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泰格特的小说《窗》,以其短小的篇幅,深刻的寓意,细针密线、步步为营的创作构思,历来被许多教师作为公开课的首选篇目。我听过数节《窗》的公开课,发现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大同小异,基本流程如下:导入(一般是一幅窗的图片,讲讲关于窗的故事)→复述故事→点评人物(形象分析)→省去小说结尾,让学生猜想→总结。这个教学过程很流畅,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受小说主题的限制,课堂氛围显得过于沉重和压抑,听完之后总让人有一种不够尽兴的感觉。
面对这样的流程设计,我在反思中问了自己三个问题:每堂语文课,我们的学生可以学什么?达成策略是怎样的?怎样的语文课才是愉快且思想深邃的?
《窗》是一篇小说,对于师生来说就是一篇阅读材料。初读此文,它像一泓清泉;再读之,则如橄榄在口,愈嚼愈有滋味。如果使用程式化的教学方式,不免可惜,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空间。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巧设情境,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主要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因此,我在备课过程中,尝试引导学生主动介入故事所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分析、探索中,感受人性的变化,感知美丑。
《窗》讲的是一条人命的消亡及其带给我们的反思。上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侦办此案。学生不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是以一个探索者的视角参与其中,找线索,做分析,深思考。现代课程论认为,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对给定的教材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的教材的意义和价值都有其自身的解读,教师可以大胆地取舍、剪裁、重新构建教材。我对《窗》的原文做了删减,将小说文本以案情记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激趣的方式导入:“同学们,老师很喜欢看《神探狄仁杰》。它的精彩之处在于每一个罪犯的确定往往是出人意料的,但是,经过狄老先生一番推理,似乎又是情理之中的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某医院病房里的一个案子。请同学们也来当回神探。”
案情记录
人物: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
情节:靠窗病人病重,夜晚咳嗽加剧导致死亡
环境:某医院病房(该病房十分狭小)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案情展示、死亡情境再现、案情分析、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定性、惩罚、警钟长鸣7个环节,环环相扣,逐渐地向高潮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扮演着“神探”的角色,向案情的未知处探索,阅读期待得到了增强。
二、精心设问,助推学生向深层探索
经过多年的学习,初中学生大多已掌握了语文课堂上教师提问的一般模式,甚至针对某种体裁的文章,能清楚地知道教师将会提出哪些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让原本充满智慧、灵气的作品变得支离破碎,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气,学生的探索空间日益狭小、程式化。
好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成为挖掘学生潜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比如,针对这篇小说,我设计的很多问题都是围绕“侦破案情”展开的:“靠窗的病人是怎么死的?”“导致不靠窗的病人见死不救的动机是什么?”“对同学们而言并没有多大吸引力的风景,为什么不靠窗的病人却会因此心生邪念?”“不靠窗的病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杀人犯吗?”……这一连串问题就像巨大的磁石一样牢牢吸引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很多。
三、巧用留白、有效補白,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探索方式
留白是作品中留下的相应的空白,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文本阅读的空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补白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操作技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中没有道明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因此,于留白处适当进行补白,会给语文课堂创造更多的精彩。
在《窗》这篇小说中,不靠窗的病人一步一步地从善走向恶,教学时,我将“犯罪心理分析”这一环节做了留白(删去原文中两段心理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窗外的风景像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导致了不靠窗的病人心理的失衡。请你找出有关他心理描写的句子。
[任务二]仅仅这样一个想法,还不至于让他走上见死不救的道路。但是,他愈加克制,这个想法就变得愈加强烈,问题就变得严重了。请你尝试写一写不靠窗的病人的心理变化。
学生完成后,我展示原文,引导他们进行对比。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语气语调的变化,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写作时要能在情节发展中自然有序地展现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
四、合理想象,给思维插上翅膀
合理的想象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完成创造性的阅读活动。
在处理《窗》这篇小说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时,我运用了猜读的手法,删去结尾,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猜测不靠窗的病人探头朝窗口望去时会看见什么。其实,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窗》时,也会设置这样的环节,但面对丰富多彩的答案,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一个劲地点头,错过了深究的时机。
我的学生也给出了许多设想,比如,窗外是一大片墓地,是戒备森严的监狱,是死气沉沉的戈壁,甚至,只是一堵墙。我在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的同时,让他们思考:谁的想象最震撼、最合理?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学生说,医院旁边就是墓地不是很合理,几乎没有哪个医院旁边建墓地的,这会影响病人的情绪。有学生说,医院旁边是监狱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是暗指不靠窗的病人将会受到惩罚。但这样的分析被其他学生认为不够震撼。有学生说,窗外是墙比较震撼,不靠窗的病人平时抬头看见的是墙,前后都是墙,他整天看见的是“墙”,他最不想见的就是“墙”,因此,这等于是在他冷漠的背后,又给他浇筑了一堵墙,直击心灵,是对他最好的惩罚。这样的分析在扩大了文本的探索空间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奇思妙想,合情合理”。
对阅读文本的挖掘是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思维训练。
(作者为江苏省常州市延陵中学教师)
面对这样的流程设计,我在反思中问了自己三个问题:每堂语文课,我们的学生可以学什么?达成策略是怎样的?怎样的语文课才是愉快且思想深邃的?
