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5月,当了8年军统局和保密局总务处处长的沈醉,被毛人凤“充军”到了云南,担任保密局云南站站长。究其原因,还得从保密局的一场内讧说起。
1948年初,沈醉出差回到南京,心里特别高兴,因为1947年12月5日,蒋介石终于免去郑介民在保密局内部的一切职务,由毛人凤接任保密局局长。这是毛人凤的“成功”,也是沈醉的“成功”。若不是沈醉导演的一场“祝寿戏”,若不是他暗中搜集了不少有关郑介民污贪、占用公产的材料,毛人凤想挤掉郑介民谈何容易。
沈醉当即询问手下:“毛先生最近对总务处有什么新的指示?”总务处副处长说:“别的没什么,他只是一再嘱咐我,要好好清查一下总务处所有的账目,免得再出现邓毅夫那种事,让别人抓辫子。”
“哦,难道他也相信邓毅夫真的有问题,也怀疑我们总务处账目不清?”沈醉大吃一惊。
副处长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叹口气说:“是啊,我也弄不清毛先生是怎么想的。”
沈醉之前在飞机上的兴奋和得意之情一扫而空,心头顿时蒙上了一层乌云。毛人凤担任保密局局长前的一桩桩往事,像演电影似的一幕幕呈现在他的眼前。
1946年3月,军统局代局长戴笠乘飞机摔死后,蒋介石即任命原军统局的主任秘书郑介民代理局长。军统局书记长唐纵和在局里主持日常工作的代主任秘书毛人凤都不服气。于是,军统局内部形成了三派,即以郑介民为首的广东派,以唐纵为首的湖南派,以毛人凤为首的江浙派。
郑介民、唐纵的资格老,又深得蒋介石信任,毛人凤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他在军统局内部的资历甚至连沈醉都不如。他在内没当过处长,在外没当过站长,只因为是戴笠的亲戚,一直在戴笠身边当文秘。但是,毛人凤待人处事很有一套,特别是在军统局担任代主任秘书期间,他对任何人都是和和气气、笑容满面,即使部下向他发脾气、发牢骚,他也毫不介意,所以军统局内部许多人都很喜欢他。因此,他这一派的人也不少。
沈醉虽然是湖南人,平时与唐纵夫妇的关系也不错,但他实际上却属于毛派。因为唐纵为人过分谨慎,对手里的权力抓得很紧,即使是他的亲信,也不肯把权力下放,在他的手下很难抓到实权。毛人凤则不同,他对内务了如指掌,对外面的工作却知道得很少。他如果掌权,一定需要像沈醉这样内外情况都熟悉的助手。而且,他俩都是戴笠一手提拔起来的,戴笠死后,他们都希望把戴笠创办的那份“家业”保住,而郑介民和唐纵却总想压缩军统人员,改组军统局。一次,毛人凤拉着沈醉的手,诚恳地说:“戴先生创办这份家业不容易,你我都是他亲手培养的,我们可要同心协力管好这份家业,才对得起戴先生!”从感情上说,沈醉是完全同意他的观点的。
另外,沈醉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想法:只要毛人凤掌了权,今后自己就有取代他的可能。自己年轻,在军统的资格比他老,戴笠活着的时候,不就有培养自己作接班人的意思吗?更何况,自己曾在临汾特训班和黔阳等训练班当过教官,学生中不少人已是军统的中层干部,跟自己关系都很好,有许多人还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呢。蒋介石和戴笠不都是靠着自己的学生起家的吗?
不过,沈醉也清楚地知道,如果不帮毛人凤挤掉郑介民和唐纵,仅凭他的资历,是决不可能与他俩决一雌雄的。在三派的争斗中,他必须与毛人凤密切配合,先挤走郑、唐,然后再与毛人凤争高低。
1946年7月,蒋介石采纳了郑介民的建议,把军统局改组为保密局,工作人员由过去的5万人压缩到1万多人。郑介民任局长,毛人凤任副局长,唐纵被调到内务部警察总属任属长,基本上退出了保密局内部的权力争端。
那时,沈醉倒不急于帮毛人凤挤走郑介民,因为军统局改组时,过去的8个处长撤换了7个,只有他这个总务处长,郑、唐、毛三方面都没有提出异议,保留了下来。沈醉想,既然郑介民并不挤兑我,我又何必一定跟他作对呢?何况,郑兼任国民党军调部工作,经常住在北平,实际主持工作的是毛人凤,彼此之间完全可以相安无事。
然而,事情并不像沈醉想像的那么简单。毛人凤当上副局长后,一心想独揽大权,总是乘郑介民长住北平的机会,在背后搞小动作。郑介民也早有防备,任命自己的亲信张继勋为局长办公室主任,另一个同乡毛清作办公室专员,并规定各处室公文都要先送到局长办公室。毛人凤因此对郑介民恨之入骨,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一次,郑介民的太太柯淑芬贩卖鸦片,被沈醉无意中发现了。沈醉当时并不想告发她,可是她总担心沈醉会把这件事情揭发出来,表面上对沈很客气,背后总说沈偏心,分配财产不均。沈醉知道后,心里很恼火。
一日,沈醉在办公大楼的过道上,遇见了郑介民的副官,他拿着一大堆发票要沈签字报销。沈醉翻开一看,除了郑家人的日常开支外,连给小孩买玩具、郑太太吃的珍珠粉发票也拿来报销。沈醉不满地看了副官一眼说:“这些发票都是郑太太交给你的吗?”
