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与质量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追求“流量为王”已是不争的事实。《北京日报》近期就先后报道过两个有关流量的案例。2月24日,某流量明星微博账号造假,通过刷虚假数据来提升流量被曝光;事隔百天,6月11日,某明星发布的微博竟被转发过亿次,被曝光是幕后推手所为。要知道,新浪总共才3亿多用户,上亿次转发量,那需要三分之一的用户参与,其背后推手的能力令人咋舌。
  如此看来,流量真是个好东西,否则明星们怎么会千方百计造假?流量到底是个啥,竟然有如此“神通”?百度百科给出了三种解释:一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指定地点的车辆或行人数,二是网络上一定时间内打开网站地址的人气访问量,三是手机移动数据。
  新闻里所说明星流量造假,自然指网站的访问量。访问量高,说明关注的人多,证明博主的人气就高,人气高能“吸睛”,广告商就会上门,挂广告做宣传,创造的经济价值就高。影视明星的人气高,片酬就会水涨船高,难怪有明星要不择手段地刷流量,“吸睛”等于“吸金”啊!曾经有新闻曝出一些流量明星片酬高达千万乃至上亿,便是流量“惹的祸”。只可惜,与超高的人气流量相映成“趣”的是,很多身价不菲的流量明星演技却烂得出奇,让人大跌眼镜,可见流量和质量之间很难画等号。
  互联网时代,质量似乎真干不过流量。单从演艺界来说,有的艺人踏踏实实地学习表演技能,在舞台上认认真真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如果不重视宣传或包装自己,即使演技爆棚,也只能默默无闻;有的艺人不练功,不钻研业务,专爱炒作,通过暴露身体或是炒作绯闻,却能短时间爆红,名利双收。演员宋丹丹在小品里调侃说“没有绯闻的名人不是真名人”,所以过气明星最焦虑的事儿,就是自己的大名长时间没在娱乐头条出现。想上头条,靠流量,没流量,就造假刷流量,上不了正面新闻,还上不了负面新闻?比高尚功力不及,比卑下,谁怕谁呢?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才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只要脸皮够厚,流量够足,还怕名不响,利不厚?
  靠虚假的流量刷出来的明星,短期内可能会打败靠质量锻造出来的艺人,但他们注定会被自己拙劣的演技质量打败,淹没于滚滚的互联网洪流中,换个角度来说,这是质量干掉了流量!可见,不修炼内功,不重质量,是不行的,单靠流量,可能会一时超越,赚得人气,久之,其浅薄便被大众看穿,导致流量尽失,所有的荣华富贵也许只是昙花一现,即使再怎么炒作,也只能博人一笑罢了。
  靠演技吃饭的质量艺人,一时之间可能不会大红大紫,但因其演技扎实,口碑自然就好,流量就会潜滋暗长,新闻媒体如若再给予恰当适度的宣传,其流量自然会越來越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流量,是真正的流量,而不是靠黑手炒作,推手推出来的,是靠过硬的质量赚得的,那些德艺双馨的老一代艺术家,多是这样成名的,只不过互联网时代对流量为王的过分追捧改变了这种模式罢了。
  互联网,既是一个好东西,又是一个坏东西。科技文明成果都在网络上体现,其丰富、迅速、便捷的特性,令人神往;但是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福利的同时,必然要承受其带来的副作用,比如网上的世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喧嚣浮躁在所难免。靠流量一把尺子衡量网上的一切,肯定行不通,因为有太多的利欲熏心和高科技造假。“流量为王”实为短视,若从长远计,还要让位于“质量为王”。各行各业,其实都要有点工匠精神。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娱乐业,都要以诚信为本,靠质量取胜,才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热衷“流量”会伤人,“流量为王”的思想极易裹挟了群众欢乐地吃瓜,拉低人们的审美层次;也会让它的拥趸迷失了自己,进而造假作弊,被时代的滚滚洪流所湮灭。沧海横流,方显“质量”本色,无论何时,凭过硬的质量赚取到海量的“流量”,才是王道!
