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文化指的是电影、电视共同的“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即影视艺术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广义地讲,“影视文化”泛指以电影、电视方式所进行的全部文化创造。从上世纪末开始,全国各城市建设档案馆对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竣工验收电视专题片有了具体要求,影视档案的齐全和完整成为施工企业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办事、诚实守信的具體体现。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影视工作非常重要,创建适应建筑施工企业特色的影视文化,能够满足企业对影视工作的需求,助推企业发展。
一、培养热爱建筑施工企业的影视工作者
做好任何工作,人的因素第一,建筑施工企业影视文化工作也不例外。
从横向的业务范围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影视工作包括:前期策划、素材拍摄计划、素材管理、文字撰稿、解说配音、后期剪辑、传播。工程题材电视片属纪实类专题片,是通过作者主观意识反映客观现实,无论是前期画面拍摄、文字撰稿还是后期剪辑,这都要求企业影视工作者一定要在了解、熟习、掌握拍摄对象的基础上从事此项工作,否则主观意识出现差错,客观现实就不能正确、真实地反映出来。企业影视文化不同于社会影视文化,它是运用影视艺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性的,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的内容,任何一种艺术,缺少内容,形式也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企业的影视工作者只有对建筑施工中的工序、质量、安全、技术了解了,找准了该工程的特点、施工措施、技术难点,我们才能找到该专题片宣传的切入点、融合点,才能编辑出此片不是同类型的彼片;只有这样,我们收集画面素材及文字素材的思路才会更广、信息来源才会更多,我们反映的内容才会有取舍,编辑出的专题片才能更真实、形象、生动。这好比生活中炒菜,菜样配得多、配料备得齐,菜的花样才能炒得多是一个道理。学习掌握建筑施工基本常识是企业影视工作者运用影视文化为企业发展服好务的基本前提之一。
从纵向的时间范围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影视工作包涵:基础处理、基础施工、主厂房施工、设备安装、机组调试等。如果说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是一条线,那么若干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组合就是一个面,加之遍布全国各若干项工程地点的组合,影视管理工作者面对的就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工程。企业工程建设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不同于电影、电视剧,每一个镜头都是客观真实的、不可再现的,随着当今建筑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工程建设的速度也飞速加快,施工现场日新月异,每一个工序节点,都成了稍纵即逝的瞬间,这就要求企业影视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周密的摄制计划、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二、工程题材电视专题片前期拍摄技巧
工程题材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电影、电视剧在开机拍摄前,整个故事的情节都已从“剧本”转化到“脚本”中,脚本已列出镜头的长度、景别、构图、配乐等等很详细的信息,拿到它之后你的脑子里就会象看到真正剪辑好的电影一样,摄影师只是在导演的指导下、在摄制组成员的协助下,按脚本分镜头逐一拍摄;而企业工程建设电视专题片的前期拍摄,在工程竣工前,不可能编制出整个工程具体的每一个镜头的脚本,至到工程竣工后,专题片的文稿才能根据实际建设情况撰写出来。首先要对每一项目工程的概况和施工方案要进行学习、请教、了解,策划出一个方向或者纲要,一是对专题片的主题进行策划,二是对内容进行策划,三是对表现形式进行策划,这种策划不是说去做假,而是要结合主题,用我们影视工作者的理性和思考,去策划具体的细节性的工作,然后,再在现场根据工程实际的情况,进行进行斟酌完善、调整。先有“思路”后有“行为”、用“思路”决定“行为”的影视作品更能显现我们影视工作者的价值。用这种“思路”决定“行为”的方法先拍摄素材,后撰写文稿的专题片,拍摄与文稿越合拍率一定会很吻合。
三、工程题材电视专题片后期剪辑技巧
在电视台或影视媒体单位,由于分工细化,摄影师与剪辑师是两个不同的岗位,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影视工作由于不是企业的主业,从业人员会精减,往往这两岗位合二为一,甚至所有影视工作一人肩挑。不过一人从事该两岗位也有其好处。在摄影教材中,曾有这样比喻:如果把摄影师比喻成外出打猎的男人,而剪辑师就是把猎物做成佳肴的厨娘,两者是一种默契合作的关系。摄影师拍摄素材的每一个镜头都应该是带着作品整体策划和后期剪辑的思想而拍;剪辑师要理解前期策划、拍摄的意图,特别是对镜头的运用要有充分的理解。
把握镜头组接的节奏。专题片节奏除了通过镜头的转换、音乐的配合、配音的抑扬顿挫等因素体现外,还需运用组接手段,控制镜头的长度和数量、调整镜头顺序、删除多余的枝节来完成。对于镜头的长度,一般情况是远景、中景等镜头画面包含的内容较多,观众看清这些需要的时间就长,画面停留时间可长些;对于近景、特写等镜头,画面包含的内容较少,观众只需短时间即可看清,画面停留时间可短些;还有就是比较亮的画面要比暗的画面要长一些;表现静的画面要比表现动的画面停留时间要长一些。但是,处理任何一组画面,它的节奏和镜头的长度,都要服从专题片所要表达的内容,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用形式框内容。如果在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里用了快节奏的镜头转换,就会使观众觉得突兀跳跃,心理上难以接受。而在一些节奏强烈,激荡人心的场面中,就应该考虑到种种冲击因素,使镜头的变化速率与观众的心理要求一致,以增强观众的激动情绪,达到吸引人的目的。