“是的,郑太太说,郑先生不在家,希望沈处长能多多关照。”
“关照,我难道关照得还不够吗?”沈醉心想,郑介民一当上局长,柯淑芬就要了三幢洋房,上海、南京各一幢,汉口她的娘家也要了一幢,而且还把汉口的房子过户到了柯淑芬的名下。戴笠最好的一辆小汽车也分给了她家,她还嫌不够!沈醉很不情愿地签了字后,就去毛人凤家。一进门,他就满腹牢骚地说:“柯淑芬可真不像话,连孩子玩具和她吃的珍珠粉也要报公账。”
毛人凤只是笑了笑,亲热地给沈醉让坐,他老婆吩咐下人送茶来,两人像接待老朋友一样。毛人凤聊天似地询问了一些总务处的经费情况,接着就天南海北地聊开了,但只字不提郑介民的事。
临出门时,毛人凤夫妇客气地把沈醉送到门口,毛人凤拍着沈醉的肩,半开玩笑地说:“你是我们中间最年轻的一个,你的前途比我们都远大呀!不过你也要注意呀,你的对头也不少呢,特别是卡在你头上的人,你就更得注意呀!”
“卡在我头上的就是你了!”沈醉不假思索地答道。
“哎,要是我,那我就不会说这话了!”毛人凤仍然笑容可掬地说。
“你是指郑介民吧?”
“你看你,何必一定要指出是谁呢?你注意就是了。”毛含糊其词地答道。
“我看郑介民这个人就是讨厌得很,你把他掀掉,你们不就起来了吗?”毛人凤的老婆在一旁脱口而出。
毛人凤不满地瞪了太太一眼,但沈醉早已心领神会了。
从此,沈醉开始暗中搜集郑介民的材料,把他占用公家财产、支持老婆贩卖鸦片、将军统局的枪支转送给弟弟,以及他包庇北平市民政局长马汉三贪污接收日伪财产等不法行为,都一一记了下来,交给毛人风看。
毛人风看到沈醉写的材料,十分高兴,点头称赞道:“你搞得不错,不过仅靠这点材料是搞不倒郑介民的,还是小心从事为好!”
沈醉想了想说:“我有办法了,郑介民过几天不正是五十大寿吗?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点文章!”
毛人凤不置可否地笑笑说:“那你看着办吧!”
“这事交给我了。”沈醉自作聪明地说。
离开毛人凤,沈醉就去找他手下的管理科科长邓毅夫。邓是沈醉在临汾特训班的学生,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部下。沈醉在重庆市警察局任侦纠大队队长时,就曾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当文书。沈醉当总务处长后,又把他调到总务处管理科当科长。邓毅夫在沈身边多年,对沈很忠实。
沈醉叫他暗中布置滨湖同学会南京分会的会员,大肆宣扬郑介民即将过五十大寿的事,让他们暗示各机关单位和特务准备厚礼,好为郑局长祝寿。
滨湖同学会是戴笠死后不久成立的。当时军统局改组后,有2万多人没有工作,临训班和黔训班毕业的特务便暗中组织起同学会。因为他们曾在洞庭湖畔受训,故称之为“滨湖同学会”。这个组织成立后,发起者张明选、吴菊生、刘树昆等人便来找沈醉,请沈担任会长。他们说:“戴先生死了,我们这些人也没了靠山,只有自己团结起来,彼此有个帮助。你是我们的教官,我们一向都很敬佩你,希望你能支持我们。”
这两个训练班的学生是特训班中最早毕业的,其中不少学生已经担任了军统局中层干部。沈醉认为,这正是一个掌握学生、拢络人心的好机会,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后来,其他训练班毕业的特务也仿照他们的样子,成立了各种同学会,但沈醉对滨湖同学会特别照顾,不但借拍卖日伪财产为名在经济上援助他们,而且利用关系尽量给他们安排工作,把他们安排到各个单位的人事部门,他们之间互相又给没职业的人介绍工作。所以,只要是沈醉布置下去的事情,他们都毫不犹豫地照办。
郑介民本人办事还是很谨慎的,他知道自己当上了保密局局长后,肯定有不少人想巴结他,若知道他五十岁生日,定会大肆送礼,事情如果传到蒋介石耳中,必然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他申明五十大寿不准备办了。然而,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惧内”,他的老婆柯淑芬是个贪财而又不识大体的女人,只要能进财,就不顾丈夫的脸面了。
沈醉深知郑介民家的内情,尽管郑介民不主张过生日,他还是趁郑不在家时,派人送去不少钱物。柯淑芬见了钱财就高兴,她十分亲热地对沈醉说:“沈处长,这次又有劳你啦,不过我们郑先生不准备大办,他说这样影响不好。”
“郑先生为人就是太忠厚了,他辛辛苦苦地为工作奔波,我们理应为他庆贺一下嘛!常言说,‘五十不办,六十不发’,这五十大寿不办可不行呀,你需要什么只管说,我会派人送来的。”
柯淑芬听了这一番话,高兴地拍着巴掌说:“还是你想得周到,这次五十大寿他不办,我也要办。”
沈醉知道,只要有她这句话,事情就算办成了。
果然不出所料,柯淑芬不顾郑介民的反对,大收寿礼,大肆准备寿宴。郑介民拿她没办法,一气之下跑到上海去了。
邓毅夫得知这消息,急忙跑来对沈醉说:“沈老师,我们白忙了半天,郑局长去上海了。”
沈醉一听高兴地笑了,说:“这不正好吗?他不在家,我们就帮他大办一场。你马上派几个人帮柯淑芬把颐杜路的房子布置一下,再多鼓动一些单位送礼……”
郑介民生日那天,沈醉一早就赶到他家里。柯淑芬穿着一身紫红色的天鹅绒旗袍,满面春风地迎上来说:“沈处长啊,多亏你帮忙,你看你的手下人把这寿堂装饰得多好看啊!”
沈醉环顾一下四周,说:“哎,哪里是我派他们来的,这都是郑先生平日待他们好,他们主动来尽孝心的。各单位的寿礼都送来了吗?”
