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让学生自主感受文本
学生感受文本可以通过阅读文本,识记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文学的感性认识,实现初步的情感体验。在朗读中理解文意、亲近文本,是语文学习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做法。
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方式将已有的情感体验、知识储备、个体经验和审美趣味来初步感知、判断,形成粗浅的感性认识。学生与文本交流尤为重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思想感情智慧的结晶,而作为接受者,又必定从自己的志趣出发,从自己的独特角度有选择的去感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主人公上课逃离教室、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捡蝉蜕,被老师抓回教室后上课折纸盔甲、描图等情节无不让阅读的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童真,对自由和大自然的向往感同身受。《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从逃课,不愿上国语课到最后一课中被韩麦尔先生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所感染,对牢记祖国语言的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作为读者的学生,心灵也会受到震撼,产生共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往往很深刻、复杂,不是初中生能全面把握和透彻领会的。但是,他们仍应能够在感受情节、人物魅力的过程中,在产生疑问的过程中,接触并体会到作品中思想的光芒,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对世界的认识。
二、教师的引导成为学生思想的源头活水
现在有一种倾向,讲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老师不管不顾,上课由学生主持,自己提问自己解,老师只能鼓励不能批评,不然就是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并不排斥教师的适当引导。实际上,教师在年龄层次、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等方面左右着学生的感悟效果。语文教师要在高层次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路标和捷径,提高阅读的效率。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情境,感悟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孔乙己》中咸亨酒店是孔乙己经常出没的地方,是小说的具体环境,咸亨酒店的笑声总与孔乙己有关,他在笑声中出现,在笑声中被嘲弄,在笑声中离去。从笑声入手,有助于学生对小说环境特点的认识,启发学生体会文章的人文内容。从笑声中可以发现孔乙己地位低下,世态冷漠,众人愚昧,也预示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笑”是叫人辛酸的笑,把孔乙己放在“笑声”中来写,充分展示了他的个性特征。“笑声”与悲惨遭遇的强烈反差,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效果。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解决理解的单一性和浅表性问题,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阅读《孔乙己》,产生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和认识:孔乙己的懒惰令人鄙夷,迂腐令人可笑;他的悲惨命运值得人同情;他的善良让人感动;酒客拿孔乙己取乐和酒店老板的冷漠让人愤怒。孔乙己是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本,从中生发自己的思考,去探究、拓展文本的人文内容。孔乙己和范进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区别?两人的结局——悲剧和喜剧,是由什么造成的?孔乙己和范进都是受科举毒害的人,穷困潦倒,迂腐至极,任凭社会摆布,软弱无能,但他们又有区别。孔乙己清高,范进自卑。他们的命运差异只是形式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悲剧。这是社会的悲剧,中和不中都逃不了悲剧的命运。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联想创新。《皇帝的新装》一文让学生续写结尾,有的学生让这虚荣的皇帝从羞愧中幡然悔悟,捉拿两个骗子惩罚了他们,从此皇帝开始勤政爱民。也有学生写道两个骗子继续逍遥法外,虚荣和自私的人继续受骗。
三、生活作正文,课本当注释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过程是唤醒生命的过程,要唤醒学生的情感,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会说话,以灵动的笔书写心灵,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课本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心在阅读中获得灵感。
学习了《背影》,学生了解了父爱,也感受了中国传统式的父爱。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在心灵还在“向左走,向右走”的十字路口,学生心目中理想的父爱是怎样的呢?许多学生在作品的感染下,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生1:我希望我父亲不要对我的功课、学习过程过于关注,否则会像在太阳下用放大镜把焦点聚在纸上,最终着火,放松些,但不要太放纵。
生2:希望父亲培养我的独立性和社会实践能力。多让我自己做事,讨论家中的一些事能让我也参加。让我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以备将来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多带我去旅行,在旅行中接触社会,认识各种人,就像舒乙的父亲老舍先生经常带他去澡堂,去茶馆。
生3:我喜欢明星做我的爸爸!这样我可以接触到很多偶像!
师:明星老爸很忙,没有很多时间可以照顾你!
生3:可是距离产生美感!他也不会对我管手管脚,多自在!
生4:我感觉我的父亲太落伍,不会电脑,又不让我打电脑,无法与他沟通,他不了解我的想法。
师:你太棒了,现在你与人沟通都用电脑了。
生5:你精通的都是网络游戏吧!
