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芦改正,装甲兵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教授,《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课程奠基人。全军优秀教员,总装备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三次荣立三等功。参与完成的国家《955工程》重点科研项目,先后有十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奖。
坦克,陆战之王,很多战例证明以它为首的装甲车辆在陆地战场上有着其他武器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威力,势如猛虎。然而,现代战场环境的复杂性和装备本身的性能,又决定了即使是猛虎般的装甲车辆也有它很难逾越的障碍,水障碍就是其中之一。
何为水障碍?即是能够阻碍装甲车辆作战训练中前进的水域,特别是宽大的水域,如江河湖泊等,是影响装甲机械化部队作战行动的主要障碍物。装甲兵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教授芦改正创建并30年矢志研究的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课程,正是以信息化条件下登陆渡河作战训练和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围绕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人才培养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学院建设初期,为了满足装甲机械化部队克服内陆江河通行人才培养需要,他们率先开设了装甲车辆水上驾驶课程,作为学员特殊环境下驾驶的“特色”教学内容。而就是这在别人看来很平常的实践课,让芦改正看到了课程的前景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
水障碍严重影响了装甲车辆的战斗效益,潜渡是装甲车辆通过水障碍的主要方法,而且在作战中具有隐蔽性,能不能在教学中深入探索,让这些“陆上猛虎”变成“水中蛟龙”呢?这个想法一出,立即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没有训练条件,没有成熟的技术人员……而且这种试验和训练存在非常大的危险胜。
“只要部队建设需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搞,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我们的责任。”说起这段经历,芦改正教授充满了激情和成就感,虽只字未提其中的艰苦与困难,但笔者却依然能感受得到。
说干就干。没有现成教材,他自己编写,结合实践反复修改若干遍;没有器材,他自己摸索、研制,试验了能找到的所有能运用于密封的材料;参与人员少,他自己上一线,亲自跟车入水检查密封情况;没有场地,他跑遍了松花江的每个角落……其间由于训练组织困难、危险性高,课题研究受到了一些限制,但芦改正却一刻也没有放弃,他感觉只要是部队建设需要的,就一定会有发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他积累了大量实车训练经验,为后来该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遇向来偏爱有准备的人。20世纪90年代初,军委调整军事战略方针,确定了未来我军在一定时期的作战样式,登陆作战是其中一种。芦改正再次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一个新的念头再次产生:进行装甲装备登陆作战技术保障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学院党委的认可,各项调研论证随即展开。1995年,学院决定将《装甲车辆驾驶》正式更名为《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随后芦改正作为课程负责人抽选教员骨干开始了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特别结合调研情况,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加强装甲装备克服水障碍保障教学、新开设装甲车辆内陆江河和海上技术运用、依托天然江河建立实践教学训练场所……
任何事物的从无到有都要经历一场艰辛痛苦的摸索,而任何强烈使命感促使下的努力都会得到巨大收获。
“作为军校教员,没有什么比所教内容受部队欢迎更另人兴奋的了。”说起1997年6月的一次观摩活动,芦改正教授感慨无限。当时总部机关、沈阳军区、南京军区等三百多名团以上领导在松花江某水域观看了该院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教学训练成果汇报,一线指挥员们亲眼看到“陆上猛虎”成为了“水中蛟龙”。观摩结束后一名部队领导握着芦改正的手说:“如果有可能,这次参训的学员部队都要了,我们急需这样的人才!”那一刻,芦改正热泪盈眶。因为所有参训官兵都知道,为了这门课程的发展他付出了太多:常年水上作业,他落下严重的风湿病;每一次训练实践,他都亲自带车潜渡试验,至少十次化险为夷,没出过一次事故……
自从这次成功的展示,芦改正的名字便与这门课程联系在了一起,为各装甲机械化部队所知晓,课程建设也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采访中,芦改正喜欢说这些成果的取得属于我们的团队,但其他教员却说,芦改正教授是这个团队的“中流砥柱”,是他的艰苦努力让这门课程硕果累累——
1998年,该课程教学组成为全军“955工程”重点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相关教学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2001年,在总部的直接指导下,该院成功组织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干部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培训班。随后,“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技术保障训练中心”被列入总部“2110工程”和“双十二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2005年,该课程被列为全军百门优质课程候选课程。2006年,全军唯一一所集装甲装备克服水障碍实习教学、试验教学、模拟训练、实装训练和综合演练为一体的装甲装备克服水障碍训练中心在该院落成并成为总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该课程被评为全军优质课程。