“送来了,你看看,都在这里。”柯淑芬说着,把沈醉领进寿堂旁的一间小客厅。只见客厅的桌子上、茶几上、沙发上堆满了各种礼品,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个黑红色的、印有大红“寿”字的脱漆方盘,上面放着一颗饭碗大的包金寿桃。
沈醉虽见过不少名贵礼品,但像这样贵重的寿桃却不多见。他忙讨好似地说:“郑太太,这下你可发财了。不过,这些礼品应该摆在寿堂上,一会儿客人来了,看见自己送的礼品心里也高兴。再说,也让大家开开眼,以后再来祝寿时,兴许会送些比这还贵重的礼品呢。”
柯淑芬果真按沈醉的建议,把礼品一件件陈列在寿堂上。沈醉装着欣赏寿礼的样子,悄悄地用美国进口的微型照相机把那些寿礼全拍了下来。
中午,祝寿的客人都来了。柯淑芬大摆宴席,祝贺声、劝酒声、谈笑声响成一片。柯淑芬宛然像个寿星婆似地,端着盛有半杯红葡萄酒的高脚酒杯,从这一张桌走到另一桌,不停地给客人们劝酒、道谢,得意非凡。
这时,沈醉悄悄地离开席座,走到门外,对一个正在郑家帮忙的部下小声地说:“你去鸡鹅巷,悄悄地告诉那些遗属,就说郑局长五十大寿,让他们都来祝寿、吃宴席。”随后,他回到席上,装出兴致勃勃的样子,和人们一起说说笑笑。
不一会,一个副官急匆匆走到郑太太身边,悄悄地说了几句。柯淑芬顿时脸色大变,惊恐地站起身,求援似地看了看所有的客人,当她的目光与沈醉的目光相遇时,她就像见到救星似地,连连向沈醉招手。沈醉站起来,急步走到她跟前。柯淑芬急切地说:“沈处长,快想个办法吧,鸡鹅巷的那些遗属都要来我家吃饭啦!”
“真有这事?”沈醉假装惊异地反问道。
“是真的,刚才我亲眼看见的,有100多人呢。”副官在一旁说。
沈醉看着急得手足无措的柯淑芬,假装安慰说:“这事可不好办,不过你不要着急,我去拦住他们。”
沈醉走出郑家时,遗属们已快到郑家门口了。他又趁机拍了几张照片,开口劝阻说:“郑局长家太小,坐不下这么多人,你们先回去吧,今晚我让招待所给你们加菜。”
这些人都是死亡的特务家属,戴笠活着的时候,每月按时发给他们生活费,戴笠死后,军统局经费出现困难,郑介民等人决定作一次性处理,发了一笔抚恤金后,就再也不管了。许多遗属把抚恤金花完之后,又找上门来。毛人凤没办法,只好让沈醉把他们安排在鸡鹅巷招待所里。
他们本来生活没有着落,这时听说郑介民办五十大寿,大宴宾客,就吵着要找郑介民解决生活问题。当天,这些遗属虽被沈劝回去了,但他们仍然吵闹不休。毛人凤借机向蒋介石奏了一本,蒋介石气得把郑介民叫去大骂了一顿。
毛人凤知道郑介民决不会善罢甘休,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他把沈醉找去,询问有关郑介民材料的搜集情况。沈醉便把过去收集的材料及五十大寿时所拍的照片全部拿给毛人凤。
毛人凤看过之后,不住地点头。沈醉说:“你把这些材料拿给委员长,一定能告倒他。”
毛人凤沉吟了片刻后说:“不行,我拿去不太好,老先生(蒋介石)会怀疑我在争局长的位置,我看你拿去办吧,先找俞先生,由他转交更好些。”
“好,我马上回去打个报告,请俞先生一起转交给委员长。”
俞先生就是蒋介石身边的军务局长俞济时,他平时与毛人凤关系较好,对郑介民却不太感兴趣。因为郑介民一向谨慎,从不肯给蒋介石身边的人送礼。毛人凤则不同,他学着戴笠过去的做法,不时地给蒋介石身边的人送些财物,以笼络他们。所以,俞济时与毛人凤很要好。
沈醉把材料汇总起来,并打了个报告,连同照片一起交给俞济时。俞毫不推脱地说:“先放下吧,今天老先生不高兴,你先不要去见他,等他高兴时,我拿给他看,他就会冷静分析了。否则,在他火头上拿给他,他当时就会把郑介民叫来大骂一顿,那不是把你暴露出去了吗?”沈醉认为他说得有理,就欣然把材料和照片都交给了他。
几天后,俞济时来电话说,委员长已看到沈醉送去的材料了。沈醉觉得目标已达到,就放心大胆地去西安出差去了。谁知在出差期间,事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那天沈醉回来,一下飞机就看见前来接他的部下一个个哭丧着脸。他感到很惊异,就开玩笑似地说:“怎么,不欢迎我回来呀?”
一个部下眼泪汪汪地说:“邓科长让郑介民给枪毙了。”
“哪个邓科长?”沈醉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管理科的邓科长,邓毅夫呀!”
部下的话宛如当头泼来的一盆凉水,沈醉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他一把抓住那个部下的双肩,拼命摇晃着问:“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那部下被他捏得几乎喊出声来,沈醉才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失态。他连忙松开手,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然后对部下说:“我们先上汽车吧,到车上再慢慢说。”
其实,部下们了解的情况并不多,他们只知道,郑介民派人来查总务处的账目,结果发现邓毅夫贪污了一箱账外的锁头,总共不到1000元法郎。郑介民借此大做文章,说邓毅夫“监守自盗”,罪加一等,请求蒋介石枪毙他,来个杀一儆百。因为当时国民党内部贪污现象很严重,为了杀杀这股歪风,蒋介石毫不犹豫地批准了郑介民的请求,两天前就把邓毅夫枪毙了。
听了部下的汇报,沈醉肺都气炸了,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到毛人凤家。
毛人凤一见沈醉,就恨恨地说:“郑介民的手真狠,你刚走不几天,他就得知是你导演了那场祝寿的戏。他派专人查你的账,想拿你开刀。结果,你的账上没发现问题,却发现邓毅夫贪污了一箱锁,硬是要杀他。你知道,这完全是对着我来的呀!”
