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沉默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nin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故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的代表作《黄金时代》曾是大陆学者获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的首部作品。对此,王小波曾感慨道:“这小说用了我很多时间和才华,写得很精致,倾注了我对小说的许多想法。性是一个人隐藏最多的东西,是透视灵魂的真正窗口,这点《黄金时代》写得有些境界。”
  “沉默”是王小波喜欢用的一个词,在他的杂文名篇《沉默的大多数》中曾深入地对这个词做了解释:“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即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
  在《黄金时代》里,王小波多次以主人公的言行代言了“沉默”的思想。可见,“沉默”是一种选择,一种无奈的选择。王小波的小说所体现的思想里有明显的选择倾向。“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中选择。”《黄金时代》中在开篇就点明了“沉默”是相对于“话语”而言的。小说是以女主人公陈清扬找男主人公王二论证她不是一个“破鞋”的问题为开端而展开故事线索的。一开始就进入了作者设置的“沉默”和“话语”的二元对立,并以故事的终了表明作者对“沉默”的选择。很显然,这“沉默”的选择只能因为无奈,因为在那一个特殊的年代,这反而是一种积极有效并且比较可行的反抗方式。王小波曾说:“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可见王小波并不主张在生活中保持“沉默”的态度,放弃对话语权的追求,只不过在其创作的小说《黄金时代》中所表现的“沉默”只是针对颠倒黑白的特定时代而言。究其创作倾向,解析如下:
  
  独特不羁的黑色幽默
  仅“沉默”这一主题,王小波就可能为不少人误读。认为那是主人公的“消极逃避”,其实王小波笔下的人物都是极具反抗奴役的强烈意识的。《黄金时代》中的男女主人公就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奴役、追求自由的幽默喜剧,尽管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是在王小波独特的语言文字里,“黑色”放在了后面,幽默和自由主义的思想却被放在了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前面。
  女主人公陈清扬在《黄金时代》的开篇就被作者设置成一个为争取话语权而奔走的人。小说叙写到,陈清扬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流言歪曲为乱搞男女关系的“破鞋”,她的反抗意识一开始相当强烈,只因为王二是真有病而来找她看病,而不是来看她这个破鞋,她就立即来找王二,希望他能证明她的清白无辜。而王二却恰恰相反,因被队长诬陷,为打瞎队长家的母狗左眼并被迫穿上了“小鞋”而沉默无言,却以偷偷打瞎母狗的右眼作为沉默的反抗。王二认为关于是不是他打瞎了队长家母狗的左眼无法论证,因为在那个特殊年代,他的话语权是不值一提的,即被完全剥夺。于是他就选择了沉默,并在沉默中消极反抗。在现实生活中王小波倒是一个快语直言的人,只是在他的思想不为大众所理解时,他才会选择“沉默”,但这“沉默”与《黄金时代》里的“沉默”却大相径庭。前者是学术思想的自由范畴,后者是小说的内容范畴。当然,它们也有共同的精神实质,那就是“反设置”和“自由主义”。前者是避免设置他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后者是反抗他人对自己的设置。“反设置”和“自由主义”是相通的,都是王小波作品中所表现的重要思想。
  在《黄金时代》里,对公共权威私人生活的绝对设置做了生动却透出冷酷的描写。特殊年代无休止的审讯、批斗、写检查资料、认罪成了主人公的全部生活。《黄金时代》中所描写的那个队长以及军代表就是这种公共权威的代言人。他们不仅滥用权力,奴役弱势人群,还相当丑恶卑劣,往往因为一些个人恩怨以公报私,这是“设置”最阴暗的一面。
