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郝克明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首席顾问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不久前,记者有幸参加了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听取了郝克明研究员关于建设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专题报告。现将有关内容摘要整理,以访谈的形式刊出。
记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自觉追求,国家和社会各界也都十分关注和重视,请您谈谈建设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
郝克明: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与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1.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我国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拥有的知识总量迅速增长,知识发展和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从学校中获取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工作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等的变化,大大增加了社会成员职业和岗位转换和变动的流动性。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和经过学校的“一次性充电”就可以终身受用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学习和教育必须贯穿人的一生。由于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人们所在的工作场所和社会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仅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和能力,而且对人的素质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这种发展趋势呼唤着新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模式、内容、方法的改革。学习、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正在取代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2.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和基础。未来的十几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来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与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特殊国情相交织,凸显了教育特别是建立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未来的十几年是中国迅速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经济发生深刻转型和变革、各类发展矛盾凸显的挑战期。我们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创新能力,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初步具备了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我国教育体系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发展规模、体系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教学制度等方面还不适应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广大劳动者和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比较薄弱。我国有7.58亿从业劳动者,由于历史的原因,不仅学历层次总体上偏低,技能水平与发达国家也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大量的从农业转到二、三产业的农民工中,接受过培训的只有1/4。学校教育体系内部各类教育特别是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教育体系之间尚未建立起合理和有效的相互沟通和衔接的关系,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记者:请您详细阐述一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取向和模式,以便更多的人对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
郝克明:要对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有明确的认识,需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要弄清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国民教育体系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那些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成人几乎无法从工作中学习或从继续培训中受益,也无法抵御被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淘汰的风险。同时,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包括学校后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各类学校的作用,而不是离开这些资源重新去另建一个体系。
第二, 要明确终身学习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取向和模式。终身学习体系的指向是在传统的教育制度上实现新的超越和发展。因此,终身教育体系不是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或者老年教育的别名,当然这些方面的教育都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发展和加强;终身学习体系也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非正式教育等各类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重建具有内在一致性、关联性和持续性,使学校和各种机构以及广大学习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开发的新的教育体系,并在终身教育框架下实现各种教育类型、各种教育形式和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相互沟通、衔接和共享,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终身学习的多种需求。
第三, 要认识终身学习(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发展,需要我国的教育进行新的革命性的转变,实现对传统教育制度的突破和超越。终身学习(教育)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学习(教育)的拓展,而是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是教育发展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深刻性表现在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和学校以及各类教育机构的功能上;表现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教学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等新的探索和创新上;表现在教育结构体系的丰富性、沟通性和教育制度的弹性化、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等方面。不仅要求教育者和学习者自身的观念变革和教育与学习行为的变革,还要求改变教育的时空形态、教育内外的边界及一系列关系。终身教育的实现,更需要社会制度、经济、机构、组织、技术等多方面的变革与支持。
记者:在我国如何着手建设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
郝克明: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在借鉴世界终身学习经验的同时,要注意研究我国国情和人才需求在结构上的特点,并从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实际出发,采取逐步推进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从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我国社会当前劳动者学历水平的实际出发,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在层次和类型结构上应有新的发展,并呈现更加多样化的格局。
第二,要建立和完善关于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由于培训和继续教育涉及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所有社会成员,需要加强政府对有关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关于终身学习的法制建设,调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学历与职业资格并重等制度,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
第三, 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我国利用后发优势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是我国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能够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措施,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各种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服务。
记者:未来十几年,我国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郝克明:到2020年,我国要以科学发展观和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以学校教育体系为依托,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为重要手段,加强和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全面开发和充分利用世界上最大、最丰富、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正规教育与非正规、非正式教育相互补充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为广大人民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加方便、灵活、开放和多样的学习机会,提高人民的学习能力,努力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使中国进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就是未来十几年的目标和任务。
记者:在未来十几年中具体工作有哪些呢?
郝克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具体工作很多,今天时间有限,我只能概括地讲一些要点。
1. 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学校教育供给、努力提高社会成员平均受教育水平。改革教育教学制度,扩大学习者对教育的选择机会。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使学校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实现办学途径多样化。加强学校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潜力,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 大力发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劳动者日益增长的学习和培训需求。建设和完善终身学习、职业培训与能力开发的制度与政策环境。探索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评价标准的、弹性化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模式。建立和完善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评价和认证支持体系,促进终身学习社会化、个性化。
3. 加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推动社会学习化,需要建立必要的制度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进一步确保企业、部门、社区和各级政府履行在社会成员培训方面应担负的责任。学习型社区的学习教育活动面向社区全体居民。教育和学习内容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教育(学习)模式具有社会性、开放性、针对性和便捷性等特点。社区的学习(教育)化、学习(教育)的社会化,将是未来我国学习型社区发展的方向。
4.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教育培训网和满足各种类型学习者需要的学习资源。以学习中心模式为主,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与培训。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动员和集中全国优秀专业人才、专业机构,整合和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不同类型地区、不同类型学习群体的数字化网络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探索民间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积极发展网络虚拟大学。
5. 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体制保障和制度创新。建立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培训投入和学习资助体制。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落实科教兴国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优化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结构,加大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终身学习的法制化进程,尽快研究制定《终身学习法》。明确政府在终身学习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在终身学习中的目标和任务;规定社会各种利益相关者(教育提供者、学习者、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合理分担教育培训成本方面的责任,等等。建立终身学习的质量保障和认证机制,完善学习、培训成果的评估鉴定体系。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成果,一定会发挥积极作用。