看得出,毛人凤也非常生气。沈醉懊恼地坐在沙发上,双手紧紧地捏在一起,愤愤地说:“看来,我不能在这里干了,你把我调出去吧!”
毛人凤沉默了半晌,慢慢地走到沈醉身后,双手扶着他的肩膀,安慰说:“你先别着急,听俞济时说,你的那份材料送上去以后,委员长正在考虑郑介民的调动问题,你先看看再说吧!”
沈醉腾地一下站起来,盯着毛人凤问:“这是真的?”
“这还能假吗?是俞先生亲口告诉我的。”他看到沈醉风尘仆仆的样子,说:“你大概还没回家吧,郑介民借口说邓毅夫把东西存放在你家里,还派人去你家翻了一下,结果什么也没找着。”
“什么,他竟趁我不在时,去搜查我的家?真是岂有此理!”沈醉又一次气得火冒三丈,发狠地说:“要是郑介民继续当局长,我就说什么也不干了……”
“放心吧,他在保密局长不了啦!”
这话没说错,不久郑介民被调走,毛人凤当了保密局局长。当时,沈醉正在重庆处理接收日伪的财产。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可是毛人凤当上局长以后,怎么也怀疑起总务处来了呢?
“嘀,嘀”,汽车喇叭声把沈醉从往事的回忆中拉了回来。他往车窗外一看,原来车子已经驶进了保密局的家属大院。妻子早已领着几个孩子在家门口等着他了。
沈醉下了车,孩子们像鸟儿似地扑过来,抱着他的腿喊爸爸。要是平时,他会把他们一个个抱起来,在小脸蛋上亲几口。可是这次,他只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说:“你们快玩去吧!”
妻子早已发现沈醉神色不对,忙让保姆把孩子们领走,小心翼翼地跟他走到卧室,关切地问:“你怎么啦,是不是在外面碰见不顺心的事啦?”
“没什么,只是有些累。”沈醉自己也没搞明白的事情,往往是不愿告诉妻子的。
“那好,我给你弄些热水,好好洗个澡,休息休息。今晚有两张戏票,我陪你去散散心。”
往常出差回来,沈醉总是尽快地去向毛人凤汇报外面的情况,这回他却不打算马上就去,先休息几天再说。
这天晚上,妻子陪沈醉去看越剧《西施》。妻子看得津津有味,沈醉也渐渐被曲折生动的剧情和缠绵悦耳的越曲吸引住了。剧情发展到最后,越王勾践在范蠡大夫和文仲大夫的帮助下,打败了吴王夫差,成就了霸业。在他大摆宴席、奖赏功臣之际,范蠡大夫却带着西施逃走了。临走前,他留封信给文仲大夫,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狡兔死,良狗烹。大王可共患难,却难共安乐,你也尽快走吧……”
这段戏文像一声闷雷,惊得沈醉出了一身冷汗,他顿时坐立不安,下面的戏文一句也听不见了。
回家后,沈醉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耳边总是响着范蠡信中的那段话。现在毛人凤已经当上了局长,不仅挤走了郑介民,而且把他的亲信潘其武调到局长办公室当主任,郑介民、唐纵过去安排在保密局的人也统统调走了。对毛人凤来说,可谓是大功告成了,他是不是也会像越王一样“狡兔死,良狗烹”呢?沈醉苦苦地思索着。
沈醉记得当初把郑介民材料交出去不久,毛人凤就把他找去说:“我找你来,是想跟你商量一下组织滨湖同学会的事。最近不少人反映,说你偏向滨湖同学会,兰州和西烽等同学会的人对你可有意见了。依我看,别搞什么这个同学会、那个同学会,索性组织个‘统一同学会’,免得他们彼此之间闹矛盾,你的意见呢?”
当时,沈醉虽不乐意解散滨湖同学会,但并没弄清毛人凤的企图,还以为他是为了更好地团结部下,才这样决定的。现在看来,他是早就在防备自己,在瓦解自己的实力了呀。
沈醉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觉得毛人凤开始准备收拾他了。现在毛人凤一再让副处长清查总务处的账目,不就是一个讯号吗?看来,他必须尽快离开毛人凤,否则邓毅夫的下场,就是他沈醉的下场。
第二天,沈醉借着向毛人凤汇报工作之机,主动向毛人凤提出辞职的事。他试探地说:“现在接收日伪财产的工作基本上处理完毕,我已在局里当了8年总务处长了,很想到外面去干干,不知你同意不同意?”
沈醉原以为毛人凤至少会表面上挽留他一下,没想到毛人凤却异常痛快地回答道:“好啊,现在外面正需要像你这样又年轻又有经验的骨干。你知道各地区共党都闹得很厉害,现在许多地方上的干部都很不得力,你如果愿意出去,当然是再好不过啦,你想去哪里呀?”
“我听你分配。”事到如今,沈醉知道是非走不可了。
“那你去云南当站长吧,那地方很重要,我相信你一定能在那里大显身手的。”
沈醉心想:云南?这不是要把我“充军”到边远的地方去吗?毛人凤啊,毛人凤,我真是恨死你了!
但他转念一想:云南就云南,离你越远越好,我也乐得逍遥自在。他也只好这样自我安慰了。
1948年5月,沈醉被调往昆明任云南站站长,结束了长达8年之久的总务处长工作。在保密局内部的权利争夺战中,沈醉虽然是“机关算尽”,却还是败在毛人凤的手下,心里无比恼恨。
然而事隔多年后,沈醉一想到自己1949年能幸运地参加云南起义,能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教育、帮助下获得新生,还真应该“感谢”毛人凤当年对他的排挤呢!