《窗》是一篇小说,对于师生来说就是一篇阅读材料。初读此文,它像一泓清泉;再读之,则如橄榄在口,愈嚼愈有滋味。如果使用程式化的教学方式,不免可惜,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空间。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巧设情境,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主要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因此,我在备课过程中,尝试引导学生主动介入故事所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分析、探索中,感受人性的变化,感知美丑。
《窗》讲的是一条人命的消亡及其带给我们的反思。上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侦办此案。学生不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是以一个探索者的视角参与其中,找线索,做分析,深思考。现代课程论认为,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对给定的教材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的教材的意义和价值都有其自身的解读,教师可以大胆地取舍、剪裁、重新构建教材。我对《窗》的原文做了删减,将小说文本以案情记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激趣的方式导入:“同学们,老师很喜欢看《神探狄仁杰》。它的精彩之处在于每一个罪犯的确定往往是出人意料的,但是,经过狄老先生一番推理,似乎又是情理之中的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某医院病房里的一个案子。请同学们也来当回神探。”
案情记录
人物: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
情节:靠窗病人病重,夜晚咳嗽加剧导致死亡
环境:某医院病房(该病房十分狭小)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案情展示、死亡情境再现、案情分析、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定性、惩罚、警钟长鸣7个环节,环环相扣,逐渐地向高潮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扮演着“神探”的角色,向案情的未知处探索,阅读期待得到了增强。
二、精心设问,助推学生向深层探索
经过多年的学习,初中学生大多已掌握了语文课堂上教师提问的一般模式,甚至针对某种体裁的文章,能清楚地知道教师将会提出哪些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让原本充满智慧、灵气的作品变得支离破碎,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气,学生的探索空间日益狭小、程式化。
好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成为挖掘学生潜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比如,针对这篇小说,我设计的很多问题都是围绕“侦破案情”展开的:“靠窗的病人是怎么死的?”“导致不靠窗的病人见死不救的动机是什么?”“对同学们而言并没有多大吸引力的风景,为什么不靠窗的病人却会因此心生邪念?”“不靠窗的病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杀人犯吗?”……这一连串问题就像巨大的磁石一样牢牢吸引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很多。
三、巧用留白、有效補白,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探索方式
留白是作品中留下的相应的空白,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文本阅读的空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补白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操作技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中没有道明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因此,于留白处适当进行补白,会给语文课堂创造更多的精彩。
在《窗》这篇小说中,不靠窗的病人一步一步地从善走向恶,教学时,我将“犯罪心理分析”这一环节做了留白(删去原文中两段心理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窗外的风景像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导致了不靠窗的病人心理的失衡。请你找出有关他心理描写的句子。
[任务二]仅仅这样一个想法,还不至于让他走上见死不救的道路。但是,他愈加克制,这个想法就变得愈加强烈,问题就变得严重了。请你尝试写一写不靠窗的病人的心理变化。
学生完成后,我展示原文,引导他们进行对比。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语气语调的变化,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写作时要能在情节发展中自然有序地展现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
四、合理想象,给思维插上翅膀
合理的想象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完成创造性的阅读活动。
在处理《窗》这篇小说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时,我运用了猜读的手法,删去结尾,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猜测不靠窗的病人探头朝窗口望去时会看见什么。其实,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窗》时,也会设置这样的环节,但面对丰富多彩的答案,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一个劲地点头,错过了深究的时机。
我的学生也给出了许多设想,比如,窗外是一大片墓地,是戒备森严的监狱,是死气沉沉的戈壁,甚至,只是一堵墙。我在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的同时,让他们思考:谁的想象最震撼、最合理?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学生说,医院旁边就是墓地不是很合理,几乎没有哪个医院旁边建墓地的,这会影响病人的情绪。有学生说,医院旁边是监狱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是暗指不靠窗的病人将会受到惩罚。但这样的分析被其他学生认为不够震撼。有学生说,窗外是墙比较震撼,不靠窗的病人平时抬头看见的是墙,前后都是墙,他整天看见的是“墙”,他最不想见的就是“墙”,因此,这等于是在他冷漠的背后,又给他浇筑了一堵墙,直击心灵,是对他最好的惩罚。这样的分析在扩大了文本的探索空间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奇思妙想,合情合理”。
对阅读文本的挖掘是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思维训练。
(作者为江苏省常州市延陵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