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属植物种类繁多,具有优良的园林观赏特性。本试验在南昌地区引进16个品种鼠尾草,建成鼠尾草属植物引种基地与资源圃,进行鼠尾草性状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适合鼠尾草的综合评价模型,以鼠尾草的观赏性、适应性、生长性作为优良品种选择的主要依据,选择叶色、花色、花期长度等14个性状作为具体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合南昌地区的Ⅰ级鼠尾草4种,Ⅱ级鼠尾草6种,Ⅲ级鼠尾草4种,Ⅳ级鼠尾草2种,为鼠尾草在南昌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探究不同养殖肥液施用方式(漫灌和覆土)配合脲酶-硝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双氰胺DCD)对土壤N
2O排放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不施氮(CK)、漫灌施用(S)、覆土施用(D)、漫灌施用+NBPT-DCD组合(S+UI+NI)、覆土施用+NBPT-DCD组合(D+UI+NI)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养殖肥液施用方式显著影响土壤N
2O排放。肥液漫灌明显促进了土壤N
2O排放,其累积排放量最高达2420.39μg/m
【目的】对受长期选择的实际杜洛克猪育种群体3个重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分析各性状取得的遗传进展,并探讨实际育种群体中长期选择等因素对群体遗传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广西某种猪场核心育种群杜洛克猪2003—2018年共计15760条生长性能测定记录。运用DMU软件的DMUAI模块和DMU4模块,利用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3个重要经济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个体育种值。并通过估计该群体的年度累计群体遗传参数以评估该群体在长期选择过程中遗传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杜洛克猪3个重要经济性状(达100 kg体质量日龄
为了探究不同氨化秸秆还田方式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及玉米生长规律的影响,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进行了盐碱地大田玉米试验研究。试验共设置4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为:将氨化秸秆在土壤表层按1.2 kg/m2覆盖(F1);将氨化秸秆在土壤表层按0.9 kg/m2覆盖,同时按0.3 kg/m2在土壤下30 cm处还田(F2);将氨化秸秆在土壤表层按0.6 kg/m2覆盖,同时按0.6 kg/m2在土壤下30 cm处
通过对设置在新余市新星园林苗木有限公司自有林地内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处理的标准样地香圆生长量的调查,来对香圆人工林生产过程中人工密度控制和施肥处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重比较,对比筛选适合生产的定植密度和施肥量。结果表明:密度控制和施肥均可有效促进香圆苗木生长,但并不是简单的越稀越好和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临界值。对本研究而言,香圆园林苗木生产应以60株·667m-2的定植密度为最佳,再辅施1.0 kg的复合肥可有效促进生长和改善林相。
【目的】提升柑橘果园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快速无损获取柑橘树冠层的施药情况,改善小规模数据集导致施药情况分类模型易发生过拟合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柑橘树冠层施药情况分类模型-VGG_C模型。模型以VGG模型核心思想为基础进行构建,通过交叉熵损失函数优化,加速概率分布与真实分布的迭代过程,并在输出端引入不确定性度量计算以及在下采样模块中插入Droupout方法,降低由于数据较少而发生过拟合的概率。【结果】VGG_C模型针对训练集的分类损失值为0.44%,比ResNet和VGG模型分别降低了8
【目的】以油青菜心Brassica 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为试验对象,基于冠层温度研究其生长过程中的水分胁迫变化规律,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以水分胁迫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和光合有效辐射预测光合作用速率。【方法】试验期间,在营养生长阶段(V期)和生殖生长阶段(R期)对油青菜心进行不同田间持水量处理,采集冠层温度、空气温湿度数据,建立无蒸腾作用基线(上限方程)、无水分胁迫基线(下限方程),通过经验公式计算CWSI。利用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
为高效培育黄樟壮苗,本文以黄心土、稻谷壳和泥炭土为育苗基质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19种基质配方,来进行无纺布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通过对1年生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侧根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测定和分析,综合评价值及育苗基质成本等条件来筛选出适宜培育黄樟容器苗的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黄樟适宜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稻谷壳∶黄心土=7∶2∶1,使用该基质配方培育的1年生黄樟容器苗平均苗高可达86.2 cm,平均地径可达0.80 cm。
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常采用全自动化设备检测土壤湿度,然后对农田进行灌溉,但现有系统难以精确判断整个农田的湿度信息,当土壤湿度传感器出现设备故障后,会产生控制误差,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因此,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Lora、NB-iot无线网络传输和微控制器处理等先进技术,设计了基于改进K-means的农田湿度评估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在线评估农田方圆1 km内的湿度信息的功能,并且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土壤湿
针对传统改性材料粉煤灰、新型改性材料纳米粘土和纳米硅溶胶,进行改性黄土的激光粒度分析、电镜扫描分析、工业CT扫描分析和BET比表面积分析实验,从微观角度探讨改性材料对黄土结构、孔隙及比表面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3种改性材料的掺量由1%、3%到7%,黄土颗粒间的填充物明显增多,架空孔隙逐渐减少;掺量为7%的3种改性黄土孔隙率的降低率依次为10.99%,15.10%和30.84%,黄土比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