1948年初,沈醉出差回到南京,心里特别高兴,因为1947年12月5日,蒋介石终于免去郑介民在保密局内部的一切职务,由毛人凤接任保密局局长。这是毛人凤的“成功”,也是沈醉的“成功”。若不是沈醉导演的一场“祝寿戏”,若不是他暗中搜集了不少有关郑介民污贪、占用公产的材料,毛人凤想挤掉郑介民谈何容易。
沈醉当即询问手下:“毛先生最近对总务处有什么新的指示?”总务处副处长说:“别的没什么,他只是一再嘱咐我,要好好清查一下总务处所有的账目,免得再出现邓毅夫那种事,让别人抓辫子。”
“哦,难道他也相信邓毅夫真的有问题,也怀疑我们总务处账目不清?”沈醉大吃一惊。
副处长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叹口气说:“是啊,我也弄不清毛先生是怎么想的。”
沈醉之前在飞机上的兴奋和得意之情一扫而空,心头顿时蒙上了一层乌云。毛人凤担任保密局局长前的一桩桩往事,像演电影似的一幕幕呈现在他的眼前。
1946年3月,军统局代局长戴笠乘飞机摔死后,蒋介石即任命原军统局的主任秘书郑介民代理局长。军统局书记长唐纵和在局里主持日常工作的代主任秘书毛人凤都不服气。于是,军统局内部形成了三派,即以郑介民为首的广东派,以唐纵为首的湖南派,以毛人凤为首的江浙派。
郑介民、唐纵的资格老,又深得蒋介石信任,毛人凤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他在军统局内部的资历甚至连沈醉都不如。他在内没当过处长,在外没当过站长,只因为是戴笠的亲戚,一直在戴笠身边当文秘。但是,毛人凤待人处事很有一套,特别是在军统局担任代主任秘书期间,他对任何人都是和和气气、笑容满面,即使部下向他发脾气、发牢骚,他也毫不介意,所以军统局内部许多人都很喜欢他。因此,他这一派的人也不少。
沈醉虽然是湖南人,平时与唐纵夫妇的关系也不错,但他实际上却属于毛派。因为唐纵为人过分谨慎,对手里的权力抓得很紧,即使是他的亲信,也不肯把权力下放,在他的手下很难抓到实权。毛人凤则不同,他对内务了如指掌,对外面的工作却知道得很少。他如果掌权,一定需要像沈醉这样内外情况都熟悉的助手。而且,他俩都是戴笠一手提拔起来的,戴笠死后,他们都希望把戴笠创办的那份“家业”保住,而郑介民和唐纵却总想压缩军统人员,改组军统局。一次,毛人凤拉着沈醉的手,诚恳地说:“戴先生创办这份家业不容易,你我都是他亲手培养的,我们可要同心协力管好这份家业,才对得起戴先生!”从感情上说,沈醉是完全同意他的观点的。
另外,沈醉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想法:只要毛人凤掌了权,今后自己就有取代他的可能。自己年轻,在军统的资格比他老,戴笠活着的时候,不就有培养自己作接班人的意思吗?更何况,自己曾在临汾特训班和黔阳等训练班当过教官,学生中不少人已是军统的中层干部,跟自己关系都很好,有许多人还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呢。蒋介石和戴笠不都是靠着自己的学生起家的吗?
不过,沈醉也清楚地知道,如果不帮毛人凤挤掉郑介民和唐纵,仅凭他的资历,是决不可能与他俩决一雌雄的。在三派的争斗中,他必须与毛人凤密切配合,先挤走郑、唐,然后再与毛人凤争高低。
1946年7月,蒋介石采纳了郑介民的建议,把军统局改组为保密局,工作人员由过去的5万人压缩到1万多人。郑介民任局长,毛人凤任副局长,唐纵被调到内务部警察总属任属长,基本上退出了保密局内部的权力争端。
那时,沈醉倒不急于帮毛人凤挤走郑介民,因为军统局改组时,过去的8个处长撤换了7个,只有他这个总务处长,郑、唐、毛三方面都没有提出异议,保留了下来。沈醉想,既然郑介民并不挤兑我,我又何必一定跟他作对呢?何况,郑兼任国民党军调部工作,经常住在北平,实际主持工作的是毛人凤,彼此之间完全可以相安无事。
然而,事情并不像沈醉想像的那么简单。毛人凤当上副局长后,一心想独揽大权,总是乘郑介民长住北平的机会,在背后搞小动作。郑介民也早有防备,任命自己的亲信张继勋为局长办公室主任,另一个同乡毛清作办公室专员,并规定各处室公文都要先送到局长办公室。毛人凤因此对郑介民恨之入骨,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一次,郑介民的太太柯淑芬贩卖鸦片,被沈醉无意中发现了。沈醉当时并不想告发她,可是她总担心沈醉会把这件事情揭发出来,表面上对沈很客气,背后总说沈偏心,分配财产不均。沈醉知道后,心里很恼火。
一日,沈醉在办公大楼的过道上,遇见了郑介民的副官,他拿着一大堆发票要沈签字报销。沈醉翻开一看,除了郑家人的日常开支外,连给小孩买玩具、郑太太吃的珍珠粉发票也拿来报销。沈醉不满地看了副官一眼说:“这些发票都是郑太太交给你的吗?”
