目便不会不知所措。
(二)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习兴趣和爱好,提高学习积极性。
面对一个考题老师,往往能一眼就理出思路,看出答案,原因就在于熟能生巧。按照这个思路,如果让学生自己多讲,那么学生在自我演练和讲解的过程中,无论在知识上还是能力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就会在最短时间内汲取丰富的知识,这样就符合我们的教学思路,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因此,我们主张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当老师。讲题的时候必须让师傅培养徒弟讲,在这个过程中会让师傅和徒弟都受益匪浅。
在训练最初阶段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告诉他们不仅要听题目还要掌握老师的习题方式和讲题方式。这样老师讲一遍,再让学生讲一遍,慢慢的,他们在会学会自己讲题的过程中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今后的学习中再遇到同一种类型的题或者知识点,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讲。
对一个有点难度的题目而言,授课老师只在讲解一次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都能听懂。基于师徒二人的合作关系,我们可以让听明白的同学教会没听懂的同学,全班同学几乎都会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以有很大的收获,可以在课堂上不必听天书,否则就失去了上学的真正意义。对于尖子生的培养更有很大的作用。应用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这样,教学中就变成了学生控制知识而不是知识控制学生,学生是居高临下地看待知识,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三)由注重自己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是一个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经典理论已是人人皆知,但从教学的根本目的的角度来说,“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就看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高质量服务。转变教学方式,首先就要树立“以学为主,为学服务”的教学新理念,找准教师应有的位置,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健康而教,做学生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帮助者和服务员。根据课堂不同学生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二、课堂教学到底该如何进行
在平时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新授课。
由依靠管卡压来威逼学生听话转向依靠教学的生动性和有趣性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主动性,变“学数学”为“用数学”。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按照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训练好以后,在每次学新课以前,都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将课本上的题目包括例题全部做一遍,待上新课时,先给学生几分钟互相讨论的时间,由学生通过小组内部消化的方式讲解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然后让几个同学总结知识点和题型。凡是学生能学的,教师就不要讲,而将机会提供给学生;学生能自己讲述清楚归纳总结的知识,老师不必重复,授课教师只需要补充纠正和强调重点知识,老师不必重复,授课教师只需要补充纠正和强调重点知识,课堂讲授之外的剩余时间可以通过练习加深巩固知识点。如此,一节新授课只需要花费教师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收获,几乎没有学生不爱学,而且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而不会像原来一样坐靠等让老师全程讲解,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性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圆,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再比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清扫用具的数量、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等,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真可谓一举多得。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对于人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通过实行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二)复习课。
1.提纲挈领的方式教导学生复习。复习课上,由授课老师把知识点罗列到黑板上,让每个学生按照一个条理的思路自己复习。首先可以先师徒互相提问。然后老师提问。练习的时候尽量不在黑板上抄题,可以把以前做过的题(主要是课本和新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拿出来重新讲解,最好办法就是边讲边写,而且由徒弟来讲。
2.掌握每章所学习内容的重要题型。知识点就那么几个,题型就那么几种,万变不离其宗,题目不在于做的多少而在于学生能否真正掌握了解基本知识。所以,有时候采用题海战术还是通过熟能生巧让学生真正掌握题型。用这样的方法复习学生来讲不仅题做得多,而且使他们真正掌握了题型,老师可以一个字也不必说就上完课,这样的课堂不枯燥学生收获大。学生通过寓教于学,不仅学得扎实,而且学得快乐。久而久之,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都会真正提高。
三、教学技巧与方法
教学方式的转换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有必要做到以下八个学会:
(一)学会尊重与信任。教师首先要学会信任与尊重,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自己和职业,相信学生的良好愿望,相信学生和自己的能力,相信改革一定会成功。没有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就谈不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谈不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会商量和对话。既要尊重学生又要有效地给予帮助,商量和对话便是最好的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组织方法到讲课内容,从提供怎样的帮助,讲不讲,讲多少一直到留多少留什么作业,甚至怎样评价都应与学生商量。
(三)学会设计和策划。过去的教案几乎都是一样的,只要按部就班地讲就可以了,在新课程中,再这样就不行了,为了让学生进行研究式、探究式的创新学习,为了让学生亲历过程、增加体验,必须在课前做好设计和策划工作。
(四)学会因势利导和按需帮助。教师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当然地进行讲解,而要看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已有水平,只有在学生努力思考却想不明白、努力去试却走不通的时候,教师才提供相应的帮助,或讲解、或点拨、或组织研讨、或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学生需要什么帮助,教师就应提供什么帮助。
(五)学会观察和发现。教师必须用心观察学生,细心发现学生的需要和势头,这是“因势利导和按需帮助”的前提,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工作的基本方针。如前所述,学生是教师的“客户”,只有能够发现“客户”的需求,并提供满意的服务,教师才能赢得成功。
(六)学会留空白。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技术,不掌握它,就达不到“少讲多学”的高超境界。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就无法有效培养起来。“留空白”的主要含义是,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哪里该讲,还要备哪里可以不讲,在上课时,凡是学生能学的,教师就不要讲,而将机会提供给学生。
(七)学会表扬与鼓励。心理和教育方面的试验都已证明,一般来讲,表扬比批评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不要批评,而是要想办法尽量多进行表扬和鼓励。
(八)学会宽容和沉默。学生毕竟是学生,好说、好动、调皮、贪玩、好忘、爱表现、爱耍小脾气、有时还要搞些恶作剧,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一定要理解,一定要宽容。否则,就用不着这么多专职教师来教了。一个不能宽容学生的教师,就不能真正理解学生,也不能真正地爱学生,更不会主动地发现学生的需要,并热心地提供相应的帮助。另外,沉默是一种高水平的艺术,是一种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有为。教师的沉默还是一种非常有利的呼唤,它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反思,有时在教学中,也同在生活中一样,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