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兴趣;积极期望;成功感;勤学好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保持乐之者的角色,教师的教法必须新颖,灵活,有趣味。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因此,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下面,我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
  1. 积极期望
  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想象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一位学生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铃声,为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可让学生作这样的练习:“我喜欢你,数学!”重复几遍之后,学生会觉得数学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第二天教师给学生一本有关数学的书,让他课余时间阅读,结果再上数学课时学生也开始听老师讲解了,后来很喜欢数学,总是急不可待地盼着上数学课。 
  2. 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
  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
  3. 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
  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看书上的绪言部分,听老师介绍学科发展的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各门学科。
  例如:记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常常是枯燥无味的。但记住以后,会给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考试中也会得高分。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
  4. 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
  5. 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高年级后,就应当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么?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爱因斯坦中学时只对物理感兴趣,不喜欢数学,后来他在向纵深研究物理时发现数学是其基础,便又产生了对数学的兴趣。又如你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而对写作非常感兴趣。这样你可以通过写作练习,体会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
  6.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
  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正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
  7. 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勤学好问
  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仅仅把每节的标题成问题就是了。
  例如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时,你可问:(1)“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2)我们是怎样发现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演示公式推导过程,揭示转化方法:拼合法、割补法。特别提示三角形不仅可以拼合转化,还能割补转化。接下来从直角梯形入手,引探新知学习直角梯形的计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会被有趣的课堂教学深深吸引。 
  8. 想象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一般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例如你想象某个电影非常好 看才促使你去看,假如你事先想象这个电影不好看,那么你一定不去看。厨师想象出自己做出来的佳肴是什么味道,继而辛苦劳作;作曲家想象出自己做出的曲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声音,从而激发出他的创作热情。你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可以顺利进入大学,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个人创造好的前程。也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得到同学们的羡慕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想象会帮你成功。 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充满兴趣的课堂一定会成为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吧!
其他文献
物理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知识。物理学是青少年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它能吸引广大学生动手动脑去验证和探索身边的世界。很多历史上的物理学家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对物理现象产生乐趣从而成就了一生的事业。但是现在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不得不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枯燥的理论练习,因而,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望而生畏,加上学习压力重,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其实,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刻意去增
期刊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学习化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灵活自如的学习。  1. 关于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  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一般应注意:  1.1 弄清概念的内涵。所谓概念的内涵是指一个化学概念所包含的主要因素或关键点,弄清了这些关键点,就能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而现在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作文选》的翻版,假话、空话、套话普遍存在,缺乏创意,没有生气和灵性。笔者认为教师的指导、评价难逃其咎:  片段一:  师:同学们,这节课是作文课,我们学习《习作四》。请翻开书,把这次习作的要求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或老师指名读。)  师:这次作文给我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传播信息、沟通公共关系的工具。自有文字以来,写作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凡有文化的人都离不开写作。当今中学生写作水平普遍较低,怎样提高写作能力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尤其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恐怕是语文素质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就几点肤浅的看法,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授业解惑的最好的方法是运用好课堂提问。因为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那么,课堂提问应注意哪些技巧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连贯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下面,本人就这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启发性  就是教师要有目的设疑,激起学生思
期刊
【摘要】“活”是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保证。要把语文教好,必须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把新理论带进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教师单一讲解、发问为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使学生焕发出他们勃勃的生命力,才能获得健康优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期刊
随着高考“3+X”考试科目的改革,考试的内容在向“广”“宽”、“综”的发展,对高中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培养学生自身能力的目的就在于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运用知识。那么,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手段来让学生学好高中政治课呢?  1. 要与时俱进,更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观念 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技能;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
期刊
【摘要】人的道德素养和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取得工作、事业的成功。人的综合素质是需要从学生时期就开始培养的,学校思政课正是担负这这样一个任务的。因此,思政课的教与学是不容忽视的一门课程。  【关键词】思政课;素养;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是新时期的需要,这就要求他们要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认识、观察客观事物和现象,并具备解决问题及创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呢?本人根据近几年的教学探索及教学实践,谈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1.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快结束时经常听到
期刊