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恒风交运从成立起,高度重视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实现管理文明、生产文明、服务文明,始终坚持文明建设与经济效益同步抓,从而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树立了企业不断开拓创新、服务高效周到的良好形象,为商城义乌塑造了一个民众满意的文明服务窗口,并于2009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了“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
火红五月 恒风人自己的节日
2004年5月,在恒风成立十周年之际,集团开展了第一届“文化健身月”活动。从那时起,每年5月就成了恒风“文化健身月”,员工们开展文化娱乐、体育竞技、知识竞赛、健康体检等活动项目,成了恒风企业文化和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恒风交运公交四车队,有一支拔河冠军队,由一线的公交司乘人员组成。每当他们出现在比赛场地,虎虎生威的架势让对手不敢轻看。
“我们司乘人员平时的工作是非常枯燥的,但到五月份的时候都会非常有‘劲’。员工们主动挑选人员组成最佳队伍,并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训练。同时,车队和其他的同事也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在排班时都会给我们特殊的照顾。”一位老队员透露出了其中的“玄机”。
在文化健身月活动中,广大干部员工充分享受企业大家庭带来的欢乐,更在欢乐中展现齐心协力、团结拼搏、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此外,组织员工体检、旅游,也充分体现了对员工的关爱,成为了员工的一项福利。
外地员工 融进义乌与恒风
在恒风交运,有近千名员工不是义乌人,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与本地员工和谐相处。
今年38岁的马宗,在部队当兵时曾受过许多嘉奖。1994年退伍后,一直为个体业主跑长途客运。2001年8月,应聘成为恒风的一员。
刚到恒风,公司安排他驾驶城区6路无人售票车。那时无人售票车才开通不久,对于义乌市民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所以违反乘车规则的现象时有发生。马宗每天向乘客做劝导解释,并将乘客们的建议及时向领导反映。
2005年3月,他针对公司司乘人员流动过频的现象,结合司乘人员心理变化特点,提出《建立车队长谈心制》的合理化建议,引起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被采纳后给予了嘉奖;他还从乘客角度出发,向公司提出许多条合理化建议,其中有四条被采纳,包括:站牌的合理设置、城乡公交转乘知识答询、加强对车厢内小偷的防范以及市场商品分布图等。其中,“市场商品分布图”绘制极为复杂,马宗抽出了许多休息时间实地考察了国际商贸城市场商品的分布,晚上回家反复修改后完成。
如今,马宗仍在第一战线上,而他所在的121路也被评为了“义乌市劳模集体”。这位江西人来到义乌八年,已深深地爱上这块土地。他说,义乌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了。
邓军是河南周口人,原先在当地一矿务局负责运输管理,2004 年底成为恒风交运的一员。2006年6 月,因新火车站搬迁,恒风交运专门开设几条通往火车站的线路,原本开8 路白班车的邓军便被安排开起了夜班车。夜班车驾驶员一年到头没有休息日。虽然上班的时间都一样,但每天总感觉睡眠不足,生物钟被彻底打乱了。
在去年春运期间,作为队里老大哥的邓军带头加班,曾经创下八天连续通宵的纪录,当月行程更是达到7200 公里(正常平均每月4500公里),在他的带领下,队里其他同志也纷纷放弃休息时间,确保春运公交运输顺利结束。行车26 年来,邓军安全行程已达100多万公里。
员工家庭 成功背后的有力支撑
在恒风,有一批“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和“先进工作者”,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员工家庭。
在恒风交运,有这么一位公交车司机 :10年来,他输送旅客超过360万人次,却没有发生过一起投诉;开着公交车,在商城最繁华的闹市区,每天10多趟地来回奔跑,却从未发生过一起事故,甚至连磕磕绊绊的小事故都没有,累计安全公里数已经达到130万公里。
创下这奇迹般记录的,就是恒风交运公交公司1路公交车驾驶员朱伟军。
朱伟军从小跟随部队长守边疆,与部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1976年12月,19岁的朱伟军光荣入伍,成为与父亲同一部队——新疆军区后勤运输团的一名运输兵。在边疆恶劣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朱伟军刻苦耐劳,一干就是5年。直到1980年退伍,分配到父亲同一单位——原义乌汽车站,担任一名职业驾驶员。1997年之后,朱师傅调入恒风交运公交公司,朱伟军的工作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不管朱伟军开哪路车,妻子都鼓励他开安全车,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30年来,朱伟军在驾驶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领导眼里,他是甘于奉献、忠于职守的孺子牛;在同事眼里,他是不摆架子、乐于助人的榜样;在乘客眼里,他是服务文明、热情周到的好司机。像这样的模范,在恒风交运比比皆是。
社会责任 文明服务的大汇演
义乌拥有近120万的外来流动人口,春运压力巨大。而作为承担着区域道路运输主要任务的恒风交运,历年来,都将春运安全运输、运力保障、优质服务列为工作重心。
2008年初,由于遭受了五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交通堵塞、旅客滞留。在这特殊的时刻,恒风交运自上而下积极行动,战冰雪保春运,竭尽所能安置好滞留的旅客,让寒冷的冬天处处流淌着暖流。
