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狗”在中英文中的文化内涵差异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狗这个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外延意义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它所隐含的文化涵义不同,导致了汉语和英语中关于狗的词语感情色彩有很大差异。本文从狗的中英文文化涵义角度探讨文化涵义的差异。
  关键词:狗;文化涵义;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语言的最小单位——词汇往往也是来自文化又反映着文化。词汇常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又称外延意义(denotation),指词与客观或虚拟世界中的现象相联系的那一部分意义,即词的基本意义或字面意义;内涵意义(connotation),表示人们对该词所指的事物所具有的感情和所持的态度,内涵意义含有感情色彩;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指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赋予词汇的附加意义和引申意义。笔者认为与狗相关的短语、习语以及词组在中英文中有很大差异,主要是由于狗在汉语中和英语中文化涵义不同。
  一、“狗”在汉语中的文化涵义
  在中国,狗首先是看家的动物,不是供玩赏的动物,人们养狗是因为它有用,不是因为它是个好伴侣。因此“狗”在汉语的文化涵义中是一种卑微地浅的动物,与狗有关的词组中大都含有贬义,这种文化涵义被深深地烙印在国人的汉语言文化中,如形容人冷酷无同情心无感恩心的“狼心狗肺”;形容人只有酒肉朋友而没有知心朋友的“狐朋狗友”;形容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连爱吃的狗肉都没有褒义,而是形容上不了大场面的东西,“狗肉上不了正席”。
  二、“狗”在英语中文化涵义
  在英语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dog"的文化涵义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貶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形容人得意的句子Every dayhashis day;用犬来形容人忠诚的句子Asfaithful as a dog;形容一个左右全局的人或是优胜者可以用Atopdog;幸运儿是“lucky dog”;帮助某人渡过难关是“to help a lame dogover a stile”;就连在中文的爱屋及乌在英语中也变成了“Love me,love my dog”。
  三、造成文化涵义差异的原因
  1.因历史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
  一方面中国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以农业文化为核心。在农业社会中,狗的作用相对比较小,除了看家外,就只能提供肉食了。正因为如此,在国内的很多地方,吃狗肉的习惯延续至今,甚至还影响到周围的韩国。另一方面中国人一贯重视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不需要从狗身上寻求心理安全感,因而对狗也就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西方文化比中国文明要短的多,起源于游牧文明,四海为家,社会竞争激烈,家庭观念淡薄,从人群里得到的心理安全感比中国人少,他们想把这种损失在宠物狗身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因此在西方,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带着狗在公园散步等情景。
  2.因地域文化不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
  中国文明以华夏文明为代表,而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以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催生了农业耕作的繁荣。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人则更喜爱性情温顺而又力大无比的诸如牛马驴之类的动物,而对无益于农耕却食量很大的狗没有什么好感。
  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而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岛屿国家接触最多的则是水与海,当地的气候环境催生了渔猎和畜牧文明。在以渔猎畜牧为主的背景下,牛和羊成了主要的肉食提供者,而狗却成了重要的劳动和生产工具。西方人发现狗有灵敏的嗅觉和敏捷的身躯,进过驯化后,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发现和捕获猎物,而且还忠于主人,陪伴主人左右,所以西方人对狗有特别的好感。
  3.因习俗文化不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
  与西方英语国家的人相比,中国人则更在意狗的奴役性和使役性。中国人养狗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看门。因而在我国,狗的地位比起英语国家的同类来说要低得多了。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人认为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胆包天、鼠窃狗偷、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英汉民族对养狗的目的和态度很不相同。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常常是为了作伴。有的人没有子女,便拿狗来代替,他们的狗能得到相当多的“优待”和“特权”。它们有吃,有穿,还有音乐家专门为之谱写“狗曲”。狗得病时可请兽医,还请心理学家、专科医生来治疗。当主人外出度假时,它们还可以享受“最好的假期‘待遇”’。但在汉民族中,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实现的。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等原因造成了狗在中英文中的文化涵义有很大差异。而不了解这些差异,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视丧家犬在某种意义上是可耻的、可恶的,驱赶它是无可厚非的;而a lost dog在英美人眼中是无助、弱者的象征,值得同情和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无论从教育自身还是从社会,国家的发展角度,学习方式的变革已经刻不容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方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在大多数学校中已经不再是新鲜、陌生的名词,许多教师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以更丰富的形式、更鲜活的样子呈现给学生。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要看它是否运用得当,是否能促进教学的优化。本文首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然后从多方面来述说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何要运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继而述说了应该怎样把多媒体
对于翻译,著名学者王佐良(1989)曾说过:“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他(1982)在谈论严复的翻译方法——”信,达,雅”时用
狄德罗说过:“艺术鉴赏力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通过掌握真或善(以及使真或善成为美的情景)的反复实践而取得的,能立即为美的事物所深深感动的那种气质。”也就是说,审美鉴赏力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事物的领悟与评价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结合课本内容,教给学生审美知识,使他们在课堂上能感受到美的氛围,从而提高自己对美的认识能力。  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许多相似和相通的地
期刊
摘要:加强实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在实验中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和思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能力;启迪思考  “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是创造力开发的差距。”这是联合国近来的新论断。对于个人的成才来说,什么是人才,人才不仅仅是学历与职称,学历与职称只是成才的基础条件之一,离开了创造,则无任何人才而言。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国家对于教育方面实际的教学效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样,教育中的不同专业在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上都面临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相关教育部门通过将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流程进行合理的优化,从而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美术教学也不例外,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美术教学;渗透;研究  美术,不仅是一种艺术,更
摘要:体育运动学校是专门培养体育人才的学校,学生爱好体育,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不浓,特别是对化学的学习被视为一件苦差事。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受到广大教育学者的青睐,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体校化学教学,可以极大的激发体校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抽象的问题更直观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体校学生体验到了学习化学的乐趣。  关键词:多媒体;化学;兴趣;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摘要:对于化学初学者在定量计算时往往依托反应方程式的质量关系,到了高中慢慢接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直到掌握守恒的方法迅速判断化学变化中物质的物理量(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内在关系,进行定量计算。但在整个过程中都会伴随着比例关系。比例关系的理解对计算思想的转变和数据的代入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比例关系;高中化学;化学计算  数学上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高中化学中的计算都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