  现在来看看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怎样反抗“设置”的奴役、怎样追求“自由”的。陈清扬在王二那里得不到任何关于她清白的证明,因为王二根本就不相信有话语权的存在,他认为弱势群体要想进行“话语论证”简直是难比登天。陈清扬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她对“话语”的追求彻底失望,继而与王二一起在“喧嚣”里“沉默”,并在“沉默”里进行反抗。过后,她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破鞋”,即与有着“伟大友谊”的王二搞在了一起。值得一提的是,陈清扬一直不认为她是“破鞋”,和王二“搞破鞋”是因为她要反抗“设置”对她的奴役:既然她不能证明其清白,就乐于成为真正的“破鞋”,按王二的说法就是不吃亏。小说以意味深长的结局收尾,以致陈清扬在20年后对王二说,她一直是清白的,哪怕她真的在“搞破鞋”,只是在她爱上王二的那一刻她才真正丧失了清白。作者的用意很明显,“搞破鞋”的事实论断以精神实质为标准,而非性,性只是主人公“反设置”的斗争手段,这里涉及了王小波对性的思想,先略过不提,只言说主人公在面对“设置”对人性的奴役时,以“沉默”的热烈方式进行反抗。与陈清扬完全不同,王二对“搞破鞋”的参与犯罪有了更多的性的意味。作者对性的思想主要倾向于由王二抒发出来。与陈清扬相比,王二的“沉默”更具爆发力。军代表一直蹲点审讯他,要他认罪。王二始终一声不吭,任凭军代表絮絮叨叨。小说里很幽默地写道:“最后他也没从我的嘴里套出话来。他甚至搞不清我是不是哑巴,他始终不敢相信,因为他从来没听我说过一句话,他到今天想起我来,还搞不清我是不是哑巴。”
  正如王小波所认定,选择沉默的人应该是有什么隐衷或者干脆是因为对语言产生了厌恶感。可见,《黄金时代》中所反映的“沉默”即是被奴役、被压制的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由主义”。
  
  乾坤颠倒的“阴阳两界”
  某些学者曾认为王小波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界限分明的两个方队,即阳界中人和阴界中人。比如《黄金时代》中的军代表——知青,审查领导——写检查资料者,在他们之间上演着管制——反抗,改造——抵制,追逐——逃跑的游戏。
  《黄金时代》中的矛盾冲突多表现为阴阳两界的冲突,其中尤其是“沉默”对“话语”的冲突。王小波的这一思想看似有些怪异,他似乎将一切好的却为弱势的东西都归结到阴的一面,而将一切坏的却为强势的东西都归结到阳的一面,而且王小波小说中的人物甚至王小波本人都乐于归到阴的一面。笔者以为,只有一种解释似乎可以行得通:王小波的小说里有许多他经历过的生活的影子,那个荒诞的特殊年代给王小波留下的印象,使他对世界的认识与传统的“阴阳”学说有悖逆的倾向。如此看来,王小波的“阴阳两界”不失为一个颇有创意的思想,因为这思想所反映的年代本就乾坤颠倒,而当代社会中亦有不少阴阳倒置的事正在发生。
  
  荒诞无稽的“存在主义”
  《黄金时代》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表露得很明显,这也是一些文人提到王小波时认为他的思想并没有多大独创的理由所在。诚然,《黄金时代》在短短的篇幅之内有机和谐地将众多作者的思想融入,像一个精致的艺术品,这便是《黄金时代》的巨大成就所在。男女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思想,更多的是为了表现“时代”的荒诞性以及“生命”的荒诞性。《黄金时代》关于生命意义探索的提升,是它有别于其他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的地方。
  《黄金时代》里有关存在主义的叙述很多。比较集中的有一段关于“王二存不存在”的文字。而对生命存在的困惑,一直贯穿了整篇小说中女主人公陈清扬的思想。关于“王二存不存在”的文字是这样开始的:王二作为知青,在一次与当地群众的冲突中被打伤。由于北京的知青慰问团即将前来调查知青的生活状况,常给他“小鞋”穿的队长忽然“好心”地让王二上山疗养。王二就去了。当慰问团来时,王二的知青朋友罗小四在医院里找不到他,去问队长,队长当然含糊其辞,说王二不存在。罗小四又去问与王二有绯闻关系的陈清扬,陈清扬为了清白,当然也否认有王二这个人,于是乎,王二不存在了。这时陈清扬开始糊涂:王二到底存在不存在?显然他不久前和自己有一次鱼水之欢,可是所有的人(包括她自己)都说王二不存在,她开始上山寻找似不存在的王二。而王二为了论证自己的存在跑下了山,见了慰问团,更得罪了队长,重又被穿起了“小鞋”。《黄金时代》里有许多看似有趣却冷酷无比的描写,读者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个体存在的极端压制。又如陈清扬的从清白到被迫犯罪,都在作者冷静却透出残酷的笔锋里表现出“时代”的荒诞性,给阅读者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时代”对真理的颠倒到了何种残酷的地步!