其他文献
有人总结说: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需要从领导班子做起。话算说到了点子上。虽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对“孪生兄弟”,却是先有官僚主义,后有形式主义;管住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才会失去市场,没有了“用武之地”。不治本只治标,形式主义永远不会绝迹。  形式主义一般都是为了官僚主义而生。因为官僚主义需要形式主义,因为形式主义在满足官僚主义需要时得到了好处,二者才情同“手心手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
期刊
生活中。常见有些人——  没吃的时候,饿得什么都想吃,有塊窝窝头也当宝贝;有吃的时候,又说吃什么都不香不甜,白面馒头扔掉也不可惜。  不出名的时候,想出名想得都快发疯了;出了名又怕出名,一出门还要把自己弄得不像自己。  愈说他胖,他愈能喘,牛X哄哄吹破天;愈抬举他。他愈摆谱,当真把自己当成一盘菜。  你比他强,他踢你咬你嫉妒你;你不如他,他又歪眼斜眼看不起你  。  你敬他宠他,他反而把你当“二小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国旅游的中国人与日俱增。在大饱眼福,尽情欣赏异国他乡独特景观的同时,也给世界各国带去滚滚财源。因而,中国游客受欢迎的程度日渐提升。在国外机场、景区、酒店,甚至介绍景观的小册子上,随处可见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不时听到亲亲切切的中国话。出国旅游,既是观光,也是学习。因此,有个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的问题,这是我近期出国旅游的深切体会。   金秋十月,应友人之邀,欣然报名参加“2
期刊
“吹哨”,是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简称。  “吹哨”,是喻说,即街道、乡镇用电话或信函告知上边有关部门来基层解决环保、民生问题……那真是一声“哨响”,应者云集,不解决问题不罢休!  如此“吹哨”,非一蹴而就,很有个探索、扩展、升级、升华的过程。  “吹哨”的首开先河,始自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在这儿,破坏生态造成极大安全隐患的盗挖、盗采金矿问题,曾屡禁不止。原因是乡镇一线对盗挖最容易发现,却
期刊
科尔马,是位于法国东部阿尔萨斯地区的小镇,她和德国接壤,像一名秀外慧中的少女,拥有鲜花盛开、青春奔放的风情。   游走在小镇的羊肠小道上,风吹鲜花,如五彩河奔流,似七彩虹炫丽。木筋屋的窗台,各种花草点缀其上,似古典派新娘娇羞而低垂的眼睛。   “人头屋”,建于1609年初文艺复兴时期。橘黄色的建筑上,1O5个人面雕刻表情各异。我不知这些漫画般的头像有无原型,但从他们夸张的神态里,我猜想他们都是善良
期刊
打开网页,看见关于一档网络综艺节目的广告。这档节目叫“话聊”。不用说,脑子里立即想起的是那个医学上的名词,进而还想到医院里那些让人悲戚的角落。和角落里让人生死疲劳的故事。  能够想象得到创意者的自鸣得意。这词儿多响,多容易记住。可我就想问,参加节目的你怕不怕?  主持人甲:欢迎大家来到hua liao(化疗)现场。  嘉宾:让我们一起hualiao——此处可以有汪峰“一起摇摆”的乐感。  主持人乙
期刊
岁数一大就喜静,远离闹市选了一个幽静的小区入住。第一天的晚上,听着室外的蛙声虫鸣狗吠,欣喜地畅想着在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中睡到自然醒,惬意地入眠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突然被一声接一声的“倒车、倒车、请注意”声惊醒,伴随着这个响声的,是机器的轰鸣。心里想着这么早小区就进来了施工车辆,门口值班的保安自会干预,打算着等响声停了再睡个回笼觉。没成想这个“倒车”声和轰鸣声一直不停,起床拉开窗帘顺着声源寻去,
期刊
对事业有成的人,我一向是非常钦佩的。在我看来,一个人想在某方面取得成功,两个前提必不可少,一是吃得苦,二是眼光独到。吃不得苦,就算有无限机会,你也很难碰到;眼光太浅,碰到了机会,你也可能失之交臂。但光有这两点还不够,我们的事业要做得长久,还应该正视两盏红灯:脸面、生命。  学校附近有个卖水果的,嘴巴很甜,我每次经过,她总要嘘寒问暖。我是个心软的人,看到人家这样“友好”,总要回答几句,有时还会在她的
期刊
骑自行车外出,忽然听到背后传来吵闹声。回头一看,是两个男人在争执。  一人道:“你还像个人吗?”  另一人反驳:“我怎么就不像个人了?”  “你看看你做的那些缺德事吧!”  “我做什么缺德事了?”  因有急事,“好戏”没有看下去。  回家后“倒叙”一下刚才的一幕。感到颇令人深思。  只要是长着一双手、两条腿、五官齐全,会说话,会使用工具……都被称作人,当然也包括那些天生有所缺陷的,也是我们人类的一
期刊
有大师之实、坚辞大师之名的学界与文坛大家,驾鹤而游时几乎都有“遗言”传颂。这“遗言”,不是安排家事、后嗣的临终嘱咐,不是夕阳残照那闪亮的一抹——绝笔之作,甚至还属健在时的一二感慨或悟道,但一经发出,或如石破天惊的“启蒙”,或似如雷贯耳的警示。如钱学森先生安详辞世,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钱学森之间”遂成“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