(责编:郑钊)
不久前,记者有幸参加了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听取了郝克明研究员关于建设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专题报告。现将有关内容摘要整理,以访谈的形式刊出。
记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自觉追求,国家和社会各界也都十分关注和重视,请您谈谈建设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
郝克明: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与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1.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我国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拥有的知识总量迅速增长,知识发展和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从学校中获取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工作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等的变化,大大增加了社会成员职业和岗位转换和变动的流动性。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和经过学校的“一次性充电”就可以终身受用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学习和教育必须贯穿人的一生。由于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人们所在的工作场所和社会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仅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和能力,而且对人的素质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这种发展趋势呼唤着新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模式、内容、方法的改革。学习、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正在取代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2.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和基础。未来的十几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来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与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特殊国情相交织,凸显了教育特别是建立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未来的十几年是中国迅速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经济发生深刻转型和变革、各类发展矛盾凸显的挑战期。我们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创新能力,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初步具备了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我国教育体系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发展规模、体系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教学制度等方面还不适应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广大劳动者和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比较薄弱。我国有7.58亿从业劳动者,由于历史的原因,不仅学历层次总体上偏低,技能水平与发达国家也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大量的从农业转到二、三产业的农民工中,接受过培训的只有1/4。学校教育体系内部各类教育特别是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教育体系之间尚未建立起合理和有效的相互沟通和衔接的关系,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记者:请您详细阐述一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取向和模式,以便更多的人对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
郝克明:要对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有明确的认识,需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要弄清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国民教育体系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那些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成人几乎无法从工作中学习或从继续培训中受益,也无法抵御被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淘汰的风险。同时,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包括学校后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各类学校的作用,而不是离开这些资源重新去另建一个体系。
第二, 要明确终身学习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取向和模式。终身学习体系的指向是在传统的教育制度上实现新的超越和发展。因此,终身教育体系不是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或者老年教育的别名,当然这些方面的教育都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发展和加强;终身学习体系也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非正式教育等各类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重建具有内在一致性、关联性和持续性,使学校和各种机构以及广大学习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开发的新的教育体系,并在终身教育框架下实现各种教育类型、各种教育形式和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相互沟通、衔接和共享,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终身学习的多种需求。
第三, 要认识终身学习(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发展,需要我国的教育进行新的革命性的转变,实现对传统教育制度的突破和超越。终身学习(教育)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学习(教育)的拓展,而是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是教育发展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深刻性表现在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和学校以及各类教育机构的功能上;表现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教学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等新的探索和创新上;表现在教育结构体系的丰富性、沟通性和教育制度的弹性化、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等方面。不仅要求教育者和学习者自身的观念变革和教育与学习行为的变革,还要求改变教育的时空形态、教育内外的边界及一系列关系。终身教育的实现,更需要社会制度、经济、机构、组织、技术等多方面的变革与支持。
记者:在我国如何着手建设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
郝克明: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在借鉴世界终身学习经验的同时,要注意研究我国国情和人才需求在结构上的特点,并从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实际出发,采取逐步推进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从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我国社会当前劳动者学历水平的实际出发,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在层次和类型结构上应有新的发展,并呈现更加多样化的格局。
第二,要建立和完善关于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由于培训和继续教育涉及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所有社会成员,需要加强政府对有关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关于终身学习的法制建设,调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学历与职业资格并重等制度,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
第三, 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我国利用后发优势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是我国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能够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措施,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各种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服务。
记者:未来十几年,我国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郝克明:到2020年,我国要以科学发展观和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以学校教育体系为依托,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为重要手段,加强和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全面开发和充分利用世界上最大、最丰富、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正规教育与非正规、非正式教育相互补充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为广大人民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加方便、灵活、开放和多样的学习机会,提高人民的学习能力,努力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使中国进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就是未来十几年的目标和任务。
记者:在未来十几年中具体工作有哪些呢?
郝克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具体工作很多,今天时间有限,我只能概括地讲一些要点。
1. 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学校教育供给、努力提高社会成员平均受教育水平。改革教育教学制度,扩大学习者对教育的选择机会。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使学校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实现办学途径多样化。加强学校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潜力,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 大力发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劳动者日益增长的学习和培训需求。建设和完善终身学习、职业培训与能力开发的制度与政策环境。探索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评价标准的、弹性化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模式。建立和完善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评价和认证支持体系,促进终身学习社会化、个性化。
3. 加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推动社会学习化,需要建立必要的制度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进一步确保企业、部门、社区和各级政府履行在社会成员培训方面应担负的责任。学习型社区的学习教育活动面向社区全体居民。教育和学习内容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教育(学习)模式具有社会性、开放性、针对性和便捷性等特点。社区的学习(教育)化、学习(教育)的社会化,将是未来我国学习型社区发展的方向。
4.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教育培训网和满足各种类型学习者需要的学习资源。以学习中心模式为主,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与培训。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动员和集中全国优秀专业人才、专业机构,整合和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不同类型地区、不同类型学习群体的数字化网络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探索民间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积极发展网络虚拟大学。
5. 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体制保障和制度创新。建立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培训投入和学习资助体制。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落实科教兴国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优化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结构,加大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终身学习的法制化进程,尽快研究制定《终身学习法》。明确政府在终身学习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在终身学习中的目标和任务;规定社会各种利益相关者(教育提供者、学习者、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合理分担教育培训成本方面的责任,等等。建立终身学习的质量保障和认证机制,完善学习、培训成果的评估鉴定体系。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成果,一定会发挥积极作用。
(责编: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