“是的,郑太太说,郑先生不在家,希望沈处长能多多关照。”
“关照,我难道关照得还不够吗?”沈醉心想,郑介民一当上局长,柯淑芬就要了三幢洋房,上海、南京各一幢,汉口她的娘家也要了一幢,而且还把汉口的房子过户到了柯淑芬的名下。戴笠最好的一辆小汽车也分给了她家,她还嫌不够!沈醉很不情愿地签了字后,就去毛人凤家。一进门,他就满腹牢骚地说:“柯淑芬可真不像话,连孩子玩具和她吃的珍珠粉也要报公账。”
毛人凤只是笑了笑,亲热地给沈醉让坐,他老婆吩咐下人送茶来,两人像接待老朋友一样。毛人凤聊天似地询问了一些总务处的经费情况,接着就天南海北地聊开了,但只字不提郑介民的事。
临出门时,毛人凤夫妇客气地把沈醉送到门口,毛人凤拍着沈醉的肩,半开玩笑地说:“你是我们中间最年轻的一个,你的前途比我们都远大呀!不过你也要注意呀,你的对头也不少呢,特别是卡在你头上的人,你就更得注意呀!”
“卡在我头上的就是你了!”沈醉不假思索地答道。
“哎,要是我,那我就不会说这话了!”毛人凤仍然笑容可掬地说。
“你是指郑介民吧?”
“你看你,何必一定要指出是谁呢?你注意就是了。”毛含糊其词地答道。
“我看郑介民这个人就是讨厌得很,你把他掀掉,你们不就起来了吗?”毛人凤的老婆在一旁脱口而出。
毛人凤不满地瞪了太太一眼,但沈醉早已心领神会了。
从此,沈醉开始暗中搜集郑介民的材料,把他占用公家财产、支持老婆贩卖鸦片、将军统局的枪支转送给弟弟,以及他包庇北平市民政局长马汉三贪污接收日伪财产等不法行为,都一一记了下来,交给毛人风看。
毛人风看到沈醉写的材料,十分高兴,点头称赞道:“你搞得不错,不过仅靠这点材料是搞不倒郑介民的,还是小心从事为好!”
沈醉想了想说:“我有办法了,郑介民过几天不正是五十大寿吗?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点文章!”
毛人凤不置可否地笑笑说:“那你看着办吧!”
“这事交给我了。”沈醉自作聪明地说。
离开毛人凤,沈醉就去找他手下的管理科科长邓毅夫。邓是沈醉在临汾特训班的学生,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部下。沈醉在重庆市警察局任侦纠大队队长时,就曾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当文书。沈醉当总务处长后,又把他调到总务处管理科当科长。邓毅夫在沈身边多年,对沈很忠实。
沈醉叫他暗中布置滨湖同学会南京分会的会员,大肆宣扬郑介民即将过五十大寿的事,让他们暗示各机关单位和特务准备厚礼,好为郑局长祝寿。
滨湖同学会是戴笠死后不久成立的。当时军统局改组后,有2万多人没有工作,临训班和黔训班毕业的特务便暗中组织起同学会。因为他们曾在洞庭湖畔受训,故称之为“滨湖同学会”。这个组织成立后,发起者张明选、吴菊生、刘树昆等人便来找沈醉,请沈担任会长。他们说:“戴先生死了,我们这些人也没了靠山,只有自己团结起来,彼此有个帮助。你是我们的教官,我们一向都很敬佩你,希望你能支持我们。”
这两个训练班的学生是特训班中最早毕业的,其中不少学生已经担任了军统局中层干部。沈醉认为,这正是一个掌握学生、拢络人心的好机会,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后来,其他训练班毕业的特务也仿照他们的样子,成立了各种同学会,但沈醉对滨湖同学会特别照顾,不但借拍卖日伪财产为名在经济上援助他们,而且利用关系尽量给他们安排工作,把他们安排到各个单位的人事部门,他们之间互相又给没职业的人介绍工作。所以,只要是沈醉布置下去的事情,他们都毫不犹豫地照办。
郑介民本人办事还是很谨慎的,他知道自己当上了保密局局长后,肯定有不少人想巴结他,若知道他五十岁生日,定会大肆送礼,事情如果传到蒋介石耳中,必然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他申明五十大寿不准备办了。然而,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惧内”,他的老婆柯淑芬是个贪财而又不识大体的女人,只要能进财,就不顾丈夫的脸面了。
沈醉深知郑介民家的内情,尽管郑介民不主张过生日,他还是趁郑不在家时,派人送去不少钱物。柯淑芬见了钱财就高兴,她十分亲热地对沈醉说:“沈处长,这次又有劳你啦,不过我们郑先生不准备大办,他说这样影响不好。”
“郑先生为人就是太忠厚了,他辛辛苦苦地为工作奔波,我们理应为他庆贺一下嘛!常言说,‘五十不办,六十不发’,这五十大寿不办可不行呀,你需要什么只管说,我会派人送来的。”
柯淑芬听了这一番话,高兴地拍着巴掌说:“还是你想得周到,这次五十大寿他不办,我也要办。”
沈醉知道,只要有她这句话,事情就算办成了。
果然不出所料,柯淑芬不顾郑介民的反对,大收寿礼,大肆准备寿宴。郑介民拿她没办法,一气之下跑到上海去了。
邓毅夫得知这消息,急忙跑来对沈醉说:“沈老师,我们白忙了半天,郑局长去上海了。”
沈醉一听高兴地笑了,说:“这不正好吗?他不在家,我们就帮他大办一场。你马上派几个人帮柯淑芬把颐杜路的房子布置一下,再多鼓动一些单位送礼……”
郑介民生日那天,沈醉一早就赶到他家里。柯淑芬穿着一身紫红色的天鹅绒旗袍,满面春风地迎上来说:“沈处长啊,多亏你帮忙,你看你的手下人把这寿堂装饰得多好看啊!”
沈醉环顾一下四周,说:“哎,哪里是我派他们来的,这都是郑先生平日待他们好,他们主动来尽孝心的。各单位的寿礼都送来了吗?”