2008年2月1日,义乌下起了罕见的暴雪和冻雨,客运站内滞留了数千名旅客,并在不断的增加,候车室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人。而此时,有一支“红帽子”队伍正紧急展开一场疏导客流的时间争夺赛。
在车站地下停车场,50余名“红帽子”忙碌开来,首先对停放的车辆进行了疏导清场,有的对通风、照明、电视、广播、饮水等设备进行安装;有的打扫卫生、清理通道积雪、铺设麻袋等;有的搬运、清洗、排放调运来的凳椅;有的引导旅客到临时候车室避雨雪;而在广场上,公司领导正和部队官兵们一起清扫积雪。短短不到一个小时,偌大的地下停车场俨然成为一个准候车室,还配备了医务人员和常用药品,免费为旅客提供应急医疗服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恒风交运党政班子、中层干部和党员带头,全体员工纷纷慷慨解囊、自发捐款,向灾区同胞奉献一片爱心,共计捐款近22万元,上交特殊党费4万余元。恒风交运工会还对公司的13名川籍员工进行了慰问,发放了救助款和慰问品,并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灾难。
此外,恒风交运近年来在建设和谐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更是不遗余力。
在义乌市上溪镇,有12辆中巴车行驶在由镇区通往各村的山区公路上,班线呈树状分布,沿途经过80多个自然村。由于农村的青壮年都在城区经商或务工,所以这些山区支线公交车俨然成为老年人的专车,时不时得将一些自家种的蔬菜瓜果捎带出来贩卖。尤其在集市日,篮提袋装的,各种“土特产”塞满了整个车厢。“由于我们是对老年人实行优待乘车的,这些农村支线班车平时一天下来只有70元营收,而平均一天的油费、司乘人员工资开支就要150元。”该车队的朱队长介绍道。
从恒风交运统计的数据看,城乡客运公交自2001年率先推出“敬老票”到2006年的6年间,累计优待乘车人数就达500多万人次。而从2006年7月16日起执行《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义乌市优待老年人规定的通知》后,日均享受优待乘车的老年人就达2万人次,公司每年减少营收上千万元。
近年来,恒风交运还相继推出了佛堂镇的镇区公交、廿三里街道循环巴士和“小面的”、爱心出租车队;每年都为“两会”、义博会、文博会、中高考等重大节假日活动,选派最好的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累计为社会解决就业岗位达2000多个,还积极配合了多起大型的公益性活动,提供车辆、就餐服务等。同时,积极致力于营运车辆、运营网络、优质服务的软硬件方面的提高和完善,仅2007和2008年就更新和新增各类车辆近500辆,欧Ⅲ排放标准车辆达98.9%,初步构建起“环保公交”、“绿色公交”的目标;新建了近百个高标准的农村候车站点,使义乌农村的公交车覆盖率达98%,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公交、村村进公交。
服务水平: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恒风交运一直把“为顾客提供零缺陷服务”作为最高服务目标,把“社会满意、群众满意、政府满意”作为检验服务水平的基本标准,积极塑造公众型和服务型的企业文化。
在一线岗位上,司乘人员被骂的事情常会发生,但基本都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是因为恒风交运对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以人性化的服务代替刚性的制度管理,实行了车队长谈心制、“委屈奖”制度等,给予一线岗位员工支持和安抚。
管理创新也推动了服务创新和提升,从“恒风,恒风,祝你一路顺风”到“恒风伴我走天下”,恒风交运的服务特色逐渐彰显。
2008年3月12日,一位从海南来义乌创业的郭先生,由于醉酒乘公交,将一只装有四万元现金的手提包遗落在车厢内。恒风司乘人员发现后,通过多种途径,主动与失主取得了联系,并分文不少地归还了钱物。
3月29日,义乌某学校校长杨女士的两位80多岁老父母从乡下乘公交车来城里,由于不熟悉地方下错了站。正当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恒风交运热心的公交车调度员主动提供帮助,想尽办法联系到焦急万分的家人,而她自己却不愿留下姓名。
2009年1月18日,恒风交运爱心的哥李建奎在市区载了一位女乘客到华溪森林公园,在交谈中感到这位女乘客似乎要寻短见。于是,到目的地后,一路跟随到森林公园内,见她要跳崖自尽,急忙上前劝阻。但她仍一意孤行跳崖,李建奎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并及时进行了现场抢救,为挽回她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月23日晚,爱心的哥司世传目睹了一起肇事逃逸的交通事故,一名女青年倒在血泊中伤势严重,他急忙停车拨打报警和急救电话。由于这名女青年是单身一人,司世传就主动协助医护进行抢救,全程陪同到她所在单位和家人的到来。司世传在第一时间的报警和救护,为警方迅速破案和医院抢救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并于3月12日,自发组织了一场爱心捐款活动,将数千元爱心基金送到了家属手中。
这支被行业主管部门评为“省级文明车队”的特殊队伍,还经常开展一些爱心行动,对特殊乘客给予免费乘坐;路遇需要的事情从不推辞;自发设立了爱心基金,主动捐款积少成多,为一些失学儿童、困难家庭和突发重大疾病的同事给予资助。
恒风交运申请开通了全省首个企业五位号特种热线,设立了96233热线服务中心,24小时受理乘客的各类咨询、投诉和意见,并做到100%的受理反馈;开展了行风建设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担当行风监督员,为服务工作找不足、提意见。
同时,为进一步寻找不足,提升服务,恒风交运还于2008年9月联手多家媒体开展了“走近公交,寻找金点子”大型主题活动,调查市民对公交服务的满意度,并诚恳地向市民征求对公交发展有建设性意义的“金点子”,建立了企业与社会良好沟通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