一、培养热爱建筑施工企业的影视工作者
做好任何工作,人的因素第一,建筑施工企业影视文化工作也不例外。
从横向的业务范围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影视工作包括:前期策划、素材拍摄计划、素材管理、文字撰稿、解说配音、后期剪辑、传播。工程题材电视片属纪实类专题片,是通过作者主观意识反映客观现实,无论是前期画面拍摄、文字撰稿还是后期剪辑,这都要求企业影视工作者一定要在了解、熟习、掌握拍摄对象的基础上从事此项工作,否则主观意识出现差错,客观现实就不能正确、真实地反映出来。企业影视文化不同于社会影视文化,它是运用影视艺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性的,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的内容,任何一种艺术,缺少内容,形式也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企业的影视工作者只有对建筑施工中的工序、质量、安全、技术了解了,找准了该工程的特点、施工措施、技术难点,我们才能找到该专题片宣传的切入点、融合点,才能编辑出此片不是同类型的彼片;只有这样,我们收集画面素材及文字素材的思路才会更广、信息来源才会更多,我们反映的内容才会有取舍,编辑出的专题片才能更真实、形象、生动。这好比生活中炒菜,菜样配得多、配料备得齐,菜的花样才能炒得多是一个道理。学习掌握建筑施工基本常识是企业影视工作者运用影视文化为企业发展服好务的基本前提之一。
从纵向的时间范围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影视工作包涵:基础处理、基础施工、主厂房施工、设备安装、机组调试等。如果说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是一条线,那么若干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组合就是一个面,加之遍布全国各若干项工程地点的组合,影视管理工作者面对的就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工程。企业工程建设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不同于电影、电视剧,每一个镜头都是客观真实的、不可再现的,随着当今建筑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工程建设的速度也飞速加快,施工现场日新月异,每一个工序节点,都成了稍纵即逝的瞬间,这就要求企业影视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周密的摄制计划、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二、工程题材电视专题片前期拍摄技巧
工程题材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电影、电视剧在开机拍摄前,整个故事的情节都已从“剧本”转化到“脚本”中,脚本已列出镜头的长度、景别、构图、配乐等等很详细的信息,拿到它之后你的脑子里就会象看到真正剪辑好的电影一样,摄影师只是在导演的指导下、在摄制组成员的协助下,按脚本分镜头逐一拍摄;而企业工程建设电视专题片的前期拍摄,在工程竣工前,不可能编制出整个工程具体的每一个镜头的脚本,至到工程竣工后,专题片的文稿才能根据实际建设情况撰写出来。首先要对每一项目工程的概况和施工方案要进行学习、请教、了解,策划出一个方向或者纲要,一是对专题片的主题进行策划,二是对内容进行策划,三是对表现形式进行策划,这种策划不是说去做假,而是要结合主题,用我们影视工作者的理性和思考,去策划具体的细节性的工作,然后,再在现场根据工程实际的情况,进行进行斟酌完善、调整。先有“思路”后有“行为”、用“思路”决定“行为”的影视作品更能显现我们影视工作者的价值。用这种“思路”决定“行为”的方法先拍摄素材,后撰写文稿的专题片,拍摄与文稿越合拍率一定会很吻合。
三、工程题材电视专题片后期剪辑技巧
在电视台或影视媒体单位,由于分工细化,摄影师与剪辑师是两个不同的岗位,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影视工作由于不是企业的主业,从业人员会精减,往往这两岗位合二为一,甚至所有影视工作一人肩挑。不过一人从事该两岗位也有其好处。在摄影教材中,曾有这样比喻:如果把摄影师比喻成外出打猎的男人,而剪辑师就是把猎物做成佳肴的厨娘,两者是一种默契合作的关系。摄影师拍摄素材的每一个镜头都应该是带着作品整体策划和后期剪辑的思想而拍;剪辑师要理解前期策划、拍摄的意图,特别是对镜头的运用要有充分的理解。
把握镜头组接的节奏。专题片节奏除了通过镜头的转换、音乐的配合、配音的抑扬顿挫等因素体现外,还需运用组接手段,控制镜头的长度和数量、调整镜头顺序、删除多余的枝节来完成。对于镜头的长度,一般情况是远景、中景等镜头画面包含的内容较多,观众看清这些需要的时间就长,画面停留时间可长些;对于近景、特写等镜头,画面包含的内容较少,观众只需短时间即可看清,画面停留时间可短些;还有就是比较亮的画面要比暗的画面要长一些;表现静的画面要比表现动的画面停留时间要长一些。但是,处理任何一组画面,它的节奏和镜头的长度,都要服从专题片所要表达的内容,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用形式框内容。如果在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里用了快节奏的镜头转换,就会使观众觉得突兀跳跃,心理上难以接受。而在一些节奏强烈,激荡人心的场面中,就应该考虑到种种冲击因素,使镜头的变化速率与观众的心理要求一致,以增强观众的激动情绪,达到吸引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