“送来了,你看看,都在这里。”柯淑芬说着,把沈醉领进寿堂旁的一间小客厅。只见客厅的桌子上、茶几上、沙发上堆满了各种礼品,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个黑红色的、印有大红“寿”字的脱漆方盘,上面放着一颗饭碗大的包金寿桃。
沈醉虽见过不少名贵礼品,但像这样贵重的寿桃却不多见。他忙讨好似地说:“郑太太,这下你可发财了。不过,这些礼品应该摆在寿堂上,一会儿客人来了,看见自己送的礼品心里也高兴。再说,也让大家开开眼,以后再来祝寿时,兴许会送些比这还贵重的礼品呢。”
柯淑芬果真按沈醉的建议,把礼品一件件陈列在寿堂上。沈醉装着欣赏寿礼的样子,悄悄地用美国进口的微型照相机把那些寿礼全拍了下来。
中午,祝寿的客人都来了。柯淑芬大摆宴席,祝贺声、劝酒声、谈笑声响成一片。柯淑芬宛然像个寿星婆似地,端着盛有半杯红葡萄酒的高脚酒杯,从这一张桌走到另一桌,不停地给客人们劝酒、道谢,得意非凡。
这时,沈醉悄悄地离开席座,走到门外,对一个正在郑家帮忙的部下小声地说:“你去鸡鹅巷,悄悄地告诉那些遗属,就说郑局长五十大寿,让他们都来祝寿、吃宴席。”随后,他回到席上,装出兴致勃勃的样子,和人们一起说说笑笑。
不一会,一个副官急匆匆走到郑太太身边,悄悄地说了几句。柯淑芬顿时脸色大变,惊恐地站起身,求援似地看了看所有的客人,当她的目光与沈醉的目光相遇时,她就像见到救星似地,连连向沈醉招手。沈醉站起来,急步走到她跟前。柯淑芬急切地说:“沈处长,快想个办法吧,鸡鹅巷的那些遗属都要来我家吃饭啦!”
“真有这事?”沈醉假装惊异地反问道。
“是真的,刚才我亲眼看见的,有100多人呢。”副官在一旁说。
沈醉看着急得手足无措的柯淑芬,假装安慰说:“这事可不好办,不过你不要着急,我去拦住他们。”
沈醉走出郑家时,遗属们已快到郑家门口了。他又趁机拍了几张照片,开口劝阻说:“郑局长家太小,坐不下这么多人,你们先回去吧,今晚我让招待所给你们加菜。”
这些人都是死亡的特务家属,戴笠活着的时候,每月按时发给他们生活费,戴笠死后,军统局经费出现困难,郑介民等人决定作一次性处理,发了一笔抚恤金后,就再也不管了。许多遗属把抚恤金花完之后,又找上门来。毛人凤没办法,只好让沈醉把他们安排在鸡鹅巷招待所里。
他们本来生活没有着落,这时听说郑介民办五十大寿,大宴宾客,就吵着要找郑介民解决生活问题。当天,这些遗属虽被沈劝回去了,但他们仍然吵闹不休。毛人凤借机向蒋介石奏了一本,蒋介石气得把郑介民叫去大骂了一顿。
毛人凤知道郑介民决不会善罢甘休,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他把沈醉找去,询问有关郑介民材料的搜集情况。沈醉便把过去收集的材料及五十大寿时所拍的照片全部拿给毛人凤。
毛人凤看过之后,不住地点头。沈醉说:“你把这些材料拿给委员长,一定能告倒他。”
毛人凤沉吟了片刻后说:“不行,我拿去不太好,老先生(蒋介石)会怀疑我在争局长的位置,我看你拿去办吧,先找俞先生,由他转交更好些。”
“好,我马上回去打个报告,请俞先生一起转交给委员长。”
俞先生就是蒋介石身边的军务局长俞济时,他平时与毛人凤关系较好,对郑介民却不太感兴趣。因为郑介民一向谨慎,从不肯给蒋介石身边的人送礼。毛人凤则不同,他学着戴笠过去的做法,不时地给蒋介石身边的人送些财物,以笼络他们。所以,俞济时与毛人凤很要好。
沈醉把材料汇总起来,并打了个报告,连同照片一起交给俞济时。俞毫不推脱地说:“先放下吧,今天老先生不高兴,你先不要去见他,等他高兴时,我拿给他看,他就会冷静分析了。否则,在他火头上拿给他,他当时就会把郑介民叫来大骂一顿,那不是把你暴露出去了吗?”沈醉认为他说得有理,就欣然把材料和照片都交给了他。
几天后,俞济时来电话说,委员长已看到沈醉送去的材料了。沈醉觉得目标已达到,就放心大胆地去西安出差去了。谁知在出差期间,事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那天沈醉回来,一下飞机就看见前来接他的部下一个个哭丧着脸。他感到很惊异,就开玩笑似地说:“怎么,不欢迎我回来呀?”
一个部下眼泪汪汪地说:“邓科长让郑介民给枪毙了。”
“哪个邓科长?”沈醉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管理科的邓科长,邓毅夫呀!”
部下的话宛如当头泼来的一盆凉水,沈醉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他一把抓住那个部下的双肩,拼命摇晃着问:“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那部下被他捏得几乎喊出声来,沈醉才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失态。他连忙松开手,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然后对部下说:“我们先上汽车吧,到车上再慢慢说。”
其实,部下们了解的情况并不多,他们只知道,郑介民派人来查总务处的账目,结果发现邓毅夫贪污了一箱账外的锁头,总共不到1000元法郎。郑介民借此大做文章,说邓毅夫“监守自盗”,罪加一等,请求蒋介石枪毙他,来个杀一儆百。因为当时国民党内部贪污现象很严重,为了杀杀这股歪风,蒋介石毫不犹豫地批准了郑介民的请求,两天前就把邓毅夫枪毙了。
听了部下的汇报,沈醉肺都气炸了,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到毛人凤家。
毛人凤一见沈醉,就恨恨地说:“郑介民的手真狠,你刚走不几天,他就得知是你导演了那场祝寿的戏。他派专人查你的账,想拿你开刀。结果,你的账上没发现问题,却发现邓毅夫贪污了一箱锁,硬是要杀他。你知道,这完全是对着我来的呀!”