责任编辑 王通化
芦改正,装甲兵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教授,《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课程奠基人。全军优秀教员,总装备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三次荣立三等功。参与完成的国家《955工程》重点科研项目,先后有十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奖。
坦克,陆战之王,很多战例证明以它为首的装甲车辆在陆地战场上有着其他武器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威力,势如猛虎。然而,现代战场环境的复杂性和装备本身的性能,又决定了即使是猛虎般的装甲车辆也有它很难逾越的障碍,水障碍就是其中之一。
何为水障碍?即是能够阻碍装甲车辆作战训练中前进的水域,特别是宽大的水域,如江河湖泊等,是影响装甲机械化部队作战行动的主要障碍物。装甲兵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教授芦改正创建并30年矢志研究的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课程,正是以信息化条件下登陆渡河作战训练和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围绕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人才培养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学院建设初期,为了满足装甲机械化部队克服内陆江河通行人才培养需要,他们率先开设了装甲车辆水上驾驶课程,作为学员特殊环境下驾驶的“特色”教学内容。而就是这在别人看来很平常的实践课,让芦改正看到了课程的前景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
水障碍严重影响了装甲车辆的战斗效益,潜渡是装甲车辆通过水障碍的主要方法,而且在作战中具有隐蔽性,能不能在教学中深入探索,让这些“陆上猛虎”变成“水中蛟龙”呢?这个想法一出,立即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没有训练条件,没有成熟的技术人员……而且这种试验和训练存在非常大的危险胜。
“只要部队建设需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搞,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我们的责任。”说起这段经历,芦改正教授充满了激情和成就感,虽只字未提其中的艰苦与困难,但笔者却依然能感受得到。
说干就干。没有现成教材,他自己编写,结合实践反复修改若干遍;没有器材,他自己摸索、研制,试验了能找到的所有能运用于密封的材料;参与人员少,他自己上一线,亲自跟车入水检查密封情况;没有场地,他跑遍了松花江的每个角落……其间由于训练组织困难、危险性高,课题研究受到了一些限制,但芦改正却一刻也没有放弃,他感觉只要是部队建设需要的,就一定会有发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他积累了大量实车训练经验,为后来该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遇向来偏爱有准备的人。20世纪90年代初,军委调整军事战略方针,确定了未来我军在一定时期的作战样式,登陆作战是其中一种。芦改正再次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一个新的念头再次产生:进行装甲装备登陆作战技术保障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学院党委的认可,各项调研论证随即展开。1995年,学院决定将《装甲车辆驾驶》正式更名为《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随后芦改正作为课程负责人抽选教员骨干开始了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特别结合调研情况,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加强装甲装备克服水障碍保障教学、新开设装甲车辆内陆江河和海上技术运用、依托天然江河建立实践教学训练场所……
任何事物的从无到有都要经历一场艰辛痛苦的摸索,而任何强烈使命感促使下的努力都会得到巨大收获。
“作为军校教员,没有什么比所教内容受部队欢迎更另人兴奋的了。”说起1997年6月的一次观摩活动,芦改正教授感慨无限。当时总部机关、沈阳军区、南京军区等三百多名团以上领导在松花江某水域观看了该院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教学训练成果汇报,一线指挥员们亲眼看到“陆上猛虎”成为了“水中蛟龙”。观摩结束后一名部队领导握着芦改正的手说:“如果有可能,这次参训的学员部队都要了,我们急需这样的人才!”那一刻,芦改正热泪盈眶。因为所有参训官兵都知道,为了这门课程的发展他付出了太多:常年水上作业,他落下严重的风湿病;每一次训练实践,他都亲自带车潜渡试验,至少十次化险为夷,没出过一次事故……
自从这次成功的展示,芦改正的名字便与这门课程联系在了一起,为各装甲机械化部队所知晓,课程建设也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采访中,芦改正喜欢说这些成果的取得属于我们的团队,但其他教员却说,芦改正教授是这个团队的“中流砥柱”,是他的艰苦努力让这门课程硕果累累——
1998年,该课程教学组成为全军“955工程”重点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相关教学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2001年,在总部的直接指导下,该院成功组织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干部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培训班。随后,“装甲车辆克服水障碍技术保障训练中心”被列入总部“2110工程”和“双十二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2005年,该课程被列为全军百门优质课程候选课程。2006年,全军唯一一所集装甲装备克服水障碍实习教学、试验教学、模拟训练、实装训练和综合演练为一体的装甲装备克服水障碍训练中心在该院落成并成为总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该课程被评为全军优质课程。
责任编辑 王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