  综上所述,《黄金时代》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对哲理探究具有独特创新的意义上,而在于它能深邃地洞悉社会发展来实现边缘对中心的消解。在当代中国,王小波尚属一个边缘性的思想家和小说家,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王小波的文章会被众人所津津乐道,他的文学价值也将得到人们的广泛承认。正如昆德拉所说:“被大众传播媒介主宰的时代精神与真正的小说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参考文献:
  1.王小波:《黄金时代》,北方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王小波:《王小波作品精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版。
  3.米兰·昆德拉捷克:《欲望玫瑰》,书海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萨特法:《存在与虚无》,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9月版。
  5.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编校:郑艳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全国大部分媒体对汶川地震做了大量新闻报道,较之于以前历次的灾害性报道,它完成了从救灾报道到受灾报道的演变,信息传播呈现出时效快、透明度高和立体传播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新闻管制尺度的适当放宽和策略的转变。新闻管制的进步,带来的是媒体强有力的报道和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演变:从救灾报道到受灾报道    灾害性事件的传
期刊
2008年3月14日由藏独分子制造的拉萨暴乱和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动中国,震惊世界。新闻媒体在这两次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不同表现和不同效果,发人深思,值得研究。    一、有闻不报是新闻媒体的失职    “3·14”和“5·12”两大突发事件,都是举世瞩目的特大新闻事件,媒体应当关注和介入。但媒体的不同表现却产生了不同效果。“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反应迅速,报道公开,不仅赢得国内
期刊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许多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投向最基层的农民,“三农”报道成为近几年来媒体宣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综观众多的“三农”报道,在表现手法上和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话套话多、贴近性差等问题。笔者以为,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使之更多地体现出“农味”,这是搞好涉农报道的关键所在。    转变观念,平民视角    在从业过程中,记者首先应该对自己职
期刊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者组织化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对社会整体发挥相应的功能,并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协调和平衡。“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四种社会学范式,其中把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作为一种主要的媒介功能理论”①,这表明新闻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期刊等)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协调和发展起着其他结构要素
期刊
近几年来,方兴未艾的地方党报国际新闻报道不仅拓展了广大公众了解国际形势、把握时代脉搏的窗口,也是地方党委贯彻党中央的和谐社会方针,尊重人民的知情权、保障人民的新闻传播主体地位的具体举措。但是,许多地方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毕竟起步较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目前的报道实务中尚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例如,凡是敏感的、引起争议的一律不报道,形成自我禁区和舆论缺位;对于重大的政治题材,只有中
期刊
内画艺术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鼎盛于清末民国初年,历经旧社会的坎坷、新中国的复苏、“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振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京、鲁、粤、冀为代表的四大流派。其中,在京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冀派,产生时间最晚,发展历史最短,但其却以庞大的创作队伍、丰富的花色品种、过硬的工艺水平、广阔的销售市场和深远的海内外影响而占有突出的地位。而冀派内画之所以
期刊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何有效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真正做到“帮忙而不添乱”,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助力添彩,这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政治方面的素质要求。新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不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舆论工具。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是党的新闻事业
期刊
CCTV第十套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开播至今已逾七年,从最初的乏人问津到如今的大红大紫,可谓跌宕起伏——诞生、发展、低谷、转型、突起、成功,其间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该栏目把精英文化的内容定位和大众群体的对象定位结合起来,把本属知识阶层的小众化的“珍馐佳肴”做成了大众化的“家常便饭”,使精英和大众得以契合,这种契合既成就了该栏目本身,同时也隐含着一些危机。本文试图以《百家讲坛》的成败得失为
期刊
近年来,电视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以优美的画面、高雅的音乐、舒缓的解说、富有哲理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动人的情节,深深地吸引和打动着每一位热爱文学的电视观众,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和人生的启迪。在诸多的电视文学创作元素当中,笔者认为:“唯有真实最动人。”配乐、画面、解说等手段,一切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的真实,才是打动电视观众的关键所在。  选好电视文学脚本。在日常
期刊
隐性采访是一个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领域的老话题。卧底、暗访、偷拍,今天,当这些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媒体报道当中的同时,其中有些问题也一直争议不断,批评与捍卫是新闻学界和新闻从业人员对它所持的两种不同态度。  新闻从业人员认为,运用隐性采访手段有助于发现真相、实现受众的知情权、维护新闻自由原则。事实也证明,一系列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特别是揭露不法活动的报道,以其真实的“再现”魅力一再激起强烈的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