看得出,毛人凤也非常生气。沈醉懊恼地坐在沙发上,双手紧紧地捏在一起,愤愤地说:“看来,我不能在这里干了,你把我调出去吧!”
毛人凤沉默了半晌,慢慢地走到沈醉身后,双手扶着他的肩膀,安慰说:“你先别着急,听俞济时说,你的那份材料送上去以后,委员长正在考虑郑介民的调动问题,你先看看再说吧!”
沈醉腾地一下站起来,盯着毛人凤问:“这是真的?”
“这还能假吗?是俞先生亲口告诉我的。”他看到沈醉风尘仆仆的样子,说:“你大概还没回家吧,郑介民借口说邓毅夫把东西存放在你家里,还派人去你家翻了一下,结果什么也没找着。”
“什么,他竟趁我不在时,去搜查我的家?真是岂有此理!”沈醉又一次气得火冒三丈,发狠地说:“要是郑介民继续当局长,我就说什么也不干了……”
“放心吧,他在保密局长不了啦!”
这话没说错,不久郑介民被调走,毛人凤当了保密局局长。当时,沈醉正在重庆处理接收日伪的财产。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可是毛人凤当上局长以后,怎么也怀疑起总务处来了呢?
“嘀,嘀”,汽车喇叭声把沈醉从往事的回忆中拉了回来。他往车窗外一看,原来车子已经驶进了保密局的家属大院。妻子早已领着几个孩子在家门口等着他了。
沈醉下了车,孩子们像鸟儿似地扑过来,抱着他的腿喊爸爸。要是平时,他会把他们一个个抱起来,在小脸蛋上亲几口。可是这次,他只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说:“你们快玩去吧!”
妻子早已发现沈醉神色不对,忙让保姆把孩子们领走,小心翼翼地跟他走到卧室,关切地问:“你怎么啦,是不是在外面碰见不顺心的事啦?”
“没什么,只是有些累。”沈醉自己也没搞明白的事情,往往是不愿告诉妻子的。
“那好,我给你弄些热水,好好洗个澡,休息休息。今晚有两张戏票,我陪你去散散心。”
往常出差回来,沈醉总是尽快地去向毛人凤汇报外面的情况,这回他却不打算马上就去,先休息几天再说。
这天晚上,妻子陪沈醉去看越剧《西施》。妻子看得津津有味,沈醉也渐渐被曲折生动的剧情和缠绵悦耳的越曲吸引住了。剧情发展到最后,越王勾践在范蠡大夫和文仲大夫的帮助下,打败了吴王夫差,成就了霸业。在他大摆宴席、奖赏功臣之际,范蠡大夫却带着西施逃走了。临走前,他留封信给文仲大夫,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狡兔死,良狗烹。大王可共患难,却难共安乐,你也尽快走吧……”
这段戏文像一声闷雷,惊得沈醉出了一身冷汗,他顿时坐立不安,下面的戏文一句也听不见了。
回家后,沈醉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耳边总是响着范蠡信中的那段话。现在毛人凤已经当上了局长,不仅挤走了郑介民,而且把他的亲信潘其武调到局长办公室当主任,郑介民、唐纵过去安排在保密局的人也统统调走了。对毛人凤来说,可谓是大功告成了,他是不是也会像越王一样“狡兔死,良狗烹”呢?沈醉苦苦地思索着。
沈醉记得当初把郑介民材料交出去不久,毛人凤就把他找去说:“我找你来,是想跟你商量一下组织滨湖同学会的事。最近不少人反映,说你偏向滨湖同学会,兰州和西烽等同学会的人对你可有意见了。依我看,别搞什么这个同学会、那个同学会,索性组织个‘统一同学会’,免得他们彼此之间闹矛盾,你的意见呢?”
当时,沈醉虽不乐意解散滨湖同学会,但并没弄清毛人凤的企图,还以为他是为了更好地团结部下,才这样决定的。现在看来,他是早就在防备自己,在瓦解自己的实力了呀。
沈醉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觉得毛人凤开始准备收拾他了。现在毛人凤一再让副处长清查总务处的账目,不就是一个讯号吗?看来,他必须尽快离开毛人凤,否则邓毅夫的下场,就是他沈醉的下场。
第二天,沈醉借着向毛人凤汇报工作之机,主动向毛人凤提出辞职的事。他试探地说:“现在接收日伪财产的工作基本上处理完毕,我已在局里当了8年总务处长了,很想到外面去干干,不知你同意不同意?”
沈醉原以为毛人凤至少会表面上挽留他一下,没想到毛人凤却异常痛快地回答道:“好啊,现在外面正需要像你这样又年轻又有经验的骨干。你知道各地区共党都闹得很厉害,现在许多地方上的干部都很不得力,你如果愿意出去,当然是再好不过啦,你想去哪里呀?”
“我听你分配。”事到如今,沈醉知道是非走不可了。
“那你去云南当站长吧,那地方很重要,我相信你一定能在那里大显身手的。”
沈醉心想:云南?这不是要把我“充军”到边远的地方去吗?毛人凤啊,毛人凤,我真是恨死你了!
但他转念一想:云南就云南,离你越远越好,我也乐得逍遥自在。他也只好这样自我安慰了。
1948年5月,沈醉被调往昆明任云南站站长,结束了长达8年之久的总务处长工作。在保密局内部的权利争夺战中,沈醉虽然是“机关算尽”,却还是败在毛人凤的手下,心里无比恼恨。
然而事隔多年后,沈醉一想到自己1949年能幸运地参加云南起义,能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教育、帮助下获得新生,还真应该“感谢”毛人凤当年对他的排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