师: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冰冷的电脑代替不了父亲对你的关爱。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是动态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一句提示,一段妙趣横生的说白,不仅能让学生情绪活跃,并且能让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暗示和熏陶。从而关注现实生活状态。
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人文性则是语文的根本特征。在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语文技能之后,人文性是语文学习中更重要的内容。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学生感受文本可以通过阅读文本,识记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文学的感性认识,实现初步的情感体验。在朗读中理解文意、亲近文本,是语文学习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做法。
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方式将已有的情感体验、知识储备、个体经验和审美趣味来初步感知、判断,形成粗浅的感性认识。学生与文本交流尤为重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思想感情智慧的结晶,而作为接受者,又必定从自己的志趣出发,从自己的独特角度有选择的去感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主人公上课逃离教室、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捡蝉蜕,被老师抓回教室后上课折纸盔甲、描图等情节无不让阅读的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童真,对自由和大自然的向往感同身受。《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从逃课,不愿上国语课到最后一课中被韩麦尔先生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所感染,对牢记祖国语言的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作为读者的学生,心灵也会受到震撼,产生共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往往很深刻、复杂,不是初中生能全面把握和透彻领会的。但是,他们仍应能够在感受情节、人物魅力的过程中,在产生疑问的过程中,接触并体会到作品中思想的光芒,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对世界的认识。
二、教师的引导成为学生思想的源头活水
现在有一种倾向,讲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老师不管不顾,上课由学生主持,自己提问自己解,老师只能鼓励不能批评,不然就是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并不排斥教师的适当引导。实际上,教师在年龄层次、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等方面左右着学生的感悟效果。语文教师要在高层次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路标和捷径,提高阅读的效率。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情境,感悟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孔乙己》中咸亨酒店是孔乙己经常出没的地方,是小说的具体环境,咸亨酒店的笑声总与孔乙己有关,他在笑声中出现,在笑声中被嘲弄,在笑声中离去。从笑声入手,有助于学生对小说环境特点的认识,启发学生体会文章的人文内容。从笑声中可以发现孔乙己地位低下,世态冷漠,众人愚昧,也预示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笑”是叫人辛酸的笑,把孔乙己放在“笑声”中来写,充分展示了他的个性特征。“笑声”与悲惨遭遇的强烈反差,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效果。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解决理解的单一性和浅表性问题,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阅读《孔乙己》,产生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和认识:孔乙己的懒惰令人鄙夷,迂腐令人可笑;他的悲惨命运值得人同情;他的善良让人感动;酒客拿孔乙己取乐和酒店老板的冷漠让人愤怒。孔乙己是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本,从中生发自己的思考,去探究、拓展文本的人文内容。孔乙己和范进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区别?两人的结局——悲剧和喜剧,是由什么造成的?孔乙己和范进都是受科举毒害的人,穷困潦倒,迂腐至极,任凭社会摆布,软弱无能,但他们又有区别。孔乙己清高,范进自卑。他们的命运差异只是形式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悲剧。这是社会的悲剧,中和不中都逃不了悲剧的命运。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联想创新。《皇帝的新装》一文让学生续写结尾,有的学生让这虚荣的皇帝从羞愧中幡然悔悟,捉拿两个骗子惩罚了他们,从此皇帝开始勤政爱民。也有学生写道两个骗子继续逍遥法外,虚荣和自私的人继续受骗。
三、生活作正文,课本当注释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过程是唤醒生命的过程,要唤醒学生的情感,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会说话,以灵动的笔书写心灵,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课本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心在阅读中获得灵感。
学习了《背影》,学生了解了父爱,也感受了中国传统式的父爱。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在心灵还在“向左走,向右走”的十字路口,学生心目中理想的父爱是怎样的呢?许多学生在作品的感染下,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生1:我希望我父亲不要对我的功课、学习过程过于关注,否则会像在太阳下用放大镜把焦点聚在纸上,最终着火,放松些,但不要太放纵。
生2:希望父亲培养我的独立性和社会实践能力。多让我自己做事,讨论家中的一些事能让我也参加。让我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以备将来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多带我去旅行,在旅行中接触社会,认识各种人,就像舒乙的父亲老舍先生经常带他去澡堂,去茶馆。
生3:我喜欢明星做我的爸爸!这样我可以接触到很多偶像!
师:明星老爸很忙,没有很多时间可以照顾你!
生3:可是距离产生美感!他也不会对我管手管脚,多自在!
生4:我感觉我的父亲太落伍,不会电脑,又不让我打电脑,无法与他沟通,他不了解我的想法。
师:你太棒了,现在你与人沟通都用电脑了。
生5:你精通的都是网络游戏吧!
师: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冰冷的电脑代替不了父亲对你的关爱。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是动态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一句提示,一段妙趣横生的说白,不仅能让学生情绪活跃,并且能让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暗示和熏陶。从而关注现实生活状态。
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人文性则是语文的根本特征。在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语文技能之后,人文性是语文学习中更重要的内容。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南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